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2021年6月大兴安岭地区暴雨洪涝灾害成因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许丽玲
闫敏慧
+4 位作者
王付华
王梅
潘明溪
沈月钊
王晓雪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8-93,共6页
2021年6月黑龙江上游大兴安岭地区发生特大洪水,出现历史上罕见的洪涝灾害。利用大兴安岭地区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区域气象自动站、水文和水位站资料,采用统计方法,分析降水变化和主要江河洪水的特征。同时,通过欧亚500 hPa高度和距平...
2021年6月黑龙江上游大兴安岭地区发生特大洪水,出现历史上罕见的洪涝灾害。利用大兴安岭地区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区域气象自动站、水文和水位站资料,采用统计方法,分析降水变化和主要江河洪水的特征。同时,通过欧亚500 hPa高度和距平场、EC模式500 hPa高度和850 hPa风场、物理量场,采用天气学原理及诊断分析方法,分析了暴雨形成的机制,对2021年洪水与历史洪水年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1)大兴安岭地区秋、冬、春季降水量均偏多,使黑龙江上游江段水位偏高,土壤底墒含水率多,增加黑龙江上游河槽蓄水量,使黑龙江上游江河底水高,超警戒水位;(2)汛期雨季来临早,受东北冷涡影响,6月中旬两次暴雨叠加,低层高温高湿的不稳定能量与中高层向南渗透的冷空气结合,导致中低层位势不稳定的建立,为暴雨过程提供动力、热力和水汽条件;(3)强降水集中,加之上游来水比重大,形成暴雨洪水,导致洪峰水位高,超警幅度大,造成2021年6月大兴安岭地区发生暴雨洪涝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洪涝灾害
暴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兴安岭地区极寒天气特征分析
被引量:
3
2
作者
许丽玲
康恒元
+4 位作者
潘明溪
韩凤岐
沈月钊
喻文兵
张秀红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748-1756,共9页
极寒天气对大兴安岭地区冬季生产生活有重要影响。本文利用大兴安岭地区1974—2021年极寒天气时地面观测站日最低气温数据,月环流指数资料,采用气候统计方法,分析极寒日数和极端最低气温的时空分布及变化特征;用Mann-Kendall方法、Morle...
极寒天气对大兴安岭地区冬季生产生活有重要影响。本文利用大兴安岭地区1974—2021年极寒天气时地面观测站日最低气温数据,月环流指数资料,采用气候统计方法,分析极寒日数和极端最低气温的时空分布及变化特征;用Mann-Kendall方法、Morlet小波分析检验极寒日数和极端最低气温的突变和周期;用经验频率方法计算极端最低气温的重现期;采用相关法分析对极寒日数有显著影响的环流因子。结果表明:(1)大兴安岭地区极寒日数空间分布不均匀,由西北向南逐渐减少,极寒日数最多是呼中717 d,最少是加格达奇29 d,全区极寒日数在1979年发生突变,突变后年平均极寒日数比突变前减少14.2 d,年极寒日数存在2~4年显著周期;(2)全区极端最低气温在1990年发生突变,突变之前极端最低气温偏低,之后开始上升,年极端最低气温的显著周期是4~5年,极端最低气温-49.6℃,出现在漠河,其次是呼中-49.2℃;两年一遇、五年一遇、十年一遇的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呼中,二十年一遇、五十年一遇、百年一遇的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漠河;(3)斯堪的纳维亚遥相关型与大兴安岭地区冬季(12月和次年1、2月)极寒日数相关性很好,呈正向增长的环流模态,对大兴安岭地区冬季的极寒天气变化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最低气温
极寒天气
极寒日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兴安岭地区冬季一次强寒潮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许丽玲
沈月钊
+1 位作者
韩凤岐
王振
《黑龙江气象》
2020年第4期39-41,共3页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Micaps数值预报及中央气象台资料,采用天气学原理和天气动力学诊断分析方法对2018年12月4-5日大兴安岭地区出现区域性强寒潮天气过程的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是自1997年以来冬季爆发最强寒潮天气过程,...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Micaps数值预报及中央气象台资料,采用天气学原理和天气动力学诊断分析方法对2018年12月4-5日大兴安岭地区出现区域性强寒潮天气过程的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是自1997年以来冬季爆发最强寒潮天气过程,主要是寒潮前回暖,大兴安岭地区出现弱降水,降水过后,大规模强冷空气从新地岛至俄罗斯欧洲地区,冷空气进入寒潮关键区,沿西北锋区向东南移动,入侵大兴安岭,并产生强寒潮天气。大兴安岭地区有47个自动站24 h最低气温降温幅度超过10℃以上,其中漠河最大降温幅度为20.7℃;48 h大兴安岭地区所有测站,最低气温降幅都超过8℃以上,漠河最大降温幅度为23.7℃,此次寒潮过程,降温剧烈、降温幅度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潮
冷涡
冷中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漠河市发展寒地测试产业气候资源优势分析
4
作者
许丽玲
沈月钊
+2 位作者
桂花
朱红
刘春芳
《黑龙江气象》
2023年第4期42-45,共4页
本文利用1974-2022年10月至次年4月漠河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日最低气温(≤-20℃)、降雪量和积雪深度等气象要素,分析了漠河的寒冷程度及冰雪特征,气温决定着发动机冷启动性能、采暖性能、轮胎试验、非金属制品,电子器件等寒区适应性试验...
本文利用1974-2022年10月至次年4月漠河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日最低气温(≤-20℃)、降雪量和积雪深度等气象要素,分析了漠河的寒冷程度及冰雪特征,气温决定着发动机冷启动性能、采暖性能、轮胎试验、非金属制品,电子器件等寒区适应性试验;积雪地面测定最大牵引力快动力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燃料供给系统寒区适应性试验、雪花侵入试验等测试项目。并与黑河市、牙克石市气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漠河开展寒地测试产业的气候资源优势是低温寒冷,寒冷期长,冰雪期长,具备各种寒地测试产业的气象条件。开展气候资源研究,为寒地测试产业提供气象理论和政策支撑依据,助力寒地经济产业发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加速赋能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测试
寒冷等级
气候优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21年6月大兴安岭地区暴雨洪涝灾害成因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许丽玲
闫敏慧
王付华
王梅
潘明溪
沈月钊
王晓雪
机构
漠河市气象局
黑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
大兴安岭地区气象局
哈尔滨市呼兰区气象局
五常市气象局
黑龙江省气象台
出处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8-93,共6页
基金
黑龙江省自然基金“北极东北航道海冰探测及航线灾害性天气预测机理研究”(LH2021D017)
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松花江流域异常雨涝事件检测与归因”(CCSF20184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近现代极端气候事件变化时空特征与关键过程研究”(2018YFA0605603)。
文摘
2021年6月黑龙江上游大兴安岭地区发生特大洪水,出现历史上罕见的洪涝灾害。利用大兴安岭地区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区域气象自动站、水文和水位站资料,采用统计方法,分析降水变化和主要江河洪水的特征。同时,通过欧亚500 hPa高度和距平场、EC模式500 hPa高度和850 hPa风场、物理量场,采用天气学原理及诊断分析方法,分析了暴雨形成的机制,对2021年洪水与历史洪水年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1)大兴安岭地区秋、冬、春季降水量均偏多,使黑龙江上游江段水位偏高,土壤底墒含水率多,增加黑龙江上游河槽蓄水量,使黑龙江上游江河底水高,超警戒水位;(2)汛期雨季来临早,受东北冷涡影响,6月中旬两次暴雨叠加,低层高温高湿的不稳定能量与中高层向南渗透的冷空气结合,导致中低层位势不稳定的建立,为暴雨过程提供动力、热力和水汽条件;(3)强降水集中,加之上游来水比重大,形成暴雨洪水,导致洪峰水位高,超警幅度大,造成2021年6月大兴安岭地区发生暴雨洪涝灾害。
关键词
大兴安岭
洪涝灾害
暴雨
Keywords
Daxinganling
flood disaster
rainstorm
分类号
P438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X43 [环境科学与工程—灾害防治]
X915.5 [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兴安岭地区极寒天气特征分析
被引量:
3
2
作者
许丽玲
康恒元
潘明溪
韩凤岐
沈月钊
喻文兵
张秀红
机构
漠河市气象局
哈尔滨市气象局
呼兰区气象局
五常市气象局
重庆交通大学
出处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748-1756,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A0605603)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引导项目(LH2019D013)
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项目(22130)资助。
文摘
极寒天气对大兴安岭地区冬季生产生活有重要影响。本文利用大兴安岭地区1974—2021年极寒天气时地面观测站日最低气温数据,月环流指数资料,采用气候统计方法,分析极寒日数和极端最低气温的时空分布及变化特征;用Mann-Kendall方法、Morlet小波分析检验极寒日数和极端最低气温的突变和周期;用经验频率方法计算极端最低气温的重现期;采用相关法分析对极寒日数有显著影响的环流因子。结果表明:(1)大兴安岭地区极寒日数空间分布不均匀,由西北向南逐渐减少,极寒日数最多是呼中717 d,最少是加格达奇29 d,全区极寒日数在1979年发生突变,突变后年平均极寒日数比突变前减少14.2 d,年极寒日数存在2~4年显著周期;(2)全区极端最低气温在1990年发生突变,突变之前极端最低气温偏低,之后开始上升,年极端最低气温的显著周期是4~5年,极端最低气温-49.6℃,出现在漠河,其次是呼中-49.2℃;两年一遇、五年一遇、十年一遇的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呼中,二十年一遇、五十年一遇、百年一遇的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漠河;(3)斯堪的纳维亚遥相关型与大兴安岭地区冬季(12月和次年1、2月)极寒日数相关性很好,呈正向增长的环流模态,对大兴安岭地区冬季的极寒天气变化影响较大。
关键词
极端最低气温
极寒天气
极寒日数
Keywords
extreme minimum temperature
extremely cold weather
extreme cold days
分类号
P458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兴安岭地区冬季一次强寒潮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许丽玲
沈月钊
韩凤岐
王振
机构
漠河市气象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
出处
《黑龙江气象》
2020年第4期39-41,共3页
文摘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Micaps数值预报及中央气象台资料,采用天气学原理和天气动力学诊断分析方法对2018年12月4-5日大兴安岭地区出现区域性强寒潮天气过程的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是自1997年以来冬季爆发最强寒潮天气过程,主要是寒潮前回暖,大兴安岭地区出现弱降水,降水过后,大规模强冷空气从新地岛至俄罗斯欧洲地区,冷空气进入寒潮关键区,沿西北锋区向东南移动,入侵大兴安岭,并产生强寒潮天气。大兴安岭地区有47个自动站24 h最低气温降温幅度超过10℃以上,其中漠河最大降温幅度为20.7℃;48 h大兴安岭地区所有测站,最低气温降幅都超过8℃以上,漠河最大降温幅度为23.7℃,此次寒潮过程,降温剧烈、降温幅度大。
关键词
寒潮
冷涡
冷中心
分类号
P458.122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漠河市发展寒地测试产业气候资源优势分析
4
作者
许丽玲
沈月钊
桂花
朱红
刘春芳
机构
漠河市气象局
五常市气象局
海林市气象局
齐齐哈尔市气象局
出处
《黑龙江气象》
2023年第4期42-45,共4页
文摘
本文利用1974-2022年10月至次年4月漠河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日最低气温(≤-20℃)、降雪量和积雪深度等气象要素,分析了漠河的寒冷程度及冰雪特征,气温决定着发动机冷启动性能、采暖性能、轮胎试验、非金属制品,电子器件等寒区适应性试验;积雪地面测定最大牵引力快动力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燃料供给系统寒区适应性试验、雪花侵入试验等测试项目。并与黑河市、牙克石市气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漠河开展寒地测试产业的气候资源优势是低温寒冷,寒冷期长,冰雪期长,具备各种寒地测试产业的气象条件。开展气候资源研究,为寒地测试产业提供气象理论和政策支撑依据,助力寒地经济产业发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加速赋能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
寒地测试
寒冷等级
气候优势
分类号
U467.5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P463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2021年6月大兴安岭地区暴雨洪涝灾害成因分析
许丽玲
闫敏慧
王付华
王梅
潘明溪
沈月钊
王晓雪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大兴安岭地区极寒天气特征分析
许丽玲
康恒元
潘明溪
韩凤岐
沈月钊
喻文兵
张秀红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22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大兴安岭地区冬季一次强寒潮天气过程分析
许丽玲
沈月钊
韩凤岐
王振
《黑龙江气象》
202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漠河市发展寒地测试产业气候资源优势分析
许丽玲
沈月钊
桂花
朱红
刘春芳
《黑龙江气象》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