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EO基因芯片结合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玉屏风散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徐奥 周慧玲 +3 位作者 沈铁柱 李景 曾钰钰 金牮 《中国处方药》 2023年第10期1-7,共7页
目的 利用GEO基因芯片结合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玉屏风散(YPFP)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TCMSP数据库、文献挖掘以及靶点预测工具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YPFS活... 目的 利用GEO基因芯片结合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玉屏风散(YPFP)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TCMSP数据库、文献挖掘以及靶点预测工具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YPFS活性成分及其对应的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Drugbank数据库检索PNS靶点,再结合GEO基因芯片,汇总得到PNS疾病靶点,将所得活性成分作用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借助可视化软件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YPFP-药物成分-交集靶点”网络,应用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互作分析,获取核心靶点,利用Metascape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GO基因功能以及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应用AutoDock Tools-1.5.6软件进行分子对接分析。结果 得到YPFP活性成分56个,与PNS的交集靶点136个,拓扑分析提示YPFP治疗PNS的核心成分为槲皮素、山奈酚、汉黄芩素、升麻素、β-谷甾醇等。获取核心靶点40个,TP53、SRC、JUN、RELA、AKT1等可能是关键靶点。GO富集分析得到1 192个生物过程,66个分子功能,44个细胞组分。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糖尿病并发症AGE-RAGE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TGF-β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等165条相关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YPFP的核心成分与关键靶点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 YPFP治疗PNS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特点,本研究为今后治疗PNS的深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屏风散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GEO基因芯片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下载PDF
腹部闭合性损伤致肠穿孔的超声诊断价值 被引量:9
2
作者 沈铁柱 毕小霞 +4 位作者 黄小求 李雯 马静 张全福 苗瑞杰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5-69,共5页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致肠穿孔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6年1月-2014年8月间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120例,其中术后病理证实肠穿孔患者48例,非肠穿孔患者72例,术前均在发病3小时内经超声及X线腹片检查。超声对120例患者以&qu...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致肠穿孔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6年1月-2014年8月间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120例,其中术后病理证实肠穿孔患者48例,非肠穿孔患者72例,术前均在发病3小时内经超声及X线腹片检查。超声对120例患者以"双层气体征"及"小气泡征"方法进行腹腔游离气体的扫查,并与X线腹片检查结果进行对照;观察肠壁节段性或局部增厚、局部肠管的扩张及肠管麻痹征、肠间局限性积液、大网膜"包裹征"、"填塞征"及"聚集征"等征象且与术后病理结果相对照,判断是否存在肠穿孔。分析各种征象,评价其在诊断腹部闭合性损伤致肠穿孔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48例肠穿孔患者中通过观察"双层气体征"及"小气泡征"发现腹腔游离气体44例(91.7%),高于X线发现膈下游离气体35例(72.9%,P<0.05)。腹部闭合性损伤致肠穿孔的超声征象包括:膈下及腹壁下游离气体40例[敏感性83.3%(40/48),特异性100%(72/72)],肠间局限性积液内及组织周边"小气泡征"44例[敏感性91.7%(44/48),特异性98.6%(71/72)],肠壁节段性或局部增厚25例[敏感性52.1%(25/48),特异性97.2%(70/72)],及大网膜"包裹征"、"填塞征"及"聚集征"18例[敏感性37.5%(18/48),特异性95.8%(69/72)]。结论:超声在快速诊断腹部闭合性损伤致肠穿孔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损伤 超声 穿孔
下载PDF
超声低、高频率联合应用诊断上消化道穿孔的价值 被引量:16
3
作者 毕小霞 沈铁柱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7年第1期70-71,共2页
上消化道穿孔是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明确诊断是临床制定治疗方案的关键。X线腹片检查发现气腹是诊断本病的重要征象,但不能确定穿孔部位[1]。本组回顾性分析经我院手术确诊的45例上消化道穿孔患者的超声检查情况,旨在探讨低、高频超声... 上消化道穿孔是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明确诊断是临床制定治疗方案的关键。X线腹片检查发现气腹是诊断本病的重要征象,但不能确定穿孔部位[1]。本组回顾性分析经我院手术确诊的45例上消化道穿孔患者的超声检查情况,旨在探讨低、高频超声联合应用对其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选取2007年1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45例上消化道穿孔患者,其中男40例,女5例,年龄5~80岁,平均45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穿孔 超声检查 高频超声 腹片 穿孔部位 手术确诊 肝肾隐窝 腹腔游离气体 声像图 肠间隙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穿孔性阑尾炎的价值 被引量:6
4
作者 黄小求 沈铁柱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4年第2期126-127,共2页
目的评价螺旋CT检查诊断穿孔性阑尾炎的价值,进一步提高穿孔性阑尾炎的诊断水平。方法选取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穿孔性阑尾炎的26例患者的临床和CT检查资料,分析穿孔性阑尾炎的螺旋CT征象。结果穿孔性阑尾炎的螺旋CT征象主要表现为:①阑... 目的评价螺旋CT检查诊断穿孔性阑尾炎的价值,进一步提高穿孔性阑尾炎的诊断水平。方法选取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穿孔性阑尾炎的26例患者的临床和CT检查资料,分析穿孔性阑尾炎的螺旋CT征象。结果穿孔性阑尾炎的螺旋CT征象主要表现为:①阑尾周围蜂窝组织炎②阑尾周围脓肿③阑尾周围气体④阑尾腔外粪石⑤阑尾壁强化缺损。阑尾增大、阑尾邻近腹膜增厚及邻近肠壁增厚、盆腔炎等征象对穿孔性阑尾炎的诊断也有一定的帮助。结论螺旋CT检查在诊断穿孔性阑尾炎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为临床决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孔性 阑尾炎 诊断 螺旋CT
下载PDF
制药企业生产质量控制与管理研究
5
作者 沈铁柱 《产城(上半月)》 2022年第10期55-57,共3页
制药企业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占据着较高的地位,制药企业的生产质量控制和管理涉及到多方面的问题,包括企业中的管理人员以及生产人员,还有企业使用的生产设备、企业的生产流程,企业使用的生产工艺技术方法都是要控制和管理的重要内... 制药企业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占据着较高的地位,制药企业的生产质量控制和管理涉及到多方面的问题,包括企业中的管理人员以及生产人员,还有企业使用的生产设备、企业的生产流程,企业使用的生产工艺技术方法都是要控制和管理的重要内容,因此对于制药企业开展生产质量控制和管理工作异常重要。本文对该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实现制药企业生产质量控制管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药企业 药品生产 质量控制 质量管理
下载PDF
B超诊断前置胎盘1例
6
作者 沈铁柱 黄玮 邵丹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2001年第8期63-64,共2页
孕妇,32岁.主因"二胎孕38+1周,胎动减少,阴道不规则流血2小时"入院.查体:胎头高浮,无产兆,胎心好.在膀胱充盈下行B超探查,超声所见:宫内见胎儿回声,头位,双顶径9.0cm,颅骨环状回声完整,脊柱延续性好,胎心(+),胎动好;胎盘以后... 孕妇,32岁.主因"二胎孕38+1周,胎动减少,阴道不规则流血2小时"入院.查体:胎头高浮,无产兆,胎心好.在膀胱充盈下行B超探查,超声所见:宫内见胎儿回声,头位,双顶径9.0cm,颅骨环状回声完整,脊柱延续性好,胎心(+),胎动好;胎盘以后壁为主,完全覆盖宫颈内口,后方可见深0.8cm的液性暗区,成熟度Ⅱ级晚,内可见散在半环状钙化点.羊水深4.6cm.胎儿颈部可见一"U"型压迹,其上方可见脐带回声.超声诊断:宫内孕单活胎,头位;脐绕颈(一周);中央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后方少量出血.当日经剖宫产娩出一正常男婴.术中见胎盘位于后壁并完全覆盖子宫内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前置 B超诊断 产前诊断 病例报告
下载PDF
推广模式的发展与转变研究
7
作者 沈铁柱 王飞 程明 《产城(上半月)》 2022年第11期286-288,共3页
现如今社会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居民生活质量水平的体育生,帮助我国医药市场进入了快速稳定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过程中,企业必须要抓住发展的机遇,迎接行业发展的挑战,创新制药企业的药品推广模式,帮助制药企业获得更加稳... 现如今社会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居民生活质量水平的体育生,帮助我国医药市场进入了快速稳定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过程中,企业必须要抓住发展的机遇,迎接行业发展的挑战,创新制药企业的药品推广模式,帮助制药企业获得更加稳定和更大的市场。本文首先了解和探讨新形势下制药企业药品销售推广模式转变的必要性,思考在药品销售推广过程中的基本要求,还有相应的模式的选择,希望可以帮助制药企业获得更加稳定的发展效果,促进制药企业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形式 制药企业 药品销售推广
下载PDF
螺旋CT平扫联合血清高迁移率蛋白B1等诊断非典型穿孔性阑尾炎价值探讨 被引量:6
8
作者 黄小求 沈铁柱 《腹部外科》 2014年第6期436-438,442,共4页
目的 探讨穿孔性和非穿孔性阑尾炎的螺旋CT征象,并分析病人血清中高迁移率蛋白B1 (HMGB1)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提高非典型穿孔性阑尾炎的检出率.方法 将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急性阑尾炎的106例病人分为3组:A组(非穿孔性... 目的 探讨穿孔性和非穿孔性阑尾炎的螺旋CT征象,并分析病人血清中高迁移率蛋白B1 (HMGB1)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提高非典型穿孔性阑尾炎的检出率.方法 将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急性阑尾炎的106例病人分为3组:A组(非穿孔性阑尾炎66例);B组(非典型穿孔性阑尾炎12例);C组(穿孔性阑尾炎28例),分析各组的螺旋CT征象,并比较分析各组病人血清中HMGB1和Hs-CRP的水平差异.结果 A组和B组的螺旋CT征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C组与A、B两组的螺旋CT征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A、B、C三组病人血清中HMGB1分别为(26.67±5.36)μg/L,(38.46±4.27) μg/L,(40.54±3.61) μg/L;Hs-CRP的水平分别为(44.31±4.37) mg/L,(78.41±5.25) mg/L,(80.34±4.52) mg/L,A组与B、C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螺旋CT对典型的穿孔性阑尾炎诊断较容易,但对非典型的穿孔性阑尾炎容易漏诊或误诊,此时结合病人血清中HMGB1和Hs-CRP的水平,可提高非典型穿孔性阑尾炎的检出率,为临床决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炎 高迁移率蛋白B1 高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B超诊断葡萄胎22例 被引量:2
9
作者 李瑞芬 邵丹 +1 位作者 黄玮 沈铁柱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2001年第8期53-53,共1页
目的:分析我院1983年以来经临床诊断和病理证实的22例葡萄胎患者的超声诊断情况,总结声像图特异性改变和误诊原因,旨在提高对此病的超声诊断水平。方法:本组为我院就诊的患者;用日本产RT-2800超声仪,探头3.5MHz.适度充盈膀胱行超声检查... 目的:分析我院1983年以来经临床诊断和病理证实的22例葡萄胎患者的超声诊断情况,总结声像图特异性改变和误诊原因,旨在提高对此病的超声诊断水平。方法:本组为我院就诊的患者;用日本产RT-2800超声仪,探头3.5MHz.适度充盈膀胱行超声检查。确诊为葡萄胎者,于二次及三次清宫前经超声引导并结合HCG测定。结果:20例符合为葡萄胎,超声表现为:宫内充满低至中等的点状、团状和横行的短条状回声,其间夹有许多散在透明的液性暗区,暗区可呈圆形、椭圆形、裂隙状和不规则形,并形成“蜂窝状”或“落雪样”异常结构,与宫壁分界清晰,边缘规整,有时伴环状低回声晕。7例于子宫单侧或双侧见黄素囊肿。本文根据葡萄胎内暗区的多少和大小分为小泡型、大泡型和非典型型。2例误诊,病理为过期流产。结论:诊断葡萄胎超声符合率91%,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胎 B超诊断 声像图特征 误诊
下载PDF
颈动脉斑块和低踝臂指数联合作用增加老年人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被引量:17
10
作者 李雯 陈朔华 +4 位作者 赵剑秋 沈铁柱 李晓庆 蒋益民 吴寿岭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63-268,共6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和低踝臂指数(ABI)联合作用对老年人群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该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10至2011年度完成颈动脉超声和ABI检测的开滦研究老年队列中的人群。按照有无颈动脉斑块及有无ABI降低...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和低踝臂指数(ABI)联合作用对老年人群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该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10至2011年度完成颈动脉超声和ABI检测的开滦研究老年队列中的人群。按照有无颈动脉斑块及有无ABI降低将入选者分为3组,即无颈动脉斑块且ABI>0.9组、有颈动脉斑块但ABI>0.9组和有颈动脉斑块且ABI≤0.9组。收集入选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对入选者进行随访并记录其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包括心肌梗死和脑梗死)的发生情况,末次随诊时间为2016年12月31日。比较3组老年人群随访过程中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颈动脉斑块和低ABI对老年人群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影响。结果共1642人入选该研究,年龄(67.1±6.4)岁,男性1028人(62.6%),其中无颈动脉斑块且ABI>0.9组526人、有颈动脉斑块但ABI>0.9组1067人、有颈动脉斑块且ABI≤0.9组49人。研究人群平均随访5.41年,无颈动脉斑块且ABI>0.9组、有颈动脉斑块但ABI>0.9组和有颈动脉斑块且ABI≤0.9组老年人群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1%(11/526)、5.5%(59/1067)和12.2%(6/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颈动脉斑块且ABI>0.9组、有颈动脉斑块但ABI>0.9组和有颈动脉斑块且ABI≤0.9组老年人群心肌梗死发生率分别为0.2%(1/526)、1.6%(17/1067)和10.2%(5/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发生率分别为1.9%(10/526)、3.9%(42/1067)和2.0%(1/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了性别、年龄、收缩压、空腹血糖、体重指数、总胆固醇、吸烟、饮酒以及服用降压和调脂药物的情况后,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有颈动脉斑块但ABI>0.9组和有颈动脉斑块且ABI≤0.9组老年人群发生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均明显高于无颈动脉斑块且ABI>0.9组(分别为HR=3.52,95%CI 1.49~8.35,P=0.004;HR=7.16,95%CI 2.11~24.26,P=0.002)。结论颈动脉斑块和低ABI联合作用增加老年人群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踝臂指数
原文传递
低、高频超声联合应用诊断胃肠穿孔引起的腹腔游离气体 被引量:8
11
作者 沈铁柱 毕小霞 +3 位作者 张全福 黄小求 王承波 李善庭 《华西医学》 CAS 2014年第11期2110-2112,共3页
目的探讨低、高频超声联合应用在诊断胃肠穿孔引起的腹腔游离气体中的敏感性。方法对2007年1月-2013年9月50例胃肠穿孔患者采用低、高频超声联合检查,并与腹部X线透析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低、高频探头联合检查,"双层气体征"... 目的探讨低、高频超声联合应用在诊断胃肠穿孔引起的腹腔游离气体中的敏感性。方法对2007年1月-2013年9月50例胃肠穿孔患者采用低、高频超声联合检查,并与腹部X线透析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低、高频探头联合检查,"双层气体征"及"小气泡征"为腹腔游离气体较具特征性的声像图。术前超声检出腹腔游离气体47例(94%),高于腹部X线透视检出的39例(7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低、高频超声对胃肠穿孔引起的腹腔游离气体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由于其无创性且能及时、准确地作出诊断,在胃肠穿孔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 高频 超声 胃肠穿孔 腹腔游离气体
原文传递
螺旋CT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诊断胆囊穿孔初探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承波 毕小霞 +3 位作者 郑雅宾 陈红林 朱丽英 沈铁柱 《现代医学》 2014年第2期184-186,共3页
目的:探讨螺旋CT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对胆囊穿孔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术前行螺旋CT检查误诊而术后证实的11例胆囊穿孔患者及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改变进行分析。结果:11例胆囊穿孔患者术前CT检查表现为胆囊体积增大(8例),胆囊壁增厚、胆囊... 目的:探讨螺旋CT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对胆囊穿孔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术前行螺旋CT检查误诊而术后证实的11例胆囊穿孔患者及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改变进行分析。结果:11例胆囊穿孔患者术前CT检查表现为胆囊体积增大(8例),胆囊壁增厚、胆囊轮廓不规则(8例),胆囊体积减小(3例),胆囊周围高密度影及腹腔积液(3例),但所有病例均无明显的胆囊壁局部缺损及周围脓肿形成,无胆囊周围及腹腔积气。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显示11例中有7例超敏C反应蛋白>39 mg·L-1,占63.6%。结论:胆囊穿孔CT表现呈多样化,胆囊壁的缺损不能作为胆囊穿孔的唯一证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有助于胆囊穿孔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超敏C反应蛋白 胆囊穿孔
原文传递
螺旋CT等诊断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并发亚急性胆囊穿孔价值研究
13
作者 王承波 毕小霞 +4 位作者 郑雅宾 陈红林 朱丽英 沈铁柱 王海娟 《人民军医》 2014年第2期172-174,共3页
目的:探讨螺旋CT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对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并发亚急性胆囊穿孔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并发亚急性胆囊穿孔38例的CT表现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螺旋CT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术... 目的:探讨螺旋CT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对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并发亚急性胆囊穿孔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并发亚急性胆囊穿孔38例的CT表现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螺旋CT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术前诊断为亚急性胆囊穿孔32例,诊断准确度为84.2%。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并亚急性胆囊穿孔CT表现初期为胆囊体积增大,胆囊壁增厚,部分可见双边征,胆囊内胆汁密度升高,胆囊周围筋膜反应性增厚;后期为胆囊体积减小,胆囊壁局部缺损,胆囊周围脓肿形成,少量胆囊周围积气、腹腔积气,少量腹腔积液等。超敏C反应蛋白表现为,初期显著升高(最高者>39mg/L);后期升高幅度显著降低(均<18mg/L)。结论:螺旋CT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诊断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并发亚急性胆囊穿孔诊断准确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穿孔 急性坏疽性胆囊炎 螺旋C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