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血管内治疗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1
作者 朱国 吴达 +3 位作者 周志平 宋金海 沈春升 齐明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7期96-100,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血管内治疗后90 d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3年6月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4例患者资料,均为急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并行血管内治疗的病例。根据患者术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 目的探讨急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血管内治疗后90 d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3年6月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4例患者资料,均为急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并行血管内治疗的病例。根据患者术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ore,mRS)评分,mRS评分≤2分者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3分者为预后不良组,将基线资料、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行组间比较。先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危险因素,再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入组64例患者,其中预后良好组25例,预后不良组39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组间术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及基底动脉闭塞血管造影侧支分级(angiographic collateral grading system for basilar artery occlusion,ACGS-BAO)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NIHSS评分≥20分及ACGS-BAO分级≤2级与不良预后相关,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血管内治疗术后90 d不良预后与术前高NIHSS评分,低ACGS-BAO分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后循环 大血管 闭塞 血管内治疗 预后
下载PDF
旋转DSA指导下介入治疗脑动脉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沈春升 《河北医药》 CAS 2013年第23期3582-3583,共2页
目的观察旋转DSA指导下介入治疗脑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脑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手术方式,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24例,观察组36例。对照组行传统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行旋转DSA指导下介入治疗。分别观察2组患者的临... 目的观察旋转DSA指导下介入治疗脑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脑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手术方式,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24例,观察组36例。对照组行传统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行旋转DSA指导下介入治疗。分别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后感染、偏瘫及嘴张不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行旋转DSA检查后,共检出动脉瘤38个。三维立体图像上,所有动脉瘤的位置、形态、大小及其与载瘤动脉、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显示的非常清楚。观察组经旋转DSA指导介入治疗后,34例(94.44%)患者恢复良好,对照组经传统开颅手术治疗后,18例(75%)患者恢复良好。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34%,对照组为1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旋转DSA指导下介入治疗脑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瘤 介入治疗 DSA
下载PDF
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CT诊断30例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沈春升 《中国民康医学》 2009年第3期255-255,共1页
等密度硬膜下血肿与脑皮质的密度相近且边界不清,其临床上常认为外伤史不明确或仅有轻微的外伤史,诊断较为困难,容易漏诊及误诊。为了提高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CT诊断率,尤其提高基层医生对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CT诊断的进一步认识,笔... 等密度硬膜下血肿与脑皮质的密度相近且边界不清,其临床上常认为外伤史不明确或仅有轻微的外伤史,诊断较为困难,容易漏诊及误诊。为了提高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CT诊断率,尤其提高基层医生对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CT诊断的进一步认识,笔者回顾了我院30例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临床和CT表现,总结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密度硬膜下血肿 CT诊断 基层医生 CT表现 外伤史 脑皮质 诊断率 临床
下载PDF
亚低温治疗在重型颅脑外伤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朱立平 宋金海 +2 位作者 沈春升 蒋建刚 许文辉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193-1194,共2页
关键词 重型颅脑外伤 亚低温治疗 颅脑外伤病人 常规治疗 致残率 致死率
下载PDF
小骨窗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31例体会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翔 沈春升 +2 位作者 许文辉 蒋建刚 张建平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43-944,共2页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31例病例资料。结果术后生存病例功能恢复按ADL分级法评价:Ⅰ级6例,Ⅱ级12例,Ⅲ级8例,Ⅳ级2例,Ⅴ级1例;死亡2例。结论应用小骨窗...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31例病例资料。结果术后生存病例功能恢复按ADL分级法评价:Ⅰ级6例,Ⅱ级12例,Ⅲ级8例,Ⅳ级2例,Ⅴ级1例;死亡2例。结论应用小骨窗开颅微创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可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小骨窗开颅
下载PDF
大鼠胚脑皮质和中脑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PD模型鼠的比较研究
6
作者 黄镇 沈春升 +3 位作者 金国华 田美玲 秦建兵 徐慧君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1-285,共5页
为比较大鼠胚胎大脑皮质和中脑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入Parkinson病(PD)模型鼠后动物行为的改善和植入细胞分化为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神经元的情况,本研究将大鼠胚胎大脑皮质和中脑NSCs在体外分离、扩增、BrdU标记后,添加或不加白细胞介... 为比较大鼠胚胎大脑皮质和中脑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入Parkinson病(PD)模型鼠后动物行为的改善和植入细胞分化为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神经元的情况,本研究将大鼠胚胎大脑皮质和中脑NSCs在体外分离、扩增、BrdU标记后,添加或不加白细胞介素-1α(IL-1α)、白细胞介素-11(IL-11)、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和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等因子,分别移植入PD模型鼠病侧纹状体中。术后每隔2周进行动物旋转行为的检测,第12周时用免疫荧光双重标记方法检测BrdU和TH双标神经元。结果显示:中脑NSCs+因子移植组,动物的旋转行为得到明显改善;单纯中脑NSCs移植组次之;而单纯皮质NSCs移植组、皮质NSCs+因子移植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动物的行为无明显改善。免疫荧光双重染色结果显示,中脑NSCs+因子组和单纯中脑NSCs组BrdU和TH双标神经元的数量明显多于其它组,而中脑NSCs+因子组又多于单纯中脑NSCs组。以上结果提示,大鼠胚胎中脑NSCs移植治疗PD模型的疗效明显优于胚胎皮质NSCs,IL-1α、IL-11、LIF和GDNF等因子能促进移植的中脑NSCs分化为TH阳性神经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酪氨酸羟化酶 帕金森病 移植 大鼠
下载PDF
改良脑室外引流治疗高血压性脑室内出血48例分析
7
作者 张翔 沈春升 +8 位作者 许文辉 蒋建刚 张建平 冯海湘 朱立平 万春阳 吴小明 周立平 张旭辉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08年第31期49-49,共1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室出血的脑室外引流治疗。方法采用双侧脑室外引流加尿激酶冲洗治疗48例高血压性脑室出血。结果 48例患者中有效率83.3%,死亡8例,病死率16.7%。结论双侧脑室外引流是治疗高血压脑室出血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脑室外引流 高血压脑室出血 尿激酶
下载PDF
支架辅助栓塞与单纯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比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蒋宽 许文辉 +4 位作者 周志平 宋金海 朱国 沈春升 吴达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22年第3期205-210,共6页
目的比较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与单纯弹簧圈栓塞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宜兴市人民医院从2009年6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401例接受支架辅助栓塞或者单纯栓塞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记录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对比... 目的比较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与单纯弹簧圈栓塞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宜兴市人民医院从2009年6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401例接受支架辅助栓塞或者单纯栓塞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记录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对比分析并发症的发生率、动脉瘤复发率、预后效果等。结果277例患者采用单纯弹簧圈栓塞治疗,124例患者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支架辅助栓塞组栓塞后即刻Raymond分级为Ⅰ级、Ⅱ级、Ⅲ级者占比分别为72.6%(90例)、21.8%(27例)、5.6%(7例),而单纯栓塞组为58.1%(161例)、32.9%(91例)、9.0%(25例),支架辅助栓塞组的动脉瘤术后即刻栓塞率较高(P=0.022)。单纯栓塞组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6.5%(18/277),而支架辅助栓塞组为8.1%(10/124),两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569)。单纯栓塞组和支架辅助栓塞组的死亡率比较无明显差异(3.3%vs.4.0%,P=0.693),但支架辅助栓塞组术后6个月复查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单纯栓塞组(12.6%vs.22.2%,P=0.042)。结论与单纯弹簧圈栓塞相比,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动脉瘤患者的术后即刻栓塞率较高,术后6个月复发率较低,同时不增加患者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是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栓塞 支架 弹簧圈 HUNT-HESS分级 MRS
下载PDF
抗血小板药物对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沈春升 吴达 张旭辉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2年第11期928-929,共2页
目的探讨抗血小板药物对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375例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入院时存在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史66例(阿司匹林49,氯吡格雷17)。375例中,破裂动脉瘤158例(42.1%)。多因素log... 目的探讨抗血小板药物对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375例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入院时存在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史66例(阿司匹林49,氯吡格雷17)。375例中,破裂动脉瘤158例(42.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抗血小板药物是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独立保护因素(OR=0.21;95%CI 0.09~0.46;P<0.001)。结论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可降低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破裂出血 抗血小板药物 相关因素
下载PDF
抽吸取栓术与支架取栓术治疗前循环心源性脑栓塞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朱国 吴达 +3 位作者 周志平 宋金海 沈春升 陆云鹏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817-823,853,共8页
目的比较抽吸取栓术与支架取栓术治疗前循环心源性脑栓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急性前循环心源性脑栓塞患者88例,均存在前循环大血管闭塞,且急诊行经皮颅内动... 目的比较抽吸取栓术与支架取栓术治疗前循环心源性脑栓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急性前循环心源性脑栓塞患者88例,均存在前循环大血管闭塞,且急诊行经皮颅内动脉取栓术。根据取栓方式的不同,将88例患者分为抽吸取栓组(33例)和支架取栓组(55例)。记录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危险因素(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栓塞病因(心房颤动、瓣膜病、心肌病及其他心脏病)、栓塞部位(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M1段)、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入院时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入院时头部CT血管成像(CTA)侧支循环分级、入院时CTA血栓负荷评分、静脉溶栓情况、发病至股动脉穿刺时间、术前使用抗凝药(华法林、新型抗凝药利伐沙班)或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情况、血栓逃逸、术后即刻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分级(mTICI分级2b~3级为闭塞血管成功再通)、有效性指标(一次血管再通率、一次血管再通时间、穿刺至血管再通时间、取栓次数)、安全性指标(症状性颅内出血、非症状性颅内出血)、术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mRS评分≤2分为临床预后良好,6分为死亡),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1)两组年龄、性别、危险因素、栓塞病因、栓塞部位、入院时NIHSS评分、入院时ASPECTS、入院时CTA侧支循环分级、入院时CTA血栓负荷评分、静脉溶栓、发病至股动脉穿刺时间及术前长期使用抗凝药或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抽吸取栓组一次血管再通率高于支架取栓组[60.6%(20/33)比21.8%(12/55),χ^(2)=13.41],一次血管再通时间及穿刺至血管再通时间均短于支架取栓组[30.0(21.0,35.0)min比42.5(31.0,65.0)min,Z=-2.419;33.0(25.0,56.0)min比80.0(60.0,112.5)min,Z=-5.560],取栓次数少于支架取栓组[1(1,2)次比2(2,3)次,Z=-3.98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mTICI分级占比及血栓逃逸、补救措施、症状性颅内出血、非症状性颅内出血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90 d mRS评分≤2分占比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病死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抽吸取栓和支架取栓治疗前循环心源性栓塞的临床预后相似,抽吸取栓的效率略优于支架取栓。本研究结果有待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抽吸取栓术 支架取栓术 心源性脑栓塞
下载PDF
超早期经外侧裂入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 被引量:7
11
作者 沈春升 许文辉 +7 位作者 蒋建刚 张翔 朱立平 冯海湘 蒋震伟 吴小明 万春阳 周志平 《江苏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2854-2855,共2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外侧裂入路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血肿清除率>90%者23例,80%-90%者3例。术后存活25例;存活病例随访6个月,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Ⅰ级... 目的探讨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外侧裂入路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血肿清除率>90%者23例,80%-90%者3例。术后存活25例;存活病例随访6个月,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Ⅰ级2例,Ⅱ级11例,Ⅲ级8例,Ⅳ级3例,Ⅴ级1例;死亡1例。结论经外侧裂入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具有手术时间短、对脑组织损伤小和清除血肿彻底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基底区脑出血 外侧裂入路
原文传递
颅脑外伤手术320例治疗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沈春升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908-908,共1页
颅脑外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危重急症,随着建筑工业与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这类患者有逐渐增多的倾向。我院近1a来共行颅脑外伤手术320例(主要是清除血肿+减压术),为了不断提高手术治疗成功率,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关键词 颅脑损伤/外科学
原文传递
外侧裂入路与皮质造瘘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4
13
作者 朱立平 蒋宽 +1 位作者 沈春升 蒋建刚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77-778,共2页
高血压脑出血(HICH)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其中基底节区出血占70%,病死率及致残率均较高.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脑出血的疗效,减少死亡率、病残率极为重要,根据目前国内外文献报道,HICH的外科治疗优于内科[1-2],提高手术效果是目前外科... 高血压脑出血(HICH)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其中基底节区出血占70%,病死率及致残率均较高.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脑出血的疗效,减少死亡率、病残率极为重要,根据目前国内外文献报道,HICH的外科治疗优于内科[1-2],提高手术效果是目前外科治疗发展方向.我们对2009年1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HICH患者中,分别采用皮质造瘘及经侧裂-岛叶人路血肿清除术各50例,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外侧裂入路 疗效分析 治疗方法 造瘘 皮质 基底节区出血 外科治疗
原文传递
急性脑梗死采取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对提高临床效果观察
14
作者 沈春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8期68-70,共3页
探究急性脑梗死采取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的效果。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1年11月在我院被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资料,筛选出其中符合条件者共50例作为研究对象。然后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人数均等。对照组采用静脉溶栓治疗,观... 探究急性脑梗死采取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的效果。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1年11月在我院被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资料,筛选出其中符合条件者共50例作为研究对象。然后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人数均等。对照组采用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则给予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干预,记录患者身体恢复情况。本文选取的观察指标包括治疗效果、NIHSS评分等。结果 在治疗效果方面,经数据统计,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数据差异显著。此外,在NIHSS评分方面,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在FIM评分方面,观察组更高,且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在生活质量评分方面,采用不同的方法干预后,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且数据差异显著。症状性颅内出血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出现出血症状的人数分别为0例,1例;再梗死分别为0例、2例;消化道出血分别为1例、2例;死亡人数分别为0例、1例;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为4.00%、对照组24.00%,各组数据差异较大。结论 本病采用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干预,疾病可以得到更有效的控制,并且安全性更高、明显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桥接 机械取栓
下载PDF
颅脑损伤后脑梗死38例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周志平 沈春升 《江苏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2916-2917,共2页
目的讨论颅脑外伤术后脑梗死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38例颅脑外伤术后并发脑梗死患者38例,分析并随访治疗结果。结果住院时间为7-58d,中位时间39d。38例患者的治疗效果: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Ⅰ级9例(24%);Ⅱ级13例(34%);Ⅲ级8例(21%);Ⅳ级... 目的讨论颅脑外伤术后脑梗死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38例颅脑外伤术后并发脑梗死患者38例,分析并随访治疗结果。结果住院时间为7-58d,中位时间39d。38例患者的治疗效果: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Ⅰ级9例(24%);Ⅱ级13例(34%);Ⅲ级8例(21%);Ⅳ级4例(11%);植物人2例(5%);死亡2例(5%),死亡原因分别为急性脑功能衰竭1例,肺部感染1例。随访17例患者,随访时间为5个月-4年。1例在出院时植物生存状态的患者出院3个月死于肺部感染,16例患者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颅脑外伤术后并发脑梗死患者应着重强调早期治疗,应特别注意脱水药物和止血药物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脑梗死
原文传递
改良脑室外引流治疗高血压性脑室内出血36例分析
16
作者 张翔 沈春升 +3 位作者 许文辉 蒋建刚 万春阳 吴小明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88-488,共1页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引流治疗 脑室内出血 脑室外 高血压性脑室出血 改良 高血压脑出血 穿刺置管冲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