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显微外科修复 被引量:7
1
作者 沈柏晓 朱金强 +2 位作者 王觅格 杨自荣 吴杰 《临床骨科杂志》 2018年第6期689-692,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采用带蒂皮瓣和游离皮瓣修复57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带蒂皮瓣43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21例,胫后动脉穿支皮瓣15例,外踝上皮瓣5例,足底内侧皮瓣1例,跖背动脉皮瓣1例。游... 目的探讨不同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采用带蒂皮瓣和游离皮瓣修复57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带蒂皮瓣43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21例,胫后动脉穿支皮瓣15例,外踝上皮瓣5例,足底内侧皮瓣1例,跖背动脉皮瓣1例。游离皮瓣14例:股前外侧皮瓣13例,背阔肌皮瓣1例。结果 57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12个月。术后2例皮瓣部分坏死,经换药、二期植皮修复; 1例皮瓣感染,经加强换药、扩创、抗炎、二期植皮治愈; 1例皮瓣边缘少许结痂,经换药治愈; 2例因术后皮瓣臃肿二期行皮瓣修整术; 1例因跟腱粘连导致踝关节背伸稍受限、跛行; 1例因跗跖关节不稳,行走时疼痛、跛行; 1例因距下关节融合、跟骨畸形愈合,行走时跛行、疼痛不明显; 1例足底外侧大小约0. 5 cm×0. 5 cm破溃增生,行走时跛行、疼痛不明显。其余患者皮瓣感觉、外观、功能均较满意。结论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应根据创面情况选择适宜的皮瓣修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损伤 踝损伤 软组织缺损 外科皮瓣 显微外科技术
下载PDF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临床疗效及椎体高度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沈柏晓 段森 王莉芳 《现代实用医学》 2022年第11期1520-1522,共3页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是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多因骨量减低、骨强度下降、骨脆性增加而导致,好发于老年群体[1]。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OVCF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OVCF临床表现为胸腰背部持续疼痛,影响患者日常生活,...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是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多因骨量减低、骨强度下降、骨脆性增加而导致,好发于老年群体[1]。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OVCF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OVCF临床表现为胸腰背部持续疼痛,影响患者日常生活,甚至威胁患者生命[2]。临床常采用以卧床休息为主、辅以药物对症的保守治疗、开放性手术、微创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椎体高度
下载PDF
手术治疗涉及后踝的踝关节骨折 被引量:17
3
作者 朱金强 沈柏晓 杨文峰 《临床骨科杂志》 2013年第6期702-705,共4页
目的探讨涉及后踝的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手术治疗36例涉及后踝骨折的踝关节骨折患者。结果 36例均获随访,时间12~21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0~16周。根据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OFAS)评分:优19例,良13例,可4例,优良率为88... 目的探讨涉及后踝的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手术治疗36例涉及后踝骨折的踝关节骨折患者。结果 36例均获随访,时间12~21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0~16周。根据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OFAS)评分:优19例,良13例,可4例,优良率为88.9%。结论根据骨折类型选择手术方式和固定方法,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涉及后踝的踝关节骨折,可保证踝关节获得解剖复位,最大限度地恢复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后踝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不同术式的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指腹缺损 被引量:5
4
作者 朱金强 沈柏晓 +1 位作者 雷云龙 范宝平 《临床骨科杂志》 2009年第3期283-285,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的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指腹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56例(56指)指腹缺损,应用邻指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腹4指,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2~5指指腹25指,带指神经血管蒂的岛状推进皮瓣修复2~4指指腹15指,指动脉背侧...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的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指腹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56例(56指)指腹缺损,应用邻指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腹4指,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2~5指指腹25指,带指神经血管蒂的岛状推进皮瓣修复2~4指指腹15指,指动脉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2~4指指腹6指,吻合血管的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示指指腹合并血管神经缺损2指,邻指带皮蒂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中指指腹4指。皮瓣切取面积为1.5 cm×2.0 cm~3.0 cm×4.0 cm。结果56指皮瓣全部成活。随访1~2年,指腹外形满意,感觉恢复良好,指腹感觉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33指恢复至S4,13指恢复至S3+,7指恢复至S3,3指恢复至S2。结论灵活应用不同术式的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指腹缺损,手术简便易行、安全、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损伤 外科皮瓣 治疗结果
下载PDF
经后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 被引量:1
5
作者 朱金强 沈柏晓 +2 位作者 杨自荣 吴杰 李炳楠 《临床骨科杂志》 2014年第6期683-685,688,共4页
目的:探讨经后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手术治疗21例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采用后外侧入路显露胫骨后外髁,对骨折进行支撑钢板内固定,关节面塌陷者采用异体骨或自体髂骨植骨。结果21例均获随访,时间13-1... 目的:探讨经后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手术治疗21例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采用后外侧入路显露胫骨后外髁,对骨折进行支撑钢板内固定,关节面塌陷者采用异体骨或自体髂骨植骨。结果21例均获随访,时间13-19个月。1例膝关节伸直轻度受限(-5.0°),其余患者无膝关节伸直障碍。膝关节总伸屈度95.0°-135.0°(122.6°±12.8°)。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9-16周。 Rasmus-sen放射学评分:术后即刻13-18(16.2±2.7)分,末次随访时11-18(15.5±3.2)分。后倾角:术后即刻6.0°-9.0°(7.8°±1.5°),末次随访5.5°-10.0°(7.6°±1.8°)。 HSS膝关节评分65-98(83.9±8.2)分。结论经后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尽管暴露范围较局限,但可直视下进行复位固定位置,具有一定优势,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后外侧入路
下载PDF
真空负压引流瓶在跟骨骨折术后的应用分析
6
作者 范宝平 杨文峰 +4 位作者 曲广宇 朱金强 杨兵 沈柏晓 吴琴明 《浙江创伤外科》 2013年第2期217-218,共2页
目的探讨真空负压引流瓶在跟骨骨折术后的应用和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4月选取跟骨骨折切复内固定术患者43例,术后放置真空负压引流瓶的20例为观察组,放置普通引流瓶的23例为对照组。观察术后引流量、引流时间、术后伤口... 目的探讨真空负压引流瓶在跟骨骨折术后的应用和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4月选取跟骨骨折切复内固定术患者43例,术后放置真空负压引流瓶的20例为观察组,放置普通引流瓶的23例为对照组。观察术后引流量、引流时间、术后伤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引流时间、术后肤坏死、皮下积液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引流总量无明显差异。结论真空负压引流瓶应用于跟骨骨折后术后引流效果优于负压引流球,可减少术后伤口积血的发生,有利于预防术后伤口感染和伤口延迟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负压引流瓶 跟骨骨折内固定
下载PDF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8
7
作者 朱金强 沈柏晓 +2 位作者 杨文峰 范宝平 曲广宇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6-117,共2页
目的总结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胫前区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4年6月-2008年12月,收治12例足、踝及胫前区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男8例,女4例;年龄21~63岁,平均44.8岁。交通伤9例,慢性溃... 目的总结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胫前区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4年6月-2008年12月,收治12例足、踝及胫前区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男8例,女4例;年龄21~63岁,平均44.8岁。交通伤9例,慢性溃疡、胫前区术后瘢痕、足背皮肤撕脱伤术后感染坏死创面各1例。缺损部位:足背6例,足跟、踝部、胫前区各2例。软组织缺损范围6cm×4cm~16cm×9cm。病程3d~18个月。采用大小为8cm×6cm~18cm×10cm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缺损,将小隐静脉近端与创面周围的回流静脉吻合,腓肠神经近端与皮瓣受区供体神经端侧缝合。供区植皮修复。结果术后皮瓣均顺利成活,创面Ⅰ期愈合。供区2例植皮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成活;其余植皮均顺利成活,切口Ⅰ期愈合。1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4个月,平均9个月。术后16周根据英国医学研究会标准进行感觉功能评定,其中S23例,S2+5例,S34例。其中9例皮瓣两点辨别觉10~16mm,平均14mm。皮瓣色泽、质地、弹性良好,行走后无水疱及皮肤破溃损伤等。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及胫前区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时,将小隐静脉近端与受区回流静脉吻合,腓肠神经近端与皮瓣受区供体神经端侧缝合,利于皮瓣成活及感觉恢复,修复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 足踝部 软组织缺损 修复
原文传递
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及髂骨膜瓣移位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 被引量:3
8
作者 朱金强 沈柏晓 杨文峰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31-632,共2页
目的总结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及髂骨膜瓣移位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4月-2007年3月,收治22例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男12例,女10例;年龄25~53岁,平均42岁。均为闭合性骨折。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8例,高... 目的总结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及髂骨膜瓣移位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4月-2007年3月,收治22例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男12例,女10例;年龄25~53岁,平均42岁。均为闭合性骨折。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8例,高处坠落伤4例。受伤至手术时间5h~43d。新鲜骨折20例,陈旧性骨折2例。骨折部位分型:头下型10例,经颈型12例。骨折Garden分型:Ⅲ型6例,Ⅳ型16例。术前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22.80±8.75)分。采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及髂骨膜瓣移位加空心加压螺钉治疗。结果术后1例供区伤口伴液化渗出,经换药治愈;其余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0~60个月,平均42个月。21例股骨颈骨折愈合,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3.5个月;1例骨折不愈合并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于术后6个月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14个月Harris评分为(86.40±7.95)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及髂骨膜瓣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可改善骨折端血运,促进骨折愈合,减少股骨头坏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骨移植 带血管蒂髂骨瓣
原文传递
俯卧位后外侧入路治疗严重踝关节骨折脱位 被引量:5
9
作者 朱金强 沈柏晓 杨文峰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4年第2期187-188,共2页
目的总结内固定手术治疗严重踝关节骨折脱位的体位、手术入路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俯卧位、后外侧入路、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37例合并后踝骨折的严重踝关节骨折脱位。结果37例均获随访12~23个月,平均1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2~5个月,平... 目的总结内固定手术治疗严重踝关节骨折脱位的体位、手术入路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俯卧位、后外侧入路、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37例合并后踝骨折的严重踝关节骨折脱位。结果37例均获随访12~23个月,平均1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2~5个月,平均3.3个月。踝关节功能根据AOFAS评分评定:优19例,良13例,可5例,优良率86.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严重踝关节骨折脱位时采用俯卧位后外侧入路利于后踝显露、复位固定及恢复胫距关节解剖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脱位 后踝骨折 俯卧位 踝关节后外侧入路
原文传递
第四腰动脉穿支皮瓣治疗骶尾部小面积褥疮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金强 沈柏晓 雷云龙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531-1532,共2页
目的总结第4腰动脉穿支皮瓣修复骶尾部小面积褥疮的疗效。方法 2002年1月-2012年10月,采用第4腰动脉穿支皮瓣修复骶尾部小面积褥疮17例。男11例,女6例;年龄23~84岁,平均71.6岁。褥疮根据美国国家压疮专家组(NPUAP)分度标准:Ⅲ度8例,Ⅳ度... 目的总结第4腰动脉穿支皮瓣修复骶尾部小面积褥疮的疗效。方法 2002年1月-2012年10月,采用第4腰动脉穿支皮瓣修复骶尾部小面积褥疮17例。男11例,女6例;年龄23~84岁,平均71.6岁。褥疮根据美国国家压疮专家组(NPUAP)分度标准:Ⅲ度8例,Ⅳ度9例。病程30 d^9个月,平均2.5个月。褥疮范围5 cm×4 cm^7 cm×5 cm。皮瓣切取范围15 cm×8 cm^17 cm×10 cm。供区直接缝合。结果术后1例皮瓣边缘坏死、1例切口愈合不良合并轻度感染,均经对症治疗后愈合;其余皮瓣完全成活,创面Ⅰ期愈合。供区1例切口边缘皮肤坏死,经换药愈合;其余切口均Ⅰ期愈合。1例术后2个月余因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肺部感染死亡;余16例获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2年,平均6.4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形满意,皮肤颜色及弹性均恢复较好,术后3个月皮瓣触、痛觉与周围正常皮肤相似。褥疮无复发。结论第4腰动脉穿支皮瓣设计简便、血供可靠、不损伤臀部肌肉、供区无需植皮,术后褥疮复发率低,是修复骶尾部小面积褥疮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尾部褥疮 第4腰动脉穿支皮瓣 创面修复
原文传递
指动脉终末背侧支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 被引量:1
11
作者 范宝平 杨文峰 +3 位作者 曲广宇 朱金强 沈柏晓 吴琴明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2年第32期40-41,共2页
目的探讨指动脉终末背侧支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疗效。方法15例15指指端缺损患者,缺损面积0.8cm×0.6cm~1.8cm×1.2cm,采用1.0cm×0.8cm~2.0cm×1.5cm指动脉终末背侧支岛状皮瓣修复,观察其疗效。结果15... 目的探讨指动脉终末背侧支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疗效。方法15例15指指端缺损患者,缺损面积0.8cm×0.6cm~1.8cm×1.2cm,采用1.0cm×0.8cm~2.0cm×1.5cm指动脉终末背侧支岛状皮瓣修复,观察其疗效。结果15例中14例皮瓣全部存活;1例术后出现少部分坏死,予以切除坏死组织,缩短部分骨质,创面愈合;1例术后第1天出现静脉危象,拆除部分缝线后好转。所有患者均在术后2周拆线,当时见皮瓣及植皮区皮肤组织均存活,随访3~9个月,皮瓣质地较健指稍差,无明显臃肿,无关节活动受限,供区无明显并发症。结论指动脉终末背侧支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能获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指动脉终末背侧支 指端缺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