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不稳定性转子间骨折 被引量:6
1
作者 沈碧城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1年第3期40-41,共2页
目的应用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PFN)治疗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骨折体会。方法从2005-2009年4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按Evans-Jesen分型,Ⅱ型8例,Ⅲ型26例,Ⅳ型10例,Ⅴ例4例。经闭合复位,C臂下置入PFN。结果病人3周下地活动... 目的应用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PFN)治疗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骨折体会。方法从2005-2009年4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按Evans-Jesen分型,Ⅱ型8例,Ⅲ型26例,Ⅳ型10例,Ⅴ例4例。经闭合复位,C臂下置入PFN。结果病人3周下地活动,随访12-18月。有2例出现"Z"效应,1例术中出现股骨远端骨折,按照X线评定标准,92.4%疗效满意。结论 PFN治疗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骨折,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近端髓内钉 转子间骨折
下载PDF
踝关节骨折分类与手术治疗 被引量:5
2
作者 沈碧城 《交通医学》 2011年第1期52-53,55,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Lange-Hausen分类方法在踝关节骨折治疗中临床意义,分析下胫腓联合损伤和踝关节骨折致伤机制,避免遗漏骨折和韧带损伤。方法:踝关节骨折55例,术前应用Lange-Hanse分类法,采用不同的入路和手术方式,对术后疗效进行评定。结... 目的:探讨应用Lange-Hausen分类方法在踝关节骨折治疗中临床意义,分析下胫腓联合损伤和踝关节骨折致伤机制,避免遗漏骨折和韧带损伤。方法:踝关节骨折55例,术前应用Lange-Hanse分类法,采用不同的入路和手术方式,对术后疗效进行评定。结果:随访8~36个月,平均18个月。骨折愈合12~16周。疗效评定结果:优40例,良8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为96.3%。结论:采用Lange-Hanse分类法指导踝关节骨折,术中正确处理外踝复位和下胫腓关节、后踝、内踝的治疗,能最大限度恢复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胫腓联合损伤 Lange-Hausen分类法 张力带内固定术 克氏针固定术
下载PDF
胫骨远端钛制钢板配合中药治疗胫骨中下1/3骨折后不愈合
3
作者 沈碧城 杜新加 +1 位作者 温莲香 胡若愚 《湖北中医杂志》 2005年第7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骨不愈合 中西医结合疗法 内固定 临床观察
下载PDF
胫骨平台骨折43例手术治疗体会 被引量:22
4
作者 沈碧城 舒辉威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3年第2期164-165,共2页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在AO分型与三维CT重建下将胫骨平台划为4个象限进行不同手术的临床结果,总结影响术后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43例胫骨平台骨折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涉及胫骨后侧骨块者在后侧入路直视下复位后钢板螺钉内固定,...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在AO分型与三维CT重建下将胫骨平台划为4个象限进行不同手术的临床结果,总结影响术后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43例胫骨平台骨折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涉及胫骨后侧骨块者在后侧入路直视下复位后钢板螺钉内固定,塌陷缺损处自体或同种异体骨植骨。结果 43例获随访4~24个月,膝关节功能按Hohl评分法评定:优25例,良10例,可8例,优良率81.4%。结论术前强调三维CT重建了解骨折程度和类型,对有胫骨后侧骨折块在后侧入路直视下复位固定,术中骨折的解剖复位、稳定的内固定、术后正确的关节功能康复治疗是影响患者术后疗效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内固定 切开复位 AO分型 象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