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带气旋集合预报技术的应用情况简介 被引量:6
1
作者 沈越婷 钱传海 +1 位作者 李泽椿 范广洲 《气象科技进展》 2015年第5期33-42,共10页
数值集合预报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升级促进了热带气旋集合预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热带气旋集合预报在日常业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概述了ECMWF、NCEP、JMA和CMA等全球主要数值预报中心的热带气旋集合预报技术,总结了当前热带气旋集... 数值集合预报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升级促进了热带气旋集合预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热带气旋集合预报在日常业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概述了ECMWF、NCEP、JMA和CMA等全球主要数值预报中心的热带气旋集合预报技术,总结了当前热带气旋集合预报产品在路径、强度、风雨及生成预报等方面的应用,对未来热带气旋集合预报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集合预报 路径预报
下载PDF
民航飞机气象资料的应用及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沈越婷 向卫国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97-107,共11页
为了将AMDAR资料应用于常规观测预报中,对天气系统的演变特征进行更细微的监测,利用2011年5月1~3日的AMDAR资料,分析AMDAR时空分布特点;对比气象常规高空观测实际,研究AMDAR资料处理技术,得出具体算法,并结合2011年5月1~3日常规高空观... 为了将AMDAR资料应用于常规观测预报中,对天气系统的演变特征进行更细微的监测,利用2011年5月1~3日的AMDAR资料,分析AMDAR时空分布特点;对比气象常规高空观测实际,研究AMDAR资料处理技术,得出具体算法,并结合2011年5月1~3日常规高空观测资料分析天气形势,看出常规高空观测中显示的1日20时移出盆地的高原东部至盆地上空的浅槽于1日14时就已经移出盆地了,延安伸出的槽在14时也已出现。研究结果表明,高空气压的计算可直接用等温大气中的压高方程代替;AMDAR资料应用于常规高空观测可以得到比常规高空观测更为细致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科学 气象资料处理 AMDAR资料 时空分布 系统设计
下载PDF
台风“利奇马”不同区域降水极端性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郭云谦 王毅 +3 位作者 沈越婷 杨舒楠 陈涛 宫宇 《气象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5-77,共13页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卫星及雷达拼图以及NCEP分辨率为1°×1°的再分析资料,对浙江和山东两个区域不同的极端降水特征及其成因进行诊断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浙江极端降水表现出“高效”的热带降水系统特征,山东极端降水...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卫星及雷达拼图以及NCEP分辨率为1°×1°的再分析资料,对浙江和山东两个区域不同的极端降水特征及其成因进行诊断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浙江极端降水表现出“高效”的热带降水系统特征,山东极端降水是一次长时间,中等强度的“大陆锋面型”降水。台风近海对称性和对流明显增强;同时,其西北行移速较同期台风偏慢,导致行进方向上长时间受螺旋雨带影响;受超强台风厚实云墙影响,登陆前后浙江等地风雨激增;另外,双台风及沿海山地地形对浙江降水有增幅作用。而山东地区主要受台风北侧稳定维持倒槽和西风槽结合影响,出现极端降水。敏感性分析发现山东降水和台风“第一象限”低层偏南急流强度相关性好,而台风环流持续维持、高度场的密集梯度及降水的潜热反馈共同导致低层急流(>20 m·s-1)长时间维持;同时,西风带高空槽和台风倒槽势力相当,形成稳定“锋区”;锋前多条带状对流持续向北发展,形成“列车效应”;后期冷空气侵入台风中心后山东北侧依然维持较好环流配置。上述条件共同维持了山东地区持续性的较强“锋面降水”。副高、西风槽及台风环流的强度对比是本轮台风降水预报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强台风 极端降水 螺旋雨带 低层东南急流
下载PDF
2018年“7·16”北京强降水天气过程成因 被引量:7
4
作者 郭云谦 沈越婷 杨舒楠 《气象科技》 2019年第5期830-840,共11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地面加密自动站、多普勒雷达等多种观测资料和高分辨率分析场资料,对2018年7月15-18日北京地区特大暴雨过程的降水时空演化规律、成因以及极端性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有3股明显降水“波峰”,是典型的强...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地面加密自动站、多普勒雷达等多种观测资料和高分辨率分析场资料,对2018年7月15-18日北京地区特大暴雨过程的降水时空演化规律、成因以及极端性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有3股明显降水“波峰”,是典型的强度大、时间长、效率高的华北暖区降水。①具有典型华北暴雨环流形势,高层辐散,中层位于副高边缘、缓慢东移的低槽前端,配合低层急流辐合及高温高湿条件。②此次暴雨过程有一定环流形势和物理量极端性,包括副高异常偏强偏北,低层较强的西南气流、暴雨区上游异常偏强的能量和水汽以及异常偏北的热带辐合带(CITZ)。③本地具有一定对流潜势,配合中低层西南气流的剧烈温湿输送,及其在山前强迫抬升,并与夜间山风形成地面辐合线,触发对流;此次过程雷达回波的“列车效应”和后向传播现象明显,回波具有低质心的热带降水回波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强降水 暖区暴雨 极端性 温湿输送 列车效应 地形
下载PDF
2016—2017年怀柔区一次持续性雾霾天气过程分析
5
作者 沈越婷 《农业灾害研究》 2018年第4期1-3,18,共4页
从环流形势、气象要素、地形、近地层平流输送等方面对2016年12月30至2017年1月7日怀柔区出现的一次持续性重污染天气过程的形成及持续原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雾霾 重污染 持续 PM2.5 平流输送
下载PDF
渤海湾北部地区冰雹天气分型及预报方法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袁潮 杨文艳 +2 位作者 易希延 于增华 沈越婷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20年第5期69-75,共7页
利用常规观测和区域自动气象站资料,对2000—2016年渤海湾北部地区5—11月出现的32次冰雹过程进行天气学分型,对比不同类型冰雹天气的环境参数特征,得出相应的预报方法。结果表明:渤海湾北部地区冰雹主要分为高空干冷气流强迫型及斜压... 利用常规观测和区域自动气象站资料,对2000—2016年渤海湾北部地区5—11月出现的32次冰雹过程进行天气学分型,对比不同类型冰雹天气的环境参数特征,得出相应的预报方法。结果表明:渤海湾北部地区冰雹主要分为高空干冷气流强迫型及斜压锋生型。前者受对流层中高层的干冷平流强迫,配合中尺度低压及地面辐合线,午后近地面的太阳辐射加热起到关键作用(简称干冷强迫型);后者主要发生于低涡槽前的锋面气旋冷锋附近,锋面动力强迫是此类冰雹的主要触发机制(简称锋生型)。干冷强迫型较锋生型表现出更强的静力不稳定层结、更大的风向垂直切变、相对较低的低层湿度和0℃层高度与-20℃层高度。渤海湾北部地区降雹多发生于东北冷涡天气背景之下,湿度条件高于西北地区、低于中东部地区,层结不稳定度高于中东部地区、低于西北地区。除中低层温度直减率、中层干层、低层湿层及深层垂直风切变等常用指标外,湿球0℃层高度及逆温层高度对渤海湾北部地区冰雹天气发生有着较好的指示意义。选取以上预报因子,运用指标叠套法对2017、2018年5—11月进行冰雹潜势预报,降雹过程无漏报,TS评分高于国家级强对流主观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雹 天气类型 环境参数 湿球0℃层 指标叠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