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负载UiO-66-NH2棉织物的制备及化学战剂降解性能表征 被引量:3
1
作者 李阳 沈晨康 +4 位作者 王碧佳 冯雪凌 毛志平 陶呈安 隋晓锋 《纤维素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20年第1期8-15,25,共9页
提供了一种UiO-66-NH2高效负载棉织物的制备方法,得到的功能棉织物具有良好的化学战剂催化降解效果。首先利用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GPTMS)对棉织物进行预处理,然后利用溶剂热合成法在预处理棉织物上原位生长UiO-66-NH2晶体... 提供了一种UiO-66-NH2高效负载棉织物的制备方法,得到的功能棉织物具有良好的化学战剂催化降解效果。首先利用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GPTMS)对棉织物进行预处理,然后利用溶剂热合成法在预处理棉织物上原位生长UiO-66-NH2晶体,由此制备的负载UiO-66-NH2棉织物经10次皂洗后,其UiO-66-NH2负载量无明显变化,表明该织物具有良好的耐皂洗牢度。此外该负载UiO-66-NH2棉织物对有机磷酸酯类化学战剂模拟物甲基对氧磷(DMNP)的催化降解转化率在210 min时高达70.73%,半衰期约为3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原位生长 UiO-66-NH2 降解 甲基对氧磷
下载PDF
木犀草素对真丝织物的染色工艺探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沈晨康 程荣煌 +2 位作者 张莹莹 林玲 余志成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35,共4页
为拓展木犀草素的应用领域,将木犀草素应用于真丝织物染色研究,文章分别以硫酸亚铁和明矾为媒染剂,研究了木犀草素在真丝织物上的媒染性能,其中探讨了媒染方式、pH和温度对媒染性能的影响,并测试其色光、皂洗牢度和耐摩擦牢度。结果表明... 为拓展木犀草素的应用领域,将木犀草素应用于真丝织物染色研究,文章分别以硫酸亚铁和明矾为媒染剂,研究了木犀草素在真丝织物上的媒染性能,其中探讨了媒染方式、pH和温度对媒染性能的影响,并测试其色光、皂洗牢度和耐摩擦牢度。结果表明,当木犀草素用量为6%(owf)时,硫酸亚铁较佳的媒染工艺为:媒染剂用量6%(owf)、预媒染、pH8.0,温度60℃;明矾较佳的媒染工艺为:媒染剂用量6%(owf)、预媒染、pH5.0,温度90℃;染色60min真丝织物分别被染成深绿色和亮黄色,明矾媒染织物的耐洗色牢度和耐摩擦色牢度均在3级以上,硫酸亚铁媒染后的耐洗色牢度和耐摩擦色牢度可达4级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染 木犀草素 真丝织物 色牢度
下载PDF
银杏叶内生菌分泌红色素对HBP-QAC改性蚕丝织物染色工艺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程荣煌 沈晨康 +2 位作者 林玲 张莹莹 余志成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11,共4页
从银杏叶提取内生菌进行培养,分离内生菌所分泌的红色素,将红色素用于经端氨基超支化合物季胺盐HBP-QAC接枝改性的真丝织物进行染色工艺研究。以染色织物的K/S值和相关的色牢度为考核指标,进行银杏叶内生菌分泌的红色素对HBP-QAC改性真... 从银杏叶提取内生菌进行培养,分离内生菌所分泌的红色素,将红色素用于经端氨基超支化合物季胺盐HBP-QAC接枝改性的真丝织物进行染色工艺研究。以染色织物的K/S值和相关的色牢度为考核指标,进行银杏叶内生菌分泌的红色素对HBP-QAC改性真丝织物染色工艺条件的单因素优化实验,得到的较佳染色工艺条件为:温度70℃,pH为3,元明粉用量为15g/L,时间为60min。在该较优条件下所染织物的皂洗牢度达到5级,摩擦色牢度达4-5级,耐日晒色牢度3级。HBP-QAC改性后的真丝织物的表面正电荷增加,使得织物与染料之间的离子键作用力增强,故而使其染色真丝织物的K/S值和染色牢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内生菌分泌红色素 HBP-QAC改性蚕丝织物 染色 K/S值 色牢度
下载PDF
土木工程桥梁施工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沈晨康 《运输经理世界》 2021年第1期125-126,共2页
在这个交通行业飞速发展的新时代,桥梁所承担的压力越来越大,原有承载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的社会需要。由此可见,必须要改革桥梁施工建设的具体方案,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提高桥梁的品质,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通过深入研究土木工程桥梁施... 在这个交通行业飞速发展的新时代,桥梁所承担的压力越来越大,原有承载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的社会需要。由此可见,必须要改革桥梁施工建设的具体方案,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提高桥梁的品质,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通过深入研究土木工程桥梁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的重大突破和漏洞,探索土木工程桥梁施工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空间,希望能给相关工作者一些启迪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 施工技术 发展现状 发展方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