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Argonaute蛋白的挖掘及体外活性表征
1
作者 方蒙君 司振军 +2 位作者 沈培杰 黄迪 徐志南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4期440-446,共7页
本研究旨在挖掘新的具有可编码核酸切割活性的Argonaute(Ago)核酸酶。利用已报道的Ago核酸酶的氨基酸序列在NCBI中进行序列比对获得同源性较高的新型Ago蛋白作为候选蛋白;以大肠杆菌为异源表达系统,对候选蛋白的基因进行密码子优化;表... 本研究旨在挖掘新的具有可编码核酸切割活性的Argonaute(Ago)核酸酶。利用已报道的Ago核酸酶的氨基酸序列在NCBI中进行序列比对获得同源性较高的新型Ago蛋白作为候选蛋白;以大肠杆菌为异源表达系统,对候选蛋白的基因进行密码子优化;表达后的目的蛋白利用亲和层析进行分离和纯化;设计核酸定向切割体系以测试纯化蛋白的可编码核酸酶活性。结果显示,序列比对共获得4个候选Ago蛋白,均可在大肠杆菌中可溶表达,再通过亲和层析得到了高纯度的目的蛋白;纯化后的4个候选Ago蛋白经测试均具有可编码核酸内切酶活性。本研究建立的Ago核酸酶的挖掘和体外活性表征的方法,可高效获取新型Ago,对于后继Ago核酸酶的研究工作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gonaute蛋白 可编码核酸内切酶 核酸酶活性表征
下载PDF
采用CT及MRI诊断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应用价值分析
2
作者 沈培杰 杨红蕾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第11期131-133,共3页
目的:探究采用CT及MRI诊断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山东省泰山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CT、MRI检查,对比诊断准确率。结果:CT和MRI联合诊断准确率为86.00%,高于C... 目的:探究采用CT及MRI诊断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山东省泰山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CT、MRI检查,对比诊断准确率。结果:CT和MRI联合诊断准确率为86.00%,高于CT诊断的36.00%及MRI诊断的5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T_(1)WI诊断时,14例患者为等信号,8例患者为长信号,21例患者为短信号,7例患者混杂信号。实施T_(2)WI诊断时,19例为长信号,13例是短信号,8例是混杂信号,10例是等信号。24例患者信号明显增强,12例患者轻微增强,14例患者无增强。结论:颅内海绵状血管瘤者可使用CT、MRI诊断,联合诊断诊断准确率高,明确疾病特点,可促进疾病的治疗,具有显著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CT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
下载PDF
血清素生物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沈培杰 祁峰 黄建忠 《药物生物技术》 CAS 2020年第1期68-72,共5页
血清素是一种吲哚衍生物,可由色氨酸经羟化、脱羧两步反应得到。在人和动物体内,血清素作为神经递质参与包括情绪调控、行为管理、睡眠周期维持等多种生理功能。相较化学合成法,微生物法生产血清素因具有低成本、低污染、可放大生产规... 血清素是一种吲哚衍生物,可由色氨酸经羟化、脱羧两步反应得到。在人和动物体内,血清素作为神经递质参与包括情绪调控、行为管理、睡眠周期维持等多种生理功能。相较化学合成法,微生物法生产血清素因具有低成本、低污染、可放大生产规模等优点而备受青睐。该文将从血清素生物合成途径中关键酶基因和发酵工艺控制两方面阐述近年来生物合成血清素的研究进展,为今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血清素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氨酸 5-羟基色氨酸 血清素 生物合成途径 关键酶 发酵策略
原文传递
利用大肠杆菌细胞工厂生产吲哚-3-乙酸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吴弘轩 杨金花 +3 位作者 沈培杰 李清晨 黄建忠 祁峰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19,共8页
目的:利用重组大肠杆菌全细胞转化色氨酸生产IAA。方法:在大肠杆菌胞内构建两条全新的IAA合成途径,即吲哚-3-乙酰胺(indole-3-acetamide,IAM)途径和色胺(tryptamine,TRP)途径。结果:IAM途径涉及两个酶,分别是色氨酸-2-单加氧酶(IAAM)和... 目的:利用重组大肠杆菌全细胞转化色氨酸生产IAA。方法:在大肠杆菌胞内构建两条全新的IAA合成途径,即吲哚-3-乙酰胺(indole-3-acetamide,IAM)途径和色胺(tryptamine,TRP)途径。结果:IAM途径涉及两个酶,分别是色氨酸-2-单加氧酶(IAAM)和酰胺酶(AMI1),构建好的重组大肠杆菌TPA-4以2g/L的色氨酸为底物,可以产生0.803g/L的IAA;敲除控制色氨酸合成副产物吲哚的tnaA基因后,菌株MPA-3的IAA产量达到1.43g/L,提高了78%。第二条TRP途径合成IAA涉及三个酶:左旋色氨酸脱羧酶(TDC),二胺氧化酶(AOC1)和吲哚-3-乙醛脱氢酶(IAD1)。包含这条途径的重组大肠杆菌TPTA-2以2g/L的色氨酸为底物能够合成13.0mg/L的IAA。在菌株MPTA-3中,最终产生了21.0mg/L的IAA,产量增加了61.5%。结论:首次通过IAM途径和TRP途径利用重组大肠杆菌全细胞催化生产IAA,其中IAM途径的IAA产量较高,有较高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氨酸 吲哚-3-乙酸 吲哚-3-乙酰胺 色胺 全细胞催化 大肠杆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