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省浙江红山茶及近缘种群体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1
作者 黄彬 黄建建 +6 位作者 汤优令 周文才 汪雁楠 田仟仟 龚春 舒惠理 温强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84-1095,共12页
【目的】针对江西省内浙江红山茶种质存在资源调查不够深入,对不同群体的遗传变异缺乏了解,以及混淆种困扰生产应用等阻碍浙江红山茶良种化进程问题,本研究分析江西省内浙江红山茶及其近缘种的群体遗传多样性,为浙江红花油茶的保护、利... 【目的】针对江西省内浙江红山茶种质存在资源调查不够深入,对不同群体的遗传变异缺乏了解,以及混淆种困扰生产应用等阻碍浙江红山茶良种化进程问题,本研究分析江西省内浙江红山茶及其近缘种的群体遗传多样性,为浙江红花油茶的保护、利用以及育种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基于浙江红山茶全长转录组序列基础,探索SSR分子标记的有效开发策略,规模化开发SSR分子标记,并以SSR分子标记为工具进行遗传多样性等分析。【结果】以群体水平的基因多样度(H)相比,江西省内的3个物种多样性由大到小依次为厚叶红山茶(0.611)、浙江红山茶(0.595)、全缘红山茶(0.501);结合UPGMA与PCoA分析,全缘红山茶群体单独成组并与其他物种分离,显示在3物种中有更远的亲缘关系;据闵天禄分类系统,将厚叶红山茶与浙江红山茶归并成一种后,共9个群体的基因多样度表现为SQS(0.673)>MTS(0.654)>TBS(0.618)>CCR(0.611)>WFS(0.587)>WYS(0.583)>HYS(0.566)>DXL(0.558)>JFS(0.519),各群体存在明显近交(F>0),遗传分化显示群体间的基因流较小(Nm=0.947),有20.9%(FST=0.209)的遗传变异发生在群体间,遗传距离与空间距离存在正相关;UPGMA聚类可将9个群体分成2大类,其中厚叶红山茶单独组成,其他群体基本可按怀玉山脉和武夷山脉分群聚类,这与STRUCTURE的聚类结果相对一致。【结论】江西省内的浙江红山茶群体整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群体内的遗传变异是遗传多样性的主要来源,群体间的高山阻碍是各群体显著遗传分化的主要原因,体现出狭域种的典型特征。另外,浙江红山茶与全缘红山茶亲缘关系较远,而与厚叶红山茶亲缘关系较近,但后两者仍具有一定的分化,是否归并一种尚需进一步的系统发育研究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R标记 浙江红山茶 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 聚类分析
下载PDF
浙江红花油茶潜在适生区分布及其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1
2
作者 汪雁楠 赖国桢 +4 位作者 黄建建 刘丽婷 余良森 温强 龚春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89-997,共9页
【目的】预测浙江红花油茶Camellia chekiangoleosa潜在分布范围,分析影响其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浙江红花油茶保护利用及引种开发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基于浙江红花油茶在中国区域内55个分布点的环境因子,运用最大熵模型(MaxEnt)预... 【目的】预测浙江红花油茶Camellia chekiangoleosa潜在分布范围,分析影响其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浙江红花油茶保护利用及引种开发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基于浙江红花油茶在中国区域内55个分布点的环境因子,运用最大熵模型(MaxEnt)预测了当前及未来3种RCPs气候变化情景下浙江红花油茶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分布及其变化。【结果】影响浙江红花油菜潜在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最冷季度降水量、最暖季度平均气温和土壤类型,其中最冷季度降水量贡献率最高,最暖季度平均气温和土壤类型次之。当代潜在适生区集中分布于中国中部和南部地区,其中,核心分布区主要位于江西、福建和浙江。在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总体适生区范围较当前有不同程度地扩展,总体呈现由华东向西南方向显著扩张的趋势。【结论】浙江红花油茶潜在适生区主要受降水、气温和土壤影响,受海拔影响较小,在中国南方地区有较广泛的适生性,具有引种栽培推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红花油茶 最大熵模型 气候变化 地理分布 环境因子
下载PDF
基于SWOT分析的珍贵树种种苗产业发展策略 被引量:4
3
作者 宋颖 汪雁楠 +1 位作者 刘丽婷 黄宝祥 《南方林业科学》 2021年第1期55-60,共6页
通过对我国珍贵树种资源分布现状,以及近年来种苗科研与利用情况进行总结,应用SWOT分析法,对珍贵树种种苗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优势、劣势、机遇及挑战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简而言之,就是要加强珍贵树种种苗发展的全局... 通过对我国珍贵树种资源分布现状,以及近年来种苗科研与利用情况进行总结,应用SWOT分析法,对珍贵树种种苗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优势、劣势、机遇及挑战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简而言之,就是要加强珍贵树种种苗发展的全局统筹指导,加快种苗信息化建设,强化造林单位与种苗生产单位的衔接,发挥良种繁育基地作用,提升集约化水平,以实现产业的现代化、市场化与规模化,从而保障新时代林业生态建设对珍贵树种种苗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贵树种 种苗产业 SWOT 对策
下载PDF
基于Cite Space的红锥发展现状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龚循胜 汪雁楠 +2 位作者 刘丽婷 叶金山 赖国桢 《南方林业科学》 2022年第3期41-46,60,共7页
以CNKI数据库中1985-2021年的532篇期刊论文作为数据源,利用Cite Space可视化文献分析工具,对红锥研究领域的研究活力、发文作者、机构分布、热点和趋势进行分析,并绘制出相关知识图谱,以此来探讨红锥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以及相关研究热... 以CNKI数据库中1985-2021年的532篇期刊论文作为数据源,利用Cite Space可视化文献分析工具,对红锥研究领域的研究活力、发文作者、机构分布、热点和趋势进行分析,并绘制出相关知识图谱,以此来探讨红锥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以及相关研究热点。结果表明:(1)红锥已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研究内容开始多样化,该领域研究充满活力;(2)发文作者大多来自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大学这3家机构,机构内部之间合作关系极为密切,不同机构之间也存在密切合作;(3)从热点和趋势来看,红锥研究领域热点关键词主要有马尾松、杉木、西南桦、桉树、人工林、混交林、南亚热带、种源。研究趋势主要集中在优质种源筛选、遗传变异、新育苗技术、混交树种配置、大径材培育、固碳、生态服务功能、土壤微生物及微量元素等方向。同时根据红锥研究现状,给出了关于红锥研究领域未来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锥 Cite Space 发展现状
下载PDF
芒萁组培技术体系的优化
5
作者 张港隆 朱恩永 +3 位作者 刘丽婷 杨嘉麒 汪雁楠 莫晓勇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7-114,共8页
【目的】芒萁(Dicranopteris pedate)是尾矿及酸性边坡修复的优良植物。优化芒萁组培技术,提高组培效率,可为困难立地修复提供大量芒萁孢子体。【方法】以芒萁孢子为外植体,研究外植体收集时间、消毒时间与孢子萌发率的关系;通过改变培... 【目的】芒萁(Dicranopteris pedate)是尾矿及酸性边坡修复的优良植物。优化芒萁组培技术,提高组培效率,可为困难立地修复提供大量芒萁孢子体。【方法】以芒萁孢子为外植体,研究外植体收集时间、消毒时间与孢子萌发率的关系;通过改变培养基中无机盐浓度、蔗糖浓度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类型及浓度,研究孢子萌发、原叶体增殖、孢子体生成3个过程的最佳培养基配方。【结果】春季2—4月采集的芒萁孢子萌发活性最强;孢子诱导萌发最佳处理为DKW+5%(质量分数)NaClO消毒15 s,萌发率97.15%,20 d原叶体可见;原叶体最佳增殖培养基为1/2 MS+蔗糖5 g/L+6-BA 0.5 mg/L+KT 0.5 mg/L,30 d质量增殖倍数为7.28;孢子体诱导生成最佳培养基为1/2 MS+蔗糖30 g/L+NAA 1.0 mg/L,第8天孢子体即可产生,生成率53.33%。【结论】芒萁孢子活性与生长区域、生成月份存在关联性,广州地区3月的孢子活性最强;在幼孢子体的瓶苗生成率较低的情况下,研发原叶体绿色球状体(prothallus green globular body,PGGB)高效增殖为核心的芒萁苗繁育技术,有助于实现芒萁苗大量、快速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萁 孢子收集时间 孢子活性 原叶体绿色球状体(PGGB) 生态修复
原文传递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不同演替阶段林下红松幼苗能量与养分季节动态 被引量:9
6
作者 周光 徐玮泽 +3 位作者 万静 汪雁楠 刘丽婷 刘琪璟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663-1672,共10页
为了解林下红松幼苗生长和养分存储季节动态,以长白山原始阔叶红松林(原始林)和次生杨桦林(次生林)林下2年生红松幼苗为对象,研究林下光合有效辐射(PAR)、幼苗生物量、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全氮(N)和全磷(P)等指标的季节变化,分析... 为了解林下红松幼苗生长和养分存储季节动态,以长白山原始阔叶红松林(原始林)和次生杨桦林(次生林)林下2年生红松幼苗为对象,研究林下光合有效辐射(PAR)、幼苗生物量、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全氮(N)和全磷(P)等指标的季节变化,分析两林分林下光照的季节动态及其差异对红松幼苗生长和养分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原始林和次生林林下月PAR累积量季节变化都呈"双峰"型,夏季为郁闭期,两林分林下光线弱。春季和秋季为阔叶树无叶期,林下光照条件变好,且次生林林下光照明显好于原始林;原始林和次生林红松幼苗的生物量、NSC、全N和全P浓度的季节动态与林下光照的季节变化基本一致,在春季和秋季表现为显著增加,在夏季呈下降趋势。春季幼苗的淀粉浓度增加,夏季淀粉和可溶性糖浓度均逐渐降低,到8月达到最低值,秋季可溶性糖浓度显著升高。春季和秋季次生林林下幼苗的生物量和NSC浓度整体上均显著高于原始林,而夏季两林分差异不显著。因此,春季和秋季的林下光照条件差异是影响原始林和次生林中红松幼苗养分积累和生长更新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苗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林下光照 季节动态
原文传递
林分空间结构优化栅格间伐模型 被引量:6
7
作者 赖国桢 汪雁楠 +3 位作者 黄宝祥 周光 莫晓勇 刘丽婷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99-205,共7页
【目的】构建林分空间结构优化栅格间伐模型,以期获得高效、便捷的间伐方案。【方法】在随机间伐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将林地栅格化处理的栅格间伐法,并使用随机间伐法对栅格间伐法进行检验,最后以金盆山次生林为例验证模型的适用性。【结... 【目的】构建林分空间结构优化栅格间伐模型,以期获得高效、便捷的间伐方案。【方法】在随机间伐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将林地栅格化处理的栅格间伐法,并使用随机间伐法对栅格间伐法进行检验,最后以金盆山次生林为例验证模型的适用性。【结果】间伐模拟前,次生林空间结构整体表现不够理想,在角尺度、开敞度和竞争指数方面有待提高;恢复年限33、40、45 a次生林的最佳间伐强度分别为34.69%、21.14%、29.90%,评价指数分别提高了47.94%、53.94%和79.73%,其中33和40 a次生林适用于栅格间伐法,采伐方式分别为栅格边长7 m栅格内伐去3株胸径最小的林木和栅格边长6 m栅格内伐去3株胸径最小的林木。【结论】栅格间伐模型能有效地改善林分空间分布格局,但仅适用于林木分布较为均匀的次生林林分,对于分布不均匀的林分,模型只能确定样地内的间伐木及间伐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结构优化 栅格间伐 随机间伐 次生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