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四脑室肿瘤术后并发症的防治(附161例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沈建城 杨卫忠 +1 位作者 曾涛 张国良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25-26,共2页
目的探讨第四脑室肿瘤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61例第四脑室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术后并发症予以总结分析。结果手术全切除142例,次全切除19例。术后并发症包括:脑积水28例,颅内感染10例,头皮下积液7例,吞咽困难15例,面瘫6... 目的探讨第四脑室肿瘤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61例第四脑室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术后并发症予以总结分析。结果手术全切除142例,次全切除19例。术后并发症包括:脑积水28例,颅内感染10例,头皮下积液7例,吞咽困难15例,面瘫6例,复视7例,肢体无力4例,小脑缄默症1例;死亡6例(死亡原因:4例术后脑出血,1例术后急性脑积水,1例术后误吸窒息)。结论积极预防和处理并发症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脑室肿瘤 并发症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
下载PDF
椎管内肿瘤33例诊治体会 被引量:2
2
作者 吴光辉 林泉 +2 位作者 王小勇 沈建城 汤明章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25期54-55,共2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椎管内肿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我院神经外科及骨科收治33例椎管内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均行手术治疗,28例全切除,5例大部分切除,术后均经病理证实。神经鞘瘤15例,脊膜瘤10例,髓... 目的探讨原发性椎管内肿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我院神经外科及骨科收治33例椎管内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均行手术治疗,28例全切除,5例大部分切除,术后均经病理证实。神经鞘瘤15例,脊膜瘤10例,髓内胶质瘤3例,脂肪瘤2例,转移性肿瘤1例,室管膜瘤2例。2例髓内胶质瘤术后不全瘫,其余患者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均恢复。结论椎管内肿瘤良性居多,手术效果较好。早期确诊、及时手术治疗是获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肿瘤 手术切除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NSE和S-100B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3
作者 吴光辉 高如生 +3 位作者 刘明 蔡智基 沈建城 林晖 《中国伤残医学》 2014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NSE和S-100B水平变化在伤情判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2年5月2年间10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GCS≤12)分别于伤后4天、24天、72天、7天时测定NSE和S100的血清浓度,同时以同期体检...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NSE和S-100B水平变化在伤情判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2年5月2年间10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GCS≤12)分别于伤后4天、24天、72天、7天时测定NSE和S100的血清浓度,同时以同期体检中心就诊的患者(均无神经系统疾病史)30例作为对照组。颅脑损伤组患者随访6个月后进行GOS评分。结果:100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NSE和S100B水平伤后均有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预后不良组与恢复良好组之间比较,伤后血清NSE和S100水平均有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NSE和S-100B可以作为早期评估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及预后的一个有价值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颅脑损伤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S-100B蛋白 临床意义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致脑疝患者的救治(附145例报告) 被引量:6
4
作者 吴光辉 高如生 +4 位作者 蔡智基 林晖 黄培根 沈建城 汤明章 《中国伤残医学》 2008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致急性脑疝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145例脑外伤致脑疝患者的完整资料,总结救治颅脑外伤所致急性脑疝的术前准备、手术方式及术后处理的最佳方法。结果:145例患者抢救...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致急性脑疝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145例脑外伤致脑疝患者的完整资料,总结救治颅脑外伤所致急性脑疝的术前准备、手术方式及术后处理的最佳方法。结果:145例患者抢救成功率51.03%,死亡率48.07%。恢复良好生活31%。结论:开通绿色通道,积极争取早期手术,充分减压,清除血肿,术后加强护理是成功救治急性脑疝患者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脑疝 手术治疗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体会 被引量:3
5
作者 汤明章 吴光辉 +1 位作者 沈建城 林晖 《医学信息》 2010年第21期3998-3999,共2页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是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的一种脑血管疾病,约在脑血管疾病的30%-40%,其病死率占脑血管疾病的首位,随着人口老年化,其发病率将逐年提高,因此,如何更有效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是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的一种脑血管疾病,约在脑血管疾病的30%-40%,其病死率占脑血管疾病的首位,随着人口老年化,其发病率将逐年提高,因此,如何更有效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越显重要,我科于2006年3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142例,治疗效果较满意,本文就其临床特点及其诊治经过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治疗效果 HEMORRHAGE 脑血管疾病 临床特点 病死率 致残率 老年化
下载PDF
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血清NSE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高如生 吴光辉 +7 位作者 蔡智基 刘明 林晖 黄培根 林玉华 沈建城 汤明章 刘美秋 《中国伤残医学》 2011年第8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血清NSE水平变化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取2009年1月~2010年6月一共32例急性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为试验组,其中入院时GCS评分9~12分者共13例(A组),GCS评分3~8分共19例(B组),试验组分别于伤... 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血清NSE水平变化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取2009年1月~2010年6月一共32例急性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为试验组,其中入院时GCS评分9~12分者共13例(A组),GCS评分3~8分共19例(B组),试验组分别于伤后24小时、3天、7天时测定NSE的血清浓度,同时以同期体检中心就诊的患者(均经头颅CT证明无脑实质病变)12例作为对照组。试验组病例随访9个月后进行GOS评分。结果:32例DAI患者血清NSE水平伤后均有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预后不良组与恢复良好组之间伤后血清NSE水平比较均有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NSE可以作为早期评估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病情及预后的一个有价值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轴索损伤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临床意义
下载PDF
钻孔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50例临床分析
7
作者 汤明章 吴光辉 +1 位作者 沈建城 刘美秋 《中国伤残医学》 2014年第3期61-61,共1页
目的:总结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效果及经验。方法:以血肿腔最厚处钻孔引流,作3—4cm头皮直切口,钻骨孔,切开硬脑膜后缓慢释放血肿,引流管置入血肿腔内反复冲洗,直至冲洗液转为清亮。结果:48例术后症状缓解或消失,复... 目的:总结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效果及经验。方法:以血肿腔最厚处钻孔引流,作3—4cm头皮直切口,钻骨孔,切开硬脑膜后缓慢释放血肿,引流管置入血肿腔内反复冲洗,直至冲洗液转为清亮。结果:48例术后症状缓解或消失,复查头颅CT提示血肿清除,脑组织复张良好,2例血肿复发。结论:钻孔引流术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安全、有效的方法,且易在基层医院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钻孔引流术
下载PDF
颅内静脉窦血栓合并出血早期抗凝治疗11例疗效观察
8
作者 刘美秋 刘明 沈建城 《中国伤残医学》 2015年第12期102-103,共2页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合并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1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合并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经行头颅磁共振成像及磁共振静脉血管显影检查,均明确诊断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伴脑出血,所有患者在脱水降颅压等保...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合并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1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合并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经行头颅磁共振成像及磁共振静脉血管显影检查,均明确诊断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伴脑出血,所有患者在脱水降颅压等保守治疗基础上,早期行抗凝治疗,2例行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急性期尿激酶溶栓治疗,9例行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治疗。结果:全组病例随访6个月,恢复良好。结论:颅内静脉窦血栓合并出血,早期抗凝治疗并不增加出血风险,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静脉窦血栓 抗凝治疗 继发颅内出血
下载PDF
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中等量脑出血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9
作者 沈建城 吴光辉 +2 位作者 曾瑞锚 陈正雄 汤明章 《吉林医学》 CAS 2020年第9期2197-2198,共2页
目的:探究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中等量脑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探究将选取接受治疗的脑出血量在25~50 ml患者78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其中以传统药物治疗的39例为对照组,以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 目的:探究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中等量脑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探究将选取接受治疗的脑出血量在25~50 ml患者78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其中以传统药物治疗的39例为对照组,以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的39例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予以分析并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整体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所需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脑出血具有可观的临床价值,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受损程度及并发症的发生均可起到降低作用,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 脑出血 预后
下载PDF
颅内大血管狭窄急性闭塞介入与溶栓治疗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沈建城 吴光辉 +3 位作者 曾瑞锚 吴亮 刘明 刘美秋 《中外医疗》 2021年第35期32-35,共4页
目的分析采用介入治疗和常规溶栓治疗在颅内大血管狭窄急性闭塞导致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2020年7月该院颅内大动脉狭窄急性闭塞脑梗死患者79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A组(介入治疗组)40例,B组(常规溶栓组)3... 目的分析采用介入治疗和常规溶栓治疗在颅内大血管狭窄急性闭塞导致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2020年7月该院颅内大动脉狭窄急性闭塞脑梗死患者79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A组(介入治疗组)40例,B组(常规溶栓组)39例,比较血管再通率、神经功能、生活功能、并发症和患者病死率。结果A组血管再通率为92.50%(37/40)高于B组64.10%(25/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29,P=0.002);治疗后1周,A组NIHSS评分(6.86±2.46)分优于B组(10.48±2.9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76,P<0.001);随访3个月后,A组恢复优良率42.5%(17/40)高于B组17.95%(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27,P=0.017);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10/40)与B组28.21%(11/39)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3,P=0.747);A组病死率2.50%(1/40)低于B组25.64%(1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23,P=0.002)。结论进行颅内大动脉狭窄继发急性闭塞脑梗死治疗时,介入治疗方法比溶栓治疗效果更好,血管再通率较高,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生活功能,未显著增加并发症风险,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颅内动脉狭窄 动脉取栓 静脉溶栓
下载PDF
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效果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正雄 丁志君 沈建城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第4期48-49,共2页
目的研究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5月期间该文通过将116例已确诊高血压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基本条件进行急诊手术,包括YL-1型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小骨窗... 目的研究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5月期间该文通过将116例已确诊高血压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基本条件进行急诊手术,包括YL-1型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小骨窗显微血肿清除术和开骨瓣血肿清除术3种。在患者围手术期监测和控制血糖,使用微量泵注输入胰岛素的方式将患者血糖控制在合适范围。通过观察和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出现的情况,计算得出高血压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手术治疗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高血压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最多出现的情况是肺部感染,出现人数为54例,发生率为46.55%,其次是术后切口感染,出现人数为18例,发生率为15.52%,然后是多器官衰竭,出现人数为15例,发生率为12.93%,最少为糖尿病昏迷,出现人数为9例,发生率为7.76%。高血压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治疗后的病死人数为40例,发生率为34.48%。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手术治疗前必须进行充分的手术准备,对患者的患病情况进行仔细摸底,并在围手术期对患者的血糖情况进行精确控制,为患者提供最大的术后保障,确保患者能够平稳度过围手术期,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增加手术治疗的效果。因此,对控制高血压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血糖需要给予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 手术治疗 并发症 血糖值
下载PDF
颅脑损伤合并严重鼻衄28例临床治疗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明 吴光辉 +4 位作者 蔡智基 沈建城 刘美秋 陈正雄 曾超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93-94,共2页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合并严重鼻衄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8例颅脑外伤合并严重鼻衄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治疗效果和6个月后根据GOS评分对预后作出的评价。结果28例患者均进行鼻腔填塞,其中19例有效(67.9%),9...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合并严重鼻衄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8例颅脑外伤合并严重鼻衄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治疗效果和6个月后根据GOS评分对预后作出的评价。结果28例患者均进行鼻腔填塞,其中19例有效(67.9%),9例(32.1%)鼻腔填塞无效患者经血管内治疗后有效。本组病例预后良好20例,预后不良8例,其中死亡2例。结论在积极维持血容量的基础上,鼻腔填塞是处理严重鼻衄的第一选择,对鼻腔填塞无效患者最安全有效的方式是责任动脉的血管内栓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鼻衄 血管内治疗
下载PDF
颅骨缺损修补术7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光辉 高如生 +4 位作者 蔡智基 林晖 黄培根 沈建城 汤明章 《解剖与临床》 2010年第3期206-207,共2页
目的:探讨颅骨缺损修补术的材料选择。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78例颅骨缺损并行颅骨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75例恢复良好,1例合并排斥反应,1例头皮下积液长时间无法吸收,1例术后合并脑脊液漏... 目的:探讨颅骨缺损修补术的材料选择。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78例颅骨缺损并行颅骨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75例恢复良好,1例合并排斥反应,1例头皮下积液长时间无法吸收,1例术后合并脑脊液漏切口无法愈合予摘除人工颅骨。结论:钛网为目前颅骨修补的首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缺损 颅骨修补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