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求实通会 胜义纷纭——评陈增杰《唐诗志疑录》
- 1
-
-
作者
沈洪保
-
机构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
-
出处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93-96,共4页
-
文摘
《唐诗志疑录》是一部重在探究唐诗解读中疑难问题的专著。著者在立足文献,充分占有资料,参酌前人意见的基础上,查漏解疑,排比考释,纠错补失,推陈出新,提出许多独到的见解;又以比较的方法,从文艺学(诗学)的视角,作鉴别赏析,感悟良多。该书无论在其所提供的丰富的新见方面,还是在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求实与通会结合的治学方法上,都具有启迪意义。
-
关键词
陈增杰
《唐诗志疑录》
文献学
文艺学
-
Keywords
CHEN Zengjie
Tang Shi Zhi Yi Lu
Philology
Literature studies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毛冒)(毛匋)”试解
- 2
-
-
作者
沈洪保
-
机构
温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
-
出处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62-64,共3页
-
文摘
敦敏《赠芹圃》诗,频为《红楼梦》研究者所引用。其中“一醉(毛冒)(毛匋)白眼斜”的“(毛冒)(毛匋)”(也有作瑁(王匋)),诸词书未收,音义不详。经考订,当是“酕醄”之误。
-
关键词
敦敏
《赠芹圃》
(毛冒)()
-
Keywords
Dun Min
zengqinpu
maotao
-
分类号
I207.411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释“峰朵”
被引量:1
- 3
-
-
作者
沈洪保
-
出处
《浙江学刊》
1983年第1期63-63,共1页
-
文摘
“峰朵”一词,我国台湾省的《中文大辞典》和日本《大汉和辞典》释为“峰上之木枝也”,引唐贯休《将八匡山宿韩判官宅》诗:“黛青峰朵孤吟后,雪白猿儿必寄来。”明李奎《游天竺寺》诗:“白云嵌紫岑,峰朵开芙蓉。”看来,这样解释还需再作探讨。“峰朵”之“峰”字无疑是山峰之峰,而“朵”是木枝吗?贯休的诗句“黛青峰朵”,用“黛青”修饰“峰朵”。“黛青”是青黑色,远山的色彩常常是这样的,近山的色彩就不会是“黛青”色的。可是远山上的木枝却是看不清楚的,只有近山上的木枝才能看清楚,可是近山的木枝是不可能呈现“黛青”色的。李奎的诗句“峰朵开芙蓉”,这句可以解释作“峰上木枝上开着芙蓉”吗?山上有各种各样的树木,怎么可以笼统地说森枝上开着芙蓉呢?
-
关键词
汉和辞典
量词
台湾省
贯休
芙蓉
解释
色彩
青峰
山峰
远山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历史上的曹操与小说中的曹操
被引量:1
- 4
-
-
作者
沈洪保
-
出处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5年第5期50-52,共3页
-
文摘
五十年代末,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翦伯赞等人,曾发起为曹操恢复名誉的讨论,人们称之为着曹操翻案。曹操究竟是怎么的一个人?千百年来争论很多.有人认为历史上的曹操是个杰出人物,小说中的曹操是个反面角色。
-
关键词
曹操
小说
郭沫若
五十年
丑化
歪曲
名誉
翦伯赞
历史学家
年代
-
分类号
C912.3
[经济管理]
I20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释“珻”
- 5
-
-
作者
沈洪保
-
出处
《辞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37-138,共2页
-
文摘
释“珻”沈洪保黄宗英写过一篇报告文学《橘》,报告了国内外知名的老柑橘专家曾勉先生的一些情况。曾勉先生是浙江温州瑞安人,与黄宗英是同乡,因此他们用普通话对话时,常橘进许多亲切的方言──温州话。《橘》中有这么几句对话:黄说:“曾老我给你添饭,多吃点,把身...
-
关键词
温州话
方言
普通话
多吃点
《集韵》
报告文学
辞书
感情色彩
国内外知名
“阿姨”
-
分类号
H139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艹晏)、戛、蔸
- 6
-
-
作者
沈洪保
-
机构
浙江省温州师专中文科
-
出处
《浙江学刊》
1985年第4期68-69,共2页
-
文摘
《高常侍集》中有《奉和储光羲》这样一首诗,诗中有“山(艹晏)浴兰沚,水若居云屏”句。这“山(艹晏)”不知指什么,这“(艹晏)”字也不知读何音。查历来字典、词典、韵书均未见。《储光羲集》中有一首《同诸公秋霁曲江俯见南山》诗,诗题与高适《奉和储光羲》不同,全诗从头到尾句子却基本相同,其中稍有不同的仅“山(艹晏)”作“山戛”,“兰沚”作“兰阯”等。这“山戛”也不知指什么。“戛”字字典里虽然有收,但仅立古代兵器,即戟;礼、法;击等义项。
-
关键词
韵书
句子
词典
储光羲
高适
国语
字典
曲江
量词
南山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谈“峭措”
- 7
-
-
作者
沈洪保
-
出处
《浙江学刊》
1983年第4期118-118,共1页
-
文摘
近读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钱仲联先生笺注的宋刘克庄的《后村词笺注》,该书卷四,三二四页,有一首《鹧鸪天·戏题周登乐府》词:“诗变齐梁体已浇,香奁新制出唐朝。纷纷竞奏桑间曲,寂寂谁知爨下焦?挥彩笔,展红绡。十分峭措称妖娆。可怜才子如公瑾,未有佳人敌小乔!”词中“峭措”是什么意思?钱仲联先生笺注说:“峭措,应是瘦削寒酸之意。”这个解释是值得商榷的。大约钱先生认为“峭”即“峭削”“瘦削”,“措”即“措大”。旧称贫寒的读书人为“措大”,“措大习气”即寒酸气。因此钱先生把“峭措”解作“瘦削寒酸”。
-
关键词
古籍出版
钱仲联
刘克庄
后村词
王念孙
声近义通
唐朝
商榷
鹧鸪
小乔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谢灵运二题
- 8
-
-
作者
沈洪保
-
出处
《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2年第2期2-7,共6页
-
文摘
一、从屈赋中寻求共鸣屈原是我国历史上的伟大的悲剧人物,他的光辉诗篇与精神道德。对整个中华民族有着巨大的影响。将探幽揽胜的谢灵运和悲愤交加的屈原并提,也许有点风马牛不相及,但我们在读谢诗时,却不时感觉到屈原的精灵魂魄越过漫漫的历史长空。
-
关键词
白石岩下径行田
永嘉郡
精神道德
登上戍石鼓山
悲剧人物
山水诗
游岭门山
九歌
《招魂》
始宁墅
-
分类号
N
[自然科学总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