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研学课例:“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力”教学设计 被引量:1
1
作者 沈蔡林 《江苏教育》 2020年第11期67-69,共3页
一、设计思路“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力”这节内容是在前节“安培力”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洛仑兹力的方向和大小,以及用洛伦兹力的知识去分析一些实际问题。针对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设计采用“微研究”方式,通过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 一、设计思路“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力”这节内容是在前节“安培力”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洛仑兹力的方向和大小,以及用洛伦兹力的知识去分析一些实际问题。针对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设计采用“微研究”方式,通过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学课例 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
下载PDF
关于交互式电子白板与物理课程整合中的低效行为分析与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沈蔡林 《中学物理》 2015年第9期2-3,共2页
交互式电子白板,以其"人机交互性"、"课堂动态生成"特性,诱发和增强学生参与学习的动机和愿望。在课堂教学中以其独特优势,正朝着更理性、更广阔、更深层的方向发展。但是,我们同时也看到,运用白板技术手段开展课堂教学,在许多方面... 交互式电子白板,以其"人机交互性"、"课堂动态生成"特性,诱发和增强学生参与学习的动机和愿望。在课堂教学中以其独特优势,正朝着更理性、更广阔、更深层的方向发展。但是,我们同时也看到,运用白板技术手段开展课堂教学,在许多方面还存在大量的低效行为,未能充分发挥电子白板的"交互"特性,值得我们去认真研究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互式电子白板 行为分析 课程整合 低效 物理 学生参与学习 课堂教学 人机交互
下载PDF
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课堂教学中低效行为探究
3
作者 沈蔡林 《中学物理》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55-56,共2页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物理课程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既有利于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和技能,又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的能力,但是目前在信息技术整合应用上存在...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物理课程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既有利于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和技能,又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的能力,但是目前在信息技术整合应用上存在不少误区,许多一线老师都有这样的感受,使用多媒体上课时,效果并不如人所愿,学生成绩往往落后于同类班级.根据和其他老师及同学的交流探讨,发现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一些制约教学效果低效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信息技术 物理课程 课程整合 课堂教学 行为 低效 信息技术整合 学生成绩
下载PDF
用flash MX轻松模拟“牛顿第二定律”演示实验
4
作者 沈蔡林 《物理教学探讨(中学教学教研版)》 2005年第6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FLASHMX 变量函数 牛顿第二定律 演示实验 中学 物理
下载PDF
在Flash8.0中创建物理图形库
5
作者 沈蔡林 《物理教学探讨(中学教学教研版)》 2007年第7期55-56,共2页
Word强大的文字处理功能,给物理试卷和资料的编写带来方便。但是利用word来制图,即使有非常熟练的技巧,也要占去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成为编写物理试卷的一大障碍。笔者经过长期的揣摩,发现用Flash8.0作图再插入Word中,比用Word... Word强大的文字处理功能,给物理试卷和资料的编写带来方便。但是利用word来制图,即使有非常熟练的技巧,也要占去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成为编写物理试卷的一大障碍。笔者经过长期的揣摩,发现用Flash8.0作图再插入Word中,比用Word直接制图要方便快捷得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ash8.0 创建 物理图形库 WORD 作图
下载PDF
导体棒收尾状态的分析
6
作者 沈蔡林 《数理天地(高中版)》 2009年第10期41-42,共2页
分析电磁感应问题中平行导轨上导体棒的运动,要先抓住电流特征,再分析导体棒的加速度和速度的变化.
关键词 导体 状态 电磁感应问题 加速度
下载PDF
电磁感应问题中收尾状态的电学特征归类分析
7
作者 沈蔡林 《中学物理》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6-49,共4页
电磁感应的动力学问题,一般的研究思路是先电学对象后力学对象,对运动过程的动态分析后再归纳收尾状态的动力学方面的结论,如加速度或速度等的特点.对于电学对象的研究往往注重的是电源和电路结构的分析,而忽视收尾状态的电学特征... 电磁感应的动力学问题,一般的研究思路是先电学对象后力学对象,对运动过程的动态分析后再归纳收尾状态的动力学方面的结论,如加速度或速度等的特点.对于电学对象的研究往往注重的是电源和电路结构的分析,而忽视收尾状态的电学特征.然而动力学结论太繁琐,也不易建立结论和条件之间的联系,在分析实际运动情景时,学生还是理不清来龙去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感应问题 电学 归类分析 状态 动力学问题 运动过程 电路结构 加速度
下载PDF
电场是空间分布的——一个容易疏忽的问题
8
作者 沈蔡林 《中学物理》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9-59,共1页
电场、磁场是空间分布的,这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容易疏忽.最近遇到这样一个问题:
关键词 电场 空间分布 高中 物理 电磁学
下载PDF
电场是呈空间分布的——一个容易被疏忽的问题
9
作者 沈蔡林 《物理教学探讨(中学教学教研版)》 2005年第1期43-43,共1页
电场、磁场是空间分布的,这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容易被疏忽.最近遇到这样一个问题:
关键词 电场 空间分布 高中 物理
下载PDF
关于“遮光条宽度对加速度测量值的影响”的理论和实验探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沈蔡林 《物理教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47-49,共3页
数字化物理实验平台,因为其独特的技术优势,为高中物理教学特别是实验教学注入了活力,对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等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促进作用.各种模拟试题也经常以此为情景,注重实验手段... 数字化物理实验平台,因为其独特的技术优势,为高中物理教学特别是实验教学注入了活力,对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等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促进作用.各种模拟试题也经常以此为情景,注重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的考查.光电门是数字化物理实验平台常用的传感器之一.光电门测速度的原理是用平均速度来代替瞬时速度,理论上是遮光条越窄,则平均速度越接近瞬时速度.当用两光电门测物体的加速度时,遮光条的宽度对测量结果有什么样的影响呢?本文利用光电门测加速度实验情景,从理论和实验实测数据两个角度来探究其影响.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度实验 实验探究 测量值 遮光 宽度 高中物理教学 实验平台 瞬时速度
原文传递
摄像头和高中物理实验的整合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沈蔡林 《物理教师(高中版)》 2009年第6期25-26,共2页
本人尝试将摄像头用于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效果理想. 1多角度展示演示实验的过程,提高演示实验的可视性 演示实验能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但是演示实验的可视性较差... 本人尝试将摄像头用于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效果理想. 1多角度展示演示实验的过程,提高演示实验的可视性 演示实验能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但是演示实验的可视性较差,如电学实验中电表的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物理实验 摄像头 课堂教学氛围 演示实验 学生学习 求知欲望 电学实验 可视性
原文传递
高中物理运算能力的制约因素及培养策略探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沈蔡林 《物理教学》 2016年第3期5-8,共4页
物理运算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物理学习的热情和考试分数。利用案例从学生和老师两个层面探析制约运算能力提升的因素,并结合高中的实际情况从数字运算和代数式运算等角度探析运算能力培养的策略。经过实践检验,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 物理运算能力 运算技巧 培养策略
原文传递
拓展描点作图思想 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13
作者 沈蔡林 《物理教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6-18,共3页
中学物理中的很多思想方法,在平常教学过程中,往往是就某一物理情景研究对应的思想方法,学生不易形成纵横联系,知识的迁移等.笔者尝试以某一物理思想方法为纽带,整合不同情景问题,通过对比、拓展、延伸、迁移等思维训练,借以提... 中学物理中的很多思想方法,在平常教学过程中,往往是就某一物理情景研究对应的思想方法,学生不易形成纵横联系,知识的迁移等.笔者尝试以某一物理思想方法为纽带,整合不同情景问题,通过对比、拓展、延伸、迁移等思维训练,借以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如学生对描点作图思想并不陌生,但是其应用领域往往仅限于实验数据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品质 学生 作图 思想方法 实验数据处理 中学物理 教学过程 物理情景
原文传递
追赶及相遇问题的常用分析方法
14
作者 沈蔡林 《数理化学习(高中版)》 2004年第13期25-26,共2页
在中学物理中,“追赶(相遇)问题”,是一个多研究对象问题,面对纷繁复杂的运动过程,学生往往束手无策,理不清头绪,其实所有的复杂问题都有一个共同的思维方法:化繁为简,体现在追赶(相遇)问题上,这就是:首先分别单独对其中的对... 在中学物理中,“追赶(相遇)问题”,是一个多研究对象问题,面对纷繁复杂的运动过程,学生往往束手无策,理不清头绪,其实所有的复杂问题都有一个共同的思维方法:化繁为简,体现在追赶(相遇)问题上,这就是:首先分别单独对其中的对象进行分析,然后再找出各研究对象运动之间的关系(一般情况指“时间关系”和“几何关系”)其口诀是:“各账各算,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遇问题 追赶问题 高中 物理 解题指导 分析方法 运动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