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OS/JNK/caspase 3信号轴在薄荷味电子烟烟液诱导牙周膜干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1
作者 沈忆芬 刘超 +2 位作者 汤颖 杨涛 顾永春 《上海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40-48,共9页
目的:探讨薄荷味电子烟暴露对人牙周膜干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hPDLSCs)的细胞毒性及促凋亡机制。方法:自正畸拔除的健康前磨牙的牙周膜中分离、培养得到PDLSCs,取第3代细胞,流式细胞术分析表面干细胞标志物。将... 目的:探讨薄荷味电子烟暴露对人牙周膜干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hPDLSCs)的细胞毒性及促凋亡机制。方法:自正畸拔除的健康前磨牙的牙周膜中分离、培养得到PDLSCs,取第3代细胞,流式细胞术分析表面干细胞标志物。将薄荷味电子烟烟液(尼古丁浓度为59 mg/mL)加入细胞培养基,使各暴露剂量组细胞培养基中的尼古丁终浓度分别为0.1μg/mL、1.0μg/mL、10μg/mL、50μg/mL,0.1 mg/mL、0.2 mg/mL和0.5 mg/mL,于不同时间点(24、48、72 h)检测各组细胞的细胞活力(CCK8法)及细胞凋亡情况(7-AAD及Annexin V双染后流式细胞术分析、TUNNEL分析)。采用荧光探针DCFH-DA检测细胞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及流式细胞分析。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ROS/JNK/caspase 3信号轴相关蛋白[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磷酸化JNK(p-JNK)、c-Jun、磷酸化c-Jun(p-Jun)、Bcl-2、Bax和活化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leaved-caspase 3)]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分析p-JNK的表达。分别添加ROS清除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l-cysteine, NAC)及MAPK/JNK特异性阻断剂SP600125预处理细胞,分析其对电子烟诱导的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Graph Pad 5.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成功分离、培养出hPDLSCs,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志分子CD29、CD90、CD105及CD146表达阳性。各电子烟暴露剂量组3个时间点(24、48、72 h)细胞活力情况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各浓度组细胞凋亡情况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0.0 mg/L浓度对照组相比,≥50μg/mL暴露剂量组呈浓度依赖性方式显著抑制细胞活力,促进细胞凋亡比例增加,并且上调细胞ROS水平。Western印迹分析提示,电子烟暴露可浓度依赖并以时间依赖激活MAPK/JNK磷酸化,NAC及SP60025预处理能反转电子烟暴露导致的上调的p-JNK及活化型caspase 3水平,降低电子烟暴露诱导的PDLSCs凋亡率。结论:ROS/JNK/caspase 3信号轴参与薄荷味电子烟暴露诱导的PDLSCs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烟 牙周膜干细胞 细胞凋亡 活性氧
下载PDF
电子烟暴露对牙周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沈忆芬 刘超 +1 位作者 汤颖 顾永春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3期347-353,共7页
吸烟是牙周疾病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传统香烟在燃烧时会产生数千种有害物质,对牙周组织及细胞存在毒性。电子烟是一种新型烟草制品,它通过电加热及气雾化方式使烟油(由尼古丁、香味物质、溶剂或其他添加剂组成)转化为类似于卷烟烟雾的... 吸烟是牙周疾病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传统香烟在燃烧时会产生数千种有害物质,对牙周组织及细胞存在毒性。电子烟是一种新型烟草制品,它通过电加热及气雾化方式使烟油(由尼古丁、香味物质、溶剂或其他添加剂组成)转化为类似于卷烟烟雾的气溶胶,藉此向吸烟者递送尼古丁。由于电子烟没有燃烧过程,人们普遍认为其危害比传统卷烟小,可以作为传统卷烟的替代品,因此在国内外消费市场发展迅速。然而由于电子烟出现时间较短,国内外关于电子烟对牙周健康长期及短期危害性的评估及研究远比传统香烟少。本文就电子烟暴露对牙周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烟 口腔健康 牙周病 细胞损伤 吸烟
下载PDF
SD大鼠牙列的显微CT观测 被引量:3
3
作者 叶程心月 汤颖 +3 位作者 刘超 沈忆芬 于金华 顾永春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94-799,共6页
目的:研究SD大鼠牙齿的解剖特点。方法:取39只不同鼠龄的SD大鼠的牙列进行显微CT扫描及三维重建,观测牙齿内、外部的解剖结构及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学变化。结果:大鼠切牙高度弯曲,与一段圆弧完全拟合;上切牙比下切牙平均弯曲半径更小(... 目的:研究SD大鼠牙齿的解剖特点。方法:取39只不同鼠龄的SD大鼠的牙列进行显微CT扫描及三维重建,观测牙齿内、外部的解剖结构及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学变化。结果:大鼠切牙高度弯曲,与一段圆弧完全拟合;上切牙比下切牙平均弯曲半径更小(7.01 mm比12.93 mm),长度更短(25.04 mm比27.71 mm)。上颌第一磨牙通常有8个牙尖、5个牙根;下颌第一磨牙通常有7个牙尖、4个牙根。第二、三磨牙与第一磨牙相比,牙尖及牙根数逐渐减少,体积减小;下颌第一、二磨牙远中根为扁根,多为1-2型根管,其余牙根多为单根管。第二、三磨牙存在牙根数目变异。第一、二、三磨牙牙冠发育完成的时间依次为2、3、4周龄,牙根发育完成的时间依次为8、8、10周龄。结论:SD大鼠不同牙位的牙冠及牙根具有不同的形态学特征,第二、三磨牙存在牙根数目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大鼠 牙体解剖 显微CT
下载PDF
甲氨蝶呤对人牙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汤颖 朱琦 +2 位作者 顾永春 沈忆芬 冯兴梅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68-74,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甲氨蝶呤(MTX)对人牙髓间充质干细胞(h DPSCs)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从新鲜拔除的健康年轻恒牙中分离培养并鉴定h DPSCs;然后将细胞分为4组,分别用含0、0.1、1.0、10.0μmol/L的MTX进行培养,检测不同浓度MTX对h DPSC...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甲氨蝶呤(MTX)对人牙髓间充质干细胞(h DPSCs)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从新鲜拔除的健康年轻恒牙中分离培养并鉴定h DPSCs;然后将细胞分为4组,分别用含0、0.1、1.0、10.0μmol/L的MTX进行培养,检测不同浓度MTX对h DPSCs的集落形成、增殖(CCK-8法)、迁移(划痕法)、成骨分化能力(茜素红染色及Western blot实验)以及细胞周期(流式细胞术分析)影响。结果:随着MTX浓度增加,h DPSCs的细胞集落形成能力及迁移速度逐渐降低,呈浓度依赖性;1.0、10.0μmol/L组较0.1μmol/L组对细胞增殖的抑制更显著(P<0.05),但1.0、10.0μmol/L组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细胞周期分析显示,加入MTX后细胞被阻滞于S期,S相细胞从35.4%增加到60.3%~64.5%(P<0.05),但3个实验组S相细胞百分数相比P>0.05;茜红素染色显示,1.0、10.0μmol/L组明显抑制矿化结节的形成;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各组间RUNX2、OSX、ALP的表达水平相比P>0.05。结论:MTX对h DPSCs的各项生物学特性均会产生不利作用,但影响程度会受药物浓度、作用时间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蝶呤 牙髓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增殖 成骨分化
下载PDF
维吾尔族人下颌第二恒磨牙牙根及根管系统的解剖形态 被引量:5
5
作者 刘芳 顾永春 +3 位作者 郭宏 汤颖 刘超 沈忆芬 《口腔疾病防治》 2019年第8期522-526,共5页
目的研究维吾尔族人下颌第二恒磨牙牙根及根管系统的解剖特点,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医院采集维吾尔族患者拔除的下颌第二恒磨牙125颗。显微CT扫描后进行三维重建。观测牙根数目、根管类型(Weine分类法及C型根管的... 目的研究维吾尔族人下颌第二恒磨牙牙根及根管系统的解剖特点,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医院采集维吾尔族患者拔除的下颌第二恒磨牙125颗。显微CT扫描后进行三维重建。观测牙根数目、根管类型(Weine分类法及C型根管的范兵分类法)及侧副根管的发生状况。结果牙根数目及类型在男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Х^2=1.277,P=0.259)。双根发生率为70.4%(n=88),近中根根管形态多为2-1型(29.5%),其次为2-2型及1-1型根管(均为26.1%);远中根根管形态绝大多数为1-1型(96.6%)。单根发生率为28.8%,C形根管(n=28)及非C形根管(n=8)分别占牙总数的22.4%和6.4%。1颗牙出现远舌根变异(三根);侧副根管的发生率为65.2%。结论维吾尔族人下颌第二磨牙以双根为主,单根及根管融合(包括C形根管)的发生率较低;双根时多为近中根双根管、远中根单根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吾尔族人 下颌第二恒磨牙 根管系统 C形根管 显微CT
下载PDF
高浓度氟对人牙周膜干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汤颖 沈忆芬 +3 位作者 刘超 邱吟枫 顾永春 于金华 《上海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60-366,共7页
目的 :探讨高浓度氟对人牙周膜干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 PDLSCs)凋亡的影响。方法 :从新鲜拔除的恒牙牙周膜中分离获得PDLSCs,分别用不同浓度的氟化钠(0~40 ppm F)处理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Annexin V-PI染色及JC-... 目的 :探讨高浓度氟对人牙周膜干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 PDLSCs)凋亡的影响。方法 :从新鲜拔除的恒牙牙周膜中分离获得PDLSCs,分别用不同浓度的氟化钠(0~40 ppm F)处理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Annexin V-PI染色及JC-1染色后,流式细胞仪分析、检测氟对PDLSCs细胞凋亡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H-E染色细胞爬片观察氟对细胞形态的影响,免疫荧光染色及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色素C(cyt-c),cleaved-caspase-9、-3的表达。RT-PCR检测caspase-9和-3的mRNA蛋白表达水平。Western印迹法分析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家族(MAPKs)中ERK、JNK、p36总蛋白及磷酸化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SPSS 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氟处理能抑制PDLSCs活力(CCK-8分析),诱导细胞凋亡(Annexin V-PI染色),其效应表现为浓度及时间依赖性。氟浓度≥10 ppm时,能明显诱导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去极化(JC-1染色)。免疫荧光分析显示,氟暴露促进cyt-c从线粒体释放到胞质,促进cleaved-caspase-9及-3蛋白表达。RT-PCR同样证明,氟暴露上调caspase-9及-3的mRNA表达水平,呈浓度依赖性。Western印迹分析显示,氟能诱导MARK/ERK磷酸化激活,而JNK、p38磷酸化水平无显著变化,ERK特异性阻断剂U0126预处理能部分挽救PDLSCs的凋亡。结论:高浓度氟通过内源性线粒体凋亡通路诱导PDLSCs细胞凋亡,MARK/ERK磷酸化部分参与其凋亡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膜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凋亡 内源性凋亡通路
下载PDF
氟暴露对人牙周膜干细胞增殖及成骨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邱吟枫 汤颖 +4 位作者 沈忆芬 刘超 沈昊 顾永春 于金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66-870,共5页
目的:探讨氟暴露对牙周膜干细胞(periodontal ligment stem cells,PDLSCs)增殖及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从人牙周膜组织中分离、培养得到PDLSCs,取第3代细胞行流式细胞分析干细胞表面标志物。分别用含0.1、1、10、20、40 mg/L的含氟培养... 目的:探讨氟暴露对牙周膜干细胞(periodontal ligment stem cells,PDLSCs)增殖及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从人牙周膜组织中分离、培养得到PDLSCs,取第3代细胞行流式细胞分析干细胞表面标志物。分别用含0.1、1、10、20、40 mg/L的含氟培养基进行培养,检测不同浓度氟对PDLSCs细胞增殖(CCK-8法)、集落形成、细胞周期变化(流式细胞分析)、成骨分化能力(茜素红染色及Western blot分析ALP及RUNX2的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氟暴露对PDLSCs增殖与成骨分化的影响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0.1~10 mg/L氟对PDLSCs增殖无显著影响(P>0.05),但0.1及1 mg/L氟可显著促进其成骨分化,表现为钙化结节增多(P<0.05),ALP及RUNX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高浓度氟(20、40 mg/L)显著抑制PDLSCs增殖(P<0.05),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性。结论:氟暴露会影响PDLSCs的增殖与成骨分化。高浓度氟抑制PDLSCs增殖,而氟浓度较低时(0.1、1 mg/L)对PDLSCs增殖无显著影响,并可以促进细胞成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膜间充质干细胞 氟暴露 细胞增殖 细胞分化
下载PDF
两种不同分辨率下CBCT诊断下颌第一恒磨牙近中根管形态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邱吟枫 屠淑贞 +3 位作者 周培刚 刘超 沈忆芬 顾永春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21年第2期74-79,共6页
目的探讨牙科锥形束CT(CBCT)在不同分辨率下诊断下颌第一恒磨牙近中根根管系统形态的准确性。方法从口腔科临床上采集拔除的下颌第一恒磨牙31颗,用牙科CBCT分别以300μm及200μm分辨率进行扫描,接着用显微CT以9μm分辨率进行扫描并三维... 目的探讨牙科锥形束CT(CBCT)在不同分辨率下诊断下颌第一恒磨牙近中根根管系统形态的准确性。方法从口腔科临床上采集拔除的下颌第一恒磨牙31颗,用牙科CBCT分别以300μm及200μm分辨率进行扫描,接着用显微CT以9μm分辨率进行扫描并三维重建。然后由两名口腔科医师按照分辨率由低到高的顺序分析CT图像资料,并对近中根根管系统的形态进行诊断;每个分辨率下观察诊断2次(间隔2周)。Kappa检验评估观察者自身及观察者间的一致性。以显微CT为标准,评估CBCT在300μm及200μm分辨率下的准确性。结果在CBCT的分辨率分别为300μm和200μm时,2个观察者之间一致性检验Kappa值分别为0.64与0.76;CBCT与显微CT数据之间一致性检验Kappa值分别为0.62、0.56(观察者A和B,300μm)与0.76、0.84(观察者A和B,200μm)。在CBCT的分辨率为300μm时,观察不到侧副根管;在CBCT分辨率为200μm时,对侧副根管的诊断率为21.7%(10/46支)。结论CBCT在200μm分辨率下对下颌第一恒磨牙近中根主根管的形态的诊断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重复性,而对侧副根管的诊断仍显不足;300μm分辨率的CBCT对根管系统的诊断准确性、重复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显微CT 下颌第一恒磨牙 近中根 根管系统
下载PDF
四种人类口腔间充质干细胞对小鼠脾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比较 被引量:1
9
作者 汤颖 刘超 +3 位作者 沈忆芬 周培刚 朱琦 顾永春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1期621-628,共8页
目的:评价4种人类口腔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4种人类口腔MSCs即牙髓间充质干细胞(DPSCs)、根尖牙乳头间充质干细胞(SCAPs)、牙龈间充质干细胞(GMSCs)及牙周膜间充质干细胞(PDLSCs);鉴... 目的:评价4种人类口腔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4种人类口腔MSCs即牙髓间充质干细胞(DPSCs)、根尖牙乳头间充质干细胞(SCAPs)、牙龈间充质干细胞(GMSCs)及牙周膜间充质干细胞(PDLSCs);鉴定确认后,分别经CFSE标记并与anti-CD3、antiCD28抗体激活的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共同培养,同时按分组在共培养体系加入或不加入吲哚胺2,3-二氧化酶(IDO)特异性拮抗剂1-甲基色氨酸(1-MT);共培养96 h后,用流式仪分析各组脾淋巴细胞的增殖状况。结果:阳性对照组脾淋巴细胞在anti-CD3、anti-CD28抗体刺激下的增殖率均值为(61. 3±3. 6)%;与DPSCs、SCAPs、PDLSCs及GMSCs共培养96 h后,其增殖率则分别为(21. 7±1. 7)%、(18. 9±1. 8)%、(22. 43±1. 9)%及(18. 9±1. 6)%,均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P <0. 05); 4种MSCs组间两两相比则无统计学差异(P> 0. 05)。在4种MSCs与小鼠脾淋巴细胞共培养体系中加入1-MT后,各组的小鼠脾细胞增殖率均升高(P <0. 05),分别为(49. 5±3. 7)%、(38. 1±2. 6)%、(51. 4±2. 8)%及(48. 2±2. 5)%。结论:人类口腔不同来源MSCs可通过免疫负调节因子IDO而抑制T淋巴细胞的增殖,从而发挥其免疫调节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免疫调控 吲哚胺2 3-二氧化酶
下载PDF
晚期肺腺癌患者TKI获得性耐药缓慢进展后的治疗策略
10
作者 宁志强 陈超 +2 位作者 沈忆芬 倪芳英 陆海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35期170-174,共5页
目的探索一代TKI获得性耐药后缓慢进展的患者,继续服用原TKI并联合培美曲塞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晚期肺腺癌患者,使用TKI获得性耐药后共45例,随机分为实验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给予原TKI治疗,实验组联用TKI和培美曲塞。观察疗... 目的探索一代TKI获得性耐药后缓慢进展的患者,继续服用原TKI并联合培美曲塞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晚期肺腺癌患者,使用TKI获得性耐药后共45例,随机分为实验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给予原TKI治疗,实验组联用TKI和培美曲塞。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ORR 39.1%,对照组2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DCR 77.9%,对照组7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位PFS 7.3个月,对照组4.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OS 11.2个月,对照组10.4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皮疹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肾功能损害及神经毒性的发生率相当。不良反应主要为Ⅰ~Ⅱ级。结论晚期NSCLC患者在EGFR-TKI获得性耐药缓慢进展后,采用原TKI联合培美曲塞化疗较单纯用TKI治疗,ORR和PFS有获益趋势,取得一定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在可耐受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 EGFR-TKI 获得性耐药 缓慢进展 肺腺癌 治疗策略
下载PDF
沉默Wiskott-Aldrich综合征蛋白家族富含脯氨酸同源蛋白1基因表达抑制人U87-MG胶质瘤细胞的迁移与侵袭
11
作者 汤颖 沈忆芬 +1 位作者 刘超 顾永春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634-1634,共1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Wiskott-Aldrich综合征蛋白(WASP)家族富含脯氨酸同源蛋白1(WAVE1)在U87-MG(下称U87)中的表达及其在迁移、侵袭中的作用。一、材料与方法U87细胞分对照组(转染含对照序列的质粒)和沉默组(shWAVE1组,转染含靶向短发夹RNA质... 本研究旨在探讨Wiskott-Aldrich综合征蛋白(WASP)家族富含脯氨酸同源蛋白1(WAVE1)在U87-MG(下称U87)中的表达及其在迁移、侵袭中的作用。一、材料与方法U87细胞分对照组(转染含对照序列的质粒)和沉默组(shWAVE1组,转染含靶向短发夹RNA质粒)。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蛋白印迹法检测WAVE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水平。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VE1 胶质瘤细胞 短发夹RNA 迁移与侵袭 蛋白印迹法 WASP 脯氨酸 统计学意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