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麦单体系用于抗锈基因定位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沈克全 杨作民 +1 位作者 王小军 舒文华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31-35,共5页
用引自南斯拉夫的冬小麦品种诺维萨特早熟1号(Novosadska Rana 1)单体系测定了若干冬小麦品种抗锈基因的所在染色体。确定绿7蚰对条中25号小种的显性抗性基因位于2B 染色体上;Yantar 对叶中3号小种的抗性是由两个显性互补基因控制的,分... 用引自南斯拉夫的冬小麦品种诺维萨特早熟1号(Novosadska Rana 1)单体系测定了若干冬小麦品种抗锈基因的所在染色体。确定绿7蚰对条中25号小种的显性抗性基因位于2B 染色体上;Yantar 对叶中3号小种的抗性是由两个显性互补基因控制的,分别位于5A 和1D染色体上;农大233对条中29号小种的显性抗性基因位于3B 染色体上;C39抗条中29号小种的隐性基因位于7B 染色体上;Fr84-8对条中29号小种的抗性是由2个隐性互作基因控制的,分别位于2A 和3A 染色体上。此外还用诺维萨特早熟1号单体系测定出农大233,Fr84-8等品系的有芒基因均位于5A 染色体上,抑制斯卑尔脱(spelta)穗型的基因也在5A 染色体上。冬小麦诺维萨特早熟1号单体系是在我国华北地区进行基因定位研究的良好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单体分析 基因定位 抗锈 遗传
下载PDF
小麦抗病育种的战略问题——小麦对锈病、白粉病第二线抗源的建立和应用 被引量:82
2
作者 杨作民 唐伯让 +1 位作者 沈克全 夏先春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85-394,共10页
自1979年起,逐步形成了一套包括抗源搜集、筛选、分析、遗传研究和转育等5个步骤的抗源搜集、研究和应用体系。目的在于寻求尽可能多的,不同于1BL/1RS所含有的Yr9,Lr26和Pm8的,多样化的第二线抗源,并将它们转育到较好的遗传背景中去。... 自1979年起,逐步形成了一套包括抗源搜集、筛选、分析、遗传研究和转育等5个步骤的抗源搜集、研究和应用体系。目的在于寻求尽可能多的,不同于1BL/1RS所含有的Yr9,Lr26和Pm8的,多样化的第二线抗源,并将它们转育到较好的遗传背景中去。至目前为止,已找到33个不同于上述基因的二线抗源,并用其中一些育成了62个农艺性状大为改善的抗病种质,已先后分发给兄弟单位应用。它们的进一步应用将会使我国小麦对这些病害的抗性更为持久,产量更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条锦病 叶锈病 抗性育种
下载PDF
应用单体分析法对三个冬小麦品种(系)进行抗白粉基因定位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李文胜 唐伯让 +2 位作者 沈克全 夏先春 杨作民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9-45,共7页
用单体分析法对3个冬小麦品种(系)进行了基因定位研究。结果表明:小白冬麦和复壮30对白粉病的抗性,分别由1个位于1A染色体、1个位于4D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所控制。由于1A染色体上的两个已知Pm基因Pm3和Pm17的苗期抗性均不如小白冬麦... 用单体分析法对3个冬小麦品种(系)进行了基因定位研究。结果表明:小白冬麦和复壮30对白粉病的抗性,分别由1个位于1A染色体、1个位于4D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所控制。由于1A染色体上的两个已知Pm基因Pm3和Pm17的苗期抗性均不如小白冬麦的强,也由于已知Pm基因中没有位于4D染色体上者,故认为小白冬麦和复壮30所含隐性抗白粉基因可能是新的Pm基因。结果还表明,Fr81-8所含抗白粉基因很可能是Pm4b。对于关键组合F2抗感分离比例偏离97∶3标准比例的原因亦作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白粉病 单体分析 Pm基因 抗源多样化
下载PDF
南斯拉夫诺维萨特大学农学院
4
作者 沈克全 《世界农业》 1984年第2期31-32,共2页
1982年我在南斯拉夫诺维萨特大学农学院,访问和进修。该校设在诺维萨特市,是塞尔维亚共和国伏伊伏丁那自治省的省会。这个农学院的基本情况如下。
关键词 南斯拉夫 农学院 学习成绩 入学考试 生产单位 大田作物 教学与科研 大学生服务中心 用人单位 工资分
下载PDF
小麦抗病性遗传——Ⅳ.抗条锈小麦品系绿7蚰和抗叶锈小麦品种Yantar的抗病基因定位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舒文华 沈克全 +1 位作者 杨作民 郑祥和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89-297,共9页
用引自南斯拉夫的一套诺维萨特早熟1号(Novosadska Rana 1,简称 NSR-1)单体系为工具,对北京农业大学选育的抗条锈品系绿7蚰和保加利亚抗叶锈品种 Yantar 进行抗病基因定位研究。结果表明绿7蚰对条中25号小种的抗性是由位于2B 染色体上... 用引自南斯拉夫的一套诺维萨特早熟1号(Novosadska Rana 1,简称 NSR-1)单体系为工具,对北京农业大学选育的抗条锈品系绿7蚰和保加利亚抗叶锈品种 Yantar 进行抗病基因定位研究。结果表明绿7蚰对条中25号小种的抗性是由位于2B 染色体上的一个显性抗病基因控制的。Yantar 对叶中3号小种的抗性是由位于5A 和1D 染色体上的两个不完全显性互补基因控制的。绿7蚰的抗条锈基因与已知抗条锈基因 Yr5、Yr7、Yr 水原是否相同,尚有待进一步研究。而 Yantar所带有的两个互补显性基因则可能是新的抗叶锈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抗病性 遗传 条锈 叶锈 品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