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型异种骨软骨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
1
作者 沈洪园 黄华扬 +5 位作者 张余 郑小飞 李凭跃 徐国风 王泽锦 王庆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44期7729-7732,共4页
背景:目前应用的各种软骨修复方法均有其优点和不足,修复组织多以纤维软骨为主,缺乏正常透明软骨的组织化学特性和生物力学特性。目的:探讨生物型异种骨软骨移植修复关节软骨损伤的可行性。方法:实验动物普通山羊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供... 背景:目前应用的各种软骨修复方法均有其优点和不足,修复组织多以纤维软骨为主,缺乏正常透明软骨的组织化学特性和生物力学特性。目的:探讨生物型异种骨软骨移植修复关节软骨损伤的可行性。方法:实验动物普通山羊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供体为猪膝关节,以Smith&Nephew骨软骨移植器械,取直径4.5 mm、长10 mm的圆柱状骨软骨条,应用专利技术对动物骨软骨进行去抗原,对照组供体为羊膝关节骨软骨条,以低温冷冻法保存。分别于股骨滑车及内侧髁负重面的损伤处作骨软骨植入,术后16,32周处死动物,进行大体形态及病理切片观察。结果与结论:大体观察实验组部分软骨缺损移植处有纤维样的组织覆盖;部分移植物原表面软骨发黄,表面与周缘软骨有明显界限;对照组大体及切片镜下观察软骨缺损区基本被移植软骨覆盖,移植边缘可见裂隙。结果可见生物型异种骨软骨移植修复关节软骨损伤的作用与同种异体骨软骨比较有差别,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修复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组织移植 异种异体 同种异体 骨软骨移植 软骨损伤 修复 去抗原处理 省级基金
下载PDF
数字技术与CT引导的经皮骶髂螺钉固定骶髂复合体损伤 被引量:9
2
作者 黄山东 万磊 +6 位作者 沈洪园 徐凯 丁焕文 章莹 魏仲恩 符史发 尹庆水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3-86,共4页
目的评价数字技术与CT引导的经皮骶髂螺钉固定骶髂复合体损伤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经皮骶髂螺钉固定骶髂复合体损伤14例,包括骶骨骨折8例,其中DenisⅠ型骶骨骨折5例,DenisⅡ型骶骨骨折3例;骶髂关节脱位5例,骶髂关节骨折脱位1例。术... 目的评价数字技术与CT引导的经皮骶髂螺钉固定骶髂复合体损伤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经皮骶髂螺钉固定骶髂复合体损伤14例,包括骶骨骨折8例,其中DenisⅠ型骶骨骨折5例,DenisⅡ型骶骨骨折3例;骶髂关节脱位5例,骶髂关节骨折脱位1例。术前行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在计算机中模拟手术,确定个性化的进钉点和进钉方向。在CT引导下进行手术。结果手术时间为20~43min,平均28min。1例于术中钻入导针时出现一过性腹部疼痛,扫描发现导针钻入过长,退出后疼痛消失,术后复查大小便常规正常。未发生伤口和深部感染。未发现螺钉松动断裂、双下肢不等长和骨盆畸形等。术后均获随访。14例均恢复工作。术后X线及/或CT扫描显示螺钉位置良好。术后3~4个月均获骨性愈合。根据Matta评分标准评定,优11例,良3例。Majeed功能评分,优12例,良2例。结论数字技术和CT引导的经皮骶髂螺钉技术是一种微创、安全、可靠的骶髂复合体损伤的固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髂复合体损伤 骶髂螺钉 经皮内固定 数字骨科
下载PDF
前交叉韧带损伤膝关节侧副韧带长度的变化(英文)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凭跃 尹庆水 +4 位作者 黄华扬 李鉴轶 沈洪园 王泽锦 王庆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0期9480-9484,共5页
背景:侧副韧带对膝关节的稳定性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2D/3D图像配准技术可以实现膝关节的运动还原并获得前交叉韧带损伤后生理屈曲过程中内侧副韧带和外侧副韧带长度变化规律。目的:对前交叉韧带损伤膝关节侧副韧带长度变化进行运动还原... 背景:侧副韧带对膝关节的稳定性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2D/3D图像配准技术可以实现膝关节的运动还原并获得前交叉韧带损伤后生理屈曲过程中内侧副韧带和外侧副韧带长度变化规律。目的:对前交叉韧带损伤膝关节侧副韧带长度变化进行运动还原体内稳定性研究。方法:选择单侧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而对侧正常的8例患者,在生理负重屈曲采集0°,15°,30°,60°和90°时的相互垂直的2D图像,与CT(3D)图像在虚拟X射线投射系统进行2D/3D图像配准,还原膝关节不同角度时的股骨和胫骨相对3D位置关系,并通过韧带止点还原的方法对内侧副韧带、外侧副韧带进行韧带长度分析,并对比两侧。结果与结论:内侧副韧带损伤后在0°,15°和30°患膝内侧副韧带长度较健膝增加;内侧副韧带损伤后在0°、15°和30°患膝外侧副韧带长度较健膝减少,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提示,在0°、15°和30°,前交叉韧带损伤后患膝内侧副韧带长度较健膝增加,而外侧副韧带长度较健膝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稳定性测试 膝关节 内侧副韧带 外侧副韧带
下载PDF
股骨双隧道Y型双束LARS人工韧带关节镜下重建后交叉韧带11例 被引量:9
4
作者 黄华扬 郑小飞 +1 位作者 张余 沈洪园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6期7110-7113,共4页
回顾性分析2007-01/07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骨科收治的男性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11例。采用股骨双隧道Y型双束LARS人工韧带进行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分别于屈膝90°和30°位拉紧固定。1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所有患者均未出... 回顾性分析2007-01/07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骨科收治的男性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11例。采用股骨双隧道Y型双束LARS人工韧带进行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分别于屈膝90°和30°位拉紧固定。1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滑膜炎、韧带断裂、活动明显受限等并发症。术后X射线示挤压螺钉位置准确,术后抽屈试验全部阴性。术前IKDC评分为D级8例,C级3例;术后早期为A级10例,B级1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9.142,P<0.05)。术前及术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为(65.2±5.6)分和(90.7±3.6)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0.572,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人工韧带 后交叉韧带
下载PDF
前交叉韧带损伤膝关节6个自由度静态加载体的稳定性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凭跃 尹庆水 +4 位作者 黄华扬 李鉴轶 沈洪园 王泽锦 王庆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2012年第4期613-617,共5页
背景:由于膝关节的体外标本无法模拟膝关节的真实运动,而体内的运动测试又无法获得骨结构的运动信息,因而不能得到准确的膝关节稳定性数据,也就无法对膝关节损伤的早期诊断及防治措施进行深入的研究。目的:应用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2D/3... 背景:由于膝关节的体外标本无法模拟膝关节的真实运动,而体内的运动测试又无法获得骨结构的运动信息,因而不能得到准确的膝关节稳定性数据,也就无法对膝关节损伤的早期诊断及防治措施进行深入的研究。目的:应用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2D/3D图像配准技术及图像处理技术对前交叉韧带损伤膝关节6个自由度变化进行静态加载体内稳定性测试。方法:8例患者单侧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而对侧正常,膝关节在屈曲0°,30°,60°和90°时分别进行134N前加载。采集各角度相互垂直的2D图像,与3DCT图像在虚拟X射线投射系统进行2D/3D图像配准,还原膝关节不同角度时的股骨和胫骨相对3D位置关系,获得膝关节6个自由度数据。结果与结论:前交叉韧带断裂后胫骨前移均明显增加,在完全伸直(0°)时胫骨前移最小,胫骨前移在30°时达到最大;胫骨前移在60°和90°时逐渐减小,各角度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0)。前交叉韧带断裂后,膝关节胫骨内旋、内移均较健侧增加(P=0.000)。提示通过2D/3D图像配准技术可以实现对膝关节静态加载的体内稳定性分析;前交叉韧带损伤后膝关节前移、内旋和内移均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损伤 膝关节 三维重建 2D/3D图像配准 稳定性测试 体内
下载PDF
静态加载时肌力对膝关节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凭跃 尹庆水 +4 位作者 黄华扬 李鉴轶 沈洪园 王泽锦 王庆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625-2628,共4页
目的对ACL正常和损伤膝关节进行麻醉前后的静态加载在体稳定性检测,评价肌力对膝关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8名志愿者单侧膝关节ACL断裂而对侧正常,连续硬膜外麻醉效果充分后在0°、30°、60°和90°时分别对其进行134N... 目的对ACL正常和损伤膝关节进行麻醉前后的静态加载在体稳定性检测,评价肌力对膝关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8名志愿者单侧膝关节ACL断裂而对侧正常,连续硬膜外麻醉效果充分后在0°、30°、60°和90°时分别对其进行134N前加载下的在体稳定性测试,测量胫骨前移值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CL正常膝关节麻醉后和麻醉前比胫骨前移在各角度间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5);麻醉后胫骨前移距离在0°时增加了1.7mm,在30°增加最明显,增加了2.7mm,60°时增加2.6mm。在90°增加了2.3mm。ACL断裂膝关节麻醉后和麻醉前比胫骨前移在各角度间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麻醉后胫骨前移距离在0°时增加了2.6mm,在30°增加了3.7mm,60°时增加4.3mm。在90°增加了3.5mm。结论肌力对膝关节的稳定性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测试 膝关节 稳定性
下载PDF
基于2D/3D配准技术的正常膝关节运动还原在体稳定性参数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凭跃 尹庆水 +4 位作者 黄华扬 沈洪园 王庆 王泽锦 李鉴轶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71-574,共4页
目的应用2D/3D图像配准技术进行运动还原以获得正常膝关节韧带的在体稳定性参数。方法在生理负重下利用两台C型臂X线机采集8名志愿者健、膝关节屈曲0°、15°、30°、60°和90°时的两幅相互垂直的X线影像(2D),与... 目的应用2D/3D图像配准技术进行运动还原以获得正常膝关节韧带的在体稳定性参数。方法在生理负重下利用两台C型臂X线机采集8名志愿者健、膝关节屈曲0°、15°、30°、60°和90°时的两幅相互垂直的X线影像(2D),与由CT重建的三维图像在虚拟X线投射系统进行2D/3D图像配准,还原膝关节不同角度时的股骨和胫骨相对3D位置关系,并通过韧带止点还原的方法对ACL、PCL、MCL、LCL进行韧带长度分析。结果随屈曲角度的增大,ACL长度逐渐缩短,从0(°27.73±1.34)mm至90(°23.34±1.48)mm;PCL长度逐渐增加,从0(°26.5±1.65)mm至90(°33.80±1.97)mm;MCL长度逐渐减小,从0°(38.17±1.40)mm至90°时(35.98±1.50)mm。LCL长度同样逐渐减小,从0°(52.56±1.64)mm至90°(50.22±1.41)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2D/3D图像配准技术可获得正常膝关节生理屈曲过程中韧带长度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D/3D图像配准 膝关节 在体 韧带
下载PDF
以刮除植骨为主治疗四肢骨巨细胞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涛 张余 +6 位作者 徐亮 黄华扬 尹庆水 沈洪园 吴锋 张德春 王庆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2期1107-1109,共3页
目的观察以刮除植骨术为主治疗四肢骨巨细胞瘤的疗效。方法收集2000年5月至2008年5月采用刮除植骨治疗骨巨细胞瘤36例,根据肿瘤部位及骨质破坏的程度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其中单纯刮除植骨或骨水泥填充17例,刮除植骨内固定19例,且在术前... 目的观察以刮除植骨术为主治疗四肢骨巨细胞瘤的疗效。方法收集2000年5月至2008年5月采用刮除植骨治疗骨巨细胞瘤36例,根据肿瘤部位及骨质破坏的程度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其中单纯刮除植骨或骨水泥填充17例,刮除植骨内固定19例,且在术前术后予以辅助治疗。结果随访时间1.5~9.5年,平均5年,5例复发,复发率为13.9%;术后患者肢体功能评定:优19例,良11例,中3例,差3例,总体满意率为91.7%。结论病灶刮除植骨是骨巨细胞瘤基本的外科治疗方法,局部辅助处理措施如高速磨钻磨削、蒸馏水浸泡可达到安全的外科治疗边界,术后予以双膦酸盐辅助治疗可以降低病灶刮除术后的复发率,且术后肢体具有良好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巨细胞瘤 外科手术 刮除术 辅助治疗
下载PDF
七叶皂苷钠联合半量甘露醇不同应用顺序对治疗小腿创伤性水肿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8
9
作者 覃柏 万磊 +1 位作者 沈洪园 林淮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1年第6期542-544,共3页
目的:研究七叶皂苷钠联合半量甘露醇治疗小腿创伤性水肿的用药方式,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134例闭合性胫腓骨骨折合并小腿软组织肿胀患者随机分为A、B组,每组67名患者,A组用七叶皂苷钠后接半量甘露醇静滴,B组半量甘露醇后接七... 目的:研究七叶皂苷钠联合半量甘露醇治疗小腿创伤性水肿的用药方式,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134例闭合性胫腓骨骨折合并小腿软组织肿胀患者随机分为A、B组,每组67名患者,A组用七叶皂苷钠后接半量甘露醇静滴,B组半量甘露醇后接七叶皂苷钠静滴。治疗3天后观察疗效以及并发症。结果:A组显效率为56.72%,总有效率为95.52%;B组显效率为35.82%,总有效率为86.57%;两组病人治疗效果有显著差异(χ2=7.228,P<0.05)。A组静脉炎发生率为20.90%;B组静脉炎静脉炎发生率为53.73%;两组病人静脉炎发生率有显著差异(χ2=18.359,P<0.01)。结论:用七叶皂苷钠后接半量甘露醇静滴是较好的联合用药方式,可提高消除水肿效果,减少静脉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叶皂苷钠 半量甘露醇 创伤性水肿
下载PDF
膨胀螺钉固定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帅 黄华扬 +4 位作者 郑小飞 李凭跃 区永亮 沈洪园 王庆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3年第1期30-34,共5页
背景: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方法很多,且疗效较好。但目前尚无有关固定方法是否能提供坚强固定、恢复原有ACL生物力学特性的相关研究。目的:探讨股骨端膨胀界面螺钉固定腘绳肌腱移植重建ACL的生物力学。方法:取新鲜冰冻成人膝... 背景: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方法很多,且疗效较好。但目前尚无有关固定方法是否能提供坚强固定、恢复原有ACL生物力学特性的相关研究。目的:探讨股骨端膨胀界面螺钉固定腘绳肌腱移植重建ACL的生物力学。方法:取新鲜冰冻成人膝关节标本21具,采用4股腘绳肌腱移植重建ACL,股骨端分别使用膨胀界面螺钉(n=7)、可吸收界面螺钉(n=7)、金属界面螺钉(n=7)固定,测试循环载荷后位移、100 N位移、400 N位移、抗拉刚度、最大拔出载荷、失败模式以及肌腱切割程度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循环载荷后位移:可吸收螺钉组<金属螺钉组<膨胀螺钉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最大拔出载荷:膨胀螺钉组>可吸收螺钉组>金属螺钉组,膨胀螺钉组与可吸收螺钉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膨胀螺钉组与金属螺钉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肌腱切割程度:膨胀螺钉切割伤最轻,可吸收螺钉次之,金属螺钉最重。结论:膨胀界面螺钉的最大拔出载荷、100 N位移、400 N位移以及抗拉刚度均超过普通界面螺钉,对移植肌腱损伤小,可以满足肌腱重建固定ACL的需要,并可实现单隧道ACL双束解剖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肌腱移植 膨胀螺钉 生物力学
下载PDF
骨道内移植物更合理分布的单隧道单束前交叉韧带重建的中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区永亮 黄华扬 +4 位作者 李凭跃 郑小飞 沈洪园 王庆 陈帅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4年第1期27-30,共4页
背景:骨道内移植物更合理分布的单隧道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ACL)已被生物力学研究证实能够很好地恢复膝关节稳定性,短期随访效果明确,但缺乏中远期的临床随访观察研究。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胫前肌腱骨道内移植物更合理分... 背景:骨道内移植物更合理分布的单隧道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ACL)已被生物力学研究证实能够很好地恢复膝关节稳定性,短期随访效果明确,但缺乏中远期的临床随访观察研究。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胫前肌腱骨道内移植物更合理分布的单隧道单束重建ACL的中期临床疗效。 方法:本组40例,均为男性,年龄18~35岁,平均(26.3±8.7)岁。均行关节镜下骨道内移植物更合理分布的单隧道单束同种异体胫前肌腱重建,并进行术后随访。采用IKDC评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并进行麦氏征试验、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及轴移试验比较患者术前和术后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和评分。 结果:40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4~48个月,平均(36.5±12.5)个月。术前麦氏征阳性8例,抽屉试验阳性27例, Lachman试验及轴移试验40例均阳性。术后上述4项试验均为阴性。术前后IKDC评分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胫前肌腱骨道内移植物更合理分布的单隧道单束重建ACL的中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ACL) 关节镜 单隧道 重建 中期疗效
下载PDF
关节镜下单隧道双束异体胫前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 被引量:11
12
作者 黄华扬 郑小飞 +4 位作者 李凭跃 张余 沈洪园 王泽锦 王庆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09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单隧道双束异体胫前肌腱解剖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的方法和早期疗效。方法采用关节镜下单隧道前内侧束与后外侧束双束异体胫前肌腱解剖重建ACL31例,屈膝60°拉紧固定。结果31例随访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单隧道双束异体胫前肌腱解剖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的方法和早期疗效。方法采用关节镜下单隧道前内侧束与后外侧束双束异体胫前肌腱解剖重建ACL31例,屈膝60°拉紧固定。结果31例随访12-20个月,平均16.2个月。术后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及轴移试验全部阴性。IKDC评分术前(D级22例,C级9例)与术后早期(A级28例,B级3例)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27,P〈0.05);术前及术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61.3±7.2和91.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462,P〈0.05)。结论关节镜下单隧道双束异体胫前肌腱重建ACL能恢复原有的解剖学特点及生物力学特性,操作简单,近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检查 前交叉韧带 移植 同种
下载PDF
单隧道双束膨胀界面钉固定重建前交叉韧带的初步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黄华扬 郑小飞 +4 位作者 李凭跃 沈洪园 张涛 王泽锦 王庆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11年第3期169-173,共5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单隧道双束膨胀界面钉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的早期疗效。方法对40例ACL损伤患者行关节镜下单隧道前内侧束与后外侧束双束异体胫前肌ACL解剖重建,股骨隧道采用自行研制的膨胀界面钉固定法,胫...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单隧道双束膨胀界面钉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的早期疗效。方法对40例ACL损伤患者行关节镜下单隧道前内侧束与后外侧束双束异体胫前肌ACL解剖重建,股骨隧道采用自行研制的膨胀界面钉固定法,胫骨隧道采用界面螺钉束间固定法,屈膝60°拉紧固定。结果 40例获得随访6~30个月,平均25.2个月。术前麦氏征阳性6例,抽屉试验阳性21例,Lachman试验40例均阳性;术后上述3项试验结果均为阴性。IKDC(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评分术前(D级28例,C级12例)与术后末次随访(A级34例,B级6例)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手术前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61.3±7.2)vs(91.6±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单隧道双束膨胀界面钉固定重建ACL能够恢复原有ACL的解剖学特点及生物力学特性,操作简单,近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移植 同种 关节镜检查 双束重建
下载PDF
分期微创治疗膝关节多韧带损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朗新 黄华扬 +4 位作者 李宝丰 沈洪园 王庆 陈帅 区永亮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13年第5期290-293,共4页
目的:探讨分期微创治疗膝关节多韧带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1月至2010年5月于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采用分期微创法治疗20例膝关节脱位多韧带损伤患者,根据Lysholm和IKDC 2000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20例患者平均随访15个月(12... 目的:探讨分期微创治疗膝关节多韧带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1月至2010年5月于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采用分期微创法治疗20例膝关节脱位多韧带损伤患者,根据Lysholm和IKDC 2000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20例患者平均随访15个月(12~36个月),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由术前的(26±5)分提高到术后6个月的(94±5)分(t=44.270,P=0.000);IKDC 2000评分由术前的D级20例提高到术后6个月的A级12例、B级6例、C级2例。结论严格把握治疗时机、分期对关节内外韧带进行修复重建有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治疗膝关节多韧带损伤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损伤 脱位 韧带 软组织损伤 关节镜检查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分期治疗
下载PDF
单隧道异体肌腱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髌骨不稳——12例临床报告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帅 黄华扬 +5 位作者 郑小飞 李凭跃 沈洪园 王庆 区永亮 陈朗新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12年第2期116-123,共8页
目的探讨单隧道同种异体肌腱移植重建内侧髌股韧带(MPFL)治疗髌骨不稳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2年1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采用膝关节镜监视下单隧道异体肌腱移植重建MPFL的12例(15膝)髌骨不稳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单隧道同种异体肌腱移植重建内侧髌股韧带(MPFL)治疗髌骨不稳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2年1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采用膝关节镜监视下单隧道异体肌腱移植重建MPFL的12例(15膝)髌骨不稳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患者术前和末次随访时Kujala评分、Lysholm评分等指标。结果术后随访时间3~21个月(平均12.3个月)。患者术前和末次随访时Kujala评分为(71.5±5.1)分和(93.2±2.4)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659,P=0.004);Lysholm评分为(70.2±6.0)分和(94.4±1.8)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286,P=0.013)。结论膝关节镜监视下单隧道同种异体肌腱移植重建MPFL是一种治疗髌骨不稳的有效方法,对维持髌骨稳定有重要作用,但远期效果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脱位 髌股韧带 移植 同种 关节镜检查
下载PDF
FasT-Fix全内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80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朗新 李宝丰 +4 位作者 沈洪园 王庆 陈帅 区永亮 黄华扬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13年第2期84-88,共5页
目的探讨FasT-Fix全内缝合器修复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采用FasT-Fix全内缝合器治疗的80例半月板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膝关节活动度及半月板愈合情况,评估手术前后Lys... 目的探讨FasT-Fix全内缝合器修复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采用FasT-Fix全内缝合器治疗的80例半月板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膝关节活动度及半月板愈合情况,评估手术前后Lysholm评分的差异。结果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膝关节活动度正常,无交锁。76例患者半月板达到临床愈合标准,临床愈合率95%(76/80);4例修复失败患者出现关节间隙压痛(十),其中2例合并关节积液及McMurray征(+)。术后膝关节Lysholm评分为(85士13)分,明显高于术前的(32士12)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34,P=0.000);80例患者中优60例、良12例、可8例,优良率为90%(72/80)。结论Fast-Fix全内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具有微创、高效、安全等优点,尤其对于难以缝合的半月板后角损伤具有独特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月板 胫骨 膝损伤 修复外科手术 缝合技术 FasT-Fix缝合 关节镜检查
下载PDF
单隧道双束和单束ACL重建的生物力学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庆 黄华扬 +4 位作者 张余 郑小飞 李凭跃 王泽锦 沈洪园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10年第4期271-276,共6页
目的比较单隧道双束和单隧道单束ACL重建膝关节稳定性的差异。方法选用6侧人体膝关节标本,保留完整的关节囊及周围韧带,行单隧道双束和单束ACL重建,在MTS-858生物材料试验系统上测试膝关节在胫前加载(134N)和旋转加载(5N·m内旋胫骨... 目的比较单隧道双束和单隧道单束ACL重建膝关节稳定性的差异。方法选用6侧人体膝关节标本,保留完整的关节囊及周围韧带,行单隧道双束和单束ACL重建,在MTS-858生物材料试验系统上测试膝关节在胫前加载(134N)和旋转加载(5N·m内旋胫骨)下屈曲0°、15°、30°、60°、90°位时的运动学反应。每个膝关节在4个不同条件下进行测试:ACL完整、ACL损伤、单隧道双束重建ACL以及单隧道单束重建ACL,其中单隧道双束及单束ACL均采用双股腘绳肌腱。结果 (1)胫前加载:双束组在屈曲30°、60°和90°位,单束组在屈曲90°位时关节前后稳定性获得良好恢复(P>0.05);在屈曲60°位时双束组的胫前位移明显低于单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旋转加载:与ACL完整组相比较,双束组的胫骨内旋角度在屈曲0°、60°位时无明显变化(P>0.05),屈曲90°位时明显减少(P<0.05);单束组在屈曲0°时无明显变化(P>0.05)。屈曲60°和90°位时双束组的胫骨内旋角度明显小于单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隧道单束ACL重建相比,单隧道双束ACL重建能够更好地恢复膝关节前后稳定性及旋转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移植 同种 生物力学
下载PDF
微创解剖重建踝关节外侧韧带复合体治疗严重踝关节外侧不稳的中期疗效 被引量:2
18
作者 区永亮 黄华扬 +5 位作者 张涛 李凭跃 沈洪园 王庆 孔令闯 涂强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18年第2期75-79,共5页
目的探讨微创解剖重建踝关节外侧韧带复合体治疗严重踝关节外侧不稳的中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收治的36例严重踝关节外侧不稳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自体半腱肌腱带线锚钉微创重建踝... 目的探讨微创解剖重建踝关节外侧韧带复合体治疗严重踝关节外侧不稳的中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收治的36例严重踝关节外侧不稳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自体半腱肌腱带线锚钉微创重建踝关节外侧韧带复合体手术,记录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根据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评估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手术时间30~45 min,平均手术时间(38±5)min;术中出血量2~4 m L,平均出血量(2±1)m L。获随访患者35例,随访时间36~60个月,平均随访时间(45.0±6.8)个月。随访期间未出现复发性踝关节不稳、胫距关节炎、距下关节炎并发症。末次随访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90.3±6.4)分,明显高于术前(54.3±5.6)分(P<0.05);踝关节功能评定:优24例、良7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9%。结论微创解剖重建踝关节外侧韧带复合体治疗严重踝关节外侧不稳操作简单,创伤小,中期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损伤 关节不稳定性 外侧韧带 修复外科手术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带线锚钉 半腱肌腱
下载PDF
异种半月板移植实验研究的初步报告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华扬 王泽锦 +3 位作者 李凭跃 郑小飞 王庆 沈洪园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09年第2期117-121,共5页
目的观察生物型异种半月板移植修复羊半月板缺失的效果,探讨生物型半月板重建正常膝关节半月板的可行性。方法以猪膝关节内侧半月板为供体,应用环氧固定技术对猪半月板进行去抗原处理,制成生物型异种半月板移植体。随机切除6只山羊一侧... 目的观察生物型异种半月板移植修复羊半月板缺失的效果,探讨生物型半月板重建正常膝关节半月板的可行性。方法以猪膝关节内侧半月板为供体,应用环氧固定技术对猪半月板进行去抗原处理,制成生物型异种半月板移植体。随机切除6只山羊一侧膝关节内侧半月板,将生物型异种半月板塑形并与羊内侧半月板的形态和尺寸相匹配,原位植入半月板缺失部位。分别于术后12周、24周、36周处死动物,对移植半月板、股骨内侧髁及内侧胫骨平台进行大体形态、病理切片和电镜扫描观察。结果随着时间延长,异种移植半月板与周边组织愈合良好,并逐渐被新生组织替代;术后12周,移植膝关节软骨未见退变,24~36周后移植膝关节软骨出现轻度退变,移植半月板出现被吸收和宿主纤维母细胞爬行替代现象。结论我们初步认定,生物型异种半月板作为羊半月板缺失移植的供体可被宿主细胞逐渐替代,逐步形成新生的自体半月板,且短期内对移植膝关节软骨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在实验各阶段均未出现明确的免疫排斥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月板 胫骨 移植 异种 软骨 关节 山羊
下载PDF
ACL损伤对交叉韧带上下止点距离影响的运动还原在体稳定性研究
20
作者 李凭跃 尹庆水 +4 位作者 黄华扬 李鉴轶 沈洪园 王泽锦 王庆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400-1402,共3页
目的对前交叉韧带(ACL)损伤后膝关节交叉韧带上下止点距离变化进行运动还原在体稳定性研究。方法 8名志愿者单侧膝关节ACL断裂而对侧正常,在生理负重屈曲采集0°、15°、30°、60°和90°时的相互垂直的2D图像,与CT... 目的对前交叉韧带(ACL)损伤后膝关节交叉韧带上下止点距离变化进行运动还原在体稳定性研究。方法 8名志愿者单侧膝关节ACL断裂而对侧正常,在生理负重屈曲采集0°、15°、30°、60°和90°时的相互垂直的2D图像,与CT(3D)图像在虚拟X线投射系统进行2D/3D图像配准,还原膝关节不同角度时的股骨和胫骨相对3D位置关系,并通过韧带止点还原的方法对ACL、PCL进行韧带长度分析并两侧对比。结果随屈曲角度的增大,ACL长度逐渐缩短、PCL长度逐渐增加;ACL断裂后ACL上下止点间距离、后交叉韧带(PCL)长度和正常比在0°、15°和30°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ACL较损伤前增加、PCL较损伤前长度减小。结论 ACL损伤后生理屈曲过程中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长度变化规律有明显变化;运动还原在体稳定性研究可实现对膝关节生理负重过程中的韧带在体稳定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测试 膝关节 在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