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释“捆”
1
作者 沈梦飞 刘传鸿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74-76,共3页
对于《孟子》中"捆屦"之"捆"的解释,存有三种不同的观点:一种释为"叩椓",一种释为"编织",第三种将"叩椓"与"编织"合流。文章认为"捆"当释为"编织"义。
关键词 孟子 叩椽 编织
下载PDF
临安市广场路违章占道经营调查分析
2
作者 沈梦飞 朱慧斌 《城市管理与科技》 2008年第5期49-51,共3页
违章占道经营是指单位或个人未依法取得合法占道经营手续,占用城市共用道路从事商品买卖、交易的行为。在当前中国的城市市容管理中,违章占道经营问题已日益凸现,不但影响交通,而且影响市容环境,造成市民不满。
关键词 占道经营 违章 临安市 城市市容管理 广场 市容环境
下载PDF
试论“昧、冒、没、蒙”的关系
3
作者 沈梦飞 《新余高专学报》 2008年第1期84-86,共3页
昧、冒、没、蒙四字当为同源字,而非通假字,且均有"冒着、顶着"之义项;当此四字与"死"组合成词后,均有"冒着、顶着死亡的危险"义。
关键词 同源字 语音 语义
下载PDF
纳米材料在体外诊断技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李万万 沈梦飞 刘心怡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74-86,共13页
由于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光、磁、电、热性能,可用于产生不同类型的检测信号、放大检测信号的强度及简化检测过程等,因此基于纳米材料的体外诊断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介绍了半导体量子点、金纳米颗粒和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等典型纳米... 由于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光、磁、电、热性能,可用于产生不同类型的检测信号、放大检测信号的强度及简化检测过程等,因此基于纳米材料的体外诊断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介绍了半导体量子点、金纳米颗粒和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等典型纳米材料的性能特点,综述了近年来将具有优异光学性能的半导体量子点、电性能和热性能的金纳米颗粒和超顺磁性的氧化铁纳米颗粒等纳米材料应用于检测核酸、蛋白、小分子、细菌和病毒等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涉及的纳米材料的宏量制备及修饰、自动化检测及临床评价等方面做了简单评述,以助力纳米体外诊断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光、磁、电、热性能 体外诊断
原文传递
基于新型发光材料的荧光免疫吸附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沈梦飞 武卫杰 +2 位作者 刘心怡 李丹 李万万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1年第11期2190-2194,共5页
荧光免疫吸附检测技术利用荧光物质标记识别分子,基于待测物与识别分子的特异性结合对待测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具有操作简单、耗时少、成本低、稳定性好等优点。随着纳米材料的飞速发展及其在荧光免疫吸附检测技术中的广泛应用,该技术... 荧光免疫吸附检测技术利用荧光物质标记识别分子,基于待测物与识别分子的特异性结合对待测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具有操作简单、耗时少、成本低、稳定性好等优点。随着纳米材料的飞速发展及其在荧光免疫吸附检测技术中的广泛应用,该技术在生物检测的领域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量子点、碳点、稀土上转换纳米粒子、聚集诱导发光材料等新型发光材料的光学性能特点以及将其构建新型荧光免疫吸附检测平台,综述了近年来基于这些新型发光材料构建荧光免疫吸附检测平台对蛋白、核酸、病毒、细菌和小分子霉菌毒素等物质检测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该技术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进一步提高自动化水平争取实现实时检测,以及加快检测技术在诊断领域的临床转化等,希望本文的系统介绍可以助力高性能荧光免疫吸附检测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免疫吸附检测 新型发光材料 纳米粒子 生物医学诊断
原文传递
基于功能纳米材料的液相生物芯片检测技术 被引量:2
6
作者 武卫杰 冷远逵 +1 位作者 沈梦飞 李万万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83-299,共17页
近年来基于编码微球的液相生物芯片技术在对单一样本进行高通量和多指标检测中发挥巨大的作用。由于其快速的动力学结合速率、高通量、高灵敏和多元检测的优势,因此基于编码微球的液相芯片对基因分析、蛋白表达、疾病的早期诊断、预后... 近年来基于编码微球的液相生物芯片技术在对单一样本进行高通量和多指标检测中发挥巨大的作用。由于其快速的动力学结合速率、高通量、高灵敏和多元检测的优势,因此基于编码微球的液相芯片对基因分析、蛋白表达、疾病的早期诊断、预后等也是一种强有力的检测工具。受益于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功能纳米颗粒/聚合物复合微球的应用,液相生物芯片在提高其多元分析能力、分析灵敏度和自动化检测等多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本文将分别从液相生物芯片概述、功能纳米颗粒编码微球、功能纳米颗粒编码微球的制备、基于编码微球的液相生物芯片的设计及性能调控等方面来介绍近年来基于功能纳米材料的液相生物芯片技术的研究进展。最后,我们对液相生物芯片技术存在的挑战和可能的解决方案进行总结,并对其技术发展方向及应用前景进行展望。希望通过本文的系统介绍可助力液相生物芯片检测技术及其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生物芯片 编码微球 功能纳米材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