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区团队顾问制对2型糖尿病管理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沈甲乙 凌建良 +4 位作者 朱洪其 陈军香 曹金龙 陈雷 杨架林 《中国医药导刊》 2015年第9期971-972,共2页
目的:分析社区团队顾问制对2型糖尿病管理效果。方法:将上海市闵行区颛桥社区的400例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0例、干预组200例。对照组按目前普通门诊调控血糖。干预组由团队顾问制专家协助普通门诊强化干预管理。比... 目的:分析社区团队顾问制对2型糖尿病管理效果。方法:将上海市闵行区颛桥社区的400例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0例、干预组200例。对照组按目前普通门诊调控血糖。干预组由团队顾问制专家协助普通门诊强化干预管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情况。结果:干预后,干预组较对照组在血糖达标率及医院满意度等方面均有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疗费用无显著变化。结论:"团队顾问制"社区糖尿病管理模式在改善糖尿病血糖达标率,医院满意度等方面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队顾问制 2型糖尿病 社区
下载PDF
出生体重与5至8岁儿童超重和肥胖关联的队列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钰 宋艾云 +26 位作者 范玉娟 李雪松 范晓方 任凤东 郑徽 沈春芳 沈甲乙 宋玉萍 任国光 张正球 赵燕萍 蒋良华 张金伟 储寄志 叶为民 马应忠 姚红 杨玉明 曹永其 顾昊 林建良 赵伟忠 朱洪其 李志勇 杨杰 程佳 杨架林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6-51,共6页
目的以回顾性队列研究探讨出生体重与5~8岁儿童超重和肥胖的关系.方法利用上海市闵行区所辖的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12岁儿童的体格检查数据库,截取5~8岁儿童的身高和体重数据进行分析.体检时行问卷调查生育史、出生体重、妊娠情况... 目的以回顾性队列研究探讨出生体重与5~8岁儿童超重和肥胖的关系.方法利用上海市闵行区所辖的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12岁儿童的体格检查数据库,截取5~8岁儿童的身高和体重数据进行分析.体检时行问卷调查生育史、出生体重、妊娠情况和出生后喂养史.按照出生体重分为〈2500g(低出生体重儿)、~3000g、~3500g、~4000g和≥4000g组(巨大儿).采用多元logistics分析评估出生体重与5~8岁儿童超重和肥胖的关系,并调整相关因素的影响.结果99897名5~8岁儿童进入分析,超重发生率为10.1%,肥胖发生率为5.0%.①1.4%的儿童为低出生体重,7.3%为巨大儿;出生体重〈2500g、~3000g、~3500g、~3500g、~4000g和≥4000g组超重检出率分别为8.4%、7.6%、9.2%、11.5%和14.5%;肥胖检出率分别为4.7%、3.9%、4.4%、5.9%和7.9%.②简单相关分析发现,~3500g、~4000g和≥4000g组出生体重与儿童体重呈正相关(P 〈0.0001),在调整了性别、年龄、身高、分娩史、孕周、喂养史和身高后,仍具有显著相关性.③与出生体重~3500g组相比,~4000g组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增加31%和43%,~4500g组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增加76%和103%;~3000g组发生超重和肥胖的风险最低(RR=0.80,95%CI:0.73~0.88,P〈0.0001;RR=0.87,95%CI:0.77~0.98,P〈0.0001),调整了年龄、性别、孕周和产式等因素后,仍具有相关性;5、6、7和8岁儿童~4000g和≥4000g组发生超重和肥胖的风险相近;〈2500g组肥胖的风险RR为1.07(95%CI:0.79~1.43),P=0.27.结论出生体重对5~8岁儿童超重和肥胖的影响呈非线性关系.出生体重〉3500g儿童5~8岁超重和肥胖的风险显著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生体重 超重 肥胖 儿童
下载PDF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多层螺旋CT影像表现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海涛 蔡华亮 +5 位作者 沈甲乙 徐覃莎 郁明姬 陶鑫 赵润 李磊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0年第4期232-234,共3页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15例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的CT表现。FNH动脉期全瘤除去中央瘢痕区的显著强化及中央瘢痕的延迟强化为其最重要的CT征象,具有诊断意义。螺旋CT平扫加动态双期扫描能正确反映FNH的影像特征,能够对大部分...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15例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的CT表现。FNH动脉期全瘤除去中央瘢痕区的显著强化及中央瘢痕的延迟强化为其最重要的CT征象,具有诊断意义。螺旋CT平扫加动态双期扫描能正确反映FNH的影像特征,能够对大部分FNH作出正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限性结节增生/肝 多层螺旋CT
下载PDF
腹膜假性黏液瘤的CT影像表现
4
作者 张海涛 徐覃莎 +2 位作者 蔡华亮 沈甲乙 韩琪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09年第6期334-336,共3页
目的探讨腹膜假性黏液瘤的CT影像特点。方法选取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7例腹膜假性黏液瘤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表现为腹腔肝脾等实质脏器的扇贝样压迹7例,腹腔及盆腔脏器周边分房黏液团块6例,黏液团块内部密度均匀,CT值略高于水... 目的探讨腹膜假性黏液瘤的CT影像特点。方法选取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7例腹膜假性黏液瘤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表现为腹腔肝脾等实质脏器的扇贝样压迹7例,腹腔及盆腔脏器周边分房黏液团块6例,黏液团块内部密度均匀,CT值略高于水,增强后边缘轻度强化,网膜增厚3例,1例囊壁边缘合并钙化,7例均合并腹水。结论腹腔肝脾实质脏器边缘压迹及腹盆腔分房黏液团块在腹膜假性黏液瘤的CT诊断上有一定的特征性,对其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黏液瘤 腹膜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非糖尿病一级亲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
5
作者 沈甲乙 刘军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非糖尿病一级亲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早期变化及颈总动脉粥样硬化情况。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仪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非糖尿病一级亲属(FDR)组51例和正常对照组32例右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颈总动脉内...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非糖尿病一级亲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早期变化及颈总动脉粥样硬化情况。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仪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非糖尿病一级亲属(FDR)组51例和正常对照组32例右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并测定血脂、血糖、空腹胰岛素、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和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水平。采用稳态模式(HOMA—IR)评价胰岛素抵抗。结果(1)FDR组右肱动脉反应性充血后平均血流速度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2)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vWF水平与腰围(r=0.337,P=0.005),BMI(r=0.239,P=0.048),糖尿病家族史(r=0.290,P=0.016),FINS(r=0.244,P=0.045)和HOMA-IR(r=0.242,P=0.047)呈正相关。③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舒张压、FINS和HOMA-IR是影响右肱动脉反应性充血后舒张率的独立危险因素;收缩压是影响颈总动脉IM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非糖尿病一级亲属在发生糖尿病之前已经存在一定程度内皮功能紊乱,并且可能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非胰岛素依赖型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内皮 血管舒张
原文传递
利拉鲁肽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脏胰岛素生长因子2-mRNA结合蛋白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宋玉萍 刘志民 +10 位作者 范玉娟 范晓芳 张钰 李雪松 郑徽 张宁 沈甲乙 沈春芳 杨架林 任国光 任凤东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14-616,共3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除乙醇和其他明确的肝损害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疱性脂肪变性为病理特征,与高胰岛素血症、血脂异常、2型糖尿病以及遗传-环境-代谢应激密切相关的临床综合征;
关键词 脂肪肝 胰岛素抗药性 利拉鲁肽 胰岛素生长因子2-mRNA结合蛋白3
原文传递
IGF2BP3对油酸诱导的L-O2肝细胞脂肪变性的影响
7
作者 宋玉萍 刘志民 +8 位作者 范晓芳 张宁 李雪松 郑徽 范玉娟 沈甲乙 张钰 沈春芳 杨架林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60-1063,共4页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信使RNA结合蛋白3(IGF2BP3)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形成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本研究利用油酸刺激L—O2诱导脂肪肝模型,并通过干扰IGF2BP3基因表达后,观察相关生化指标和油红O染色观察脂滴形成的变化。与对照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信使RNA结合蛋白3(IGF2BP3)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形成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本研究利用油酸刺激L—O2诱导脂肪肝模型,并通过干扰IGF2BP3基因表达后,观察相关生化指标和油红O染色观察脂滴形成的变化。与对照组细胞相比,脂肪肝细胞模型组IGF2BP3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生化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三酰甘油、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6等水平明显上升(均P〈0.05)。经干扰IGF2BP3基因表达后,ALT、AST、三酰甘油、肿瘤坏死因子仅、白细胞介素6等水平明显下降(均P〈0.05),经油红染色后,观察到脂肪肝细胞脂滴形成得到明显改善。IGF2BP3可能参与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形成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F2BP3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干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