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灸联合精细化体位管理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
1
作者 伍海庆 杜晓梅 +3 位作者 沈录峰 刘娇 游洋 罗丹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精细化体位管理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1月于江西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就诊的128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4例...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精细化体位管理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1月于江西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就诊的128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联合精细化体位管理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针灸联合精细化体位管理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上肢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评测法(FMA)、关节活动度、改良巴氏指数(B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FMA[(59.44±5.82)分]、关节活动度[(90.35±13.14)°]、BI[(84.79±8.44)分]均高于对照组[(50.14±5.03)分、(80.52±11.97)°、(65.18±7.21)分],观察组的VAS评分[(1.14±0.22)分]低于对照组[(2.36±0.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精细化体位管理可有效缓解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患肢肿胀、疼痛症状,有利于提升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促进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肩手综合征Ⅰ期 针灸 精细化体位管理 应用研究 临床疗效 上肢运动功能 生活自理能力
下载PDF
持续太冲穴电刺激治疗昏迷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沈录峰 孙艳群 +2 位作者 黄小蓉 刘娇 曾博文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16期95-97,共3页
目的观察持续太冲穴电刺激对昏迷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8分以下的昏迷患者24例,随机分成治疗A组和治疗B组,2组均予常规综合康复治疗,A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右侧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B组加用太冲穴持续电刺激治疗... 目的观察持续太冲穴电刺激对昏迷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8分以下的昏迷患者24例,随机分成治疗A组和治疗B组,2组均予常规综合康复治疗,A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右侧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B组加用太冲穴持续电刺激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入组前进行康复评定,2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3个月后苏醒率及苏醒时间、GCS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昏迷患者持续太冲穴电刺激是一种有效的康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昏迷 电刺激 太冲穴
下载PDF
单边多平面可调式骨外固定器的设计及生物力学特点 被引量:2
3
作者 沈录峰 李振肃 +2 位作者 董谢平 吴小辉 王锦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2期9734-9737,共4页
背景:对骨折患者行损伤控制性复位固定后待条件改善再作二次复位固定时,需另寻合适穿钉点重新固定,或须配置繁杂的组件方能原钉位调整固定。目的:设计一种可以在非正常医疗条件下对四肢开放粉碎性骨折进行损伤控制性固定并能实现无创性... 背景:对骨折患者行损伤控制性复位固定后待条件改善再作二次复位固定时,需另寻合适穿钉点重新固定,或须配置繁杂的组件方能原钉位调整固定。目的:设计一种可以在非正常医疗条件下对四肢开放粉碎性骨折进行损伤控制性固定并能实现无创性二次复位和固定的单边多平面可调式骨外固定器,并对其进行生物力学试验。方法:成年大猪股骨标本24具,制作成粉碎骨折模型12个,分为安装自制单边多平面可调式骨外固定器的实验组和安装AO管状外固定器的对照组,分别从轴向、剪切、旋转3种状态下进行生物力学检测。结果与结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抗压力、抗剪切、抗旋转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单边多平面可调式骨外固定器能在伤肢1/3周径范围内任意安装固定钉进行临时复位固定,再次复位时不需重新置钉即可利用原组件重新获得牢固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固定器 骨折 设计 生物力学 置钉
下载PDF
以双氯芬酸二乙胺软膏为传导基质的超声治疗在颈部应力性疼痛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沈录峰 杜晓梅 +2 位作者 张遂辉 肖泽埠 孙艳群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31期99-102,共4页
目的评价应用以双氯芬酸二乙胺软膏为传导基质的超声治疗在颈部应力性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于2015年3月~2017年2月在江西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门诊就诊,诊断为颈部应力性疼痛的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每组各4... 目的评价应用以双氯芬酸二乙胺软膏为传导基质的超声治疗在颈部应力性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于2015年3月~2017年2月在江西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门诊就诊,诊断为颈部应力性疼痛的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每组各40例。A组以休息加双氯芬酸二乙胺软膏局部外用,B组以普通耦合剂作为超声传导基质,C组以双氯芬酸二乙胺软膏作为超声传导基质。疗程5 d。观察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治疗显效时间、临床综合疗效。结果治疗后三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C组VAS评分低于A组及B组,疼痛治疗显效时间短于A组及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双氯芬酸二乙胺软膏作为传导基质能提高超声波治疗颈部应力性疼痛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氯芬酸二乙胺软膏 超声治疗 传导基质 颈部应力性疼痛
下载PDF
颈部不良应力对大鼠脊髓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沈录峰 张遂辉 +2 位作者 董谢平 杜晓梅 孙艳群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21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颈部应力不良对大鼠脊髓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i NOS m RNA)的影响。方法选择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A组,6只):不做任何处理;假手术组(B组,18只):切开皮肤,不损伤肌群;后深肌群损伤组(C组,18只):切断部分颈部深肌... 目的探讨颈部应力不良对大鼠脊髓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i NOS m RNA)的影响。方法选择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A组,6只):不做任何处理;假手术组(B组,18只):切开皮肤,不损伤肌群;后深肌群损伤组(C组,18只):切断部分颈部深肌群;后浅肌群损伤组(D组,18只):切断部分颈部浅肌群。分别于术后1、3、6个月动态观察大鼠血清中IL-6、NO水平及颈部脊髓组织中i NOS mRNA表达及NOS活性的变化。结果 1IL-6水平:与A组比较,C组术后3、6个月及D组术后6个月IL-6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B组比较,C组与D组术后6个月IL-6水平均明显较高(P<0.05)。2NO水平:与A、B组比较,D组和C组术后6个月血清NO水平显著升高(P<0.05)。3iNOS mRNA:A、B组中未测得iNOS mRNA表达,C组及D组术后3、6个月i NOS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4NOS活性:术后1个月,C组NOS活性较A、B组显著升高(P<0.01),D组NOS活性较A组显著升高(P<0.05);术后3、6个月,C、D组NOS活性较A、B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颈部不良应力可引起颈脊髓慢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应力不良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一氧化氮 基因表达
下载PDF
任务导向性脊柱核心稳定训练在慢性腰痛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沈录峰 肖泽埠 +2 位作者 杜晓梅 许开英 魏星 《现代医药卫生》 2019年第21期3350-3352,共3页
目的评价任务导向性脊柱核心稳定训练在慢性腰痛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在该院康复医学科门诊诊断为慢性腰痛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组,每组40例。2组均进行运动康复治疗,A组以腰背部桥式运动为主,B... 目的评价任务导向性脊柱核心稳定训练在慢性腰痛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在该院康复医学科门诊诊断为慢性腰痛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组,每组40例。2组均进行运动康复治疗,A组以腰背部桥式运动为主,B组以患者腰部滚动巴氏完成指定任务的方式进行运动训练,2组均每天2次,每次10 min。疗程3个月,分别于1、3个月时门诊复查,进行效果评定。结果同组治疗前后比较,2组疼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后A、B组比较,虽然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但B组ODI优于A组(P<0.05)。半年后电话随访,B组复发率[5.0%(2/40)]低于A组[25.0%(10/40)]。结论任务导向性脊柱核心稳定训练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慢性腰痛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腰痛 核心稳定 任务导向 康复 训练
下载PDF
游离串联皮瓣在下肢软组织大面积缺损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董谢平 沈录峰 +2 位作者 李振肃 周立义 柯雪蕾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1888-1889,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串联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大面积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块轴型游离皮瓣的远端血管与另一皮瓣的血管吻合,串联成一块复合皮瓣后,游离移植至已作清创的创面,修复下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共计11例,其中小腿内侧皮瓣串联...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串联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大面积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块轴型游离皮瓣的远端血管与另一皮瓣的血管吻合,串联成一块复合皮瓣后,游离移植至已作清创的创面,修复下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共计11例,其中小腿内侧皮瓣串联背阔肌皮瓣2例,股前外侧皮瓣串联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1例,股前外侧皮瓣串联背阔肌皮瓣8例。串联皮瓣最大面积54cm×28cm,最小面积38cm×16cm。[结果]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皮瓣全部存活,随访8~18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外形满意,下肢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游离串联皮瓣设计灵活,有多处供区可供选择,是治疗受区血管条件受限的下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的良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下肢 软组织缺损 显微外科
下载PDF
盆底康复仪联合间歇导尿在脑卒中神经源性尿失禁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杜晓梅 沈录峰 +3 位作者 钱金荣 伍海庆 游洋 徐文静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2年第7期1081-1084,共4页
目的 探讨盆底康复仪联合间歇导尿在脑卒中神经源性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1年7月医院收治的脑卒中神经源性尿失禁患者96例,按组间基本特征匹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取间歇导尿干预,观... 目的 探讨盆底康复仪联合间歇导尿在脑卒中神经源性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1年7月医院收治的脑卒中神经源性尿失禁患者96例,按组间基本特征匹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取间歇导尿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盆底康复仪治疗。干预4周后,比较两组膀胱功能恢复情况、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和生活质量。结果 经过盆底康复仪联合间歇导尿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膀胱功能恢复程度高于对照组,膀胱容量多于对照组,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生活质量量表(QOL)中社会活动、生活能力、抑郁症状、焦虑症状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盆底康复仪联合间歇导尿能够重建脑卒中神经源性尿失禁患者膀胱功能,促进膀胱容量提升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盆底康复仪 间歇导尿 神经源性尿失禁 膀胱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延续护理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被引量:11
9
作者 杜晓梅 罗丹 +3 位作者 伍海庆 戴丽华 彭培敏 沈录峰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9年第3期128-131,共4页
目的研究延续护理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生存质量、尿路感染发生率、膀胱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将48例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分为两组,随机分组为观察组(n=24)及对照组(n=24),观察组进行每两周一次家庭随访,在饮水指导、... 目的研究延续护理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生存质量、尿路感染发生率、膀胱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将48例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分为两组,随机分组为观察组(n=24)及对照组(n=24),观察组进行每两周一次家庭随访,在饮水指导、间歇导尿、膀胱功能训练、并发症预防等方面给予现场指导,解答疑问;对照组进行定期电话或微信随访。通过收集两组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出院半年后的生存质量、尿路感染发生率、膀胱功能恢复情况,对比研究延续护理的应用效果。结果延续护理组患者膀胱恢复情况优于普通护理组,并发症较普通护理组发生少,生活质量相对更优。结论延续性护理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应用效果明显优于普通护理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护理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下载PDF
浅议骨科植入性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及其报告工作 被引量:2
10
作者 董谢平 王小华 +1 位作者 沈录峰 李振肃 《临床医学工程》 2008年第9期38-40,43,共4页
任何医疗器械产品都会有缺陷,对其所致不良事件进行有效监测,是产品安全有效的保证。使用者对不良事件的搜集和报告则是监测的基础环节。因骨科植入物应用量大面广,不良事件发生率高居前列,原因为:产品设计制造的固有风险;上市前研究的... 任何医疗器械产品都会有缺陷,对其所致不良事件进行有效监测,是产品安全有效的保证。使用者对不良事件的搜集和报告则是监测的基础环节。因骨科植入物应用量大面广,不良事件发生率高居前列,原因为:产品设计制造的固有风险;上市前研究的局限性;使用说明书的误导;产销企业管理不规范;产品质量问题;使用不当;患者不遵医嘱或意外受伤。因监测工作尚处起步阶段,漏报率较高而报告质量不高。故应加强监管、强制报告,健全机构、专人负责,宣传培训、提高认识,建章立制、奖惩分明。还应讲究策略、维护稳定,对发生在外院的"不良事件",续诊医院应策略地了解患者资料和"不良事件"及其器械情况,并代填报,避免引发或加重外院的医患纠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植入物 医疗器械 不良事件 监测
下载PDF
中药包热敷配合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唐霞珠 杜晓梅 +4 位作者 沈录峰 戴丽华 伍海庆 罗丹 范苏华 《江西中医药》 2020年第5期55-56,80,共3页
目的:研究中药包热敷配合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对比。方法:随机选取江西省人民医院康复科2017年10月-2019年3月收治的13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量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65例,观察组给予中药包... 目的:研究中药包热敷配合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对比。方法:随机选取江西省人民医院康复科2017年10月-2019年3月收治的13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量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65例,观察组给予中药包热敷及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超短波理疗及针灸治疗。结果:4周后,两组患者与治疗前相比症状明显改善,VAS、WOMAC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与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包热敷配合针灸治疗比超短波理疗配合针灸治疗临床疗效更显著,可明显缓解KOA患者膝关节疼痛,改善活动受限,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骨性关节炎 中药包热敷
下载PDF
自制动力性胸腰椎支具治疗腰背痛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董谢平 沈录峰 +2 位作者 王小华 万贤亮 李振肃 《临床医学工程》 2009年第3期1-2,4,共3页
目的探讨自制动力性胸腰椎支具在腰背痛中的治疗作用。方法自行研制动力性胸腰椎支具,应用该支具治疗132例腰背痛患者,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罗兰-摩理斯腰背痛生活障碍问卷(Roland-Morris Disability Questionnaire)对临床效... 目的探讨自制动力性胸腰椎支具在腰背痛中的治疗作用。方法自行研制动力性胸腰椎支具,应用该支具治疗132例腰背痛患者,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罗兰-摩理斯腰背痛生活障碍问卷(Roland-Morris Disability Questionnaire)对临床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6个月,平均5个月,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动力性胸腰椎支具具有良好的弹性固定作用,可进行主动运动,是治疗腰背痛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 支具 腰背痛 功能锻炼
下载PDF
颈椎定点旋转复位对椎动脉血流影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3
作者 卢巍 王卫真 +4 位作者 鲍坤旺 沈录峰 徐斯勰 彭伙灵 肖泽埠 《江西中医药》 2009年第9期38-38,共1页
目的:探讨颈椎定点旋转复位法对椎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运用颈椎定点旋转复位法对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连续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的主要症状与体征及椎动脉血流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眩晕、头痛记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目的:探讨颈椎定点旋转复位法对椎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运用颈椎定点旋转复位法对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连续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的主要症状与体征及椎动脉血流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眩晕、头痛记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椎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阻力指数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颈椎定点旋转复位在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的同时,对椎动脉血流异常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血流速度 手法治疗
下载PDF
第15讲 灾害事件中的医学救治模式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董谢平 沈录峰 《江西医药》 CAS 2010年第8期849-851,共3页
世界卫生组织(WHO)把灾害事件定义为:当导致破坏和人员伤亡的自然或人为事件发生后,所需的救助资源(包括医疗资源)超出了当地(或局部)所能提供的资源的能力时,我们就称这个事件是相应地区的"灾害事件"。所有的灾害,不管其发生... 世界卫生组织(WHO)把灾害事件定义为:当导致破坏和人员伤亡的自然或人为事件发生后,所需的救助资源(包括医疗资源)超出了当地(或局部)所能提供的资源的能力时,我们就称这个事件是相应地区的"灾害事件"。所有的灾害,不管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医疗和公共卫生后果。灾害(或事件)常常导致群体伤亡事件(MCI)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事件 救治模式 医疗资源 医学 世界卫生组织 人员伤亡 伤亡事件 生后
下载PDF
冯氏手法结合超短波理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0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卢巍 卢屹 +3 位作者 胡琰如 曾永柏 沈录峰 肖泽埠 《江西中医药》 2015年第4期19-21,共3页
目的:观察冯氏手法结合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冯氏手法结合超短波治疗;对照组采用腰椎牵引结合超短波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目的:观察冯氏手法结合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冯氏手法结合超短波治疗;对照组采用腰椎牵引结合超短波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总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冯氏手法结合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适情、适时、适当地纠正脊柱结构力学平衡的紊乱,缓解或消除硬膜囊和神经根受压迫所造成的刺激反应,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冯氏手法 超短波 临床观察
下载PDF
腰椎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妊娠期腰椎间盘突出症20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卢巍 沈录峰 +2 位作者 徐斯勰 彭伙灵 肖泽埠 《江西中医药》 2009年第11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妊娠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腿痛 保守治疗
下载PDF
腰椎旋转复位合针刺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1
17
作者 卢巍 沈录峰 +1 位作者 肖泽埠 徐斯勰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0年第2期56-57,共2页
2004年8月~2009年7月我们采用冯氏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配合针刺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83例,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旋转复位 针刺治疗
下载PDF
AIRCAST冷加压冰囊治疗急性踝扭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郑精平 董谢平 +1 位作者 沈录峰 李振肃 《临床医学工程》 2010年第3期35-36,共2页
目的探讨AIRCAST冷加压冰囊对急性踝关节扭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入选病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应用AIR-CAST冷加压冰囊治疗,持续24—48小时后改用U形石膏固定2~3周,B组于就诊当时即给予U形石膏固定2~3周。结果所有患者均进行随访,随访时... 目的探讨AIRCAST冷加压冰囊对急性踝关节扭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入选病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应用AIR-CAST冷加压冰囊治疗,持续24—48小时后改用U形石膏固定2~3周,B组于就诊当时即给予U形石膏固定2~3周。结果所有患者均进行随访,随访时间1~3个月,平均2.5个月。两组治疗前对比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A组VAS评分优于B组(P〈0.05)。结论以AIRCAST冷加压冰囊进行早期局部持续冷敷并固定制动是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简便而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扭伤 冷敷 固定
下载PDF
踩直线行走对下肢骨折病人平衡和步行能力的影响
19
作者 郑精平 董谢平 +1 位作者 沈录峰 李振肃 《健康天地(学术版)》 2010年第2期37-38,共2页
目的:探讨踩直线行走训练方法对下肢骨折病人术后平衡和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下肢骨折骨性愈合后仍残留有跛行的患者50例,予以双足踩在直线上交替行走的康复训练。应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评估患者的平衡能力,用步速和步... 目的:探讨踩直线行走训练方法对下肢骨折病人术后平衡和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下肢骨折骨性愈合后仍残留有跛行的患者50例,予以双足踩在直线上交替行走的康复训练。应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评估患者的平衡能力,用步速和步长、“起立-行走”计时测试评估患者的步行能力。结果:BBS评分由治疗前的48.2±3.8增加至治疗后的51.2±4.1,步速由治疗前的60.2±8.3加快至63.5±8.4m/min,步长由治疗前的38.8±7.2增加至43.6±7.6cm,TUGT时间由17.6±5.4缩短至16.2±5.7s,治疗前后相比均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踩直线行走训练可改善下肢骨折术后患者的平衡和步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骨折 康复训练 平衡 步行
下载PDF
中医推拿手法治疗寰枢椎错位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6
20
作者 王文彪 卢巍 +6 位作者 钟世荣 杜晓梅 杨来福 徐斯勰 肖泽埠 沈录峰 彭培敏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50-1152,共3页
目的探讨中医推拿手法治疗寰枢椎错位所致颈性眩晕的优势。方法在150例寰枢椎错位所致颈性眩晕患者中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颈椎牵引方法治疗,治疗组采用中医推拿手法治疗。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为65.3%和93.3%,差异有统... 目的探讨中医推拿手法治疗寰枢椎错位所致颈性眩晕的优势。方法在150例寰枢椎错位所致颈性眩晕患者中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颈椎牵引方法治疗,治疗组采用中医推拿手法治疗。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为65.3%和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两组患者的双侧齿突间隙均减小,但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减小明显,差异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总积分、眩晕及头颈痛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推拿手法治疗寰枢椎错位所致颈性眩晕效果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 寰枢椎错位 颈性眩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