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休谟“特殊的道德感” 被引量:1
1
作者 汶红涛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F00期102-105,共4页
休谟认为道德的区分不是来自于理性,而是来自于我们的情感,也即"道德感"。道德感是一种"特殊的快乐与痛苦",特殊的道德感是休谟道德哲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但是休谟并未对这一概念给予清晰的论述,学界也对此... 休谟认为道德的区分不是来自于理性,而是来自于我们的情感,也即"道德感"。道德感是一种"特殊的快乐与痛苦",特殊的道德感是休谟道德哲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但是休谟并未对这一概念给予清晰的论述,学界也对此鲜有分析和讨论。因此,这一概念的分析和讨论对于准确理解休谟道德哲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谟 理性 道德感 同情 旁观者
下载PDF
意向性在心灵哲学转向中的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汶红涛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51-57,共7页
为了考察塞尔的心灵哲学对日常语言哲学的突破,从4个方面分析"意向性"概念在立场转变中的核心意义,即对塞尔意向性概念的建设性意义作重点分析;讨论其不同于胡塞尔思想的地方;批判地讨论从这种概念出发对一些基本哲学问题的... 为了考察塞尔的心灵哲学对日常语言哲学的突破,从4个方面分析"意向性"概念在立场转变中的核心意义,即对塞尔意向性概念的建设性意义作重点分析;讨论其不同于胡塞尔思想的地方;批判地讨论从这种概念出发对一些基本哲学问题的回答效力。研究认为,塞尔的意向性概念为其心灵哲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自然主义基础,然而同时也无法避免自然主义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灵哲学 意向性 言语行为 塞尔 意识 社会结构 胡塞尔 奥斯汀
下载PDF
商业、正义与现代文明——论休谟商业观的现代性意义
3
作者 汶红涛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21-28,共8页
“商业”是理解休谟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不可忽视的核心构成。休谟强调财产权是一个社会的基础,确立以财产权为核心的正义规则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商业”的繁荣,从而带来公共效用的积累和社会美德的增长。以财产权及其正义规则为内在要求... “商业”是理解休谟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不可忽视的核心构成。休谟强调财产权是一个社会的基础,确立以财产权为核心的正义规则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商业”的繁荣,从而带来公共效用的积累和社会美德的增长。以财产权及其正义规则为内在要求的“商业”,对社会产生了广泛而复杂的影响,进而形塑了“现代”道德世界和政治世界。从对商业的讨论可以发现,休谟的正义理论并非一种纯粹的财产权理论,而是一种正义如何促进公共美德和塑造现代制度的道德哲学与政治哲学的深刻说明,也是一种为现代商业文明提供多层次辩护的道德与政治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谟 商业 正义 道德 政治
下载PDF
规则与美德——休谟正义观的双重维度 被引量:1
4
作者 汶红涛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75-78,共4页
在休谟的政治哲学中,正义问题被分为了两个维度:作为规则的正义和作为德性的正义。但长期以来,学界对休谟正义问题的关注多集中于其规则维度,作为美德的维度却鲜有讨论和分析,未能准确把握"正义是一种美德"的真正含义,也因此... 在休谟的政治哲学中,正义问题被分为了两个维度:作为规则的正义和作为德性的正义。但长期以来,学界对休谟正义问题的关注多集中于其规则维度,作为美德的维度却鲜有讨论和分析,未能准确把握"正义是一种美德"的真正含义,也因此引起诸多理论上的误解,因此,进一步的分析和澄清休谟正义观的双重维度对于准确理解休谟政治哲学是极为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义 美德 政治哲学 休谟
下载PDF
“理性”的反思与解构“自然法”——休谟对契约论政治哲学的批判
5
作者 汶红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1-6,共6页
在近代西方,以霍布斯、洛克和卢梭为代表的契约论政治哲学家以自然法和自然状态学说为基础论证和建构了自己的政治哲学,并长期居于主流地位。而在休谟看来,契约论根本上是理性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它的理论基础和框架是自然法和自然状态学... 在近代西方,以霍布斯、洛克和卢梭为代表的契约论政治哲学家以自然法和自然状态学说为基础论证和建构了自己的政治哲学,并长期居于主流地位。而在休谟看来,契约论根本上是理性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它的理论基础和框架是自然法和自然状态学说,而"自然法"理论中的"理性"概念存在着根本上的混乱。通过批判契约论的基本观点和预设,休谟促成了后来19世纪功利主义政治哲学的兴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约论 自然法 自然状态 理性 休谟
下载PDF
休谟哲学中的历史之维
6
作者 汶红涛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86-88,共3页
休谟哲学常常被诠释为一种具有心理主义倾向的经验论,但其作为一个历史学家的身份在其哲学研究和探讨中较受忽略,因此,休谟哲学中所隐藏的历史性和历史意识的向度并未受到充分重视。文章旨在通过对休谟文本的再度诠释,揭示和展现其哲学... 休谟哲学常常被诠释为一种具有心理主义倾向的经验论,但其作为一个历史学家的身份在其哲学研究和探讨中较受忽略,因此,休谟哲学中所隐藏的历史性和历史意识的向度并未受到充分重视。文章旨在通过对休谟文本的再度诠释,揭示和展现其哲学中的历史意识,这也是一种深化和准确理解休谟哲学的新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论 印象与观念 历史意识
下载PDF
哈奇森、休谟、边沁与哲学功利主义的兴起
7
作者 汶红涛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62-67,共6页
休谟在哈奇森道德感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情感主义的道德观点:道德的基础在于"情感",而道德判定的标准在于行为和品格所引起的"愉悦性"和"效用性"。这一观点为后来以边沁为代表的哲学功利主义的兴起... 休谟在哈奇森道德感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情感主义的道德观点:道德的基础在于"情感",而道德判定的标准在于行为和品格所引起的"愉悦性"和"效用性"。这一观点为后来以边沁为代表的哲学功利主义的兴起提供了直接性的理论基础和理论框架,休谟也因此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过渡意义。但不同于功利主义者在目的—效用意义上对"功利"概念的运用,休谟的"效用"概念仅限于手段意义。休谟促成了哲学功利主义的兴起,但他并未成为一个功利主义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奇森 休谟 效用 边沁 功利主义
下载PDF
反思与自我设定——论费希特早期知识学的基本动机与进路
8
作者 汶红涛 钱立卿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32-137,共6页
费希特的哲学始于对康德思想的批判性考察,他早期知识学原理的动机与目的最终表现为从“事实行动”的概念入手提出知识学的首要任务和基本思路。康德与费希特对反思问题的处理大相径庭,费希特正是在康德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哲学的基本看... 费希特的哲学始于对康德思想的批判性考察,他早期知识学原理的动机与目的最终表现为从“事实行动”的概念入手提出知识学的首要任务和基本思路。康德与费希特对反思问题的处理大相径庭,费希特正是在康德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哲学的基本看法,提供了研究的切入点。费希特在《全部知识学的基础》中提出的基本原理是一项重大贡献,它为重新理解反思方法并将之运用于自我设定问题的思考提供了新的方向。但对今天的哲学研究来说,这些论证需要通过重构才能更清晰地显示出其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希特 反思 自我设定 事实行动
下载PDF
规则与自由——休谟政治哲学中的自由主义意蕴 被引量:1
9
作者 汶红涛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8-63,共6页
以苏格兰启蒙运动之后所形成的"主义"谱系的复杂性来看,对于"休谟是否是一个自由主义者"这一问题的争论的确不合实际且难有结论,然而,从"自由主义"的角度审视,休谟政治哲学中坚持了某些"洛克式"... 以苏格兰启蒙运动之后所形成的"主义"谱系的复杂性来看,对于"休谟是否是一个自由主义者"这一问题的争论的确不合实际且难有结论,然而,从"自由主义"的角度审视,休谟政治哲学中坚持了某些"洛克式"的结论。休谟所理解的"自由"是以正义和法律的规则为基础,由正义和法律的规则确立其意义生成,自由是基于规则和法治的自由;而国家和政府则是因维护正义规则的需要而产生,其界限仅在于维护以财产权为核心的正义规则进而保障人们的自由和权利,因而也只能是一种基于规则和法治的"有限政府"或"法治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谟 政治哲学 理性 权利 规则 自由主义
下载PDF
从契约到功利:休谟与近代政治哲学的转向 被引量:1
10
作者 汶红涛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1期48-54,共7页
自然法学说是近代契约论政治哲学的理论基石。休谟认为自然法学说中的“理性”概念存在着逻辑、事实与道德的内在混淆。通过对契约论的质疑和解构,基于自然主义立场,休谟从“利益”和“需要”的角度解释了人类政治建构的起源与基础,为后... 自然法学说是近代契约论政治哲学的理论基石。休谟认为自然法学说中的“理性”概念存在着逻辑、事实与道德的内在混淆。通过对契约论的质疑和解构,基于自然主义立场,休谟从“利益”和“需要”的角度解释了人类政治建构的起源与基础,为后来19世纪功利主义政治哲学的兴起提供了直接性的理论框架。休谟在“契约论”向“功利论”政治哲学的转向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过渡性角色,但他既不是一名契约论者,也不是任何形式的功利主义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谟 政治哲学 契约论 理性 功利主义
下载PDF
休谟“旁观者理论”的意义及其局限
11
作者 汶红涛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4-89,共6页
休谟认为一个道德判断和评价是由"旁观者"的道德感所决定的,这就是所谓的"旁观者理论"。"旁观者"是休谟道德哲学中用以解释道德评价的差异与冲突,从而保证道德判断一致性与客观性的一个重要概念,因而在... 休谟认为一个道德判断和评价是由"旁观者"的道德感所决定的,这就是所谓的"旁观者理论"。"旁观者"是休谟道德哲学中用以解释道德评价的差异与冲突,从而保证道德判断一致性与客观性的一个重要概念,因而在其道德判断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和意义。但这一理论却存在着诸多争议,澄清和辨析其在休谟道德哲学中的意义及其所存在的问题,对于准确理解休谟的道德哲学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谟 道德感 旁观者 道德判断 客观性
下载PDF
休谟政治哲学的人性基础
12
作者 汶红涛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3-79,共7页
人性和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实际考察是休谟政治哲学思考的起点。自然资源的相对匮乏和人性的自私与有限的慷慨,一个是外部限制,一个是内部约束,共同构成了休谟政治哲学论证的基础和依据。对"人性实际上是怎样的"这一事实的... 人性和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实际考察是休谟政治哲学思考的起点。自然资源的相对匮乏和人性的自私与有限的慷慨,一个是外部限制,一个是内部约束,共同构成了休谟政治哲学论证的基础和依据。对"人性实际上是怎样的"这一事实的确认是休谟政治哲学之人性基础的决定因素,休谟的政治哲学牢固地融贯在他对人性的哲学理解中并以一般人性学说为基础的,休谟通过他对人性的总体了解以及根据他对人的基本需求、能力、精神特质的考察,在此基础上探寻并试图建立政治生活的根本性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谟 政治哲学 理性 人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