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庭参与式安宁疗护在护理晚期肺癌患者中的应用
1
作者 吴鹏英 丁金霞 +2 位作者 汪锦芳 荣宁 李雅文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7期0194-0197,共4页
探究晚期肺癌患者护理中应用家庭参与式安宁疗护的效果。方法 采集对象:晚期肺癌伴癌痛患者,共收集40例数据,源自限定区间2022年1月至2024年4月,以奇偶数字分配参与者,对照组(接受常规指导的20位参与者)和实验组(除了常规指导外,还有家... 探究晚期肺癌患者护理中应用家庭参与式安宁疗护的效果。方法 采集对象:晚期肺癌伴癌痛患者,共收集40例数据,源自限定区间2022年1月至2024年4月,以奇偶数字分配参与者,对照组(接受常规指导的20位参与者)和实验组(除了常规指导外,还有家庭参与式安宁疗护的20位参与者),评估两组护理策略下对睡眠、心理等所产生的效应和价值。结果 干预前,两组评估及测定所得数据资料并不显著P>0.05;干预后,比较对照组,实验组记录的睡眠质量、心理状态测评值低,幸福感显著改善,癌性疼痛显著缓解,生存质量显著更高,P<0.05。讨论 晚期肺癌伴癌痛患者护理中配合家庭参与式安宁疗护,有效改善癌性疼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幸福感,消除负面情绪,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参与式安宁疗护 晚期肺癌 睡眠质量 心理状态 幸福感 生存质量 癌性疼痛
下载PDF
化疗期胃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自我管理干预 被引量:28
2
作者 丁金霞 王婷 +3 位作者 王维利 金梅 董云亚 汪锦芳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4期29-32,共4页
目的评价自我管理对化疗期胃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将67例胃癌化疗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成干预组(32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自我管理干预措施。采用癌症疲乏量表... 目的评价自我管理对化疗期胃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将67例胃癌化疗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成干预组(32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自我管理干预措施。采用癌症疲乏量表及癌症治疗功能评价量表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癌因性疲乏总分和各维度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生命质量总分和各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自我管理能有效地缓解化疗期胃癌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症状,提高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管理 化疗期 胃癌 癌因性疲乏 生命质量
下载PDF
化疗期癌症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丁金霞 胡少华 +2 位作者 王婷 汪锦芳 董云亚 《临床护理杂志》 2019年第4期8-11,共4页
目的 探讨化疗期癌症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Zung 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 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018年2月~8月我科住院化疗的癌症患者进行... 目的 探讨化疗期癌症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Zung 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 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018年2月~8月我科住院化疗的癌症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108份,有效回收率为91.53%。本次调查中农民64(59.3%)、初婚83(76.9%)、有子女105(97.2%)、农村医保68(63.0%)构成比较高。PSQI总均分为(6.54±4.02)分,SAS总均分为(45.75±11.29)分,SDS总均分(36.64±9.47)分。PSQI、SAS、SDS总分在疾病负担、疾病认知、治疗信心、化疗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PSQI总分与SAS总分、SDS总分均呈正相关(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SAS总分和疾病负担是化疗期癌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结论 化疗期癌症患者睡眠障碍普遍存在,焦虑水平和疾病负担是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提示医护人员可依此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尽可能降低化疗期癌症患者睡眠障碍,最终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化疗 睡眠障碍
下载PDF
营养干预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病人中应用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丁金霞 丁萍 +1 位作者 董云亚 汪锦芳 《全科护理》 2019年第1期75-78,共4页
[目的]探讨营养干预对国内消化系统肿瘤病人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间为数据库建库至2017年1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 [目的]探讨营养干预对国内消化系统肿瘤病人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间为数据库建库至2017年1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定量合成Meta分析的文献24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干预相比,营养干预可提高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病人的生活质量,清蛋白及总蛋白水平,包括生活质量总体[WMD=6.43,95%CI(4.71,8.15),P<0.000 01];清蛋白水平[WMD=4.28,95%CI(3.19,5.37),P<0.000 01];总蛋白水平[WMD=4.07,95%CI(1.62,6.52),P<0.000 1]。[结论]营养干预不仅可以改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病人的清蛋白水平和总蛋白水平,而且可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营养干预 生活质量 META分析
下载PDF
首次化疗恶性肿瘤患者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丁金霞 汪锦芳 《临床护理杂志》 2014年第6期18-21,共4页
目的了解首次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真实心理体验,以便为肿瘤患者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对10例恶性肿瘤的首次化疗患者进行深度访谈,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归纳出患者在... 目的了解首次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真实心理体验,以便为肿瘤患者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对10例恶性肿瘤的首次化疗患者进行深度访谈,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归纳出患者在首次化疗中心理体验的主题有:(1)化疗前,焦虑与绝望;恐惧与疑虑;渴求信息。(2)化疗后。生活质量下降;自我价值感下降;面对与接受。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经历了艰难的心理历程,在化疗前期渴求化疗相关信息,良好的社会和家庭支持能提高患者对化疗依从性,减轻化疗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化学疗法
下载PDF
超声引导联合腔内心电图技术在PICC置管尖端定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汪锦芳 丁金霞 +3 位作者 董云亚 吴鹏英 李雅文 吴亚子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第14期64-64,68,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联合腔内心电图技术在PICC置管尖端定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5月~2019年5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收治的120例需行长期化疗的患者进行PICC置管,通过B超引导联合腔内心电图技术进行尖端定位,最后结合...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联合腔内心电图技术在PICC置管尖端定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5月~2019年5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收治的120例需行长期化疗的患者进行PICC置管,通过B超引导联合腔内心电图技术进行尖端定位,最后结合胸片查看PICC导管尖端是否位于上腔静脉中下1/3段或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找出最合适的心电图P波振幅及原理。结果:120例患者中P/R比率<10%有3例,2例导管尖端已到位,1例位置过浅;24例P/R比率在20%~50%之间,23例导管尖端到位,1例过深;81例在50%~80%之间,79例导管尖端已到位,1例过浅,1例过深;12例患者P/R比率>80%,11例导管尖端已到位,1例过深;导管尖端到位115例,2例过浅,3例过深,导管到位率达96%。结论:不同患者P波振幅均有所不同,只是P波振幅在R波的50%~80%比率占多数,根据患者自身P/R比率来调节导管尖端位置,因此,在置管过程中,应结合临床经验及根据患者本身的P波最高振幅以及不出现负向P波来决定导管尖端最终的位置;超声引导联合腔内心电图技术能够精准的判定导管尖端的位置,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保证患者治疗安全,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腔内心电图 PICC置管 尖端定位
下载PDF
1例原发性皮肤CD8阳性侵袭性嗜表性细胞毒T细胞淋巴瘤的护理
7
作者 丁金霞 汪锦芳 +2 位作者 黄燕 董云亚 申邢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71-73,共3页
回顾分析1例原发性皮肤CD8阳性侵袭性嗜表性细胞毒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资料,总结其护理方法。本例患者疾病类型罕见,表现为多发的进展性溃疡,类似坏疽性脓皮病,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了许多挑战,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重点做好皮肤护理,化疗护... 回顾分析1例原发性皮肤CD8阳性侵袭性嗜表性细胞毒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资料,总结其护理方法。本例患者疾病类型罕见,表现为多发的进展性溃疡,类似坏疽性脓皮病,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了许多挑战,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重点做好皮肤护理,化疗护理及心理护理等,经过一个月的治疗护理,患者症状缓解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T细胞 皮肤侵袭性 护理
下载PDF
小儿腹泻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及体会 被引量:9
8
作者 汪锦芳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S1期538-539,共2页
目的:探讨对小儿腹泻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腹泻患儿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观察组30例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情... 目的:探讨对小儿腹泻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腹泻患儿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观察组30例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腹泻患儿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的疗效显著,且能显著提升患儿及其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及满意程度,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腹泻 临床护理路径 护理方法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恶性肿瘤病人选择留置静脉输液港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
9
作者 汪锦芳 丁金霞 《全科护理》 2015年第17期1641-1643,共3页
[目的]了解恶性肿瘤病人选择留置静脉输液港真实感受,以便为肿瘤病人提供更舒适的服务,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对10例恶性肿瘤并留置静脉输液港的病人进行深度访谈,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 [目的]了解恶性肿瘤病人选择留置静脉输液港真实感受,以便为肿瘤病人提供更舒适的服务,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对10例恶性肿瘤并留置静脉输液港的病人进行深度访谈,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归纳出病人在选择留置输液港时经历的2个阶段6个主题,置入前包括恐惧与紧张、担心与焦虑、理解与接受,置入后包括异物感、顾虑、受益感。[结论]对于静脉输液港的使用和维护,医务人员应重视肿瘤病人的内心感受和经济状况,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家人情感上的支持及物质上的帮助可让病人减轻心理上的压力,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接受置管,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输液港 质性研究
下载PDF
胃肠道肿瘤患者并发恶性肠梗阻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洪辉 章新琼 +2 位作者 丁金霞 汪锦芳 刘雪利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共4页
目的评估胃肠道肿瘤患者并发恶性肠梗阻的危险因素,以期为早期识别恶性肠梗阻提供依据。方法将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肿瘤内科接受治疗的胃肠道肿瘤并发恶性肠梗阻的78例患者作为暴露组,随机抽取同一时期未发生恶性肠梗... 目的评估胃肠道肿瘤患者并发恶性肠梗阻的危险因素,以期为早期识别恶性肠梗阻提供依据。方法将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肿瘤内科接受治疗的胃肠道肿瘤并发恶性肠梗阻的78例患者作为暴露组,随机抽取同一时期未发生恶性肠梗阻的胃肠道肿瘤2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数据,以Lasso回归筛选出可能的危险因素,并将其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在体质量指数、术后时间等24个因素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恶心呕吐(OR=4.25)、肠梗阻病史(OR=4.48)、腹腔积液(OR=8.00)、便秘(OR=5.52)、低蛋白血症(OR=13.25)、低钾血症(OR=5.62)、高血糖(OR=4.56)是恶性肠梗阻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医护人员应关注有肠梗阻病史且伴有恶心呕吐、腹腔积液、便秘、低蛋白血症、低钾血症、高血糖等症状的胃肠道肿瘤患者,并采取针对性措施,以避免恶性肠梗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肠梗阻 胃肠道肿瘤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视听疗法在成人肿瘤患者PICC置管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董云亚 丁金霞 +4 位作者 汪锦芳 吴亚子 张婷婷 李雅文 杨艳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2期155-158,162,共5页
目的探讨视听疗法在成人肿瘤患者PICC置管过程中缓解患者疼痛、改善焦虑紧张情绪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新院区肿瘤科于2019年12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160例输液工具选择PICC置管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 目的探讨视听疗法在成人肿瘤患者PICC置管过程中缓解患者疼痛、改善焦虑紧张情绪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新院区肿瘤科于2019年12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160例输液工具选择PICC置管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所接受的不同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PICC置管护理方法,试验组给予视听疗法进行干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疼痛、焦虑程度,各种生理观察指标的变化及PICC相关宣教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穿刺前,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置管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后,试验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穿刺前后疼痛评分比较,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前,试验组与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情况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前,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焦虑程度差异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后,试验组患者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置管前后焦虑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带管生活注意事项评分与导管维护注意事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听疗法在成人肿瘤患者PICC置管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稳定患者情绪,减轻疼痛,能有效提升患者对导管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提高PICC置管成功率具有一定的作用,临床应用可行性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听疗法 肿瘤 PICC 并发症
下载PDF
平板光伏组件单轴联动系统功率最大化研究
12
作者 郑优 吕辉 +2 位作者 汪锦芳 吕清花 甄菲菲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938-1943,共6页
以武汉市为例,通过对比分析给定占地面积的单轴联动跟踪系统与固定阵列系统在相同环境条件下的最大功率输出情况,结合实际太阳辐射强度,得到单轴联动跟踪系统的总功率输出相较于固定阵列系统提高20%,实现对太阳能源和光伏组件性能的充... 以武汉市为例,通过对比分析给定占地面积的单轴联动跟踪系统与固定阵列系统在相同环境条件下的最大功率输出情况,结合实际太阳辐射强度,得到单轴联动跟踪系统的总功率输出相较于固定阵列系统提高20%,实现对太阳能源和光伏组件性能的充分、高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纬度单轴联动 占地面积 容量系数 发电成本 最大发电功率
下载PDF
婴幼儿手背静脉与头皮静脉留置套管针的对比分析
13
作者 汪锦芳 《医学信息》 2011年第9期2703-2704,共2页
目的观察婴幼儿手背静脉与头皮静脉留置套管针的差别。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5月-2009年8月将100例住院婴幼儿随机分为手背静脉留置组(55例)与头皮静脉留置组(45例),分别观察两组婴幼儿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及留置时间情况。结果两组... 目的观察婴幼儿手背静脉与头皮静脉留置套管针的差别。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5月-2009年8月将100例住院婴幼儿随机分为手背静脉留置组(55例)与头皮静脉留置组(45例),分别观察两组婴幼儿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及留置时间情况。结果两组静脉留置针穿刺一次成功率比较X^2=o.08,P〉O.05;留置时间比较X^2=0.02,P〉O.05,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对于不清晰的头皮静脉和一些特殊疾病的婴幼儿,如婴幼儿颅内出血、脑积水等,可首选在患儿手背静脉留置套管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手背静脉 头皮静脉 留置套管针
下载PDF
创新冰敷疗法在上臂输液港术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14
作者 吴鹏英 丁金霞 +3 位作者 汪锦芳 齐梦影 董云亚 张婷婷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2年第8期105-108,共4页
目的探讨创新冰敷疗法在上臂输液港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10月在本科室行上臂输液港术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4月行上臂输液港术的50例患者作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清水冰袋冰敷,干预组采... 目的探讨创新冰敷疗法在上臂输液港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10月在本科室行上臂输液港术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4月行上臂输液港术的50例患者作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清水冰袋冰敷,干预组采用创新低浓度酒精冰袋冰敷,观察和比较应用两种冰敷疗法后患者术后的疼痛、出血量、血肿、舒适度与住院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2 h内疼痛和血肿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冰敷4 h、6 h、8 h后,两组间疼痛、出血、血肿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舒适度及住院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新冰敷疗法材料简单,使用方便,可显著改善上臂输液港患者术后疼痛、出血、血肿等不适症状,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臂输液港 创新 冰敷疗法 干预研究 效果
下载PDF
多途径随访干预对癌痛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疼痛治疗效果的影响
15
作者 吴鹏英 丁金霞 +2 位作者 董云亚 汪锦芳 张静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8年第9期127-127,共1页
目的 探讨对癌痛患者实施多途径随访干预对缓解其疼痛以及提升其服药依从性的重要性. 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7年10月-2018年 5月收治的 82 例癌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电话随访组和多途径随访组,分别予以电话随访组和多途径随访组患... 目的 探讨对癌痛患者实施多途径随访干预对缓解其疼痛以及提升其服药依从性的重要性. 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7年10月-2018年 5月收治的 82 例癌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电话随访组和多途径随访组,分别予以电话随访组和多途径随访组患者以常规护理和延续性护理干预方法.结果:采用多途径干预模式的患者服药依从状况较好,且疼痛较护理干预前得到了有效缓解.结论:在临床护理癌痛患者的过程中,应注重采用多途径随访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以实现对癌痛症状的有效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痛 多途径随访 服药依从性
下载PDF
规范化带教模式构建在肿瘤科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
16
作者 李雅文 丁金霞 +1 位作者 董云亚 汪锦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2期130-132,共3页
探究规范化带教模式的构建及在肿瘤科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1年12月在我院肿瘤病区进行临床护理实习的护理专业学生84人作为受试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实习生各42人。对照组给予常规的... 探究规范化带教模式的构建及在肿瘤科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1年12月在我院肿瘤病区进行临床护理实习的护理专业学生84人作为受试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实习生各42人。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临床实习教学方法,观察组给予规范化带教模式干预,比较两组实习生出科护理理论和临床实践技能考核成绩、临床思维能力及实习生对护理带教的满意度。结果:规范化带教模式后观察组的护理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临床思维能力水平比对照组护生均有提高,临床带教满意度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教学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自主探究学习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可在临床情境下帮助学生更好理解临床案例,并在学习过程对理论知识进行巩固,临床实习生的理论成绩和技能成绩均有提高,满意度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化带教 实习 护生 教学
下载PDF
植入式手臂输液港临床应用体会
17
作者 李雅文 丁金霞 +3 位作者 汪锦芳 董云亚 吴鹏英 吴亚子 《当代临床医刊》 2022年第1期120-120,77,共2页
目的分析探讨植入式手臂输液港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观察分析本科2019年7月至11月采用植入式手臂静脉输液港进行液体输注52例患者具体情况。结果置管成功48例患者,经多周期化疗未发生导管阻塞、药物外渗及感染等现象。结论植入式手臂输... 目的分析探讨植入式手臂输液港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观察分析本科2019年7月至11月采用植入式手臂静脉输液港进行液体输注52例患者具体情况。结果置管成功48例患者,经多周期化疗未发生导管阻塞、药物外渗及感染等现象。结论植入式手臂输液港的应用可有效降低患者反复穿刺的难度及痛苦,有效预防外周静脉受刺激性药物的损伤,以保护血管,解决静脉留置针无法长期留置的难题,化疗期间患者可自由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式手臂输液港 临床应用
下载PDF
曲线型仰卧护理模式应用于癌症患者压疮管理中对患者满意度的提升评价
18
作者 张静 丁金霞 +2 位作者 汪锦芳 吴亚子 庄园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165-0168,共4页
探讨基于癌症患者压疮管理中,组织常规照护上践行曲线型仰卧护理模式,观察分析其对患者满意度的提升评价。方法 择取本次研究场地为本医院,均于2022年4月至2023年10月整个期间作为本次研究时段,随机拣选100例长期卧床癌症患者作为本次... 探讨基于癌症患者压疮管理中,组织常规照护上践行曲线型仰卧护理模式,观察分析其对患者满意度的提升评价。方法 择取本次研究场地为本医院,均于2022年4月至2023年10月整个期间作为本次研究时段,随机拣选100例长期卧床癌症患者作为本次观察样本,委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个组派,即对照组派、观察组派,每个小组各自纳入病例50例,对照组在内的研究对象施展常规护理举措,观察组在常规护理上采取曲线型仰卧护理模式,旨在比较两组的护理效用价值。结果 比对两组派别的压疮评分,观察组护理后的Munro评分数据为更低指向,其Norton、Braden评分为更高呈现(P<0.05)。比对两组的压疮发生情况,得出对照组更高指向(P<0.05)。比对两组的机体舒适度,发现在护理后观察组在功能领域方面的得分数据更高,其在症状领域得分数据更低(P<0.05)。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认可程度,得出观察组为更高趋向(P<0.05)。结论 基于癌症患者压疮管理中,组织常规照护上践行曲线型仰卧护理模式,可有效降低压疮风险,促进机体舒适,得到较高的护理满意度,作用价值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疮管理 癌症 曲线型仰卧护理模式 护理效果
下载PDF
化疗期癌症患者癌因性疲乏与生命质量的研究 被引量:67
19
作者 丁金霞 王婷 +3 位作者 王维利 洪静芳 董云亚 汪锦芳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62-465,共4页
目的 探讨化疗期癌症患者癌因性疲乏与生命质量的关系。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癌症疲乏量表(cancerfatigue scale,CFS)、癌症治疗功能评价量表(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general,FACT-G)对2014... 目的 探讨化疗期癌症患者癌因性疲乏与生命质量的关系。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癌症疲乏量表(cancerfatigue scale,CFS)、癌症治疗功能评价量表(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general,FACT-G)对2014年1月~6月于肿瘤内科住院化疗的癌症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105份。本次调查中,以男性(60.00%)、已婚(95.24%)、初中(36.19%)、农村(38.10%)、农保(52.38%)、消化系统肿瘤患者(56.19%)、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ECOG)评分1分(94.29%)居多。CFS总分为(21.24±7.76)分,总分及各维度与FACT-G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均呈负相关(均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FS的3个维度均进入方程(均有P〈0.05),按照标准化回归系数将自变量对生命质量的贡献大小排序,依次为:躯体疲乏、情感疲乏和认知疲乏。结论 化疗期癌症患者癌因性疲乏发生率高,会导致患者生命质量的下降。提示降低患者的癌因性疲乏水平,有助于改善其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肿瘤 流行病学研究
原文传递
腹腔镜经腹膜前法使用免钉合3D补片在腹股沟疝患者治疗的应用价值
20
作者 赵金成 汪锦芳 +1 位作者 韦利亚 黄建洪 《黑龙江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1166-1168,共3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经腹膜前法使用免钉合3D补片在腹股沟疝患者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取2022年2月—2024年2月期间,广州市增城区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腹股沟疝患者为实验目标,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Rutkow手术治疗50例,观察组... 目的:分析腹腔镜经腹膜前法使用免钉合3D补片在腹股沟疝患者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取2022年2月—2024年2月期间,广州市增城区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腹股沟疝患者为实验目标,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Rutkow手术治疗5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经腹膜前法使用免钉合3D补片50例,对两组患者应激反应、慢性疼痛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术后两组应激反应指标均有升高,但观察组术后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丙二醛(MDA)应激反应指标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1天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未见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各时期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腹腔镜经腹膜前法使用免钉合3D补片治疗腹股沟疝不仅应激反应更小,还能减轻慢性疼痛程度,且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经腹膜前法 免钉合3D补片 腹股沟疝 应激反应 慢性疼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