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女大学生的校园场所依恋研究——一项应用影像发声方法开展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于一凡 张庆来 +1 位作者 沈宛仪 钟梦琪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2-78,共7页
校园是大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的主要场所,校园环境对青年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以同济大学本部校园为基地,应用场所依恋理论和影像发声研究方法,探讨女性新生在适应大学生活过程中的校园场所体验。研究表明,场所依恋的产生既来... 校园是大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的主要场所,校园环境对青年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以同济大学本部校园为基地,应用场所依恋理论和影像发声研究方法,探讨女性新生在适应大学生活过程中的校园场所体验。研究表明,场所依恋的产生既来自满足活动需求的环境要素,也来自实现自我认知、社会融入的情感体验。建筑、道路及其设施、绿化与景观、公共空间、氛围要素是对场所体验具有显著影响的5类环境要素。这些要素及要素的组合方式是改善校园场所体验、建设友好校园的实践要点。将影像发声方法引入校园场所研究,有效地促进了参与者对校园环境的批判性思考和积极建议,也为研究者提供了深入认识场所意义、开展环境整治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所依恋 影像发声 建成环境 大学校园 女大学生
下载PDF
影像发声:一种促进社区治理与更新的参与式研究方法 被引量:3
2
作者 于一凡 张庆来 沈宛仪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67-74,共8页
影像发声是国际上一种新兴的参与式研究方法。该方法通过组织参与者拍摄照片、阐述影像含义的方式来记录和发现社区问题,促进基于问题的批判性对话和本地知识构建,进而推动社会实践。影像发声方法具有要素可视化、问题场景化、参与程度... 影像发声是国际上一种新兴的参与式研究方法。该方法通过组织参与者拍摄照片、阐述影像含义的方式来记录和发现社区问题,促进基于问题的批判性对话和本地知识构建,进而推动社会实践。影像发声方法具有要素可视化、问题场景化、参与程度高、行动导向性强四个主要特点,其优越性突出体现在改善公众参与质量、发起和推动社会实践等方面,对我国新型城镇化转型时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论文介绍了影像发声的理论基础、操作方法和应用前景,并结合上海市T社区适老化更新案例开展了示范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发声 社区 治理 更新 参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