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沈家庄 一首
1
作者 沈家 《词学》 CSSCI 2011年第1期336-336,共1页
关键词 獻仙音 夏承 雲門 松風 秋肥 湖平 法曲 大塊 大學
原文传递
沈家莊一首
2
作者 沈家 《词学》 CSSCI 2015年第1期379-,共1页
关键词 賀新涼 蕙風 李杜 鴻爪 洞庭
原文传递
沈家莊三首
3
作者 沈家 《词学》 CSSCI 2010年第1期518-518,共1页
关键词 蕊香 子龍 人月
原文传递
沈家庄词选
4
作者 沈家庄 《诗刊》 2019年第11期74-75,共2页
金缕曲·吊欧阳文忠公赴永丰参加纪念欧阳修诞辰10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感赋。居士归来否?越千年,永丰节物,定然依旧。田垄先莹松槐老,绿水环山明秀。看苇渚、沙丘宇宙。慈母折芦初教字,便云生霞蔚龙蛇走。五彩笔,指尖吼。廓陶执袒... 金缕曲·吊欧阳文忠公赴永丰参加纪念欧阳修诞辰10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感赋。居士归来否?越千年,永丰节物,定然依旧。田垄先莹松槐老,绿水环山明秀。看苇渚、沙丘宇宙。慈母折芦初教字,便云生霞蔚龙蛇走。五彩笔,指尖吼。廓陶执袒冰壶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学术研讨会 词选 欧阳修 慈母
原文传递
遗民执杖唐巾起——论刘辰翁词作遗民心态特征 被引量:2
5
作者 沈家庄 顾宝林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89-91,95,共4页
遗民刘辰翁的词作心态除了与其他遗民相似性外 ,还具有自己的特色即在沉郁之中不失豪宕、国事感怀的直切深厚和个体苦楚的痛彻性。这种特色是同期词人词作思想情感欠缺处 。
关键词 刘辰翁 词作 遗民词 词人 心态特征 沉郁 思想情感 特色 爱国 个体
下载PDF
宋代三位女性词人文化心态新论——宋词表现的宋代女性观念之历史文化审视(二) 被引量:6
6
作者 沈家庄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56-62,共7页
魏夫人的词作虽大都语言清雅秀媚,但有时也用俗语俚辞,真率直朴,天然本色,带有鲜明的民歌风调,反映出宋词庶民文化的显著特色。朱淑真是一位有独立人格意识和反常思维习惯的、很有艺术天赋的女性,在北宋历时近百年的思想解放和人性觉悟... 魏夫人的词作虽大都语言清雅秀媚,但有时也用俗语俚辞,真率直朴,天然本色,带有鲜明的民歌风调,反映出宋词庶民文化的显著特色。朱淑真是一位有独立人格意识和反常思维习惯的、很有艺术天赋的女性,在北宋历时近百年的思想解放和人性觉悟的文学新潮后出生并成长起来的她,敢于用许多士大夫都不敢用的词来表现个人的“私情”,证明其新文化人身份和反礼教的叛逆女性的形象。李清照是宋型文化的标准产儿,是中唐到北宋文化转型的新文化观念、新价值思维所孕育的一位新型女性的代表。她在其词作中所表现的对生命激情的体验中,升华了自己对丈夫的爱,也升华了内心世界的审美的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夫人 朱淑真 李清照 女性词 新文化观念
下载PDF
粤西词人群体研究导论 被引量:2
7
作者 沈家庄 《中国韵文学刊》 2007年第2期22-25,共4页
所谓粤西词人,应该是指籍贯为粤西的词人群体。但是,粤西词的发生,却源于中原文化的浸润与沾溉。故前人有"粤西词,始于宋代"之说。按粤西地域细分,粤西词派有两个统系:一个是以临桂为中心的桂北词人群;一个是以容县为中心的... 所谓粤西词人,应该是指籍贯为粤西的词人群体。但是,粤西词的发生,却源于中原文化的浸润与沾溉。故前人有"粤西词,始于宋代"之说。按粤西地域细分,粤西词派有两个统系:一个是以临桂为中心的桂北词人群;一个是以容县为中心的桂东南词人群。由明入清的词家谢良琦认为"诗馀虽小,亦文之一体,既已为之,则亦不敢漫然从事矣"的创作实践,为粤西词的发展开拓了一条笃实而平稳的道路;后起的况周颐认为"吾粤西词人诚寥寥如晨星,然皆独抒性灵,自成格调,绝无挨门傍户、画眉搔首之态。可传以此,不传亦以此",则道出粤西词传承流变之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西词人 临桂词派 传承流变 导论
下载PDF
宋代女性的自身价值实现与下层女性词的人文解读——宋词表现的宋代女性观念之文化审视之三 被引量:2
8
作者 沈家庄 《河池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38-43,共6页
宋代社会历史文化发展嬗变所引起的宋人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均不同程度地对妇女的生活及行为 习惯、价值观念产生影响。宋代女子词人的嘱词作,于题材选择上最突出的表现是对有爱情的婚姻及男女真情的 追求与执著,以至成为酒楼妓馆的流... 宋代社会历史文化发展嬗变所引起的宋人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均不同程度地对妇女的生活及行为 习惯、价值观念产生影响。宋代女子词人的嘱词作,于题材选择上最突出的表现是对有爱情的婚姻及男女真情的 追求与执著,以至成为酒楼妓馆的流行歌曲。歌妓演唱之目的虽是娱客遣兴,但却具有社会教化和规劝从善的功 能。因为中国宗法制的礼教制度文化,究竟以保证家庭和睦为宗旨,让飘泊在外的男主人经常牵挂家中守望的妻 室,既是人们情感的需要,也是全社会共同的信念与理想。所以宋词大部分艳情题材,均众口一辞地重复着思妇念 远和游子伤离的缠绵愁情。宋代不少妓女,也常常以她们惊人的举动和感人的诗词,表现出惊世骇俗的女性魅力 和崇高的人性价值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女性 价值观 人文精神 基层妇女
下载PDF
修复宋诗发展史研究中缺失的一个链接——吴大顺《欧梅唱和与欧梅诗派研究》序 被引量:1
9
作者 沈家庄 《中国韵文学刊》 2009年第4期104-108,共5页
关键词 江西诗派 诗歌发展史 宋诗 唱和 链接 修复 诗人群体 中国文学史
下载PDF
论宋词娱宾遣兴的文化功能 被引量:3
10
作者 沈家庄 《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6期62-66,共5页
宋初朝庭将赏花钓鱼、曲宴赋诗作为常例和制度规定下来 ,以至形成一种自上而下的饮宴游乐的文化习俗。曲子词在宋初朝庭这种文恬武嬉、欢歌醉舞的世俗文化的风习中 ,找到了合适的位置———于酒席歌筵承担娱宾遣兴的角色功能。宋词的文... 宋初朝庭将赏花钓鱼、曲宴赋诗作为常例和制度规定下来 ,以至形成一种自上而下的饮宴游乐的文化习俗。曲子词在宋初朝庭这种文恬武嬉、欢歌醉舞的世俗文化的风习中 ,找到了合适的位置———于酒席歌筵承担娱宾遣兴的角色功能。宋词的文化角色功能具体表现在消遣式、反省式、游戏式、价值化、审美化等方面。宋词所表现出的与诗文道统迥异的文化功能 ,是宋人对文学功能的一种开掘 ,是宋人关于人性的深度觉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戏 人性 文化功能 价值化 审美化 宋代
下载PDF
宋人的词体审美观念之重新审视——美学视阈中的宋词形态研究之一
11
作者 沈家庄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2-106,共5页
"本色"与"骚雅",是宋人关于词体审美的一对重要形态。北宋人讲究词的"本色",南宋人强调词要"骚雅"。这既是时代风气使然,又是宋词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它... "本色"与"骚雅",是宋人关于词体审美的一对重要形态。北宋人讲究词的"本色",南宋人强调词要"骚雅"。这既是时代风气使然,又是宋词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它既反映出中国文学审美内涵的丰富性和审美品味的多样性,又反映出中国文化传统流变与承传的恒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词 审美形态 婉媚 自然 本色 骚雅
下载PDF
宋词所表现的宋代女性观念之历史文化审视
12
作者 沈家庄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49-54,共6页
宋代文化表现出一种"人的解放"的文化精神.这种"人的解放",事实上包括妇女的解放在内.宋代妇女解放的评价视角,大抵可分两个方面:一是男性世界之妇女观发生了质的改变;二是女性独立人格意识的觉醒.宋词以写艳情为主... 宋代文化表现出一种"人的解放"的文化精神.这种"人的解放",事实上包括妇女的解放在内.宋代妇女解放的评价视角,大抵可分两个方面:一是男性世界之妇女观发生了质的改变;二是女性独立人格意识的觉醒.宋词以写艳情为主,以表现女性世界和女性生活为主要题材,乃是时代文化赋予的使命.宋词中普遍地表现出同情女性、理解女性,对女性以独立人格、主体价值的认识和人道的关怀,正是这种社会文化思潮的折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词 宋代历史文化 父权制 女性观念 人性发展
下载PDF
融通观气象细微见精神--评《朱敦儒词的阐释与接受》
13
作者 沈家庄 《中国韵文学刊》 2021年第3期121-124,共4页
作家研究是古代文学研究中习见的研究方式,按一般的所谓“宏观研究、中观研究、微观研究”的方法论视域观照,作家研究属中观研究范畴。我曾在《宋词的文化定位·绪论》指出:“当代词学研究取得的成果是全方位的……在文献资料上的... 作家研究是古代文学研究中习见的研究方式,按一般的所谓“宏观研究、中观研究、微观研究”的方法论视域观照,作家研究属中观研究范畴。我曾在《宋词的文化定位·绪论》指出:“当代词学研究取得的成果是全方位的……在文献资料上的成就最为突出,其次是方法论的突破、观念的更新……当然,就学科整体建设的意义观之……从宏观、中观、微观研究的角度审视,则宏观研究虽然加强了,但与中观研究比较,研究的队伍仍嫌太小,极有创见的较大成果不多。其根本原因,在于研究者仍未能摆脱传统的思维定式,让自己从历史的积淀中抽出双脚,立足在一个全新视界,在词的本文和历代研究资料本文的基础上,做出合乎历史逻辑的,合乎社会文化精神原质的、科学的理性探询、体察、辨析、判断,从而得出高屋建瓴、新人耳目且客观、科学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文学研究 词学研究 微观研究 中观研究 宏观研究 文献资料 宋词 方法论
下载PDF
三十年,中国韵文学会带我成长——从筹备中国韵文学会的亲身经历谈起
14
作者 沈家庄 《中国韵文学刊》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8,共6页
中国韵文学会成立大会于1984年11月在湖南长沙召开,实际上成立中国韵文学会的动议是五十年代初由章士钊、叶恭绰、张伯驹等先生向周恩来总理提出,得到周总理的同意后,学者们开始积极筹备。正在筹备阶段,全国“反右”事起,高级知识... 中国韵文学会成立大会于1984年11月在湖南长沙召开,实际上成立中国韵文学会的动议是五十年代初由章士钊、叶恭绰、张伯驹等先生向周恩来总理提出,得到周总理的同意后,学者们开始积极筹备。正在筹备阶段,全国“反右”事起,高级知识分子阶层受到大扫除似冲击,筹备韵文学会之事遂告中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会 韵文 中国 亲身经历 三十年 成长 知识分子阶层 成立大会
下载PDF
博观约取,高屋建瓴——梁冬丽《话本小说与诗词关系研究》序
15
作者 沈家庄 《中国韵文学刊》 2014年第1期111-113,共3页
梁冬丽《话本小说与诗词关系研究》一书以话本小说为切入点,通过研究其与引入诗词的关系来探讨中国古典小说"有诗为证"形式的形成、发展、演变过程,并考察这种特质如何成为最具中国民族特色的小说文体特征。表现出作者发现问... 梁冬丽《话本小说与诗词关系研究》一书以话本小说为切入点,通过研究其与引入诗词的关系来探讨中国古典小说"有诗为证"形式的形成、发展、演变过程,并考察这种特质如何成为最具中国民族特色的小说文体特征。表现出作者发现问题的深度以及对于古代诗体与小说互动关系学理性研究的深度开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本小说 以诗为证 源流 演变
下载PDF
全方位提高高师生技能加强教育实习管理
16
作者 沈家庄 张艺兵 《高教论坛》 1994年第1期79-80,72,共3页
全方位提高高师生技能加强教育实习管理广西师大沈家庄,张艺兵师范院校的特点,除在课程结构上体现出来之外,很大程度是在学生的教育实习中体现出来,教育实习既是对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知识水平、思想素质、教学能力、工作能力的检阅,... 全方位提高高师生技能加强教育实习管理广西师大沈家庄,张艺兵师范院校的特点,除在课程结构上体现出来之外,很大程度是在学生的教育实习中体现出来,教育实习既是对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知识水平、思想素质、教学能力、工作能力的检阅,也是对教学管理工作成功与否、成功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实习 实习管理 全方位提高 实习学校 师范院校 思想素质 工作能力 教学能力 教学工作 实习工作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转型与国民素质修养
17
作者 沈家庄 《百色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87-91,共5页
中华民族文明史 ,就是一个传统文化在不断地否定旧传统 ,又在不断地创造新传统的辩证逻辑中开拓着自己民族传统生生不息的必由之路。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转型给中国社会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带来的影响将是全方位的。作为新时代的中国国民... 中华民族文明史 ,就是一个传统文化在不断地否定旧传统 ,又在不断地创造新传统的辩证逻辑中开拓着自己民族传统生生不息的必由之路。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转型给中国社会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带来的影响将是全方位的。作为新时代的中国国民尤其是大学生 ,如何尽快适应转型中的观念调整和价值观念重构 ,是当前一个重大课题。改革开放中 ,中国人正在以全新的价值观念调整自己的生产方式、经营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法。但是 ,改革开放的实践又使人们看到 :市场商品经济带来的价值观念转换 ,正在某些方面冲击着华夏民族的精神家园。因此 ,在全民族中重新实现精神定位 ,让全社会成员在文化转型的混沌中找回失落的精神家园 (即文化寻根 ) ,唤起理性的、文化传统的良知 ,就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转型 价值观念 调整 寻根 文化传统的良知
下载PDF
21世纪初叶广西旅游发展之宏观思考
18
作者 沈家庄 《传承》 2001年第1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广西旅游市场 21世纪初叶 旅游规划 广西旅游业 客源市场 旅游产品 可持续 宏观定位 旅游经济 广西少数民族
下载PDF
一生襟抱鸣于诗——读《迎旭轩韵文辑存》
19
作者 沈家庄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0年第4期12-14,共3页
关键词 <<迎旭轩韵文辑存>> 艺术风格 羊春秋
下载PDF
爬罗剔抉 见微知著——读朱存红《王鹏运研究》
20
作者 沈家庄 《铜仁学院学报》 2017年第8期59-61,共3页
王鹏运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具有独到的创造性成就的卓越人物。但对于王鹏运的相关研究尚不够全面深入。朱存红的《王鹏运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这一文学史上的空白。该书在研究视域上,宏观与微观有机结合,时有新见;研究过程中能审慎... 王鹏运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具有独到的创造性成就的卓越人物。但对于王鹏运的相关研究尚不够全面深入。朱存红的《王鹏运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这一文学史上的空白。该书在研究视域上,宏观与微观有机结合,时有新见;研究过程中能审慎对待材料,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其研究成果达到了国内学术前沿水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鹏运研究》 朱存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