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也谈天一阁藏明代登科录——与骆兆平、李大东先生商榷 |
沈登苗
|
《浙江学刊》
CSSCI
|
1998 |
11
|
|
2
|
南宋已形成苏—杭人才轴线了吗?——也谈苏—杭人才轴线的形成及其影响 |
沈登苗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
2004 |
7
|
|
3
|
打破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院系调整——以中国现代科学家于院系调整前后在高校的分布为解读 |
沈登苗
|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
2008 |
9
|
|
4
|
也谈明代前期科举社会的流动率——对何炳棣研究结论的思考 |
沈登苗
|
《社会科学论坛》
|
2006 |
12
|
|
5
|
关于科举社会流动讨论中的几个问题(概述) |
沈登苗
|
《教育与考试》
|
2008 |
9
|
|
6
|
双重断裂的代价:新中国为何出不了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之回答(之一) |
沈登苗
|
《社会科学论坛》
|
2011 |
7
|
|
7
|
教育的深远影响——关于清代全国科举发达县与当代经济发达地区的分布基本一致的分析 |
沈登苗
|
《社会科学论坛》
|
2004 |
6
|
|
8
|
澄清对何炳棣著《明清社会史论》的评价 |
沈登苗
|
《社会科学论坛》
CSSCI
|
2015 |
3
|
|
9
|
论学术抄袭与当前的浮躁学风问题——兼谈如何进一步开展学术批评 |
沈登苗
|
《云梦学刊》
|
2003 |
4
|
|
10
|
双重断裂的代价:新中国为何出不了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之回答(之二) |
沈登苗
|
《社会科学论坛》
|
2011 |
4
|
|
11
|
双重断裂的代价:新中国为何出不了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之回答(之四) |
沈登苗
|
《社会科学论坛》
|
2011 |
3
|
|
12
|
一段不该遗忘的现当代学术史——中国大陆学者独立提出了倭寇“新论” |
沈登苗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13
|
论清代历科进士及历朝巍科人物的省级分布 |
沈登苗
|
《杭州学刊》
|
2018 |
3
|
|
14
|
评《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兼论世纪之交的学风问题 |
沈登苗
|
《社会科学论坛》
|
2001 |
2
|
|
15
|
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的来源、构成及原因初探 |
沈登苗
|
《社会科学论坛》
|
2012 |
2
|
|
16
|
从沃土到荒漠——对二战前后东欧地区诺贝尔科学奖得主变迁的思考 |
沈登苗
|
《社会科学论坛》
|
2010 |
2
|
|
17
|
清代全国县级进士的分布 |
沈登苗
|
《社会科学论坛》
|
2020 |
3
|
|
18
|
张仲礼对太平天国前后绅士估算的表述及适用性 |
沈登苗
|
《社会科学论坛》
CSSCI
|
2014 |
1
|
|
19
|
明代双籍进士的分布、流向与明代移民史 |
沈登苗
|
《历史地理》
|
2004 |
8
|
|
20
|
从“王直墓”风波谈学术成果社会转化的重要性 |
沈登苗
|
《社会科学论坛》
|
2005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