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免疫调节特性骨组织工程支架在修复骨缺损中的应用和发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宇翔 沈烈军 +5 位作者 万诗雨 柴璐渝 逄人奇 李登顺 王鑫 李展振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9期4734-4740,共7页
背景:在使用骨支架修复骨缺损时,注意骨免疫反应的调节对骨再生具有重要意义。目的:综述骨免疫反应对骨修复的影响和具有调节骨免疫功能的骨组织工程支架的设计和其在骨修复中的应用。方法:从Science Direct、PubMed、Web of Science与... 背景:在使用骨支架修复骨缺损时,注意骨免疫反应的调节对骨再生具有重要意义。目的:综述骨免疫反应对骨修复的影响和具有调节骨免疫功能的骨组织工程支架的设计和其在骨修复中的应用。方法:从Science Direct、PubMed、Web of Science与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检索1973-2023年发表的相关文献。英文检索词:“Osteoimmunology,Macrophages,Bone repair materials,Bone scaffold,Bone defects,Bone regeneration”;中文检索词:“骨免疫,巨噬细胞,骨修复材料,骨支架,骨缺损,骨再生”,对筛选出该领域最新研究进展的80篇文献进行归纳分析。结果与结论:①文章详细梳理了骨免疫的起源和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时间点,并阐述了巨噬细胞作为骨免疫调控体系中重要成员,可分为M1(促炎)和M2(抗炎)两类表型,并在骨再生的不同时期发挥着关键作用。在炎症期,M1型巨噬细胞一方面能激活破骨细胞,启动组织修复进程,同时参与骨内微血管网的重建,另一方面炎症后期的骨组织再生过程中,持续高表达M1型巨噬细胞会阻碍新骨形成;而在修复期,M2型巨噬细胞一方面可分泌成骨细胞因子,刺激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和矿化,进而促进骨形成,另一方面,长期激活的M2型巨噬细胞会增加促纤维化分子的分泌,导致瘢痕组织的过度形成,从而延迟愈合过程。因此调控巨噬细胞在适宜的阶段进行表型转换,构建有益于成骨的免疫微环境对骨再生意义巨大。②在设计具备骨免疫调控特性的骨支架过程中,可通过改变支架粗糙度、孔隙结构、刚度、亲水性、表面电荷、表面官能团等理化性质影响非特异性蛋白质和细胞黏附,从而影响骨支架与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而将羟基磷灰石,生物活性玻璃、金属离子、细胞外基质、药物、细胞因子和外泌体等生物活性物质进行表面功能涂层设计,则可在植入机体之后通过释放生物活性物质,主动调控免疫微环境,影响巨噬细胞极化和巨噬细胞与骨骼细胞之间的串扰,促进巨噬细胞更多的M2极化,构建出有利于骨再生的骨免疫微环境。③基于骨组织工程支架的研发,除了关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直接调控因素外,还应注重对干细胞分化的免疫微环境的管理,通过调控适宜的骨免疫微环境,诱导更多的干细胞成骨分化,增强支架的成骨效能,并凝练出“骨免疫调节特性”的理念,深入阐明了骨免疫微环境的多向调节作用并介绍了现有改变支架理化性能和表面功能涂层策略赋予支架骨免疫调控潜能的策略,为指导新一代具有骨免疫调控特性的骨组织工程支架的研发提供新思路。但是骨免疫微环境是一个动态平衡状态,现有研究的调控策略多数未顾虑到调控的动态匹配性,因此针对具有高效且靶向调控免疫微环境的智能骨免疫调控支架的研发,是未来学者研究的重点关注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免疫 免疫系统 骨骼系统 巨噬细胞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骨修复材料 骨支架 骨缺损 骨重建
下载PDF
不同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及对步态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沈烈军 李展振 +1 位作者 张文桥 陈文锋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23期4089-4091,共3页
股骨颈骨折是临床中一种较为常见的骨折,好发于老年人群,骨折后患者骨折近端的血供破坏严重,如不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甚至会引起股骨头坏死或骨折不愈合,临床中采用保守治疗的效果较差,常采用手术疗法[1]。全髋关节置换是治疗该类疾病... 股骨颈骨折是临床中一种较为常见的骨折,好发于老年人群,骨折后患者骨折近端的血供破坏严重,如不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甚至会引起股骨头坏死或骨折不愈合,临床中采用保守治疗的效果较差,常采用手术疗法[1]。全髋关节置换是治疗该类疾病的常见方式,髋关节周围的肌肉、组织复杂,相比于常规的后外侧入路,直接前方入路(DAA)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近端的 后外侧入路 骨折不愈合 步态参数 股骨颈骨折 老年人群 股骨头坏死
下载PDF
肩关节镜带线锚钉内固定术治疗复发性肩关节脱位 被引量:6
3
作者 沈烈军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599-602,共4页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下带线锚钉内固定术治疗复发性肩关节脱位的效果。方法:选取复发性肩关节脱位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肩关节镜下带线锚钉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给予改良Bristow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UCLA评分...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下带线锚钉内固定术治疗复发性肩关节脱位的效果。方法:选取复发性肩关节脱位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肩关节镜下带线锚钉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给予改良Bristow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UCLA评分(33.13±1.49)分,VAS评分(0.54±0.49)分,外展90°位外旋角度(73.62±13.98)°,肩关节前屈上举角度为(157.24±17.38)°,优良率97.37%,均优于对照组的78.9%(P<0.05)。结论:肩关节镜下带线锚钉内固定术治疗复发性肩关节脱位,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改善肩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 肩关节脱位 肩关节镜 带线锚钉
下载PDF
髋关节镜治疗髋关节撞击综合征 被引量:6
4
作者 沈烈军 李展振 +1 位作者 陈文锋 张文桥 《临床骨科杂志》 2019年第2期186-186,共1页
2016年9月~2017年4月,我科采用髋关节镜治疗12例髋关节撞击综合征患者,临床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 12 例,男9例,女3例,年龄25~56岁。凸轮型3例,钳夹撞击型2例,凸轮钳夹撞击型7例。病程6~32个月。
关键词 髋关节镜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
下载PDF
关节镜下胫骨双固定法重建后交叉韧带 被引量:2
5
作者 沈烈军 危立军 罗军 《临床骨科杂志》 2012年第2期227-228,共2页
随着关节镜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PCL)重建术已经得到骨科和运动医学医师的认同[1]。2007年6月~2010年10月,我院对56例PCL断裂患者采用胫骨双固定法取自体腘绳肌腱单束重建PCL,临床效果良好,
关键词 后交叉韧带 关节镜检查 重建 自体腘绳肌腱 胫骨双固定
下载PDF
反置式全肩关节置换术治疗巨大不可修复性肩袖损伤 被引量:2
6
作者 沈烈军 李展振 +1 位作者 陈文锋 张文桥 《临床骨科杂志》 2017年第5期633-634,共2页
2015年6月~2016年3月,我科采用反置式全肩关节置换治疗4例巨大不可修复性肩袖患者,临床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关键词 反置式全肩关节置换术 巨大不可修复性肩袖
下载PDF
微创减压自体骨打压植骨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1
7
作者 沈烈军 李展振 +1 位作者 陈文锋 张文桥 《临床骨科杂志》 2021年第3期413-415,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减压自体骨打压植骨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近期疗效。方法借助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定位,采用微创减压自体骨打压植骨联合唑来膦酸、富血小板血浆注射治疗15例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手术前后采用疼痛VAS评分评估髋疼痛程度,末... 目的探讨微创减压自体骨打压植骨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近期疗效。方法借助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定位,采用微创减压自体骨打压植骨联合唑来膦酸、富血小板血浆注射治疗15例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手术前后采用疼痛VAS评分评估髋疼痛程度,末次随访时采用Harris评分评估髋关节功能。结果切口均一期愈合。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0(13.51±2.43)个月。术后均无感染、神经损伤、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和VAS评分均较术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患髋股骨头形态稳定,未发生明显塌陷,无一例患者因股骨头塌陷而接受全髋关节置换。结论借助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的精准定位,微创减压自体骨打压植骨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具有创伤小、定位减压精准、植骨成活率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压 自体骨 打压植骨 早期股骨头坏死
下载PDF
髋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髋关节撞击综合征71例 被引量:1
8
作者 沈烈军 李展振 +3 位作者 陈文锋 张文桥 曾平 肖兴 《中国乡村医药》 2019年第4期7-8,共2页
目的观察髋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效果。方法该院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髋关节撞击综合征患者71例,均行髋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术后随访5~12个月,观察末次随访时的Harris评分、VAS评分、关节活动度变化和术后... 目的观察髋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效果。方法该院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髋关节撞击综合征患者71例,均行髋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术后随访5~12个月,观察末次随访时的Harris评分、VAS评分、关节活动度变化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1.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6%;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低于术前,关节活动度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关节镜下微创手术可减轻患者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镜 微创手术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 疼痛 关节活动度
下载PDF
关节镜辅助髌骨外侧小切口治疗老年髌股关节炎 被引量:6
9
作者 危立军 罗军 +2 位作者 沈烈军 黄明 柴重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85-686,共2页
2008年4月至2011年4月,我院采用关节镜下辅助小切口治疗髌股关节炎(PFOA)31例,临床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1例,其中男6例,女25例;年龄58~70岁,双膝关节发病12例,单侧发病19例,病程3个月~19年。
关键词 髌股关节炎 切口治疗 关节镜 髌骨外侧 老年 双膝关节 发病
下载PDF
关节镜下胫骨双固定法重建后交叉韧带断裂56例
10
作者 沈烈军 危立军 +1 位作者 李展振 罗军 《江西中医药》 2011年第9期53-54,共2页
目的:介绍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单束采用胫骨双固定的方法重建后交叉韧带的手术方法,并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自体腘绳肌腱作为后交叉韧带替代物,关节镜下使用Endobutton钢板和羟基磷灰石可吸收螺钉将移植物固定,观察此固定方法的可靠... 目的:介绍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单束采用胫骨双固定的方法重建后交叉韧带的手术方法,并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自体腘绳肌腱作为后交叉韧带替代物,关节镜下使用Endobutton钢板和羟基磷灰石可吸收螺钉将移植物固定,观察此固定方法的可靠性及临床疗效,运用Lysholm评分评价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结果:手术56例,平均随访11.8个月,Lysholm评分由术前平均52分提高到术后平均90.6分。患者均对膝关节功能满意》结论: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单束采用胫骨双固定的方法具有近期疗效佳、移植物固定可靠和手术操作简单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交叉韧带 关节镜 重建 自体腘绳肌腱 胫骨双固定
下载PDF
中医针刺疗法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康复的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邵斯慧 李展振 +3 位作者 帅观平 龚立君 沈烈军 罗士涛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25-629,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传统中医针刺疗法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康复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20年3月1日至2022年5月30日收治的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224名患者,根据筛选标准选取62名患者,按照是否运用中医针刺疗法分为针刺组和对照... 目的:探讨应用传统中医针刺疗法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康复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20年3月1日至2022年5月30日收治的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224名患者,根据筛选标准选取62名患者,按照是否运用中医针刺疗法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各31名,两组患者均按照骨科术后康复指南行早期康复治疗,第一阶段治疗为术后第1~5天,针刺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传统中医针刺治疗5天。比较两组患者每日康复治疗后膝关节的疼痛程度,采取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比较膝关节周围肌群肌力变化(包括股四头肌、臀肌、腘绳肌、胫前肌),比较各组完成第一阶段康复治疗所需时间,以及康复过程中各组是否能准确完成训练动作。两组患者均在术后第3天常规采用超声检查以排查并比较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针刺组患者术后第1~5天的下肢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针刺组患者术后股四头肌、臀肌、腘绳肌、胫前肌的肌力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针刺组在术后第3天有93.5%患者能完成第一阶段康复目标,优于对照组的54.8%(P<0.05)。针刺组在术后第4天均能完成第一阶段康复目标,对照组只有80.6%(P<0.05)。针刺组股四头肌抗阻训练、直腿抬高试验、踝关节伸屈练习、CPM机锻炼正确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血栓发生率针刺组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传统中医针刺疗法可提早2天完成第一阶段目标,有利于促进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全膝关节置换术 镇痛 康复 血栓预防
下载PDF
可膨胀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3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展振 罗军 +3 位作者 危立军 沈烈军 陈昉 陈华兴 《浙江医学》 CAS 2009年第6期838-839,共2页
可膨胀髓内钉包括3个系列:可膨胀自锁髓内钉(IM型)、可膨胀交锁髓内钉(IL型)和股骨近端髓内钉(PF型),近年来逐渐被用于长骨干骨折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本院自2005年12月至2008年12月共对36例股骨干骨折应用可膨胀髓内钉治... 可膨胀髓内钉包括3个系列:可膨胀自锁髓内钉(IM型)、可膨胀交锁髓内钉(IL型)和股骨近端髓内钉(PF型),近年来逐渐被用于长骨干骨折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本院自2005年12月至2008年12月共对36例股骨干骨折应用可膨胀髓内钉治疗,其中34例获得随访,初步结果令人满意,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自锁髓内钉 髓内钉治疗 股骨干骨折 临床分析 股骨近端髓内钉 可膨胀髓内钉 交锁髓内钉 长骨干骨折
下载PDF
带线锚钉固定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56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危立军 罗军 +1 位作者 沈烈军 陈华兴 《浙江临床医学》 2011年第2期193-194,共2页
带线锚钉的作用是将锚钉固定于骨表面后,通过缝线将软组织和骨重新连接而起到固定作用。关节内侧副韧带是膝关节内侧的主要稳定性结构,损伤后,对关节的限制作用遭到破坏,如未能修复或修复不当,就会使其在被拉长的状态下愈合,造成... 带线锚钉的作用是将锚钉固定于骨表面后,通过缝线将软组织和骨重新连接而起到固定作用。关节内侧副韧带是膝关节内侧的主要稳定性结构,损伤后,对关节的限制作用遭到破坏,如未能修复或修复不当,就会使其在被拉长的状态下愈合,造成膝关节内侧松驰或不稳定,远期还可继发骨性关节炎。目前对Ⅲ度损伤的膝关节内侧副韧带多主张手术修补。本科用带线锚钉治疗膝内侧副韧带Ⅲ度损伤,取得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 带线锚钉 固定治疗 继发骨性关节炎 膝内侧副韧带 手术修补 软组织 稳定性
下载PDF
自体骨髓移植治疗股骨骨折骨延迟愈合13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危立军 沈烈军 +1 位作者 陈昉 罗军 《江西中医药》 2009年第2期49-49,共1页
关键词 自体骨髓移植 股骨骨折 延迟愈合
下载PDF
Chern-Simons-SchrOdinger方程能量泛函的L^(2)约束极小化问题
15
作者 杨迎 沈烈军 《数学物理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16-729,共14页
该文主要研究R^(2)上一类Chern-Simons-SchrOdinger(CSS)方程在给定L^(2)范数下解的存在性.这类问题可转化为该方程对应能量泛函E_(p)^(β)(u)在约束条件‖u‖L^(2)(R^(2))=1下的变分求极小问题.对于质量次临界的情形,即p∈(0,2),该文... 该文主要研究R^(2)上一类Chern-Simons-SchrOdinger(CSS)方程在给定L^(2)范数下解的存在性.这类问题可转化为该方程对应能量泛函E_(p)^(β)(u)在约束条件‖u‖L^(2)(R^(2))=1下的变分求极小问题.对于质量次临界的情形,即p∈(0,2),该文应用简洁的方法证明了无论位势函数V(x)是否为0,这类约束变分极小化问题都是可达的;对于质量临界的情形,即p=2,该文找到了两个可显式给出的正常数β^(*)>β_(*),使得V((x)≡0时的约束变分极小化问题对于β>β_(*)或β∈(0,β_(*)]均不可达,而对于V(x)≠0时的约束变分极小化问题则在β∈(0,β_(*)]可达,β>β_(*)不可达.此外,该文还讨论了质量次临界的约束极小能量在p→2时的极限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ern-Simons-SchrOdinger方程 能量估计 约束变分 极限行为
下载PDF
关节镜下经胫骨隧道带袢钢板固定与常规锚钉固定治疗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的比较研究
16
作者 张文桥 沈烈军 陈文锋 《中医正骨》 2021年第11期24-30,共7页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经胫骨隧道带袢钢板固定与常规锚钉固定治疗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6例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3例,在关节镜辅助下分别采用经胫骨隧道带袢钢板固定(带袢钢板固定组)与...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经胫骨隧道带袢钢板固定与常规锚钉固定治疗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6例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3例,在关节镜辅助下分别采用经胫骨隧道带袢钢板固定(带袢钢板固定组)与常规锚钉固定(锚钉固定组)治疗。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膝关节主动屈伸范围、膝关节被动屈伸范围、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评分、Tegner膝关节活动水平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①一般指标。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0.52±18.64)min,(105.63±20.76)min,t=1.276,P=0.205];带袢钢板固定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锚钉固定组[(24.35±6.87)h,(28.14±7.52)h,t=-2.709,P=0.008;(6.57±1.85)d,(7.76±1.94)d,t=-3.232,P=0.002]。②膝关节主动屈伸范围。术前2组患者膝关节主动屈伸范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5.92°±7.21°,44.52°±7.02°,t=1.013,P=0.313);术后1年,带袢钢板固定组患者的膝关节主动屈伸范围大于锚钉固定组(102.74°±10.64°,95.76°±9.56°,t=3.553,P=0.001),2组患者膝关节主动屈伸范围均较术前增大(t=33.564,P=0.000;t=27.790,P=0.000)。③膝关节被动屈伸范围。术前2组患者膝关节被动屈伸范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21°±6.85°,50.55°±6.88°,t=-0.255,P=0.799);术后1年,带袢钢板固定组患者的膝关节被动屈伸范围大于锚钉固定组(114.35°±11.58°,105.38°±10.25°,t=4.223,P=0.000),2组患者膝关节被动屈伸范围均较术前增大(t=36.116,P=0.000;t=32.268,P=0.000)。④IKDC评分。术前2组患者IKD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58±4.29)分,(30.99±5.01)分,t=0.651,P=0.516];术后1年,带袢钢板固定组患者的IKDC评分高于锚钉固定组[(51.34±5.76)分,(45.76±7.52)分,t=4.289,P=0.000],2组患者IKDC评分均较术前增高(t=20.622,P=0.000;t=12.154,P=0.000)。⑤Tegner膝关节活动水平评分。术前2组患者Tegner膝关节活动水平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51±1.02)分,(3.42±1.05)分,t=0.448,P=0.655];术后1年,带袢钢板固定组患者的Tegner膝关节活动水平评分高于锚钉固定组[(7.38±1.85)分,(6.14±1.65)分,t=3.642,P=0.000],2组患者Tegner膝关节活动水平评分均较术前增高(t=13.778,P=0.000;t=11.976,P=0.000)。⑥Lysholm膝关节评分。术前2组患者Lysholm膝关节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92±7.05)分,(49.52±8.01)分,t=0.955,P=0.342];术后1年,带袢钢板固定组患者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高于锚钉固定组[(85.64±7.38)分,(77.56±9.26)分,t=4.968,P=0.000],2组患者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较术前增高(t=25.778,P=0.000;t=17.344,P=0.000)。⑦并发症。带袢钢板固定组术后出现切口深部感染4例、切口未一期愈合2例,锚钉固定组术后出现切口深部感染6例、切口未一期愈合3例;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99,P=0.403)。结论:关节镜下经胫骨隧道带袢钢板固定治疗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与常规锚钉固定治疗相比,术后下床时间早、住院时间短、综合疗效好,膝关节屈伸范围大、关节功能好,但两者的手术时间及安全性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损伤 半月板 关节镜检查 缝合锚 带袢钢板 胫骨隧道 临床试验
下载PDF
肌腱固定与切断术在肩袖损伤合并LHBT中的应用效果
17
作者 陈文锋 沈烈军 +1 位作者 李展振 张文桥 《浙江创伤外科》 2023年第1期118-121,共4页
目的 探究关节镜下肱二头肌肌腱固定术及切断术治疗肩袖损伤合并肱二头肌长头腱(long head of the biceps tendon,LHBT)的效果。方法 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对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在本院进行手术的108例肩袖损伤合并LHBT病变... 目的 探究关节镜下肱二头肌肌腱固定术及切断术治疗肩袖损伤合并肱二头肌长头腱(long head of the biceps tendon,LHBT)的效果。方法 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对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在本院进行手术的108例肩袖损伤合并LHBT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临床及随访研究。依据患者采取的不同手术方式分为固定组(52例)与切断组(56例),固定组患者采用关节镜下肱二头肌肌腱固定术,切断组采用关节镜下肱二头肌肌腱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Form,ASES)、关节活动度测量(range of motion,ROM),比较两组手术时间、负重时间、愈合时间及大力水手征(Popeye畸形)的发生率。结果 (1)与术前相比,固定组与切断组患者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均下降,ASES评分均上升,P<0.05;(2)与术前相比,固定组与切断组患者末次随访时ROM指标中前屈、体侧外旋、内旋水平均上升,P<0.05;(3)固定组患者手术时间(73.25±29.55) min、负重时间(49.50±6.80) d、愈合时间(47.20±5.39) d均显著高于切断组(51.50±20.33 m L、36.75±4.99 d、27.39±3.91 d),固定组Popeye畸形发生率5.77%(3/52)显著低于切断组19.64%(11/56),P<0.05。结论 对肩袖损伤合并LHBT病变患者采用关节镜下肱二头肌肌腱固定术或切断术均能达到理想的手术效果,患者疼痛程度、肩关节功能、关节活动度均显著改善。与切断术相比,固定术Popeye畸形发生率较低;与固定术相比,切断术手术时间短、恢复进程快,临床可以依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下肱二头肌肌腱固定术 关节镜下肱二头肌肌腱切除术 肩袖损伤 肱二头肌长头腱
下载PDF
关节镜辅助下有限切开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18
作者 危立军 陈昉 +2 位作者 沈烈军 干群 罗军 《临床骨科杂志》 2007年第6期562-563,共2页
关键词 关节镜检查 有限切开 骨折固定术 胫骨骨折
下载PDF
自体骨髓移植治疗下肢骨折术后延迟愈合21例
19
作者 危立军 沈烈军 陈昉 《浙江临床医学》 2008年第11期1470-1470,共1页
关键词 自体骨髓移植 骨延迟愈合 骨折术后 移植治疗 下肢骨折 疗效满意 发生率 不愈合
下载PDF
骨感染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的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沈烈军 李展振 +1 位作者 陈文锋 张文桥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93-895,共3页
目的探讨难治性骨感染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5月40例难治性骨感染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15例与观察组2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灌注冲洗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负压封... 目的探讨难治性骨感染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5月40例难治性骨感染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15例与观察组2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灌注冲洗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感染控制效果、时间等指标,并对比两组患者感染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及复发率分别为96.00%及4.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6.67%及20.0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染控制时间、创面闭合时间、换药次数及住院时间,分别为(2.61±1.12)周、(7.96±1.25)d、(3.58±0.77)次、(3.14±1.63)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47±1.38)周、(17.62±3.85)d、(11.16±1.59)次、(5.84±2.44)周,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治疗难治性骨感染效果确切且控制感染速度快,利于创面闭合,复发率低,优于传统感染控制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 感染 灌注 效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