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莫替丁辅助治疗对急性肠胃炎患者症状、胃肠道功能和炎症的影响
1
作者 段方方 沈桂佳 曹慧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4期779-781,共3页
目的:研究法莫替丁辅助治疗对急性肠胃炎患者症状、胃肠道功能和炎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肠胃炎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30)。对照组给予肌肉注射盐酸甲氧氯普胺10 mg,观察组... 目的:研究法莫替丁辅助治疗对急性肠胃炎患者症状、胃肠道功能和炎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肠胃炎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30)。对照组给予肌肉注射盐酸甲氧氯普胺10 mg,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法莫替丁20 mg治疗,比较两组胃肠道功能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前及治疗3 d后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测定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以个体生活质量评估量表(The Quality of Life Scale,QOL)、舒适度量表(General Comfort Questionnaire,GCQ)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腹痛、腹泻及呕吐改善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6、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80.00%)(P<0.05);治疗后观察组QOL、GCQ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法莫替丁辅助治疗急性肠胃炎患者可以促进其临床症状及胃肠道功能恢复,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临床疗效,有效改善生活质量并提高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莫替丁 急性肠胃炎 临床症状 胃肠道功能 炎症因子
下载PDF
siRNA靶向抑制CDCA5基因表达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陈墅圳 聂玉强 +2 位作者 杜艳蕾 徐言 沈桂佳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97-101,共5页
目的探讨小干扰RNA(siRNA)靶向抑制细胞分裂周期相关蛋白5(CDCA5)基因表达对人肝癌HepG2细胞株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优化siRNA转染条件,将3条靶向抑制CDCA5基因的siRNA载体片段(序列1、2和3)分别高效转染人肝癌HepG2细胞(A、B和C组),... 目的探讨小干扰RNA(siRNA)靶向抑制细胞分裂周期相关蛋白5(CDCA5)基因表达对人肝癌HepG2细胞株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优化siRNA转染条件,将3条靶向抑制CDCA5基因的siRNA载体片段(序列1、2和3)分别高效转染人肝癌HepG2细胞(A、B和C组),并设阴性对照组(NC组)及空白组。免疫印迹法检测转染72h各组CDCA5蛋白的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转染24、48、72、96、120h各组细胞的增殖能力,Annexin V-FITC/PI双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转染48h的凋亡情况。结果 A、B和C组的CDCA5蛋白水平均低于NC组和空白组(P<0.05),其中B组的表达率最低,抑制率最高,达89.3%,故选择序列2进行后续实验。自转染48h起,B组的相对增殖率均低于NC组和空白组(P<0.05);B组转染72h的相对增殖率为(66.58±2.58)%,均低于其他观察时间点(P<0.05)。B组转染48h的早期和晚期凋亡率分别为(17.43±2.31)%和(22.37±2.21)%,均高于NC组和空白组(P<0.05)。结论通过siRNA能够降低HepG2细胞的CDCA5表达水平,有效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干扰RNA 肝癌 细胞分裂周期相关蛋白5 增殖 凋亡
下载PDF
PPAR-β/δ及其激动剂L165041对小鼠肝脏成瘤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沈桂佳 安鹏 +3 位作者 聂玉强 沈波 罗玉龙 李智明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1350-1353,共4页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ion activated receptor,PPAR-β/δ)及其激动剂L165041对小鼠肝脏成瘤的影响。方法将雄性PPAR-β/δ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1、2,将雄性野生型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2,...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ion activated receptor,PPAR-β/δ)及其激动剂L165041对小鼠肝脏成瘤的影响。方法将雄性PPAR-β/δ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1、2,将雄性野生型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2,用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DEN)造肝癌模型,并给予实验组1及对照组1以PPAR-β/δ激动剂L165041的干预处理,8个月后观察小鼠肝脏肿瘤生长情况。结果实验组1患肝癌的比率为76.9%(10/13);实验组2患肝癌的比率为87.5%(7/8);对照组1患肝癌的比率为11.1%(1/9);对照组2患肝癌的比率为25.0%(2/8),对照组1和对照组2的总体患癌率低于实验组1和实验组2(P<0.05),实验组1与实验组2、对照组1与对照组2总体患癌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ARβ/δ具有预防小鼠肝脏成瘤的作用,L165041在本实验中的作用未体现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AR-β/δ 基因敲除 肝癌 激动剂
下载PDF
异甘草酸镁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沈桂佳 谢敏华 +3 位作者 陈升 刘申颖 梅鹏飞 蔡长春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9年第31期49-52,共4页
目的:探讨异甘草酸镁联合熊去氧胆酸(ursodesoxycholic acid,UDCA)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九江学院附属医院住院的PBC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 目的:探讨异甘草酸镁联合熊去氧胆酸(ursodesoxycholic acid,UDCA)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九江学院附属医院住院的PBC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病例组(32例)与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熊去氧胆酸,病例组给予熊去氧胆酸+异甘草酸镁。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及免疫指标。结果:病例组治疗总有效率96.78%高于对照组78.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S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γ-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transpetidase,γ-GGT)、IgG、IgA、IgM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病例组ALT、AST、TBIL、γ-GGT、IgG、IgA、IgM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和免疫指标,具有协同作用,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甘草酸镁 熊去氧胆酸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下载PDF
异甘草酸镁联合双环醇对HBV感染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影响
5
作者 沈桂佳 梅鹏飞 +3 位作者 陈升 陈标 刘申颖 蔡长春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9年第28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异甘草酸镁联合双环醇对HBV感染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及肝脾影像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本院住院的HBV感染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7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7例。对照... 目的:探讨异甘草酸镁联合双环醇对HBV感染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及肝脾影像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本院住院的HBV感染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7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异甘草酸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双环醇。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肝纤维化及影像学指标。结果:病例组有效率为94.59%,高于对照组的75.68%(P<0.05);治疗后观察组ALT、AST、TBIL、HA、LN、PCⅢ、CⅣ均低于对照组,而ALB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脾脏厚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联合双环醇对HBV感染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能明显改善肝功能,减轻肝纤维化程度,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良好,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甘草酸镁 双环醇 HBV 感染失代偿期肝硬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