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苦荞新品种川荞6号
1
作者 王俊珍 李发良 +4 位作者 朱剑锋 沈阿衣 姚聚红 周美亮 张凯旋 《农村百事通》 2024年第1期23-23,共1页
川荞6号是凉山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院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联合选育的苦荞新品种,2021年通过了重庆市农作物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该品种出苗整齐、健壮,幼茎绿色,叶片中等大小,叶色深绿,花绿白色,无香味。株型紧凑,主茎节... 川荞6号是凉山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院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联合选育的苦荞新品种,2021年通过了重庆市农作物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该品种出苗整齐、健壮,幼茎绿色,叶片中等大小,叶色深绿,花绿白色,无香味。株型紧凑,主茎节数平均11.5节,株高100~110厘米,有效分枝2~5个,花序柄短。结实率高,结籽集中,籽粒饱满、长锥形、暗灰色,平均单株粒重2.5~4.5克,千粒重22~24克。籽粒蛋白质含量9.01%,脂肪含量1.5%,碳水化合物含量61.8%,总黄酮含量2.6%,膳食纤维含量14.6%,灰分含量2.1%。中熟,在南方地区栽培,生育期约74天,比九江苦荞早熟4天左右。田间生长势强,生长整齐,抗倒伏,抗旱,落粒轻,适应性强,高产、稳产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业科学院 籽粒蛋白质含量 有效分枝 碳水化合物含量 主茎节数 作物科学 稳产性 花序柄
下载PDF
荞麦品种、播期、密度、施肥多因素正交旋转试验 被引量:7
2
作者 钟林 熊仿秋 +4 位作者 刘纲 李发良 苏丽萍 朱剑峰 沈阿衣 《农业科技通讯》 2012年第6期52-56,共5页
采用"L16(45)"正交设计,5因素4水平,以目前凉山州主要苦荞推广种"川荞1号、2号、3号"和地方种"依额"4个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播期、密度、尿素施肥量、过磷酸钙施量的最佳组合。试验得出4个品种中川荞3号... 采用"L16(45)"正交设计,5因素4水平,以目前凉山州主要苦荞推广种"川荞1号、2号、3号"和地方种"依额"4个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播期、密度、尿素施肥量、过磷酸钙施量的最佳组合。试验得出4个品种中川荞3号产量最高;荞麦的最适种植密度在4万~12万苗/亩之间;最适尿素施用量为2.5 kg/亩,最适过磷酸钙施用量为25 kg/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 正交设计 种植密度 尿素施肥量 过磷酸钙施量
下载PDF
凉山州荞麦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4
3
作者 钟林 熊仿秋 +5 位作者 刘纲 李发良 苏丽萍 朱剑峰 杨宏楹 沈阿衣 《农业科技通讯》 2014年第1期162-164,共3页
从荞麦品种选择、栽培方式、田间管理、收获4个方面进行探讨,寻找适合凉山州荞麦高产栽培的方法,以提高荞麦单位面积产量和品质。
关键词 荞麦 种子处理 栽培方式 施肥 田间管理
下载PDF
燕麦栽培试验研究
4
作者 钟林 熊仿秋 +5 位作者 刘纲 李发良 苏丽萍 杨宏楹 朱剑峰 沈阿衣 《农业科技通讯》 2013年第9期54-57,135,共5页
本试验采用“L16(4S)”正交设计,5N素4水平,以燕麦推广种“川燕1号”、“白燕2号”、“白燕11号”、“阿坝都”4个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播期、播种密度、尿素施肥量、过磷酸钙施肥量的最佳组合。试验得出在本试验土壤肥力下,燕麦... 本试验采用“L16(4S)”正交设计,5N素4水平,以燕麦推广种“川燕1号”、“白燕2号”、“白燕11号”、“阿坝都”4个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播期、播种密度、尿素施肥量、过磷酸钙施肥量的最佳组合。试验得出在本试验土壤肥力下,燕麦的最适种植密度在30zr..-36万苗/亩之间,最适尿素施用量为6kg/亩,最适过磷酸钙施用量为10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播种密度 N肥施肥量 P肥施肥量 正交设计
下载PDF
燕麦品种、播期、密度、施肥多因素正交旋转试验
5
作者 钟林 熊仿秋 +5 位作者 刘纲 李发良 苏丽萍 杨宏楹 朱剑峰 沈阿衣 《西昌农业科技》 2013年第1期14-18,共5页
采用“L16(4^5)”正交设计,5因素4水平,以目前凉山州主要燕麦推广品种“川燕1号”、“白燕2号”、“白燕11号”和地方种“阿坝都”4个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播期、密度、尿素施肥量、过磷酸钙施肥量的最佳组合。在本试验土壤肥力下... 采用“L16(4^5)”正交设计,5因素4水平,以目前凉山州主要燕麦推广品种“川燕1号”、“白燕2号”、“白燕11号”和地方种“阿坝都”4个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播期、密度、尿素施肥量、过磷酸钙施肥量的最佳组合。在本试验土壤肥力下,燕麦的最适种植密度在30—36万苗/667m2之间,最适尿素施用量为6kg/667m2,最适过磷酸钙施用量为10kg/667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正交设计 种植密度 尿素施肥量 过磷酸钙施肥量
下载PDF
荞麦高产栽培技术
6
作者 钟林 熊仿秋 +3 位作者 刘刚 李发良 苏丽萍 沈阿衣 《西昌农业科技》 2012年第2期25-27,共3页
本文从荞麦品种选择、栽培方式、田间管理、收获4个方面进行探讨,希望找到一些适合凉山州荞麦高产栽培的方法,以提高荞麦产量。
关键词 荞麦 栽培方式 施肥 田间管理
下载PDF
“川燕麦1号”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7
作者 李发良 熊仿秋 +5 位作者 苏丽萍 彭远英 刘纲 沈阿衣 朱剑锋 杨宏楹 《西昌农业科技》 2011年第2期1-2,共2页
燕麦新品种“川燕麦1号”,由凉山州西昌农业科学研究所从凉山州地方品种变异材料中选择出优异单穗代号“03燕-2-5”,经单穗鉴定。系统选育而成。于2011年1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川燕麦1号”。该品种参加凉... 燕麦新品种“川燕麦1号”,由凉山州西昌农业科学研究所从凉山州地方品种变异材料中选择出优异单穗代号“03燕-2-5”,经单穗鉴定。系统选育而成。于2011年1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川燕麦1号”。该品种参加凉山州燕麦多点品比试验(编号为LLY-01)。2008年3试点产量统计,平均单产1390.05kg/hm2,较地方主栽对照品种增产80.52%;2009年产量统计.平均单产1200.OOkg/hm2,较地方主栽对照品种增产8.11%。综合2年试验结果,平均单产1300.05kg/hm^2,较地方主栽对照品种增产38.29%,增产点率100%。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四川成都)测定,水分9.31%,蛋白含量12.80%,粗脂肪3.89%,粗纤维2.56%。“川燕麦1号”适宜于四川省凉山州燕麦种植区及相似生态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选育 栽培技术
下载PDF
苦荞新品种“川荞2号”营养成分及开发利用研究
8
作者 李发良 苏丽萍 +2 位作者 沈阿衣 朱剑锋 杨宏楹 《西昌农业科技》 2014年第1期1-2,共2页
通过对“川荞2号”苦荞品种在不同海拔高度的籽粒中16种氨基酸、营养成分、微量元素、芦丁和总黄酮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川荞2号”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其苦味素、氨基酸、矿物质、芦丁和总黄酮含量均有较大的变化。“川荞2号”可... 通过对“川荞2号”苦荞品种在不同海拔高度的籽粒中16种氨基酸、营养成分、微量元素、芦丁和总黄酮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川荞2号”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其苦味素、氨基酸、矿物质、芦丁和总黄酮含量均有较大的变化。“川荞2号”可用于生产芦丁香菜、苦荞米、苦荞洒淇玛、苦荞茶及苦荞酒等食品,对其大面积推广和深度开发利用,将有助于苦荞种植区农民增产增收及地方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 营养成分 黄酮 开发利用
下载PDF
西南山区燕麦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王俊珍 李发良 +2 位作者 朱剑锋 沈阿衣 孟群英 《四川农业科技》 2020年第2期32-33,共2页
文章介绍了燕麦的特性、营养价值、分类和增产潜力。从选地、整地、选种、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适时收获等方面介绍了获得高产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 燕麦 高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优质苦荞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俊珍 朱剑锋 +6 位作者 洛古有夫 殷远杰 陈昌芳 罗长学 沈阿衣 孟群英 姚聚红 《西昌农业科技》 2021年第1期3-4,共2页
本文简介了苦荞的特性、营养价值及起源,并从选地、整地、选种、种子处理、精播壮苗、田间管理和适时收获等方面重点介绍了获得优质苦荞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以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 苦荞 优质 高产高效 栽培技术
下载PDF
燕麦新品种展示试验
11
作者 熊仿秋 钟林 +4 位作者 刘刚 李发良 苏丽萍 朱剑峰 沈阿衣 《西昌农业科技》 2012年第1期6-9,共4页
据资料介绍,在我国日常食用的9种食粮中,燕麦面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5种营养素的含量均居首位,所含水溶性膳食纤维是小麦的4.2倍、玉米的7.7倍;所含钙分别是小麦、稻米、小米、玉米的2倍、5.5倍、2.3倍和1.... 据资料介绍,在我国日常食用的9种食粮中,燕麦面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5种营养素的含量均居首位,所含水溶性膳食纤维是小麦的4.2倍、玉米的7.7倍;所含钙分别是小麦、稻米、小米、玉米的2倍、5.5倍、2.3倍和1.5倍。燕麦中含B-葡聚糖,这是一种多孔的可溶纤维,能够消除肠道内的胆固醇物质,并将其清除体外。我国的一些科研单位及医疗机构也曾联合作过实验,证明燕麦对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具有医疗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品种展示 燕麦 水溶性膳食纤维 试验 医疗机构 科研单位 医疗价值 矿物质
下载PDF
微生物菌肥对燕麦生长影响及减少化肥施用量测定
12
作者 熊仿秋 钟林 +4 位作者 刘刚 李发良 苏丽萍 朱剑峰 沈阿衣 《西昌农业科技》 2012年第1期9-11,共3页
本试验目的是在燕麦主要种植模式中引入微生物菌肥,测定微生物菌肥对燕麦生长的影响及减少化肥的施用量,为微生物肥源部分替代化肥、抑制燕麦病害及后续推广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化肥施用量 微生物菌肥 生长影响 燕麦 测定 种植模式 试验目的 生物肥源
下载PDF
苦荞新品种“川荞4号”选育与配套栽培技术
13
作者 何洋 李发良 +4 位作者 苏丽萍 沈阿衣 朱剑锋 杨宏楹 汪辉鳌 《西昌农业科技》 2015年第2期1-2,共2页
苦荞新品种“川荞4号”于2009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经多年多点试验,产量较全国对照种“九江苦荞”增产31.89-34.87%,较地方主栽品种“依额”增产22.13~60.87%。该品种适应性广、抗逆性较强、结实率高,适宜... 苦荞新品种“川荞4号”于2009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经多年多点试验,产量较全国对照种“九江苦荞”增产31.89-34.87%,较地方主栽品种“依额”增产22.13~60.87%。该品种适应性广、抗逆性较强、结实率高,适宜于四川省凉山州及类似地区荞麦主产区春、秋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 选育 栽培技术
下载PDF
川西南高寒山区燕麦高产高效种植技术
14
作者 王俊珍 朱剑锋 +4 位作者 沈阿衣 杨宏楹 孟群英 潘韬 马阿乾静坤 《西昌农业科技》 2020年第1期24-25,共2页
本文详细介绍燕麦的特性、营养价值、分类和增产潜力,并从选地、整地、选种、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适时收获等方面阐述了燕麦高产高效的种植技术,以供类似生态区种植参考。
关键词 燕麦 高产 高效 种植技术
下载PDF
金荞麦高产高效人工栽培技术初探
15
作者 王俊珍 李发良 +5 位作者 朱剑锋 沈阿衣 孟群英 洛古有夫 殷远杰 陈昌芳 《四川农业科技》 2021年第6期29-31,共3页
金荞麦是我国的传统中药材,其野生资源的挖掘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金荞麦的生长特性、营养价值、药效等方面进行了概述;从选地、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适时收获、经济效益等方面介绍了获得高产高效金荞麦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 金荞麦 营养价值 栽培技术
下载PDF
种植密度和施肥对燕麦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熊仿秋 刘刚 +4 位作者 苏丽萍 李发良 杨宏楹 朱剑峰 沈阿衣 《农业科技通讯》 2010年第7期49-51,共3页
采用"燕选1号"和"保罗"2个品种、3种密度、3种施肥水平多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品种和密度对产量的影响不明显,但施肥有显著增产作用。2个品种亩播种量5kg、施复合肥40kg(底肥)+5kg尿素(追肥)的产量最高。
关键词 燕麦 品种 密度 施肥水平 产量
下载PDF
种植密度和施肥对燕麦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刚 苏丽萍 +4 位作者 李发良 杨宏楹 朱剑峰 沈阿衣 熊仿秋 《西昌农业科技》 2010年第1期17-19,共3页
采用“燕选1号”和“保罗”2个品种、3种密度、3种施肥水平多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品种和密度对产量的影响不明显,但施肥有显著增产作用。2个品种667m2播种量5kg、施复合肥40kg(底肥)+5kg尿素(追肥)的产量最高。
关键词 燕麦 品种 密度 施肥水平 产量
下载PDF
昭觉县荞麦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18
作者 王俊珍 朱剑锋 +4 位作者 洛古有夫 马海小梅 沈阿衣 孟群英 姚聚红 《西昌农业科技》 2021年第1期10-12,共3页
本文介绍了荞麦的营养价值及昭觉县荞麦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发展优势,提出了昭觉荞麦产业发展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昭觉县 荞麦 产业发展 调研报告
下载PDF
荞麦新品种川荞6号选育及栽培要点
19
作者 王俊珍 周美亮 +4 位作者 李发良 张凯旋 朱剑锋 沈阿衣 洛古有夫 《西昌农业科技》 2022年第2期1-2,共2页
川荞6号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院高寒作物科学研究所(原凉山州西昌农业科学研究所高山作物研究站)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通过利用地方品种额乌变异单株经系统选育而成的荞麦新品种。川荞6号属于中熟品种,籽粒... 川荞6号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院高寒作物科学研究所(原凉山州西昌农业科学研究所高山作物研究站)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通过利用地方品种额乌变异单株经系统选育而成的荞麦新品种。川荞6号属于中熟品种,籽粒饱满,结实率高,抗旱,抗倒伏,落粒性轻,适应在重庆市的城口、石柱、酉阳和四川省凉山州的昭觉、布拖、盐源等地推广种植。本文从川荞6号选育过程、品种特征、栽培关键要点等方面作了简要介绍。川荞6号参加了凉山州2017~2018年5点区域试验中的平均产量为131.33kg/667m^(2),在参试品种中排名第1,较对照依额和九江苦荞分别增产11.95kg/667m^(2)、15.33kg/667m^(2);参加了重庆2019~2020年5点区域试验中的平均产量为132.54kg/667m^(2),在参试品种中2019年排名第3,2020年排名第1,较对照九江苦荞增产12.40kg/667m^(2)。2020年12月通过重庆市种子行业协会组织相关专家进行田间鉴定,命名为川荞6号。2021年11月通过重庆种业协会农作物鉴定委员会鉴定,鉴定编号渝品审鉴2021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 川荞6号 选育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优质苦荞新品种川荞8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20
作者 王俊珍 周美亮 +7 位作者 李发良 张凯旋 沈阿衣 朱剑锋 洛古有夫 殷远杰 伍东明 罗长学 《四川农业科技》 2022年第7期21-23,共3页
苦荞是凉山州传统种植作物,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同时也是彝族同胞的主食之一~([1])。通将“川荞2号”的自然变异单株,通过连续7年的系谱选育,培育出适宜凉山地区种植的高产大粒苦荞新品种“川荞8号”。该品种春播、秋播出苗率远可达91%... 苦荞是凉山州传统种植作物,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同时也是彝族同胞的主食之一~([1])。通将“川荞2号”的自然变异单株,通过连续7年的系谱选育,培育出适宜凉山地区种植的高产大粒苦荞新品种“川荞8号”。该品种春播、秋播出苗率远可达91%。形态特征为幼茎绿色,叶片中等大小,叶色深绿,花绿白色,无香味。主茎节数11.5节,株高100~110cm,有效分枝2~5个,花序柄短,结籽集中,籽粒饱满、长锥、暗灰色,株型紧凑,结实率高,平均单株粒重2.5~4.5g,千粒重22~24g。生育日数81d左右,平均产量178.37kg/667m^(2)。2022年1月通过四川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认定(川认杂粮2022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 川荞8号 选育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