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旧梦可追——戏剧理论家沈达人先生口述
1
作者 沈达人(□述) 张之薇(整理) 《传记文学》 2020年第12期121-132,共12页
沈达人,出生于1929年2月,笔名沈尧、沈烧。1949年进入中央戏剧学院工作,1953年调入中国戏曲研究院,先后担任院长业务秘书、评论组组长。1975年后历任戏曲史研究室主任、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和文化部职称评定委员会副主... 沈达人,出生于1929年2月,笔名沈尧、沈烧。1949年进入中央戏剧学院工作,1953年调入中国戏曲研究院,先后担任院长业务秘书、评论组组长。1975年后历任戏曲史研究室主任、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和文化部职称评定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届学科评议组(艺术学)成员。沈达人先生长期从事戏曲史论研究及戏曲评论工作,20世纪50年代多次参加中央和地方的戏曲会演、戏曲传统剧目审定,以及中央召开的戏曲剧目工作会议和戏曲演员讲习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戏曲研究院 戏剧理论家 戏曲演员 中国艺术研究院 中央戏剧学院 戏曲评论 戏曲剧目 戏曲史研究
原文传递
余上沅及其戏剧理论 被引量:2
2
作者 沈达人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6-75,181,共11页
作为我国近现代著名戏剧教育家、戏剧理论家,余上沅在对西方戏剧、舞台艺术、戏剧家及戏剧理论的引荐方面有着重要的贡献。"国剧运动"反映了余上沅唯美主义的艺术观,随着"国剧运动"的终结和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他... 作为我国近现代著名戏剧教育家、戏剧理论家,余上沅在对西方戏剧、舞台艺术、戏剧家及戏剧理论的引荐方面有着重要的贡献。"国剧运动"反映了余上沅唯美主义的艺术观,随着"国剧运动"的终结和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他明确了"艺术为人生"的艺术观。通过对戏曲程式、虚拟、线段结构的论述,余上沅还为戏曲美学的构建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上沅 戏剧理论 西方戏剧 国剧运动 戏曲美学
下载PDF
张继青的昆剧表演艺术征程 被引量:1
3
作者 沈达人 《戏剧丛刊》 2012年第2期3-4,共2页
20世纪80年代,我在苏州、北京等地看过张继青演出的一系列剧目。她的《惊梦》、《寻梦》、《痴梦》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她的《说亲·回话》、《芦林》也使我久久不能忘怀。其实,这不是我个人的艺术感受,张继青在昆剧表演... 20世纪80年代,我在苏州、北京等地看过张继青演出的一系列剧目。她的《惊梦》、《寻梦》、《痴梦》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她的《说亲·回话》、《芦林》也使我久久不能忘怀。其实,这不是我个人的艺术感受,张继青在昆剧表演艺术上取得的高度成就.不仅使她在国内驰名江南、誉满京华,而且在罗马、柏林、巴黎、马德里、东京等国际大都市赢得了巨大反响。在西柏林海贝尔剧场演完《惊梦》、《寻梦》,掌声、欢呼声响彻剧场,张继青谢幕十五次,观众才肯退场。有几个演员能够躬逢如此的盛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演艺术 张继 昆剧 20世纪80年代 《惊梦》 《寻梦》 国际大都市 艺术感受
下载PDF
张庚先生的戏曲美学理论
4
作者 沈达人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9-32,共4页
张庚先生对戏曲美学有创建、开拓之功 ,他的戏曲美学理论对戏曲实践也有启迪指导作用。张庚认为 :“模仿”与“物感”是长远影响着西方和中国艺术创作的两种根本不同的美学理念 ;在“物感说”的影响下 ,中国戏曲追求神似 ,并且通过唱念... 张庚先生对戏曲美学有创建、开拓之功 ,他的戏曲美学理论对戏曲实践也有启迪指导作用。张庚认为 :“模仿”与“物感”是长远影响着西方和中国艺术创作的两种根本不同的美学理念 ;在“物感说”的影响下 ,中国戏曲追求神似 ,并且通过唱念做打 ,以高度真实而又诗化的感情来刻画人物 ;又指出剧诗也是一种诗体 ,它的语言的最大特点是模仿人物的声口来表现他的性格 ;最后强调 ,戏曲一贯重视发挥美的熏陶的作用 ,达到潜移默化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庚 戏曲美学理论 模仿 物感 神似 艺术功能 剧诗说
下载PDF
中国戏剧史论批评家马彦祥
5
作者 沈达人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43-152,183,共11页
在我国近现代戏剧发展进程中,马彦祥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他是这一历史阶段戏剧实践的积极参与者,又涉足于戏剧的研究。本文放眼于他的戏剧艺术生涯,并重点论述他的戏剧史论批评。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一是马彦祥出身从书香门第... 在我国近现代戏剧发展进程中,马彦祥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他是这一历史阶段戏剧实践的积极参与者,又涉足于戏剧的研究。本文放眼于他的戏剧艺术生涯,并重点论述他的戏剧史论批评。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一是马彦祥出身从书香门第到繁丽剧坛,二是马彦祥融通中西的话剧史论,三是马彦祥作为研讨近代地方戏的先驱。第一部分从家庭出身与学习经历、以兴趣为动力参加戏剧工作、在党的领导下从事戏剧工作、戏曲改革的有力推动者、编导演全才的艺术实践家等五个方面对马彦祥戏剧史论学术观念形成的历史脉络展开论述。第二部分认为,马彦祥在新中国成立以前,曾发表多篇﹙部﹚话剧史论著作,按照内容可分为:对话剧运动和话剧人物的论述、对文明戏与爱美剧的论述、关于话剧理论的研究等三类。第三部分认为,马彦祥从20世纪30年代初叶,就开始了对近代地方戏的研究;到20世纪80年代中叶,相继发表了很多探讨地方戏曲的文章。这些综合表明,马彦祥确实是探索、研究中国近代地方戏的先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艺术 马彦祥 戏剧史论 艺术批评家 先驱者 戏剧研究
下载PDF
“不去红尘论秀色,独来清白向人家”——郭汉城旧体诗词的特色
6
作者 沈达人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5-49,共5页
郭汉城,1917年生于浙江萧山。曾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等职,出版有《戏曲剧目论集》、《郭汉城诗文戏曲集》等多种著作,又与张庚共同主编《中国戏曲通史》、《中国戏曲通论》等。戏曲研究之... 郭汉城,1917年生于浙江萧山。曾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等职,出版有《戏曲剧目论集》、《郭汉城诗文戏曲集》等多种著作,又与张庚共同主编《中国戏曲通史》、《中国戏曲通论》等。戏曲研究之外,郭汉城先生还是一位旧体诗词作者,其《淡渍堂诗抄》即为他这方面努力的结晶。他的诗词创作具有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真情豪迈,反映现代生活驾轻就熟,通达世态,有很高的认识价值。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郭汉城先生旧体诗词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汉城 旧体诗词 形象思维 意境
下载PDF
京剧评论家张肖伧
7
作者 沈达人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36-141,共6页
张肖伧一生观摩、评论京剧,发表了多篇独树己见的表演评论;并以无所依附的自由撰稿人的姿态,善者扬之,恶者贬之,力主艺员演戏应有艺术良心和正派作风,成为近代中国剧坛一种清醒、刚正的声音。他在京剧理论研究方面也有一定的建树。
关键词 张肖伧 京剧评论 自由撰稿人姿态
下载PDF
《汤学探胜》前言
8
作者 沈达人 《影剧新作》 2018年第1期109-112,共4页
龚重谟从海南郑重地寄来他的大作《汤学探胜》打印稿,要我为这本书写一篇序言。我参加过张庚、郭汉城主编《中国戏曲通史》的编写与修订。由于工作需要,阅读了汤显祖的剧作和诗文,但是不等于读懂了汤显祖。重谟惠赐的《汤学探胜》,激起... 龚重谟从海南郑重地寄来他的大作《汤学探胜》打印稿,要我为这本书写一篇序言。我参加过张庚、郭汉城主编《中国戏曲通史》的编写与修订。由于工作需要,阅读了汤显祖的剧作和诗文,但是不等于读懂了汤显祖。重谟惠赐的《汤学探胜》,激起了我极大兴趣,希望读后能更加接近汤显祖。读了全书,果然大有收获,使我对汤显祖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也有了为《汤学探胜》写前言的依据。首先,重谟的大作犹如"汤学"的一部小型百科全书,为关注"汤学"者提供了方方面面的情况。汤氏的家世、生平、著作,尤其是他的"临川四梦",都可从书中得到较多的了解。这也显示了作者研修汤氏诸作的扎实功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言 汤显祖 中国戏曲 百科全书 临川四梦 打印稿 郭汉城 诗文
下载PDF
张庚先生的戏曲美学理论
9
作者 沈达人 《戏剧丛刊》 2009年第1期3-4,共2页
张庚先生的戏曲美学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最早发表的戏曲美学文章是《关于剧诗》、《再谈剧诗》、《戏曲的形式》;以后,20世纪在80年代初出版的《戏曲艺术论》中又有《戏曲剧本——剧诗》一章,对“剧诗说”做了综合论述。20世纪8... 张庚先生的戏曲美学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最早发表的戏曲美学文章是《关于剧诗》、《再谈剧诗》、《戏曲的形式》;以后,20世纪在80年代初出版的《戏曲艺术论》中又有《戏曲剧本——剧诗》一章,对“剧诗说”做了综合论述。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先生相继发表了《中国戏曲的美学特点》、《中国戏曲的未来》、《戏曲规律与戏曲创新》、《戏曲美学三题》、《谈戏剧中的现实主义问题》等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美学理论 张庚 20世纪80年代 中国戏曲 剧诗说 60年代 美学研究 戏曲剧本
下载PDF
进一步发展档案事业 为江苏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 被引量:1
10
作者 沈达人 《档案与建设》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3-4,共2页
近几年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下,经过全省各级档案部门的努力工作,我省的档案事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颁布和实施,逐步走上了依法管理档案和档案事业的新阶段。建立了初具规模的社会主义档案事业体系... 近几年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下,经过全省各级档案部门的努力工作,我省的档案事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颁布和实施,逐步走上了依法管理档案和档案事业的新阶段。建立了初具规模的社会主义档案事业体系,各级各类档案馆形成网络,并依法向社会开放档案;全省档案工作者的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档案信息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拓宽了服务领域,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工作 社会主义档案事业 经济建设服务 进一步发展 改革开 《档案法》 江苏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档案部门 档案信息资源
下载PDF
祝《唯实》杂志创刊十周年题词
11
作者 苏星 沈达人 +1 位作者 陈焕友 孙家正 《唯实》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3-8,共5页
关键词 中共中央党校 陈焕友 沈达 孙家 副校长 一九 百长
下载PDF
进一步加强高校党建工作
12
作者 沈达人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3-7,共5页
一、充分认识当前高校党组织面临的形势和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去年全省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以来,我省各高校党委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党的建设的通知》精神,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有所提... 一、充分认识当前高校党组织面临的形势和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去年全省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以来,我省各高校党委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党的建设的通知》精神,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有所提高,党支部的战斗力有所增强,领导班子得到充实和加强;师生员工中的一些深层次思想问题正在逐步解决,高校的局势进一步稳定.这些成绩的取得是高校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师生员工艰苦奋斗、辛勤工作的结果.我们要珍惜和巩固这些来之不易的成果,进一步认识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继续深入地搞好我省高校的党建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党建工作 高校工作 高校党组织 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思想政治工作 高校领导班子 高等学校 深层次思想问题 加强高校 师生员工
下载PDF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大精神 努力实现九十年代的奋斗目标
13
作者 沈达人 《唯实》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3-7,共5页
前不久召开的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指导,认真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4年的实践经验,系统阐述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这个理论指导的党的基本路线,明确提出经济体制... 前不久召开的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指导,认真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4年的实践经验,系统阐述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这个理论指导的党的基本路线,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科学分析了国内外形势,确定了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部署,动员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把握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这次大会,对于我们在九十年代乃至更长时期加快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有着十分重大的指导和推动作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大精神,是我们所面临的最重要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基本路线 九十年代 解放思想 现代化建设 十一届三中全会 经济体制改革 市场经济体制 战略部署 三个有利于 经济发展
下载PDF
坚持党的领导 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
14
作者 沈达人 《唯实》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3-12,共10页
坚持党的领导,是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要更好地担负起历史赋予我们党的伟大使命,就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把我们党建设成为更加坚强的工人阶级先锋队,建设成为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社... 坚持党的领导,是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要更好地担负起历史赋予我们党的伟大使命,就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把我们党建设成为更加坚强的工人阶级先锋队,建设成为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更加坚强的核心力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坚持党的领导,搞好党的自身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建设,不仅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作出了许多重要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建设 党的领导 十三届四中全会 十一届三中全会 领导干部 党的基本路线 “和平演变” 干部工作 思想路线 党管干部
下载PDF
在全省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5
作者 沈达人 《唯实》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3-8,共6页
同志们:这次全省党校工作会议今天就要结束了。会议期间,同志们认真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校工作的通知》和江泽民、乔石、李瑞环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围绕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党校工作,推动我省各级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 同志们:这次全省党校工作会议今天就要结束了。会议期间,同志们认真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校工作的通知》和江泽民、乔石、李瑞环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围绕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党校工作,推动我省各级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个主题,总结交流了经验;认真讨论了省委《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校工作的通知】的意见》(讨论稿),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和修改意见。通过学习和讨论,大家提高了对全党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战略意义的认识,进一步明确了党校工作的指导思想、根本任务、办学方针和努力方向,增强了搞好党校工作的信心和决心。我认为这次会议开得是好的,对于进一步加强我省党校工作必将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校工作会议 干部学习 党校教师 党校教育 党校教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中央领导 党性锻炼 中青年干部 指导思想
下载PDF
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开创科技兴省新局面
16
作者 沈达人 《科技与经济》 1992年第1期1-3,共3页
关键词 科技 江苏 经济发展
下载PDF
王芷章先生对戏曲学的贡献
17
作者 沈达人 《曲学》 2015年第1期489-511,共23页
一、先生的生平与著作王芷章先生,字伯生,号二渠,1903年1月29日出生于河北省平山县农民家庭。早年考入河北省正定第七中学学习。1929年毕业于北京孔教大学中文系。又受教于桐城派学者吴北江先生,与历史学家谢国桢,戏曲史家张次溪、周明... 一、先生的生平与著作王芷章先生,字伯生,号二渠,1903年1月29日出生于河北省平山县农民家庭。早年考入河北省正定第七中学学习。1929年毕业于北京孔教大学中文系。又受教于桐城派学者吴北江先生,与历史学家谢国桢,戏曲史家张次溪、周明泰同门。1929年至1933年3月,担任河北省保定市保定民生中学语文教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省 历史学家 先生 保定市 家庭 著作 戏曲史 字伯生
下载PDF
《中国戏曲文化概论》读后 被引量:2
18
作者 沈达人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4年第4期120-121,共2页
郑传寅教授的《中国戏曲文化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以“戏曲文化的特殊道路”、“古典戏曲的审美形态”、“戏曲文化的精神特质”等三编八章的结构,研讨了古典戏曲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全书史论交融、论述精当,反映了作者的... 郑传寅教授的《中国戏曲文化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以“戏曲文化的特殊道路”、“古典戏曲的审美形态”、“戏曲文化的精神特质”等三编八章的结构,研讨了古典戏曲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全书史论交融、论述精当,反映了作者的深厚功底和严谨学风,也体现出作者的开拓意识和创新精神。这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使我产生种种感受,总想转告给更多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概论 中国戏曲 武汉大学出版社 戏曲文化 古典戏曲 审美形态 精神特质 创新精神
全文增补中
湘剧《白兔记》改编本读后
19
作者 沈达人 《艺海》 1996年第2期6-7,共2页
一刘智远的事迹离开正史以后,在民间平话中初始偏重于对刘智远发迹变泰的描写,经过诸宫调的传唱,以至南戏的搬演,才突出了李三娘的历经磨难、终得荣显的际遇,从而使发迹变泰的讲史故事演化成悲欢离合的家庭故事。湘剧、祁剧、辰河戏的... 一刘智远的事迹离开正史以后,在民间平话中初始偏重于对刘智远发迹变泰的描写,经过诸宫调的传唱,以至南戏的搬演,才突出了李三娘的历经磨难、终得荣显的际遇,从而使发迹变泰的讲史故事演化成悲欢离合的家庭故事。湘剧、祁剧、辰河戏的《打猎》、《回书》、《磨房会》,以及《抢棍》几折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编本 刘智 湘剧 改编者 诸宫调 辰河戏 亲情 故事 描写 家庭
下载PDF
充分发挥新闻舆论作用 努力宣传好十四大精神
20
作者 沈达人 《传媒观察》 1992年第12期1-2,共2页
刚刚结束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一次充满改革开放精神和求实奋进、继往开来的大会,谱写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新篇章,必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
关键词 现代化建设 新闻舆论 历史新篇章 全国代表大会 党的基本路线 改革开放实践 人民群众 解放思想 新闻媒介 新闻战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