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局部浸润麻醉在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应用
1
作者 沈剑杰 翟昌林 《医学信息》 2011年第14期4676-4677,共2页
无张力疝修补术,在国内外已是一个普及手术。常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实施。近来很多文献报道目可用局部麻醉,笔者从2007—2009年于桐乡是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84例患者使用局部麻醉下行这种手术,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无张力疝修补术 局部浸润麻醉 连续硬膜外麻醉 应用 局部麻醉 2009年 住院治疗 国内外
下载PDF
地下水式地源热泵前景展望
2
作者 沈剑杰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9年第21期151-152,共2页
地源热泵具有清洁性、经济性、无限性等优点,发展前景广阔.地下水地源热泵利用地下水作为热源,热源效率高,占地面积小,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地下水地源热泵采用被视为临时性措施的减压井和回灌井作为热源井,能够有效降低成本,符合节能减排... 地源热泵具有清洁性、经济性、无限性等优点,发展前景广阔.地下水地源热泵利用地下水作为热源,热源效率高,占地面积小,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地下水地源热泵采用被视为临时性措施的减压井和回灌井作为热源井,能够有效降低成本,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源热泵 深基坑 降水井
下载PDF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救治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沈剑杰 曹冬敏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8年第8期1014-1018,共5页
目的观察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救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6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沙丁胺醇和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采... 目的观察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救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6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沙丁胺醇和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超声雾化吸入法,观察组患者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法。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氧饱和度(SpO2)、最大呼气峰流速(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量(FEV1)和呼吸指数(RI),比较主要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9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9,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发热、咳嗽、气喘、哮鸣音、肺部啰音及气短等主要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缩短[观察组:(3.05±1.23)d、(4.43±1.16)d、(3.12±1.11)d、(4.26±1.37)d、(4.98±1.75)d、(3.51±1.37)d,对照组:(4.14±1.03)d、(7.75±1.98)d、(5.75±1.86)d、(6.53±1.46)d、(8.42±1.55)d、(6.53±1.4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71、10.02、8.41、7.86、10.20、10.45,均P〈0.01)。治疗后,两组SpO2、PEF、FEV1均明显升高[观察组:(98.70±1.44)%、(126.33±9.87)mL/min、(2.06±0.52)L;对照组:(83.15±1.39)%、(108.32±7.26)mL/min、(1.42±0.38)L],而RI显著下降(观察组:0.17±0.08,对照组:0.27±0.06),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观=36.18、16.77、12.04、10.69,t对=11.03、8.15、5.34、2.69,均P〈0.01),且观察组的SpO2、PEF、FEV1及RI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t=53.83、10.18、6.88、6.74,均P〈0.01)。结论在救治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中,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人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地缓解患者发热、咳嗽等主要的临床症状,改善肺通气功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药 吸入 哮喘
原文传递
胺碘酮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66例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4
作者 曹冬敏 沈剑杰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8年第20期2645-2648,共4页
目的 观察胺碘酮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胺碘酮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心率及心电图变化,观察其临床疗效与不... 目的 观察胺碘酮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胺碘酮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心率及心电图变化,观察其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 66例患者经胺碘酮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81.82%(54/66),无效率18.18%(12/66).与治疗前患者的收缩压(140.47 ±11.02) mmHg、舒张压(86.53 ±10.42)mmHg和心率(148.01 ±28.11)次/min比较,治疗后患者的收缩压(95.81 ±12.08)mmHg、舒张压(69.66 ±8.78) mmHg和心率(87.39 ±16.22)次/min 均明显降低( t =22.19、10.06、15.18,均P<0.01);与治疗前患者的心电图结果P-R间期(138.61 ±12.87)ms与QT间期(36.44 ±8.57ms)相比,治疗后P-R间期(154.92 ±17.31)ms,与QT间期(41.33 ±9.18)ms显著延长(t=6.14、3.16,均P<0.01). 5例患者出现不良发应,不良反应发生率7.58%.结论 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起效快,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实性 胺碘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