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微血栓形成凝血指标监测及治疗1例报告
1
作者 沈连军 吴蔚 +6 位作者 吉薇 王红 孙幸 施青青 孙梅 顾健 倪军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期180-183,共4页
本文报道1例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急性髓系白血病M4型)(CBFB基因阳性)患者,经亲缘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下肢微血栓形成,并总结其诊治经验。该患者经常规化疗后获完全缓解,但又于2年后复发,遂予行亲缘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在... 本文报道1例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急性髓系白血病M4型)(CBFB基因阳性)患者,经亲缘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下肢微血栓形成,并总结其诊治经验。该患者经常规化疗后获完全缓解,但又于2年后复发,遂予行亲缘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在患者接受移植后的常规治疗期间,动态观察其凝血相关指标[包括D-二聚体(D-dimer, D-D)、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Ⅲ,AT-Ⅲ)、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 vWF)、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s, FDP)、纤维蛋白单体(fibrin monomer, FM)]。在移植后100 d左右,患者出现黄疸及转氨酶升高,采用经右下肢股静脉置管行血浆置换治疗3次。在去除静脉置管1周后,患者出现左踝部指凹性水肿,血管B超检查提示其左下肢腓肠肌浅静脉丛有微血栓形成;凝血指标检测显示,D-D、vWF、FDP、FM等指标升高,AT-Ⅲ水平降低。予口服拜瑞妥5 mg/d抗栓治疗2周后,患者上述凝血指标渐趋正常,左下肢肌间静脉丛血栓和肢肿消失。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除密切检查血管B超,动态监测D-D、AT-Ⅲ、vWF、FDP、FM等凝血指标可预测移植相关微血栓和高凝状态,并为临床开展有效抗的凝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指标 亲缘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 微血栓形成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下载PDF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凝血酶Ⅲ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血管病变的临床意义
2
作者 周丽娟 吴蔚 +2 位作者 刘彦 吉薇 沈连军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8期91-93,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抗凝血酶Ⅲ(ATⅢ)诊断2型糖尿病(T2DM)合并血管病变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50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血管合并症(冠心病、高血压、糖... 目的:探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抗凝血酶Ⅲ(ATⅢ)诊断2型糖尿病(T2DM)合并血管病变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50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血管合并症(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或排除泌尿系统病变而尿蛋白≥0.05 g/24 h)分为有合并症组与无合并症组;选择同期1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三组均接受vWF、ATⅢ检测,比较三组vWF、ATⅢ水平。结果:有合并症组与无合并症组vW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AT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合并症组ATⅢ水平低于无合并症组,vWF水平高于无合并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2DM合并血管病变患者ATⅢ活性下降,提示其血栓形成可能性较大;vWF可作为T2DM患者是否合并血管病变的鉴别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血管病变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抗凝血酶Ⅲ
下载PDF
金雀异黄素对淋巴瘤小鼠炎性易栓状态的体内干预及相关机制
3
作者 陈祉悦 施青青 +7 位作者 孙幸 倪军 吴蔚 沈连军 孙梅 徐开林 顾健 顾昊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5-129,共5页
目的:探讨金雀异黄素(Genistein, GEN)对淋巴瘤鼠体内肿瘤相关炎性及易栓状态的干预及其机制。方法:将40只5-6周龄Balb/c雌性小鼠予以鼠源性Pro B细胞淋巴瘤细胞株38B9构建淋巴瘤荷瘤鼠模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荷瘤未干预、GEN干预和环... 目的:探讨金雀异黄素(Genistein, GEN)对淋巴瘤鼠体内肿瘤相关炎性及易栓状态的干预及其机制。方法:将40只5-6周龄Balb/c雌性小鼠予以鼠源性Pro B细胞淋巴瘤细胞株38B9构建淋巴瘤荷瘤鼠模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荷瘤未干预、GEN干预和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 CTX)干预共4组,每组10只。采用组织病理学评估成瘤情况,观察成瘤情况,取肿瘤组织行HE及免疫组化染色。采用ELISA和FCM法等分别检测GEN和CTX干预后血浆中炎性细胞因子分泌水平和血栓指标的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D19在瘤体小鼠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小鼠荷瘤14 d后均成瘤,瘤体组织中淋巴瘤细胞呈弥散分布,荷瘤鼠瘤体组织的CD19表达为阳性。荷瘤鼠体内炎性指标IL-6、NETs及CLEC-2和血栓指标TF、FIB及D-D均明显高于荷瘤前(均P<0.05)。GEN及CTX干预后上述指标水平均低于未干预组。GEN干预组CLEC-2和D-D水平明显低于CTX干预组(P<0.05)。结论:荷瘤淋巴瘤小鼠体内存在肿瘤相关炎性及易栓状态。GEN通过干预肿瘤炎性因子达到的抗炎和抗易栓作用优于CT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雀异黄素 淋巴瘤 荷瘤鼠 肿瘤炎性易栓症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酶学诊断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沈连军 许国铭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1989年第1期17-19,共3页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的酶学诊断需要简便、快速、可靠的检测方法,近年来,人们对一些常规应用的酶指标采用了更快速和特异的新方法;同时发现了一些对于AP 的诊断及预后判断有价值的新的酶指标。本文对这方面的进展作一简...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的酶学诊断需要简便、快速、可靠的检测方法,近年来,人们对一些常规应用的酶指标采用了更快速和特异的新方法;同时发现了一些对于AP 的诊断及预后判断有价值的新的酶指标。本文对这方面的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学诊断 弹力蛋白酶 胰腺外分泌 胰蛋白酶抑制物 同工酶 比浊法 特异性 细胞膜磷脂 辅脂肪酶 无交叉反应
下载PDF
胃粘膜、胃液及血清唾液酸测定对胃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沈连军 张洪富 许国铭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92-192,I004,共2页
本文检测了胃癌(GC)、慢性萎缩性胃炎(AG)患者及正常人的血清、胃粘膜、癌组织及胃液中唾液酸(SA)含量,以探讨对胃癌的诊断价值。 材料及方法 共91例自镜受检者,根据胃镜和组织病理学诊断,分为三组:GC组25例,CAG组35例,对照组(包括胃镜... 本文检测了胃癌(GC)、慢性萎缩性胃炎(AG)患者及正常人的血清、胃粘膜、癌组织及胃液中唾液酸(SA)含量,以探讨对胃癌的诊断价值。 材料及方法 共91例自镜受检者,根据胃镜和组织病理学诊断,分为三组:GC组25例,CAG组35例,对照组(包括胃镜检查正常及轻度浅表性胃炎者)31例。粘膜组织通过贵镜于病变典型处采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胃粘膜 胃液 唾液酸
下载PDF
热带性斯泼卢
6
作者 沈连军 许国铭 《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 1989年第1期39-42,共4页
热带性斯泼卢是一种原发性吸收不良综合征,多见于热带地区。病因可能与肠道细菌感染有关,多种因素在发病中起协同作用。临床上表现为慢性腹泻和多种营养缺乏,常有口炎和巨细胞性贫血。所有病人均有木糖吸收试验异常。病理上见小肠粘膜... 热带性斯泼卢是一种原发性吸收不良综合征,多见于热带地区。病因可能与肠道细菌感染有关,多种因素在发病中起协同作用。临床上表现为慢性腹泻和多种营养缺乏,常有口炎和巨细胞性贫血。所有病人均有木糖吸收试验异常。病理上见小肠粘膜隐窝增深、绒毛缩短,固有层慢性炎细胞浸润。叶酸、维生素B_(12)及四环素治疗效果甚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性 斯泼卢 腹泻 口炎性 感染
下载PDF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检测中的应用评估 被引量:7
7
作者 吴蔚 顾健 +4 位作者 马莉 王红 倪军 吉薇 沈连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95-1098,共4页
本研究探讨与评估应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遗传学异常的价值。应用间期FISH技术检测32例初诊CLL患者的del(13q14.3)、del(11q22.3)、del(17p13.1)、del(13q14)和12号染色体三体,同时对免疫表型不典型... 本研究探讨与评估应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遗传学异常的价值。应用间期FISH技术检测32例初诊CLL患者的del(13q14.3)、del(11q22.3)、del(17p13.1)、del(13q14)和12号染色体三体,同时对免疫表型不典型的10例初诊患者检测IGH/CCND1融合基因。结果表明,在32例病例组中FISH检测出26例(81.3%)基因异常,包括D13S25缺失14例,RB1缺失11例,12号染色体三体9例,P53缺失6例,ATM缺失4例;涉及1种基因异常的12例,其中12号染色体三体7例,D13S25缺失3例,P53缺失1例,ATM缺失1例;涉及2种基因异常的11例,其中D13S25/RB1缺失的7例,另4例均包含P53缺失;涉及3种以上基因异常的病例3例;10例免疫表型表达CD5+CD23-的初诊患者中2例IGH/CCND1(+)。结论:应用间期FISH技术检测CLL基因组的异常,可大大提高异常染色体的检出率,各基因异常有其不同的特点;IGH/CCND1融合基因的检测在CLL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原位杂交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细胞遗传学 IGH/CCND1
下载PDF
CD_(62P)和TpP对严重脓毒症高凝状态的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5
8
作者 徐敏 夏仲芳 +6 位作者 耿平 顾健 徐继扬 谈定玉 解松刚 沈连军 马爱闻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08年第8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140(CD62P)和血栓前体蛋白(TpP)对严重脓毒症高凝状态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7年4月-2008年3月本院急诊监护病房(EICu)收治的严重脓毒症的患者入选严重脓毒症组(Ⅲ组),存在感染但未发生脓毒症... 目的探讨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140(CD62P)和血栓前体蛋白(TpP)对严重脓毒症高凝状态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7年4月-2008年3月本院急诊监护病房(EICu)收治的严重脓毒症的患者入选严重脓毒症组(Ⅲ组),存在感染但未发生脓毒症同期患者设为一般感染组(Ⅱ组),同期门诊体检者或健康自愿者设为正常对照组(I组),病例的选取均遵循随机的原则,3组的年龄、性别具有可比性;3组均在入院第1天清晨空腹取外周静脉血测定CD62P、TpP、PT、APTT、Fib、TT、D—D聚体。结果人院第1天,PT、TT在3组中的表达均无显著意义,APTT、在严重脓毒症组和一般感染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b、D—D、CD62P和TpP在严重脓毒症组中的表达均较一般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且在一般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中无明显差异(P〉O.05);早期诊断高凝状态的敏感指标依次为C,D62P、TpP、Fib、D—D、APTT、PT、TT,而特异指标依次为TpP、CD62P、Fib、APTT、D—D、TT、PT;相关性分析显示:CD62n与TpP呈明显正相关(r=0.931,P〈0.001)。结论严重脓毒症的早期就存在血小板活化和微血栓形成,2者共同参与了早期的高凝状态;CD62P和TpP均能较常规凝血指标更具早期诊断价值,联合试验有助于提高诊断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140 血栓前体蛋白 脓毒症 血小板活化 高凝状态
下载PDF
脑梗塞患者血浆抗凝血酶、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和D二聚体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6
9
作者 吉薇 顾健 +5 位作者 沈连军 马莉 吴蔚 倪军 王红 方悦之 《血栓与止血学》 2013年第4期167-168,共2页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塞患者的血浆抗凝血酶(AT)、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和D二聚体(D-D)的含量,探讨其与脑梗塞的关系。方法检测急性期发病时的50例脑梗塞患者血浆AT、vWF和D-D的含量。结果脑梗塞患者D-D、vWF表达水平分别为1.19±1.56...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塞患者的血浆抗凝血酶(AT)、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和D二聚体(D-D)的含量,探讨其与脑梗塞的关系。方法检测急性期发病时的50例脑梗塞患者血浆AT、vWF和D-D的含量。结果脑梗塞患者D-D、vWF表达水平分别为1.19±1.56μg/ml、174.01±33.37%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0.31±0.15μg/ml、116.40±20.74%(P<0.01),AT的含量(80.42±26.27%)低于对照组(101.78±11.56%)(P<0.01)。结论这些指标可以有助于判断脑梗塞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受损以及纤溶系统激活的情况,对脑梗塞患者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指导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抗凝血酶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D二聚体
下载PDF
血小板聚集抑制率评估冠心病行PCI术患者的血小板高反应性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佳 沈连军 +1 位作者 张晶 何胜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3416-3419,共4页
目的采用血小板聚集抑制率(inhibition of platelet aggregation,IPA)评估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双联抗血小板患者的血小板反应性。方法冠心病患者第1天或PCI术前服用负荷剂量氯吡格雷300 mg,第2天起或PCI术后开始服用维持剂... 目的采用血小板聚集抑制率(inhibition of platelet aggregation,IPA)评估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双联抗血小板患者的血小板反应性。方法冠心病患者第1天或PCI术前服用负荷剂量氯吡格雷300 mg,第2天起或PCI术后开始服用维持剂量氯吡格雷(75 mg/d)同时口服阿司匹林(100mg/d),至少1年。检测并计算患者服用负荷剂量氯吡格雷前后的IPA,根据IPA将患者分为血小板高反应组(HPR组)和低反应组(LPR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年的心血管事件的再发生率。结果本研究纳入102例患者,男77例,女25例,平均(65.7±10.9)岁,其中HPR组69例,LPR组33例,HPR组的平均IPA值明显低于LPR组(P<0.01)。HPR组和LPR组12个月末的心血管事件累积发生率分别为15.9%和3.0%,HPR组明显高于LPR组(P<0.05)。结论 IPA可用于评估患者血小板反应性,建议临床医师在双联抗血小板时常规检测IPA,并据此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聚集抑制率 冠心病 血小板高反应 PCI
下载PDF
草酸钾添加量对卷烟纸热解性能及主流烟气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谢晓艳 顾健 +4 位作者 孙梅 王方方 何斌 沈连军 吉薇 《血栓与止血学》 2012年第1期29-31,共3页
通过在卷烟纸上添加不同量的草酸钾,采用常规烟气分析、同步热分析,研究其对卷烟纸热解性能及主流烟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卷烟纸上添加草酸钾后对卷烟主流烟气中的焦油和CO有一定的降低作用,随着添加量的继续增加,抽吸口数、CO和焦油... 通过在卷烟纸上添加不同量的草酸钾,采用常规烟气分析、同步热分析,研究其对卷烟纸热解性能及主流烟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卷烟纸上添加草酸钾后对卷烟主流烟气中的焦油和CO有一定的降低作用,随着添加量的继续增加,抽吸口数、CO和焦油释放量均呈先下降后缓慢上升趋势;在草酸钾添加量为1.5%时,其降焦及降CO效率最高;随着草酸钾添加量的增加,卷烟纸热解起始温度降低,在200~300℃时反应活化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酸钾 卷烟纸 热分析 主流烟气
下载PDF
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JAK2V617F基因突变及凝血功能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吴蔚 顾健 +4 位作者 王红 沈连军 吉薇 倪军 马莉 《血栓与止血学》 2013年第5期193-195,共3页
目的探讨骨髓增殖性肿瘤(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MPN)患者JAK2V617F基因突变的发生及凝血功能。方法选择69例MPN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24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45例。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allel... 目的探讨骨髓增殖性肿瘤(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MPN)患者JAK2V617F基因突变的发生及凝血功能。方法选择69例MPN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24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45例。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allele-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AS-PCR)技术,检测JAK2V617F基因突变情况。同时检测MPN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浓度(Fbg)、D二聚体(D-D)、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抗凝血酶(AT),分析其与JAK2V617F基因突变之间的关系。结果 69例MPN患者中JAK2V617F基因突变率为66.6%(46/69),其中PV 20例,阳性率83.3%(20/24);ET 27例,阳性率60.0%(27/45)。MPN患者与正常对照组之间PT、aPTT、TT、D-D存在明显差异(P<0.05),vWF、ATⅢ无明显差异;MPN患者JAK2V617F基因突变阳性组与阴性组之间PT、aPTT、TT、存在明显差异(P<0.05),D-D、vWF、AT均无明显差异。白细胞计数在MPN患者JAK2V617F基因突变阳性组与阴性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1)。结论 JAK2V617F基因突变在MPN患者中发生率高,可作为MPN诊断、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初诊MPN患者检测JAK2V617F基因突变、白细胞计数、凝血常规可初步评估MPN患者凝血功能,早期预防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K2V617F 突变 骨髓增殖性疾病 血栓形成
下载PDF
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治疗后出现NK细胞增多的报道 被引量:3
13
作者 孙幸 王红 +5 位作者 吴蔚 倪军 施青青 沈连军 姜扬文 顾健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期135-137,共3页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是一种造血干细胞克隆性骨髓增殖性肿瘤,其发病机制主要为9号染色体和22号染色体易位形成Ph,从而产生BCR-ABL融合基因。该融合基因编码产生的BCR-ABL融合蛋白具有高酪氨酸激酶活性[1]。针对CML分子发病机制的小分...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是一种造血干细胞克隆性骨髓增殖性肿瘤,其发病机制主要为9号染色体和22号染色体易位形成Ph,从而产生BCR-ABL融合基因。该融合基因编码产生的BCR-ABL融合蛋白具有高酪氨酸激酶活性[1]。针对CML分子发病机制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将CML的治疗带入了分子靶向治疗阶段,显著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目前临床常用的TKI类药物有伊马替尼、尼洛替尼、达沙替尼。关于TKI靶向治疗的不良反应主要有骨髓抑制、体液潴留、腹泻、头痛、呼吸困难、皮疹、乏力、恶心和出血等[2]。但少有报道出现NK细胞增高,最近本研究发现1例CML患者应用TKI治疗后出现NK细胞增多。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NK细胞
下载PDF
染色体R显带和FISH技术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蔚 顾健 +4 位作者 汪中强 马莉 王红 吉薇 沈连军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314-315,共2页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是低度恶性的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95%的CLL为B细胞克隆性增殖,T细胞表型的CLL仅占5%。由于CLL的白血病细胞有丝分裂活性低下,采用不加丝裂原或植物血凝素(PHA)刺激的骨髓细胞培养大多显示正常核型,因此常...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是低度恶性的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95%的CLL为B细胞克隆性增殖,T细胞表型的CLL仅占5%。由于CLL的白血病细胞有丝分裂活性低下,采用不加丝裂原或植物血凝素(PHA)刺激的骨髓细胞培养大多显示正常核型,因此常规细胞遗传学(conventional cytogenetics,CC)R显带分析方法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核型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淋巴细胞性 慢性 荧光原位杂交 R显带 染色体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期患者调节性T细胞表达及与其它指标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马莉 张育 +6 位作者 吴蔚 王红 倪军 方悦之 吉薇 沈连军 顾健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3年第11期1986-1989,共4页
目的探讨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Treg)在强直性脊柱炎(AS)活动期患者发病中的作用机制及其与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39例AS活动期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D4+CD25+CD127low/-调节... 目的探讨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Treg)在强直性脊柱炎(AS)活动期患者发病中的作用机制及其与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39例AS活动期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同时分别检测两组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的表达水平,并分析AS活动期患者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与CRP、ESR的相关性。结果 AS活动组外周血CD4+CD25+CD127low/-Treg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S活动组CRP、ESR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AS活动期患者CD4+CD25+CD127low/-Treg表达率与CRP、ESR均未见明显相关性。结论 AS活动期患者CD4+CD25+CD127low/-Treg细胞数量的减少可能使免疫活性细胞逃避机体对它们的免疫调节,导致体内诱导免疫耐受机能不足,从而促进AS的发生发展。进行CD4+CD25+CD127low/-Treg的检测有助于评估AS活动期患者免疫状态,判断疾病进展,但其与CRP、ESR的相关性尚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活动期 调节性T细胞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8在SLE、RA不同病期水平变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康丽莉 顾健 +2 位作者 何斌 沈连军 吉薇 《医学研究杂志》 2009年第9期57-60,共4页
目的本文观察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关节炎(RA)不同病期表达,并探讨中药红花和常规药物干预治疗对IL-18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70例SLE、RA患者血清中IL-18水平,结果与20例对... 目的本文观察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关节炎(RA)不同病期表达,并探讨中药红花和常规药物干预治疗对IL-18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70例SLE、RA患者血清中IL-18水平,结果与20例对照者对照。结果活动期SLE、RA患者血清IL-18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期及对照组(P<0.05),且活动期患者治疗后有显著降低(P<0.05),红花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差异更著(P<0.01),缓解期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IL-18水平与SLE、RA疾病进展和活动性呈正相关,可作为疾病活动期的诊断指标之一。中药红花具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联合常规药物有利于病情的改善和预后,并减少西药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8 SLE RA活动期红花
下载PDF
浅析血浆FDP、FM、D-二聚体的含量在DIC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5
17
作者 吉薇 沈连军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6年第5期630-631,共2页
目的通过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纤维蛋白单体(FM)和D-二聚体(D-D)的含量,分析与DIC诊断的相关性。方法检测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11月38例诊断为DIC患者和28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浆FDP、FM和DD的含量。结果 DIC患者FDP、FM、D-... 目的通过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纤维蛋白单体(FM)和D-二聚体(D-D)的含量,分析与DIC诊断的相关性。方法检测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11月38例诊断为DIC患者和28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浆FDP、FM和DD的含量。结果 DIC患者FDP、FM、D-D的含量分别为12.29±2.77mg/L、12.34±2.96ug/ml、7.11±1.23u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4.65±1.16mg/L、4.65±1.3ug/ml、0.35±0.09ug/ml(P<0.01),两者相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检测FDP、FM、D-二聚体的含量有利于DIC的诊断并且了解患者凝血纤溶系统激活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C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纤维蛋白单体 D二聚体
下载PDF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胶原诱导型关节炎大鼠炎性趋化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康丽莉 于立耘 +6 位作者 倪军 顾健 林传明 沈连军 顾蔚 孙幸 闪丹 《血栓与止血学》 2012年第6期247-250,共4页
目的观察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UC-MSC)移植对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ollagen typeⅡ-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模型血清中: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VCAM-1)、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内皮细胞生长因... 目的观察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UC-MSC)移植对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ollagen typeⅡ-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模型血清中: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VCAM-1)、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的影响,初步探讨UC-MSC移植对CIA大鼠炎性趋化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鸡Ⅱ型胶原加完全弗氏佐剂建立CIA大鼠模型,经大鼠尾静脉注射UC-MSC;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大鼠干预前后血清VCAM-1、SDF-1、VEGF、TNF-α水平变化。结果模型组血清VCAM-1、SDF-1、VEGF、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同期空白对照组(P<0.05);经UC-MSC治疗组上述炎症因子水平逐渐降低,至第5周上述指标均接近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 CIA大鼠存在免疫功能紊乱,其炎症趋化因子水平显著增高;UC-MSC能下调CIA大鼠炎症趋化因子水平,减轻机体免疫性炎症反应,促进疾病缓解,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胶原诱导型关节炎大鼠 趋化因子 免疫调节
下载PDF
rhG—CSF动员后外周血干细胞采集物中CD34+细胞及相关参数分析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莉 顾翔 +6 位作者 吴蔚 倪军 王红 吉薇 沈连军 孙梅 顾健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2年第10期1989-1991,共3页
【目的】通过对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pCsF)动员后的干细胞采集物中CD34+细胞及相关参数进行分析,并将其应用于缺血性心脏病及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以评估干细胞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38例患者经rhG—CSF动员后用血细胞分离机分离... 【目的】通过对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pCsF)动员后的干细胞采集物中CD34+细胞及相关参数进行分析,并将其应用于缺血性心脏病及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以评估干细胞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38例患者经rhG—CSF动员后用血细胞分离机分离采集干细胞,将采集物按照白细胞计数标准操作程序计数单个核细胞,取采集物一滴制成血涂片,以瑞氏染色后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进行血细胞形态分析。同时以流式细胞术检测干细胞表面抗原标志CD34+以评估干细胞成分。将制备成一定的浓度的干细胞悬液进行相关疾病治疗,观察评估其临床疗效。【结果】采集当天供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为(47.36±17.21)×10^9/L。外周血CD34+细胞百分比为(0.12±0.12)%,采集物中CD34+细胞百分比为(0.33±0.30)%。单个核细胞数为(5.09±3.14)×10^8/L,单个核细胞比例为(81.62±17.94)%。其中淋巴细胞比例为(60.43±12.20)%,单核细胞比例为(15.30±9.24)%。幼稚阶段粒细胞(包括原始细胞,早幼粒细胞、中、晚幼粒细胞)比例为(8.32±4.16)%。以干细胞悬液进行心肌修复时,结果发现自体外周血CD34+干细胞移植后能改善心脏功能,使胸闷、胸痛、气短等临床症状好转。在以动员后的干细胞悬液治疗下肢动脉栓塞的患者,结果显示经多点注射数天后病变部位可见散在新生小动脉,新生血管中有移植的细胞表达内皮细胞特异标志。【结论】通过对rhG-CSF动员后的干细胞采集物进行CD34+计数、单个核细胞MNC分类及形态学分析,可以客观评估采集物质量,并可根据需要配制成不同浓度和细胞数的细胞悬液以应用于临床治疗,干细胞治疗的长期疗效,还需要进行长期的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
下载PDF
UC-MSC移植对CIA大鼠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的调控作用
20
作者 李慧 顾健 +2 位作者 林传明 顾薇 沈连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36期32-34,共3页
目的观察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UC-MSC)移植对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IA)大鼠血清白介素-1(IL-1)、IL-10、IL-17、IL-18表达水平的影响,以探讨UC-MSC移植对CIA大鼠炎症因子的调控作用。方法 90只SD大鼠... 目的观察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UC-MSC)移植对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IA)大鼠血清白介素-1(IL-1)、IL-10、IL-17、IL-18表达水平的影响,以探讨UC-MSC移植对CIA大鼠炎症因子的调控作用。方法 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UC-MSC治疗组,每组各30只;采用鸡Ⅱ型胶原加完全弗氏佐剂建立CIA大鼠模型;治疗前后采用关节炎指数(AI)评分对大鼠关节炎症进行评估;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大鼠治疗前后血清IL-1、IL-10、IL-17、IL-18水平变化。结果模型组血清IL-1、IL-17、IL-18水平均明显高于同期空白对照组,而IL-10水平则低于同期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UC-MSC治疗组治疗后第1、3周时IL-1、IL-17、IL-18水平低于同期模型组,IL-10水平高于同期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至第5周上述指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CIA大鼠存在免疫功能紊乱,其促炎症因子水平显著增高,抑炎症因子降低;UC-MSC能下调CIA大鼠促炎症因子水平,而上调炎症抑制因子,减轻机体免疫性炎症反应,促进疾病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胶原诱导型关节炎大鼠 炎症因子 免疫调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