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坐浴治疗肛裂95例观察
1
作者 沈常平 《实用中医药杂志》 1998年第11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肛裂 中医药疗法 中药坐浴
下载PDF
四黄合剂在肛肠病术后的应用
2
作者 谢登英 沈常平 徐敏 《江苏临床医学杂志》 1999年第3期277-278,共2页
关键词 肛肠病 四黄合剂 中药保留灌肠 术后 疗效
下载PDF
自拟中药熏洗方熏洗坐浴用于肛肠病术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沈常平 陈小品 常霞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16年第3期33-35,共3页
为了观察自拟中药熏洗方在肛肠病术后的应用及临床疗效,将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肛肠病患者12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术后采用自拟中药熏洗方熏洗坐浴加换药治疗。对照组... 为了观察自拟中药熏洗方在肛肠病术后的应用及临床疗效,将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肛肠病患者12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术后采用自拟中药熏洗方熏洗坐浴加换药治疗。对照组采用温水清洗及换药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在术后10d总有效率96.6%(58/60),对照组总有效率86.6%(52/6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患者术后肛门疼痛消失时间、水肿消退时间、创面出血时间和肛门坠胀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2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自拟中药熏洗方熏洗坐浴对于肛肠病术后并发症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因简便、安全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肠病 术后并发症 自拟中药熏洗方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切开挂线旷置引流术治疗多间隙肛周脓肿32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沈常平 李晖 张吟秋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15年第11期35-37,共3页
为观察探讨切开挂线旷置引流术一期根治性治疗多间隙肛周脓肿的疗效,将64例多间隙肛周脓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切开挂线旷置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术后疼痛,创面愈合... 为观察探讨切开挂线旷置引流术一期根治性治疗多间隙肛周脓肿的疗效,将64例多间隙肛周脓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切开挂线旷置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术后疼痛,创面愈合时间、肛门功能优于对照组(P〈O.05)。结果表明,采用切开挂线旷置引流术治疗多间隙肛周脓肿,能明显提高治愈率,降低肛瘘或肛周脓肿复发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周脓肿 手术 疗效观察
原文传递
低位直肠淋巴瘤1例
5
作者 刁永峰 沈常平 +1 位作者 陈小品 周馨洁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19年第2期79-79,共1页
患者女,52岁.因“便血伴肛门疼痛不适间作半年”入院.患者自述半年前开始出现便时便血,便血量时多时少,色淡红,染及手纸,肛门有间断疼痛,可忍受,半小时可缓解,但未引起重视,未给予对症处理.患者平时排便基本正常,每日1~2次,成形,否认黏... 患者女,52岁.因“便血伴肛门疼痛不适间作半年”入院.患者自述半年前开始出现便时便血,便血量时多时少,色淡红,染及手纸,肛门有间断疼痛,可忍受,半小时可缓解,但未引起重视,未给予对症处理.患者平时排便基本正常,每日1~2次,成形,否认黏液脓血便,时有便时一过性腹痛,饮食睡眠一般.入院一般检查:神志清,精神好,皮肤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甲状腺稍大,心肺未及明显异常,腹软,肝脾未及肿大,四肢脊柱无畸形,病理反射未引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淋巴瘤 低位 肛门疼痛 浅表淋巴结 对症处理 病理反射 患者 脓血便
原文传递
单切口多脓腔引流治疗肛周多间隙脓肿96例临床观察
6
作者 沈常平 李晖 刁永峰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11年第3期27-28,共2页
为探讨单切口多脓腔引流治疗肛周多间隙脓肿的方法,采用单切口多脓腔引流治疗肛周多间隙脓肿96例,均一次性治愈,疗程25~58d。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换药方便,疗程缩短,避免了患者二次手术的痛苦,创口愈合后肛门形态完整,... 为探讨单切口多脓腔引流治疗肛周多间隙脓肿的方法,采用单切口多脓腔引流治疗肛周多间隙脓肿96例,均一次性治愈,疗程25~58d。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换药方便,疗程缩短,避免了患者二次手术的痛苦,创口愈合后肛门形态完整,生理功能正常,有效保护了肛门括约肌的功能,减少了对肛周组织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周脓肿 手术 临床观察
原文传递
一期根治术治疗婴儿肛周脓肿47例
7
作者 沈常平 刁永峰 周馨洁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14年第9期38-38,共1页
2008~2011年,我们采用一期根治术治疗婴儿肛周脓肿47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患儿男46例,女1例;年龄7d至12个月,平均1~3个月;发病时间平均2~5d。脓肿位于截石位3点位19例,9点位27例。
关键词 一期根治术 肛周脓肿 婴儿 治疗 临床资料 发病时间 截石位
原文传递
综合术式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116例疗效观察
8
作者 沈常平 刁永峰 +1 位作者 周罄洁 夏力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15年第7期22-23,共2页
为观察综合术式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的疗效,采用综合术式,即齿状线上方隆起痔组织纵横结扎或缝扎,齿状线下方隆起痔组织纵横切缝或带小皮瓣切缝,行放射状V形减压主切口,部分切断内括约肌,多点放射状线形切口相结合为一体治疗混合痔... 为观察综合术式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的疗效,采用综合术式,即齿状线上方隆起痔组织纵横结扎或缝扎,齿状线下方隆起痔组织纵横切缝或带小皮瓣切缝,行放射状V形减压主切口,部分切断内括约肌,多点放射状线形切口相结合为一体治疗混合痔116例,均一次性治愈,治愈率100%。平均住院时间15~18d。随访O.5~3年,均无肛门狭窄及肛门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和后遗症。结果表明,综合术式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近期、远期疗效确切,患者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术式 疗效
原文传递
自拟五黄汤在肛肠病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沈常平 陈小品 卜秀琴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15年第9期55-57,共3页
为观察自拟五黄汤口服防治肛肠病术后并发症的效果,将肛肠病术后患者2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观察组术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自拟五黄汤治疗,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显效81例(67.5%)... 为观察自拟五黄汤口服防治肛肠病术后并发症的效果,将肛肠病术后患者2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观察组术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自拟五黄汤治疗,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显效81例(67.5%),有效39例(32.5%),总有效率100%;对照组临床显效62例(51.7%),有效53例(44.2%),无效5例(4.2%),总有效率95.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患者在肛门疼痛、创面出血、渗液、创缘水肿、肛门坠胀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自拟五黄汤对防治肛肠病术后并发症具有一定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肠疾病 手术 五黄汤
原文传递
肛周多间隙脓肿术后应用愈肛汤的临床研究
10
作者 沈常平 卢红勤 周馨洁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08年第8期29-30,共2页
观察愈肛汤在肛周多间隙脓肿术后应用的疗效。根据肛周脓肿的病因病机和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将212例肛周多间隙脓肿术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109例采用西药常规治疗并配合口服愈肛汤,对照组103例采用西药常规治疗。结果显示,总... 观察愈肛汤在肛周多间隙脓肿术后应用的疗效。根据肛周脓肿的病因病机和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将212例肛周多间隙脓肿术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109例采用西药常规治疗并配合口服愈肛汤,对照组103例采用西药常规治疗。结果显示,总有效率研究组为99.1%,对照组为91.3%(χ^2=7.2,P〈0.01)。结果表明,肛周多间隙脓肿术后应用愈肛汤可提高机体免疫力,提高治愈率,促进创口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周脓肿 愈肛汤 临床观察
原文传递
多间隙肛周脓肿行切开挂线结合对囗引流术的方法及临床效果观察
11
作者 夏力 陈小品 沈常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期54-54,56,共2页
研究多间隙肛周脓肿经过切开挂线与对囗引流术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从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进行病例选择,共计70例,均为多间隙肛周脓肿确诊患者,随机分组,将传统切开挂线法用于对照组,将切开挂线+对囗引流术用于观察组,各组含35... 研究多间隙肛周脓肿经过切开挂线与对囗引流术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从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进行病例选择,共计70例,均为多间隙肛周脓肿确诊患者,随机分组,将传统切开挂线法用于对照组,将切开挂线+对囗引流术用于观察组,各组含35例。评估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创面愈合与住院时间较短,术后疼痛评分较小(P<0.05)。结论:临床针对多间隙肛周脓肿,采取切开挂线+对囗引流术联合治疗是一种较可靠的方案,具有恢复速度快、恢复效果好、术后疼痛轻的优势,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间隙肛周脓肿 切开挂线 对囗引流术 联合治疗 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