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世界佛教徒联谊会的成立与南北传佛教的联合 |
沈庭
|
《佛学研究》
|
2023 |
0 |
|
2
|
民国时期太虚僧团在东南亚的“佛教外交”活动 |
沈庭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2
|
|
3
|
唯识学“刹那”义在近代的再中国化——兼论唯识学、儒学与西方哲学的交融 |
沈庭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4
|
试论宗教经验的理性化过程及其内在背反 |
沈庭
|
《台州学院学报》
|
2011 |
1
|
|
5
|
熊十力对“种子说”的批判及其对佛教心性本体论的扬弃 |
沈庭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6
|
晚清诗僧的“近代”感知与近代佛教史的端绪——以笠云芳圃的僧诗及其日本见闻为线索 |
沈庭
|
《佛学研究》
CSSCI
|
2020 |
0 |
|
7
|
大乘佛教慈悲观的内在逻辑及其现代阐释 |
沈庭
|
《哲学评论》
CSSCI
|
2018 |
0 |
|
8
|
重建近代道德形而上基础的一种努力——章太炎宗教伦理学初探 |
沈庭
|
《社会科学论坛》
|
2012 |
0 |
|
9
|
中国近代哲学与辩证唯物论的一个历史接合点——李石岑哲学思想转变的内在逻辑 |
沈庭
|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
2022 |
0 |
|
10
|
高校通识课“中国哲学智慧”教学模式初探——以专业课“中国哲学史”为参照的考察 |
沈庭
|
《科教导刊》
|
2020 |
0 |
|
11
|
《大智度论》与《摩诃止观》慈悲观的比较研究 |
沈庭
|
《哲学评论》
|
2021 |
0 |
|
12
|
九华山地藏道场的近代形象及其媒体呈现 |
沈庭
陆琼
|
《世界宗教文化》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3
|
论民间宗教的社会教化功能 |
沈庭
|
《人文论丛》
CSSCI
|
2018 |
0 |
|
14
|
俄罗斯的飞毛腿后继型SS-X-26导弹 |
沈庭
|
《中国航天》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15
|
美国家具行业对中国市场发生兴趣 |
沈庭
|
《江苏轻工信息》
|
2001 |
0 |
|
16
|
近代山林佛教的文化景观与僧俗行脚——以高鹤年为中心 |
沈庭
|
《宗教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7
|
章太炎哲学思想内在矛盾的本体论原因——以“种子说”为中心 |
沈庭
|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18
|
从“寂然不动,感而遂通”看佛学对宋明理学体用观的影响 |
沈庭
|
《前沿》
|
2012 |
1
|
|
19
|
“本质主义”与“时代主义”之争——太虚的种子学说及其佛学思想的内在张力 |
沈庭
|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20
|
中国佛教真理观的近代转向——论欧阳竟无的真如观 |
沈庭
|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