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论森林保护与森林医学 被引量:7
1
作者 沈瑞祥 杨旺 周德群 《西南林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1-2,共2页
从我国林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出发,以人们对森林疾病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深化为依据,进一步阐述森林医学与森林保护,森林医学与医学森林,森林医学与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关系。
关键词 森林医学 医学森林 森林保护 森林病虫害
下载PDF
森林保护专业改革之管见 被引量:7
2
作者 沈瑞祥 杨旺 周德群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2年第1期1-3,共3页
通过回顾森林保护专业的发展历史,结合现代林业科学的发展趋势,提出森林保护专业学科发展的新思路。笔者认为,"森林保护"专业向"森林医学"专业方向发展是顺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 森林保护 森林医学 专业改革
下载PDF
森林保护与森林医学 被引量:8
3
作者 沈瑞祥 杨旺 周德群 《西南林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74-77,共4页
在论述我国森林保护专业建设历史的基础上,探讨了森林保护与森林医学的关系,还就有关概念和观念进行了澄清。
关键词 森林保护 森林医学 学科发展
下载PDF
我国人工林病虫害现状及控制对策 被引量:7
4
作者 沈瑞祥 骆有庆 杨旺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人工林 病虫害 控制对策 防治
下载PDF
毛白杨不同无性系对叶锈病(Melampsora magnusiana)抗病性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沈瑞祥 樊自红 周仲铭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420-424,共5页
本文收集了来自全国不同地区215个毛白杨无性系,经室内人工接种试验和田间自然发病情况调查表明,来源于不同地区的毛白杨无性系对叶锈病(Melampsora magnusiana)的抗病性差异显著。来自陕西西南部,甘肃东南部和山西中南部的毛白杨无性... 本文收集了来自全国不同地区215个毛白杨无性系,经室内人工接种试验和田间自然发病情况调查表明,来源于不同地区的毛白杨无性系对叶锈病(Melampsora magnusiana)的抗病性差异显著。来自陕西西南部,甘肃东南部和山西中南部的毛白杨无性系对叶锈病抗性较强,而来自河南大部、河北中南部和山东西部的无性系较感病。其中,最抗病的无性系集中分布于陕西西南部,最感病的无性系则多分布于河南中南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白杨 叶锈病 无性系 抗病性
下载PDF
可持续林业与森林保护 被引量:16
6
作者 沈瑞祥 骆有庆 《森林病虫通讯》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35-38,共4页
本文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扼要说明发展林业的根本出路在于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并进一步依据森林保护工作的特点阐明了持续森林保护的意义、必要性、现实性和关键措施。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林业 森林保护
下载PDF
我国大陆森林病理事业发展之概况 被引量:9
7
作者 沈瑞祥 周仲铭 《森林病虫通讯》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9-45,共7页
我国大陆森林病理事业之发展大体分为三个时期;1917—1953年为萌生期,其间只是少数林学家、植病学家或真菌学家对森林病害进行另星的调查或研究,防治也仅限于少数病害的单一措施,森林病理学教学内容基本上借鉴外国的;1954—1978年为创建... 我国大陆森林病理事业之发展大体分为三个时期;1917—1953年为萌生期,其间只是少数林学家、植病学家或真菌学家对森林病害进行另星的调查或研究,防治也仅限于少数病害的单一措施,森林病理学教学内容基本上借鉴外国的;1954—1978年为创建期,其间森林病理的教学、科研和防治实践都已具备了比较好的基础,有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建立了一支从事森林病理教学、科研的专门队伍和从事基层森林病害调查、检疫、防治的技术力量;从1979年至今为发展期,其间森林病理教学已发展成多层次、多途径培养人才,研究工作已深到病原生物学、致病机理、抗病育种、病害流行和预测预报等,防治工作已从单纯化学防治进入以栽培管理和提高植物抗性或选用抗病树种以及调节微生物生态平衡为主的综合防治阶段。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在我国原有栽培管理的基础上,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出一套中国的植物病理学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病理 发展 中国
下载PDF
植物病理学与植物医学浅谈 被引量:10
8
作者 沈瑞祥 贺伟 《森林病虫通讯》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4-35,共2页
根据病理学和医学的关系,结合植物病理学发展的历史,介绍了植物医学产生的依据及其研究内容,并对其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作者的观点。
关键词 植物病理学 植物医学 植物保健
下载PDF
环境植物病虫害发生特点及控制 被引量:2
9
作者 沈瑞祥 杨旺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环境植物病虫害 发生特点 控制 检疫 生物防治
下载PDF
杨树病害综述 被引量:3
10
作者 沈瑞祥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39-43,共5页
杨树病害不但种类多,病原复杂,而且危害严重。杨树新病害的传入,新致病性强的菌株的产生,以及由于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引起寄主抗病性降低所造成的病害流行,是当前杨树病害发生的重要特点。以抗病育种、严格检疫措施、加强经营管理为主体,... 杨树病害不但种类多,病原复杂,而且危害严重。杨树新病害的传入,新致病性强的菌株的产生,以及由于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引起寄主抗病性降低所造成的病害流行,是当前杨树病害发生的重要特点。以抗病育种、严格检疫措施、加强经营管理为主体,辅以化学、生物和物理措施的综合治理,是控制杨树病害行之有效的根本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属-林木病害-综述
下载PDF
提取植物和微生物DNA的SDS-CTAB改进法 被引量:112
11
作者 刘小勇 田素忠 +1 位作者 秦国夫 沈瑞祥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00-103,共4页
该文介绍了一种简便快速地提取植物和微生物细胞总DNA的方法,该法是对提取真菌DNA的SDSCTAB法进行改进而成,经过修改后的SDSCTAB法可在数小时内高效地提取细胞总DNA.制备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到大于2... 该文介绍了一种简便快速地提取植物和微生物细胞总DNA的方法,该法是对提取真菌DNA的SDSCTAB法进行改进而成,经过修改后的SDSCTAB法可在数小时内高效地提取细胞总DNA.制备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到大于20kb的DNA主带,基本无DNA碎带;不用RNase处理,就已经无RNA的干扰.OD260/280值显示产物纯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微生物 DNA提取 SDS CTAB
下载PDF
中国蜜环菌生物种与北美种的交配关系 被引量:16
12
作者 秦国夫 贺伟 +2 位作者 赵俊 田淑敏 沈瑞祥 《菌物系统》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43-248,共6页
将中国三个未知蜜环菌生物种A、C、D的38个代表菌株与北美蜜环菌A.sinopina、A.calvescens、A.nabsnona、A.gemina、A.ostoyae、NABSX等六个种的22个代表菌株进行了配对试验,结果表明中国生物种A与北美种A.sinopina互交可育,属... 将中国三个未知蜜环菌生物种A、C、D的38个代表菌株与北美蜜环菌A.sinopina、A.calvescens、A.nabsnona、A.gemina、A.ostoyae、NABSX等六个种的22个代表菌株进行了配对试验,结果表明中国生物种A与北美种A.sinopina互交可育,属于同一种。中国生物种C与任一北美种都互交不育,不存在部分可育现象,为亚洲特有种。中国生物种D与欧美的A.ostoyae的两个菌株互交可育,实验证实该种另外四个欧美菌株已经失去交配能力,因此确认中国生物种D与A.ostoyae属于同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环菌 中国生物种 北美生物种 交配关系
下载PDF
美洲黑杨×青杨F_2代抗杨叶枯病遗传变异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苏晓华 张绮纹 +3 位作者 沈瑞祥 杨旺 归复 王燕民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65-568,共4页
以美洲黑杨与青杨杂交三代谱系为材料,在室内外进行了美洲黑杨与青杨的杂交种对杨叶枯病抗性的研究。结果表明:亲本及F1、F2代在室内与室外及人工与自然发病表现较一致,美洲黑杨×青杨F2代抗性基因型分离比例均符合1∶2... 以美洲黑杨与青杨杂交三代谱系为材料,在室内外进行了美洲黑杨与青杨的杂交种对杨叶枯病抗性的研究。结果表明:亲本及F1、F2代在室内与室外及人工与自然发病表现较一致,美洲黑杨×青杨F2代抗性基因型分离比例均符合1∶2∶1,将F2代分离与感合作为感病,抗病株与感病株分离比例为1∶3,说明美洲黑杨对杨叶枯病的抗性是由一对纯合隐性等位基因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叶枯病 遗传变异 美洲黑杨 青杨F2代 杨树
下载PDF
板栗实腐病潜伏侵染和发病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贺伟 尹伟伦 +1 位作者 沈瑞祥 王晓军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6-102,共7页
在栗果发育和采后贮藏过程中 ,定期测定了栗果组织中酚类物质、可溶性糖、淀粉等物质的含量及带菌率和发病率 ,并测定了成熟栗果失水过程中种子生活力和几种生理指标的变化。在栗果发育阶段 ,总苞、花柱、果皮、种皮中酚类物质的含量 ,... 在栗果发育和采后贮藏过程中 ,定期测定了栗果组织中酚类物质、可溶性糖、淀粉等物质的含量及带菌率和发病率 ,并测定了成熟栗果失水过程中种子生活力和几种生理指标的变化。在栗果发育阶段 ,总苞、花柱、果皮、种皮中酚类物质的含量 ,均在 1mg .g- 1 鲜重以上 ,明显超过离体条件下邻苯二酚对 4种病菌菌丝生长产生显著抑制作用的 0 5mg.g- 1 的浓度 ;花柱、栗苞、果皮组织中均有一定数量的病菌分布 ,但不表现症状 ;这表明栗果发育期栗实腐病菌处于潜伏状态与栗果组织中高含量的酚类物质有关。栗果成熟时 ,果皮中酚类物质含量急剧减少 ,减弱了对病菌的抑制作用。采收后种子随含水量减少 ,种子发芽指数下降 ,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增加 ,细胞膜透性增大 ;种子失水超过 1 0 %时 ,种子发芽率开始下降 ,自由基清除剂超氧物岐化酶 (SOD) ,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明显降低 ,并诱发出病害。病害发生的临界含水量与种子发芽率开始下降时的含水量值相近 ,表明种子失水降低了种子的抗病力。随着淀粉水解 ,可溶性糖含量增加 ,病原菌解除潜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实腐病 潜伏侵染 发病机理 酚类物质 可溶性糖 淀粉 带菌率 种子生活力
下载PDF
杨树溃疡病可持续控制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29
15
作者 杨旺 沈瑞祥 刘红霞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3-17,共5页
杨树溃疡病菌为弱寄生菌,具潜伏侵染特性.因此,适地适树、培养壮苗健苗和保证造林后及时返苗成活是杨树溃疡病可持续控制的关键,其主要措施有:选用抗病树种,划定主要造林杨树种的抗病适生区和杨树主要栽植区溃疡病发生的危险等级... 杨树溃疡病菌为弱寄生菌,具潜伏侵染特性.因此,适地适树、培养壮苗健苗和保证造林后及时返苗成活是杨树溃疡病可持续控制的关键,其主要措施有:选用抗病树种,划定主要造林杨树种的抗病适生区和杨树主要栽植区溃疡病发生的危险等级( 重发区、常发区、偶发区、安全区) ,采用主要包括在造林中尽量减少水分损失,施用防病促生剂、诱导剂,根据造林地生态条件及经营强度分别采用带干、去梢、修侧枝及截干几种不同的造林方法等各种措施提高杨树的抗病性.造林后加强抚育管理及病虫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溃疡病 可持续控制
下载PDF
生态平衡是关键——北京绿化隔离带建设中若干问题之我思
16
作者 沈瑞祥 《北京规划建设》 2003年第C00期131-131,共1页
关键词 北京 绿化隔离带 生态平衡 生态效益 绿化植物
下载PDF
北京地区板栗实腐病病原菌的致病性及侵染过程 被引量:12
17
作者 贺伟 沈瑞祥 王晓军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6-39,共4页
北京地区板栗实腐病的病原菌有 5种 .在板栗怀黄品种处于不同活力状态的种子上接种 ,表明这些病原菌的致病性有差异 .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致病性最强 ,受种子活力状态的影响较小 ;Dothiorellagregaria致病性较强 ,潜育期的长... 北京地区板栗实腐病的病原菌有 5种 .在板栗怀黄品种处于不同活力状态的种子上接种 ,表明这些病原菌的致病性有差异 .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致病性最强 ,受种子活力状态的影响较小 ;Dothiorellagregaria致病性较强 ,潜育期的长短受种子活力的影响较明显 ;Fusariumsolani,Phomopsissp .和Rhizopusstolonifer致病性较弱 ,仅在种子活力水平较低时致病 ,且发病率也低 .在栗果不同发育阶段和种子贮藏时期分离检查花器和栗果组织带菌状况 ,病原菌在板栗雌花受粉期以后开始侵入花柱和栗苞外壳 ,8月中旬花柱和果皮上的病原菌检出率明显增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实腐病 致病性 侵染过程 病原菌
下载PDF
西北地区森林生物灾害的控制策略 被引量:8
18
作者 骆有庆 沈瑞祥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8-10,共3页
关键词 中国 西北地区 森林 生物灾害 控制策略
下载PDF
杨树栅锈菌Melampsora spp.的数量分类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戴玉成 沈瑞祥 周仲铭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86-92,共7页
栅锈菌种Melampsora spp.的分类过去主要根据其寄主、转主寄主范围及冬孢子形态特征;但用这个原则对杨树上栅锈菌分类是很困难的。因为:1.冬孢子的相似性,大部分杨树栅锈菌的冬孢子在形态上区别不显著;2.多寄主性;3.交叉发生性;一种杨... 栅锈菌种Melampsora spp.的分类过去主要根据其寄主、转主寄主范围及冬孢子形态特征;但用这个原则对杨树上栅锈菌分类是很困难的。因为:1.冬孢子的相似性,大部分杨树栅锈菌的冬孢子在形态上区别不显著;2.多寄主性;3.交叉发生性;一种杨树甚至同一棵树上能同时有两种栅锈菌存在;4.缺转主寄主性;即有些杨树栅锈菌不经转主寄主而完成生活史;5.强制接种可以使非寄主植物发病。由于分类中遇到的上述困难,使杨树栅锈菌的分类转向了夏孢子阶段的性状。Kra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栅锈菌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柿树带化和刺槐丛枝的PCR检测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小勇 田素忠 +1 位作者 秦国夫 沈瑞祥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6-28,共3页
根据植物菌原体16SrRNA基因序列,合成一对寡核苷酸引物,用SDSCTAB改进法直接提取田间发病的柿树带化病、刺槐丛枝病树和健康树皮层的DNA,用PCR方法成功地从病树DNA模板中扩增出约1.17kb的特异产物,... 根据植物菌原体16SrRNA基因序列,合成一对寡核苷酸引物,用SDSCTAB改进法直接提取田间发病的柿树带化病、刺槐丛枝病树和健康树皮层的DNA,用PCR方法成功地从病树DNA模板中扩增出约1.17kb的特异产物,经酶切进一步证实为植物菌原体16SrDNA.此项研究表明用特异合成的引物F16/R16,经PCR扩增可以快速灵敏地检测植物菌原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柿树带化 刺槐丛枝 PCR检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