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学生应激性生活事件与自伤的关系:积极发展素质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沈程峰 李欢欢 +2 位作者 宋巍 蒋松源 包佳敏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83-488,共6页
目的:考察中学生应激性生活事件与自伤的关系,以及积极发展素质在两者间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中学生生活事件量表、自我伤害行为量表和青少年积极发展素质量表,对1839名中学生进行测量。结果:(1)中学生的自伤行为发生率约为17.0%;(2)... 目的:考察中学生应激性生活事件与自伤的关系,以及积极发展素质在两者间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中学生生活事件量表、自我伤害行为量表和青少年积极发展素质量表,对1839名中学生进行测量。结果:(1)中学生的自伤行为发生率约为17.0%;(2)应激性生活事件各维度分与自伤呈显著正相关,积极发展素质各维度分与自伤呈显著负相关;(3)应激性生活事件中的学业压力与人际矛盾显著正向预测自伤;而青少年积极发展素质中的家长与同伴支持、心理安全维度显著负向预测自伤;(4)积极发展素质中的教师支持维度可以调节应激性生活事件与自伤的关系。与低教师支持者相比,高教师支持的中学生在经历应激性生活事件时,自伤的发生率更低。结论:培养青少年的积极发展素质,建构有效的教师支持体系,可以缓冲应激性生活事件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降低青少年自伤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伤 应激性生活事件 积极发展素质 中学生
原文传递
大学生社会拒绝与蓄意自我伤害的关系:一个中介和调节效应的混合模型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嘉旗 李欢欢 +3 位作者 沈程峰 王雪薇 张玲玉 华越尔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63-767,共5页
目的:考察大学生群体中社会拒绝与蓄意自我伤害的关系,以及认知灵活性、心理痛苦在两者关系中的作用。方法:研究采用整群抽样,选取大学生500名,采用大学生社会排斥问卷、渥太华自我伤害调查表中文版、认知灵活性问卷中文版和自编心理痛... 目的:考察大学生群体中社会拒绝与蓄意自我伤害的关系,以及认知灵活性、心理痛苦在两者关系中的作用。方法:研究采用整群抽样,选取大学生500名,采用大学生社会排斥问卷、渥太华自我伤害调查表中文版、认知灵活性问卷中文版和自编心理痛苦问卷施测,通过层级回归分析考察各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1)社会拒绝高分组蓄意自我伤害和心理痛苦水平均显著高于低分组,认知灵活性显著低于低分组;(2)大学生社会拒绝得分与蓄意自我伤害尝试、蓄意自我伤害严重性均呈显著正相关;(3)心理痛苦在社会拒绝和自我伤害关系中起显著的中介作用,同时也受到认知灵活性水平的调节。结论:大学生群体中的社会拒绝,会通过诱发被拒绝者的心理痛苦体验,进而产生蓄意自我伤害行为。高水平的认知灵活性能够在心理痛苦及其引发的蓄意自伤之间起到有效的缓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拒绝 蓄意自我伤害 心理痛苦 认知灵活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