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废旧电池掩埋处理方法初探
- 1
-
-
作者
杨士军
钱行
沈诞琦
-
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
-
出处
《上海环境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6期257-259,262,共4页
-
文摘
以分别种植小叶黄杨和八角金盘的2块试验土地与1块贫瘠裸露土地作为对照,试验植物吸收处理废旧电池的重金属污染的掩埋方法。文章介绍了将废旧电池内部的糊状物分别掩埋在小叶黄杨,八角金盘和贫瘠裸露土地3块试验土中,选用电池内部含量较多的 Zn 等重金属元素为跟踪元素,经一定时间后分析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残留量。测定结果发现,小叶黄杨能很好地吸收掩埋入土的重金属元素,而八角金盘则对重金属没有明显的吸收作用。
-
关键词
废电池
重金属
污染
掩埋
-
Keywords
Used batteries Heavy metals Contamination Burying
-
分类号
X70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TL94
[核科学技术—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
-
-
题名看火人
- 2
-
-
作者
沈诞琦
-
出处
《上海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7-81,共5页
-
文摘
大学毕业后,我在美国联邦储蓄所波士顿分行工作,我的顶头老板乔万尼是分行主管宏观经济政策的副主席。当别人得知我的工作,第一个反应就是:“原来中国人也能去美国央行工作?”接下来的反应就是:“美联储到底是干什么的?”两年工作下来.我多次想要回答我所理解的美联储和美国货币政策,却惶恐驾驭不了这样宏大的问题。在巨大的政策机器之中,我不过是看到其中一隅的井底之蛙。而这小小的一隅,我也并不是毫无偏见地去看到的,我的老板乔万尼,他的为人处事,他的思考方式,深深影响了我对美国货币政策的理解。
-
关键词
宏观经济政策
美国联邦
货币政策
大学毕业
央行工作
为人处事
美联储
波士顿
-
分类号
I24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我所认识的约翰·纳什
- 3
-
-
作者
沈诞琦
-
出处
《上海文化》
2013年第1期75-81,共7页
-
文摘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数学教授约翰·纳什是当今最著名的几个疯子之一.他疯狂离奇的经历被改编成电影《美丽心灵》后,在世界各地广为传诵。约翰·纳什共入过两次精神病院,1959年在波士顿附近的麦克林医院(McLean Hospital),1961年在普林斯顿附近的特伦顿精神病院(Trenton Psychiatric Hospital)。两次入院之间他异想天开地从麻省理工辞,
-
关键词
纳什
约翰
诺贝尔经济学奖
《美丽心灵》
精神病院
1959年
波士顿
普林斯
-
分类号
K837.12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面对面的办公室 小记艾伦·图灵和约翰·冯·诺伊曼
- 4
-
-
作者
沈诞琦
-
出处
《上海文化》
2012年第5期38-50,共13页
-
文摘
冯·诺伊曼教授每年换一部新凯迪拉克。早上十点,他把爱车停在帕尔玛物理实验室门口,神采奕奕地走进隔壁数学系的办公室。那时候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才刚成立.和数学系挤在一幢叫作Fine Hall的楼——“还不错的楼”。冯·诺伊曼教授总是穿一身笔挺的西装,以免别人把他错当成学生。
-
关键词
办公室
面对面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
约翰
艾伦
物理实验室
凯迪拉克
数学系
-
分类号
K835.15
[历史地理—历史学]
K835.61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音乐教育
- 5
-
-
作者
沈诞琦
-
出处
《人民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6-153,共8页
-
文摘
1莫里森先生搞不懂乐队里最拔尖的那个孩子贾斯汀李到底怎么了。自从两个月前贾斯汀李拿到南卡罗莱纳州高中生音乐大赛决赛资格,莫里森先生没少督促他练习。“每天至少两小时。”在楼道里看到贾斯汀,莫里森先生就这么远远地吆喝一声。“每天三小时练着呢,莫里森先生。”
-
关键词
音乐教育
南卡罗莱纳州
莫里森
高中生
乐队
-
分类号
J6-4
[艺术—音乐]
-
-
题名蘑菇食用指南
- 6
-
-
作者
沈诞琦
-
出处
《上海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9-44,共6页
-
文摘
如果你老了,却还没有死心,如果你成天瞎忙,却又觉得一切荒谬透顶,如果你已经不能再做那个在无聊饭局上掏出小说来看的小孩,而你的父母已经拒绝向饭局上的客人为你这么开脱,“她还小,她是个书呆子”。如果你已经被迫喝下那些你讨厌的人灌给你的酒,还必须冲他们挤出笑脸。如果你认识的人中间越来越多的正处于不幸,不幸的工作,不幸的婚姻,不幸的城市,而你终于明白过来,你无法帮到他们丝毫。你想把他们拉出来,你说,离婚吧,辞职吧,快搬家,而他们却说:我宁愿留在这些不幸之中,只有这里有我的回忆。
-
关键词
指南
食用
蘑菇
不幸
-
分类号
I24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我所认识的约翰·纳什
- 7
-
-
作者
沈诞琦
-
出处
《北方人》
2015年第8期53-55,共3页
-
文摘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数学教授约翰·纳什是当今最著名的几个疯子之一,他疯狂离奇的经历被改编成电影《美丽心灵》后,在世界各地广为传诵。一我入学那年他已经80岁了,不常在校园里走动了。我是在大一的尾声才第一次见到了约翰·纳什,在那之前倒是经常见到他的儿子。大一时我在工科图书馆找了个闲职,清晨和半夜在图书馆里坐上两三小时,扫扫借书者的条形码。
-
关键词
数学教授
次见
博弈论
世界末日
普林斯
愚人船
异常心理学
胰岛素昏迷
童年经历
八十年代
-
分类号
K837.12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第一个中国人——一所美国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史
- 8
-
-
作者
沈诞琦
-
出处
《书城》
2013年第4期59-70,共12页
-
文摘
一、第一个人一九七九年冬,周曦三十岁,在上海师大读物理系大二。他和共和国几乎同龄,出生于一九四九年十月四日。共和国的政治风云蹉跎了他大半的青春。十七岁,"文革"开始,高中停课。十九岁,插队落户到上海郊区宝山刘行,种植水稻和棉花。二十三岁,上海紧缺中学老师,于是招了一批"还没完全忘记功课"的"老三届"高中生突击培训。之后的几年他在上海沙径中学教化学,在弥漫着"读书无用论"
-
关键词
普林斯顿大学
一所
周曦
国际学生
读书无用论
吴国
周同庆
上海郊区
上海师大
三十岁
-
分类号
G648.9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K828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十四部半
- 9
-
-
作者
沈诞琦
-
出处
《书城》
2012年第9期74-79,共6页
-
文摘
"你知道吗?你紧张的时候,手掌会往左边倾斜,手指会动得快些,好像以为自己的英语不够好。你的口音很漂亮,说不清是哪里的口音。你不必改进自己的英语。我就是要别人以为,看哪,那女孩可以是从欧洲任何一个国家来的。"他想,朱莉娅·罗伯茨和乌玛·瑟曼的美国口音太重,矫正起来也许要好几个月。约翰娜·特尔·斯蒂格(Johanna terSteege)看着他,踌躇地微笑了一会,最后说,"我明白你的意思。"她想,他到底要怎样的角色?一个初入人世的少女,还是一个饱经沧桑的少妇?他看到她的脖颈向上抬了抬,像是在自我放松,又是一种拒人千里的表情。我应该把这个告诉她吗?还是顺其自然吧。
-
关键词
电影摄像
布里
女主角
大屠杀
约翰
故事
伦敦
罗伯茨
摄像机
集中营
-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一封长电报
- 10
-
-
作者
沈诞琦
-
出处
《书城》
2012年第7期14-25,共12页
-
文摘
一九四六年二月二十二日,美国驻苏联外交使团临时代办乔治·凯南(GeorgeKennan)卧病在床。使团的大使正在办离任手续,凯南暂时顶替大使处理华盛顿发来的电报。
-
关键词
普林斯顿大学
电报
华盛顿
马歇尔计划
菲茨杰拉德
外交官
苏联人
美国
杜鲁门总统
意识形态
-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我所认识的约翰·纳什
- 11
-
-
作者
沈诞琦
-
出处
《中外文摘》
2016年第4期46-49,共4页
-
文摘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数学教授约翰·纳什是当今最著名的几个疯子之一,他疯狂离奇的经历被改编成电影《美丽心灵》后,在世界各地广为传诵。
约翰·纳什共入过两次精神病院,1959年在波士顿附近的麦克林医院,1961年在普林斯顿附近的特伦顿精神病院。两次入院之间他异想天开地从麻省理工辞丁职,提取了所有养老金,宣布去欧洲旅行。
-
关键词
纳什
约翰
诺贝尔经济学奖
《美丽心灵》
精神病院
1959年
波士顿
普林斯
-
分类号
F361.16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离开投行,拒绝剧透生活
- 12
-
-
作者
沈诞琦
张彦冰
-
出处
《大学生》
2012年第2期88-89,共2页
-
文摘
投行里那些轻盈的事儿
2011年暑假,我在纽约某投资银行里做销售交易部的实习生。五点起床、习惯性加班、三餐面对着六台电脑屏幕.这些都给我的夏日增加了许多重量。而我仍然想讲讲暑假里遇到的”轻盈”小事,因为正是这些轻盈掀起了生活的真相。
-
关键词
生活
投资银行
电脑屏幕
实习生
习惯性
暑假
-
分类号
TS976.3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题名篮筐低了三厘米
- 13
-
-
作者
沈诞琦
-
出处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15年第14期26-27,共2页
-
文摘
《你在哪里的感觉》开篇,讲了篮球天才布拉德利一件精彩的轶事:布拉德利来到一个新球场练习,采访他的约翰·麦克菲跟着他一起去。布拉德利站在十四尺外开始投篮,连投六个都弹在篮框上。他盯着篮框,表情困惑,在思考着什么。然后他弹跳起身再投了一个,进球。接下去的五个,全中。
-
关键词
初中生
作文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
分类号
G633.34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