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LDH、VEGF-C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关系
1
作者 刘松杰 徐兵 +2 位作者 赵健 贾磊 沈裕厚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LDH、VEGF-C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胃癌患者68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LDH、VEGF-C水平。统计两组血清LDH、VEGF-C水平,分析血清LDH、VEGF-C水平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单因素及多因素... 目的探讨血清LDH、VEGF-C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胃癌患者68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LDH、VEGF-C水平。统计两组血清LDH、VEGF-C水平,分析血清LDH、VEGF-C水平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影响胃癌患者预后因素。结果血清LDH、VEGF-C水平与胃癌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有关,与性别、年龄均无关。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LDH、VEGF-C水平均为胃癌患者不良预后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低分化、TNM分期Ⅲ~Ⅳ期、淋巴结转移、LDH、VEGF-C水平均为胃癌患者不良预后影响因素(P<0.05)。血清LDH联合VEGF-C对胃癌具有较高诊断价值,AUC为0.877,95%CI为0.783~0.925,灵敏度为80.89%,特异度为95.18%。结论胃癌患者血清LDH、VEGF-C水平较高,且与胃癌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有关,且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可通过监测LDH、VEGF-C水平预测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DH VEGF-C 胃癌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楝酰胺对人肝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2
作者 李瑞华 岳爱民 +2 位作者 高国伟 沈裕厚 刘芳艳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4期10-12,共3页
目的:分析楝酰胺对人肝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分别采用0、50、100、200 nmol/L楝酰胺处理,对应为对照组及低、中、高楝酰胺组。测定各组细胞增殖水平、凋亡情况、差异蛋白及其表达水平。结果:干预24、48、72... 目的:分析楝酰胺对人肝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分别采用0、50、100、200 nmol/L楝酰胺处理,对应为对照组及低、中、高楝酰胺组。测定各组细胞增殖水平、凋亡情况、差异蛋白及其表达水平。结果:干预24、48、72 h,各组细胞增殖率比较,对照组>低楝酰胺组>中楝酰胺组>高楝酰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4、48、72 h,各组细胞凋亡率比较,对照组<低楝酰胺组<中楝酰胺组<高楝酰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质谱分析,整合素αⅤ(ITGAⅤ)、层粘连蛋白β1(LAMβ1)蛋白为差异蛋白。低、中、高楝酰胺组LAMβ1、ITGAⅤ、磷脂酸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蛋白表达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楝酰胺对人肝癌细胞增殖、凋亡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可能通过抑制上游蛋白LAMβ1、ITGAⅤ蛋白靶向激活PI3K/Akt通路,下调PI3K/Akt信号发挥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楝酰胺 层粘连蛋白β 整合素ΑV 磷脂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通路 肝癌
下载PDF
五灵胶囊联合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治疗CHB患者的效果及对TGF-β/Smad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贺露露 王玉静 +2 位作者 徐杰 贺茂 沈裕厚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8期3372-3375,共4页
目的 探究五灵胶囊联合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TAF)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效果及对TGF-β/Smad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 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8月新乡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200例CHB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00例)、对照组(... 目的 探究五灵胶囊联合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TAF)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效果及对TGF-β/Smad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 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8月新乡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200例CHB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给予对照组TAF,给予观察组五灵胶囊联合TAF,比较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总胆红素(TBIL)]、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人类软骨糖蛋白39(YKL-40)]、TGF-β/Smad信号通路相关指标[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Smad2、Smad7、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乙肝病毒e抗原(HBeAg)、HBV-DNA转阴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3、6个月后观察组TBIL、GPT、GOT、HA、YKL-40、TGF-β_(1)、Smad2、p38 MAPK均低于对照组,Smad7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BeAg转阴率、HBV-DNA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五灵胶囊及TAF联合治疗CHB,可有效提升患者肝功能,改善肝纤维化,促进HBV-DNA转阴,其作用机制与TGF-β/Smad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五灵胶囊 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 肝纤维化 TGF-Β/SMAD信号通路
下载PDF
益生菌联合双环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贺露露 王玉静 +2 位作者 徐杰 贺茂 沈裕厚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7期3204-3209,共6页
目的探究益生菌联合双环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效果及对脂肪肝超声评分、肝纤维化、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新乡市传染病医院156例NAFL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78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护肝治疗,于此基础上,... 目的探究益生菌联合双环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效果及对脂肪肝超声评分、肝纤维化、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新乡市传染病医院156例NAFL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78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护肝治疗,于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双环醇治疗,给予研究组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双环醇治疗,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谷氨酰转移酶(GGT)]、肠道菌群、脂肪肝超声评分、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Ⅲ型胶原前肽(PCⅢ)]、炎症指标[白介素-6(IL-6)、正五聚体蛋白3(PTX3)、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4.87%)高于对照组(84.62%)(P<0.05);研究组治疗1个月、3个月后血清T-Bil、GOT、GPT、GG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1个月、3个月后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高于对照组,肠杆菌、葡萄球菌数量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1个月、3个月后脂肪肝超声评分、血清HA、PC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1个月、3个月后血清IL-6、PTX3、NLRP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13%)与对照组(10.2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双环醇治疗NAFLD的效果显著,且能改善脂肪肝超声评分、肝纤维化,减轻机体炎症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益生菌 双环醇 肝纤维化 不良反应
下载PDF
着丝粒蛋白F、miR-1-3p在中晚期胃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相关性
5
作者 赵健 刘松杰 +3 位作者 张观朝 沈裕厚 李凤臣 徐兵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5-370,共6页
目的探讨着丝粒蛋白F(CENPF)、miRNA-1-3p(miR-1-3p)在中晚期胃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中晚期胃癌患者即为研究组,同期在我院体检中心体检健康的志愿者60例为对照组。采用实... 目的探讨着丝粒蛋白F(CENPF)、miRNA-1-3p(miR-1-3p)在中晚期胃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中晚期胃癌患者即为研究组,同期在我院体检中心体检健康的志愿者60例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各组血清CENPF、miR-1-3p的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血清中CENPF、miR-1-3p水平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CENPF、miR-1-3p表达与中晚期胃癌患者预后的关系;COX回归分析影响中晚期胃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CENPF水平明显升高,miR-1-3p水平明显降低(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中晚期胃癌患者血清中CENPF和miR-1-3p水平呈负相关(r=-0.650,P<0.001)。不同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状况下CENPF、miR-1-3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NPF高表达组患者3年生存率63.33%(19/30)显著低于低表达组93.33%(28/30)(χ^(2)=7.954,P<0.001);miR-1-3p高表达组患者3年生存率96.67%(29/30)显著高于低表达组60.00%(18/30)(χ^(2)=11.882,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TNM分期、淋巴结转移、CENPF、miR-1-3p表达是影响中晚期胃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中晚期胃癌患者血清中CENPF水平显著升高,miR-1-3p水平显著降低,二者与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着丝粒蛋白F 微小核糖核酸-1-3p 中晚期胃癌 预后
下载PDF
“三站式”教学查房在普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6
作者 张龙 范文强 +3 位作者 刘芳艳 王海溥 沈裕厚 岳爱民 《现代医院》 2024年第6期977-980,共4页
目的探讨“三站式”教学查房在普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查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7月—2023年7月普外科基地规培医生50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采用“三站式”教学查... 目的探讨“三站式”教学查房在普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查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7月—2023年7月普外科基地规培医生50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采用“三站式”教学查房,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查房模式,对比两组考试成绩、查房效果、满意度及体验感等结果。结果观察组总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病例分析考试、技能考试中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理论考试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问卷在提高诊治疾病、临床思维和医患沟通能力以及增加学习兴趣等方面选择“是”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问卷教学查房满意度为8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P<0.05);观察组主诊医师及教学查房主体的总体体验感较好的比例分别为64.0%和68.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0%和32.0%(P<0.05)。结论“三站式”教学查房可提高普外科住院医师考试成绩、查房效果和查房满意度,改善主诊医师及教学查房主体的体验感,值得在各住院医师规培基地、全科医师规培基地以及实习医生的教学查房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普通外科 教学查房 教学效果
下载PDF
标准化模式联合3H干预对胃癌手术患者睡眠质量、心理状态及应激反应指标的影响
7
作者 徐珂 张静文 +1 位作者 李建利 沈裕厚 《癌症进展》 2024年第6期655-658,共4页
目的 探讨标准化模式联合3H干预对胃癌手术患者睡眠质量、心理状态及应激反应指标的影响。方法 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将80例胃癌手术患者分为常规组(n=39,常规干预)和3H组(n=41,标准化模式联合3H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指标、睡眠... 目的 探讨标准化模式联合3H干预对胃癌手术患者睡眠质量、心理状态及应激反应指标的影响。方法 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将80例胃癌手术患者分为常规组(n=39,常规干预)和3H组(n=41,标准化模式联合3H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指标、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心理状态[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应激反应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H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两组患者PSQI、SDS、SAS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3H组患者PSQI、SDS、SA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IL-6、CRP水平均高于本组干预前,3H组患者IL-6、CRP水平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H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1)。结论 标准化模式联合3H干预可改善胃癌手术患者的睡眠质量及心理状态,降低应激反应指标,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标准化模式 3H干预 睡眠质量 心理状态 应激反应指标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监测中的意义 被引量:21
8
作者 沈裕厚 谢振斌 +3 位作者 岳爱民 魏齐栋 杨庆峰 尹宏达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99-203,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m,TEG)监测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期间在新乡市中心医院确诊为胃癌并行手术的178例患者为试验组,并按肿瘤不同分期、不同浸润深度... 目的:探讨应用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m,TEG)监测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期间在新乡市中心医院确诊为胃癌并行手术的178例患者为试验组,并按肿瘤不同分期、不同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进行分组,对所有手术患者进行术前、术后TEG动态监测,另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行TEG检测,通过对比分析其围手术期凝血功能变化。结果:实验组术前、术后与对照组比较,其TEG参数R、K值明显减小,Angle、MA、CI值则显著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前、术后对比K值显著降低;Angle值、MA、CI显著升高(P<0.05)。R、LY30等观测值均无显著变化。肿瘤不同分期、不同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相比较,其TEG监测值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胃癌患者围手术期表现为高凝状态,且与患者肿瘤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动态监测胃癌围手术期TEG可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凝血信息,并对提高胃癌手术的安全性和降低术后相关并发症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血栓弹力图 凝血功能
下载PDF
呼气氢试验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围手术期小肠细菌移位的判断价值 被引量:3
9
作者 沈裕厚 孙君军 +4 位作者 刘伟峰 常彦超 刘玉秋 钱俊甫 李俊娜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45-147,共3页
目的研究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围手术期血浆内毒素(PE)的动态变化,应用呼气氢试验(HBT)判断小肠细菌的移位及其意义。方法选择38例可行手术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为试验组(A组),健康受试者30例为对照组(B组)。观察A组患者术前、术后PE... 目的研究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围手术期血浆内毒素(PE)的动态变化,应用呼气氢试验(HBT)判断小肠细菌的移位及其意义。方法选择38例可行手术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为试验组(A组),健康受试者30例为对照组(B组)。观察A组患者术前、术后PE的变化及HBT的结果,并与B组进行比较。结果入院时A组PE水平为(0.69±0.22)EU/mL(Endotoxin Unit per mL),与B组(0.17±0.05)EU/mL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A组术前1d PE下降不明显(P>0.05),术后下降显著(P<0.05)。A组入院时,术前1 d,术后3,7,14 d HBT阳性率分别为86.8%,73.7%,39.5%,21.1%和7.9%;B组阳性率为6.7%。A组入院时与B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术后3,7 d与术前1d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存在肠道细菌移位,合并不同程度的内毒素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阻塞性 内毒素血症 呼气氢试验 细菌移位
下载PDF
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围手术期内毒素血症及其治疗 被引量:6
10
作者 沈裕厚 孙君军 +4 位作者 刘伟峰 常永超 刘玉秋 钱俊浦 郑刚 《中国临床医学》 2009年第1期87-89,共3页
目的:研究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围手术期血浆内毒素(PE)动态水平及中西医结合肠道清洁去污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n=24)和对照组(B组,n=24),A组除予常规术前准备外,每日服中药茵陈小承气汤并用0.9... 目的:研究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围手术期血浆内毒素(PE)动态水平及中西医结合肠道清洁去污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n=24)和对照组(B组,n=24),A组除予常规术前准备外,每日服中药茵陈小承气汤并用0.9%氯化钠碘伏灌肠,B组行常规术前准备。监测两组术前、术后PE水平变化、呼气氢试验(HBT)结果以及术后并发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结果:入院时A、B两组PE水平分别为0.72±0.18EU.mL-1和0.70±0.22EU.mL-1(P>0.05),至术前分别降至0.55±0.21EU.mL-1和0.67±0.13EU.mL-1(P<0.05)。入院时A、B两组HBT阳性率分别为87.5%和83.3%(P>0.05),至术前分别降至50.0%和75.0%(P<0.05)。A组术后并发症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肾功能不全发生率分别为8.3%和12.5%,较B组有明显降低(P<0.05);A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78.3±21.2)h较B组(138.4±42.5)h明显缩短(P<0.05),住院天数(18.7±4.5)d亦较B组(30.3±3.7)d有明显缩短(P<0.05)。结论: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存在肠道细菌移位及内毒素血症。术前应用稀碘伏灌肠联合中药治疗能降低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内毒素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黄疸 内毒素血症 呼气氢试验 灌肠 中药 治疗
下载PDF
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治疗 被引量:5
11
作者 沈裕厚 田建伟 梁文辉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507-508,共2页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至2010年4月间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老年患者病例,对围手术期原发病及合并不同程度的心、肺、脑等疾患在术前采取防治措施和术后临床观察进行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至2010年4月间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老年患者病例,对围手术期原发病及合并不同程度的心、肺、脑等疾患在术前采取防治措施和术后临床观察进行分析。结果老年患者行LC 454例,围手术期因心肺脑疾患停止手术6例,术后心脏猝死1例,心衰7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2例,余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对于老年患者要常规进行术前心肺功能及全身情况评估,必要时进行药物控制和纠正。术后严密的观察和及时处理可以预防和减少各项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围手术期并发症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术后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沈裕厚 谢振斌 +2 位作者 岳爱民 魏齐栋 尹宏达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8期64-67,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患者取栓术后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联合三维适形放疗(3-DCRT)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月本院收治的47例原发性肝癌合并PVT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TACE组(21例)与TAC...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患者取栓术后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联合三维适形放疗(3-DCRT)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月本院收治的47例原发性肝癌合并PVT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TACE组(21例)与TACE联合3-DCRT组(26例),比较两组的术后肿瘤复发率及生存率。结果 TACE联合3-DCRT组的肿瘤复发率显著低于TACE组,复发时间显著长于TA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CE联合3-DCRT组的总生存率显著高于TACE组,中位生存期显著长于TA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ACE联合3-DCRT在原发性肝癌合并PVTT患者取栓术后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降低肿瘤复发率,提高总生存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门静脉癌栓 肝动脉栓塞化疗 三维适形放疗
下载PDF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选择性门静脉栓塞在肝癌二期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沈裕厚 岳爱民 郭俊强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0年第5期341-344,共4页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选择性门静脉栓塞(SPVE)在肝癌二期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新乡市中心医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60例不宜开展一期手术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TA...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选择性门静脉栓塞(SPVE)在肝癌二期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新乡市中心医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60例不宜开展一期手术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TACE+SPVE联合二期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SPVE联合二期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预后。[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 d、7 d,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检测结果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周左肝体积检测结果高于对照组,右肝体积、肝切除体积/肝总体积检测结果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二期手术切除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随访1 a、2 a、3 a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不宜开展一期手术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采取TACE+SPVE治疗,能够有效控制肿瘤生长、提高二期手术切除率和远期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TACE SPVE 二期切除 生存率
下载PDF
稀碘伏灌肠联合中药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沈裕厚 魏齐栋 尹宏达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6年第12期78-81,共4页
目的:研究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围手术期的血清内毒素水平及凝血功能的动态变化,探讨应用中西医结合肠道清洁去污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恶性梗阻性黄疸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患者5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A组,n=28)和治疗对照组(B组,... 目的:研究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围手术期的血清内毒素水平及凝血功能的动态变化,探讨应用中西医结合肠道清洁去污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恶性梗阻性黄疸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患者5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A组,n=28)和治疗对照组(B组,n=28),另设正常对照组(C组,n=20)。A组入院后除术前一般准备外,另外每日服用中药茵陈小承气汤和生理盐水碘伏灌肠,B组行常规术前准备。观察监测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血清内毒素(plasma endotoxin,PE)、凝血功能。结果:A、B两组入院时PE、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术前及术后PE、FG、D-D与APTT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A组PE、FG、D-D与APTT下降幅度明显大于B组(P<0.05)。结论: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内毒素血症及凝血功能障碍,术前应用稀碘伏灌肠联合中药口服治疗能清洁胃肠道,降低内毒素血症,改善术前的高凝状态和术后的出血倾向及DIC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内毒素血症 凝血功能 灌肠 茵陈小承气汤
下载PDF
单纯微波消融及其联合无水酒精注射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沈裕厚 谢振斌 +3 位作者 岳爱民 赵宏峰 魏齐栋 尹宏达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5期26-29,33,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微波消融(MWA)联合无水酒精注射(PEI)治疗与单纯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及远期生存率。方法选取新乡市中心医院2009年5月~2012年5月进行的108例行微波消融治疗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108例中45例行PEI联合MWA... 目的回顾性分析微波消融(MWA)联合无水酒精注射(PEI)治疗与单纯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及远期生存率。方法选取新乡市中心医院2009年5月~2012年5月进行的108例行微波消融治疗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108例中45例行PEI联合MWA,63例行单纯MWA术。比较两组肿瘤完全消融率、复发率及术后1、2、3年生存率等情况。结果 PEI联合MWA组肿瘤完全消融率91.1%(41/45),明显高于单纯MWA组的82.5%(52/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I联合MWA组及单纯MWA组术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年、2年局部复发率分别为23.3%、30.8%、70.2%、85.5%、95.8%及9.8%、18.4%、54.7%、74.1%、8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I联合MWA组及单纯MWA组术后6个月、1年、2年、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8.6%、90.5%、79.1%、68.2%及90.3%、81.9%、65.5%、5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WA联合PEI与单纯MWA治疗相比,对于肿瘤局部控制可取得更好的疗效,显著提高了肿瘤完全消融率,降低患者局部复发率,延长患者生存期,是一种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微波消融 无水酒精注射 局部复发率 总生存率
下载PDF
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围手术期肝功能损害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沈裕厚 孙君军 +3 位作者 刘伟峰 常永超 刘玉秋 钱俊甫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研究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围手术期血清内毒素水平及肝功能动态状况。方法治疗组(A组)除术前一般准备外,另行每日服用中药茵陈小承气汤和生理盐水碘伏灌肠,对照组(B组)行常规术前准备。观察两组病人术前、术后血清内毒素、肝功能。结... 目的研究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围手术期血清内毒素水平及肝功能动态状况。方法治疗组(A组)除术前一般准备外,另行每日服用中药茵陈小承气汤和生理盐水碘伏灌肠,对照组(B组)行常规术前准备。观察两组病人术前、术后血清内毒素、肝功能。结果入院时A、B两组病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内毒素血症和肝功能损害,经过术前准备,术前A组血清内毒素、TBIL、ALP、ALT均有明显下降,而B组下降不明显(P>0.05)。术后两组血清内毒素和TBIL、ALP、ALT在术后均有显著降低(P<0.05),且A组下降幅度明显大B组(P<0.05)。结论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内毒素血症、高胆红素血症以及肝功能损害。术前应用稀碘伏灌肠联合中药口服治疗能清洁胃肠道,降低内毒素血症并减轻肝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内毒素血症 肝功能 灌肠 茵陈小承气汤
下载PDF
TACE联合SPVE在肝癌二期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残余肝体积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沈裕厚 岳爱民 陈挺松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8期44-45,48,共3页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选择性门静脉栓塞(SPVE)在肝癌二期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残留肝体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于我院实施TACE后行肝癌二期切除手术患者(n=30,对照组)与实施TACE联合SPV...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选择性门静脉栓塞(SPVE)在肝癌二期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残留肝体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于我院实施TACE后行肝癌二期切除手术患者(n=30,对照组)与实施TACE联合SPVE后行肝癌二期切除手术患者(n=30,观察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左肝、右肝切除体积均小于对照组,术后残余左肝、右肝体积均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AST、ALT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癌二期切除手术前实施TACE联合SPVE治疗,可最大限度保留肝体积,改善肝功能,对凝血功能损伤少,有利于提高患者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二期手术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选择性门静脉栓塞
下载PDF
胃癌术后不同胃肠减压方式对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魏齐栋 沈裕厚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629-630,共2页
目的探究胃癌术后不同胃肠减压方式对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在本院接受胃癌手术患者10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持续性负压对胃肠进行减压,观察组患者术后采用无负压自然引... 目的探究胃癌术后不同胃肠减压方式对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在本院接受胃癌手术患者10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持续性负压对胃肠进行减压,观察组患者术后采用无负压自然引流法对胃肠进行减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相关情况,不良反应发生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 d胃液平均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胃管留置时间、排气及术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相应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3.40%、67.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98%,其与同期对照组患者的18.87%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患者术后采用无负压自然引流法与持续性负压减压效果明显,但无负压自然引流法可更有效缩短患者术后胃管留置时间、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同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负压自然引流法 持续性负压 胃液引流量 不良反应 并发症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肝功能、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魏齐栋 沈裕厚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肝功能、免疫功能和炎症因子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胆囊良性病变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前后肝功能、免疫功能和...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肝功能、免疫功能和炎症因子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胆囊良性病变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前后肝功能、免疫功能和炎症因子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术后1 d的ALT、AST、TBIL均高于术前,ALP低于术前,差异显著(P<0.05),但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术后1 d的CD3、CD4均低于术前,差异显著(P<0.05),但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术后1 d的CRP、IL-6、IL-8均高于术前,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1 d的CRP、IL-6、IL-8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会导致患者肝功能和免疫功能下降,并且提高炎症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肝功能 免疫功能 炎症因子
下载PDF
TGF-β1、Smad4蛋白和TβRⅡ在胆囊癌发生与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何治军 孙君军 +4 位作者 徐继 米建强 刑鲁奇 刘伟峰 沈裕厚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08-311,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原发性胆囊癌细胞中TGF-β1、Smad4蛋白和TβRⅡ在不同时期的表达,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在胆囊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胆囊癌、11例胆囊腺瘤及30例胆囊炎中TGF-β1、Smad4蛋白和TβR... 目的:通过检测原发性胆囊癌细胞中TGF-β1、Smad4蛋白和TβRⅡ在不同时期的表达,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在胆囊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胆囊癌、11例胆囊腺瘤及30例胆囊炎中TGF-β1、Smad4蛋白和TβRⅡ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它们与胆囊癌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30例胆囊癌中TGF-β1、Smad4蛋白和TβRⅡ的阳性率分别为73.3%、20.0%和16.7%,胆囊腺瘤中阳性率分别为90.9%、63.7%、54.5%,在胆囊炎中阳性率分别为96.7%、93.3%、90.0%。TGF-β1在胆囊癌中表达低于胆囊炎(P〈0.05);Smad4蛋白、TβRⅡ在胆囊癌中表达均低于胆囊炎和胆囊腺瘤(P〈0.05)。Ⅰ-Ⅱ期胆囊癌TGF-β1阳性率低于Ⅲ-Ⅴ期(P〈0.05),而Smad4蛋白、TβRⅡ阳性率明显高于Ⅲ-Ⅴ期(P〈0.05)。TGF-β1在有转移的胆囊癌组织中表达率为94.1%,明显高于无转移者(P〈0.05)。结论:TGF-β1的表达降低可能与胆囊细胞的恶性转化和生长失控有关;TGF-β1高表达不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可能与Smad4及TβRⅡ的低表达有关,且TGF-β1高表达与胆囊癌的发展及浸润、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肿瘤 转化生长因子Β SMAD4蛋白 受体 转化生长因子β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