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常规MRI的影像学特征联合MRS在脑胶质瘤术前分级评估及预测术后复发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伟 沈龙山 +2 位作者 程雯 陈刘成 王震寰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7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常规MRI的影像学特征联合MRS成像在脑胶质瘤术前分级评估及预测术后复发中的价值。方法分析68例经病理学证实及标准手术治疗的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进行MRI平扫增强检查及MRS检查。使用3D-Slicer软件测量肿瘤实质区... 目的探讨常规MRI的影像学特征联合MRS成像在脑胶质瘤术前分级评估及预测术后复发中的价值。方法分析68例经病理学证实及标准手术治疗的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进行MRI平扫增强检查及MRS检查。使用3D-Slicer软件测量肿瘤实质区体积及表面积、瘤周水肿体积、瘤周水肿体积与肿瘤实质区体积之比,同时测量肿瘤实质区及瘤周水肿区Cho/NAA、Cho/Cr的比值,比较术后不同病理级别与上述测量值的相关性。随访患者术后6~24个月内的复发情况。比较复发与未复发患者的肿瘤实质区体积、瘤周水肿体积、瘤周水肿体积与肿瘤实质区体积之比、肿瘤实质区Cho/NAA、Cho/Cr的比值。采用ROC曲线评估上述指标对预测脑胶质瘤术后复发的效能。结果高级别胶质瘤组肿瘤实质区体积及表面积、瘤周水肿体积、瘤周水肿体积与肿瘤实质区体积之比、肿瘤实质区及瘤周水肿区Cho/NAA、Cho/Cr的比值高于低级别胶质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未复发患者比较,复发患者术前肿瘤实质区体积、瘤周水肿体积、瘤周水肿体积与肿瘤实质区体积之比、肿瘤实质区Cho/NAA、Cho/Cr的比值均较高,绘制ROC曲线分析上述指标对预测脑胶质瘤术后复发具有较高价值。结论常规MRI的影像学特征联合MRS可评估脑胶质瘤的术前分级诊断,同时对预测术后复发具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影像特征 分级 磁共振波谱成像
下载PDF
基于双参数MRI的影像组学特征融合方法预测前列腺腺癌Gleason分级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周牧野 李松 +5 位作者 赵灿灿 崔磊 沈龙山 谢宗玉 马宜传 陈刘成 《中国医疗设备》 2023年第3期72-77,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双参数影像组学特征融合方法对前列腺腺癌(Prostate Adenocarcinoma,PA)的Gleason分级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经病理证实为PA... 目的探讨基于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双参数影像组学特征融合方法对前列腺腺癌(Prostate Adenocarcinoma,PA)的Gleason分级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经病理证实为PA的患者158例,其中低级别组(Gleason评分≤3+4)89例,高级别组(Gleason评分≥4+3)69例。所有患者获取病理前均经过MRI检查,由两组医生分别对每位患者的T_(2)WI和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图像进行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分割,再经过影像组学进行特征提取、筛选,建立模型。运用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评估T_(2)WI、ADC、T_(2)WI+ADC融合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按照7∶3的比例将患者随机分层分配到训练集(110例)和测试集(48例)。通过训练集的特征筛选,T_(2)WI、ADC、T_(2)WI+ADC分别筛选出10、5、7个特征,并建立Logistic模型用来鉴别低级别组与高级别组PA。训练集中各模型鉴别诊断的AUC值分别为0.768(95%CI:0.681~0.856)、0.759(95%CI:0.671~0.847)、0.835(95%CI:0.759~0.911);测试集中各模型鉴别诊断的AUC值分别为0.638(95%CI:0.466~0.811)、0.700(95%CI:0.545~0.845)、0.808(95%CI:0.681~0.935)。结论基于多中心双参数MRI构建的影像组学模型具备鉴别PA Gleason低级别组与高级别组的能力,并且T_(2)WI+ADC融合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可为临床分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腺癌 磁共振 影像组学 GLEASON分级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基于多模态MRI对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特征、血流动力学、侧支循环及临床疗效评估的应用进展
3
作者 陈禹 沈龙山 +2 位作者 程雯 陈刘成 王震寰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3期566-570,共5页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是导致全球缺血性卒中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且其具有较高的复发风险。在脑卒中的影像学诊断、风险分层、治疗方式的选择及预后评估等方面,多模态MRI技术有着其他影像学技术难以具有的空间分辨率、脑脊液抑制等优势。...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是导致全球缺血性卒中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且其具有较高的复发风险。在脑卒中的影像学诊断、风险分层、治疗方式的选择及预后评估等方面,多模态MRI技术有着其他影像学技术难以具有的空间分辨率、脑脊液抑制等优势。本文从斑块的影像学特征、血流动力学及侧支代偿状态等多个维度对多模态MRI在评估脑卒中风险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综述,旨在为脑卒中精准风险分层及预后评估等方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磁共振 血管壁成像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 缺血性事件 高危因素
下载PDF
痉挛型脑瘫患儿相关大脑皮层形态学变化的磁共振研究
4
作者 钟玉辉 沈龙山 +2 位作者 程雯 陈刘成 王震寰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6期14-16,23,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检测痉挛型脑瘫(SCP)患儿大脑皮层形态学变化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09月至2021年09月于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的SCP患儿(SCP组)45例,并纳入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儿童45例作为对照组,均进行3DT1结构像...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检测痉挛型脑瘫(SCP)患儿大脑皮层形态学变化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09月至2021年09月于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的SCP患儿(SCP组)45例,并纳入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儿童45例作为对照组,均进行3DT1结构像全脑扫描,使用Free Surfer软件处理图像获取大脑皮层各脑区形态学数据。使用t检验和多因素方差分析对2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SCP组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脑区与运动功能分级(GMFCS)及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评分的相关性。结果SCP组两侧额上回、左侧扣带回、右侧楔前叶、右侧颞中回及左侧中央前回的皮层体积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CP组两侧额上回、右侧额中回、左侧扣带回、右侧颞中回及左侧中央前回的皮层表面积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CP组两侧中央前回、扣带回及左侧额上回的皮层厚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CP组有统计学意义的脑区与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精细运动功能分级均无明显相关性,但双侧额上回、左侧扣带回及左侧中央前回与GMFM-88评分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MRI扫描痉挛型脑瘫患儿分析大脑皮层形态学变化,发现部分脑区体积、表面积及皮层厚度较正常儿童减小,两侧额上回、左侧扣带回及左侧中央前回和患儿执行功能障碍及运动功能损伤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为临床精准诊疗及预后评估提供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大脑皮层 磁共振成像 儿童
下载PDF
大脑枕颞沟形态学分析及投影回归方程
5
作者 叶苗苗 王震寰 +2 位作者 沈龙山 李成 方敏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45-50,共6页
目的:构建以AC-PC线为扫描基线的活体大脑薄层MRI图像,研究枕颞沟在横、冠、矢状面的形态学规律及投影回归方程。方法:选定健康男、女各15名。以AC-PC为基准线,连续扫描MRI T1W1图像,所得横、冠、矢状面MRI成像数据,采用“3D-Cursor”... 目的:构建以AC-PC线为扫描基线的活体大脑薄层MRI图像,研究枕颞沟在横、冠、矢状面的形态学规律及投影回归方程。方法:选定健康男、女各15名。以AC-PC为基准线,连续扫描MRI T1W1图像,所得横、冠、矢状面MRI成像数据,采用“3D-Cursor”技术观察枕颞沟在横、冠状面位置变化及连续形态学特征。将所测得的数据以横断面Z=0,冠状面X=0,矢状面Y=0,层厚2 mm,以及Y值为所在层面与零层面的层距乘以2 mm层厚为标准,建立笛卡尔三维立体坐标系,绘制枕颞沟内侧缘投影图,并利用SPSS 22.0统计分析出枕颞沟内侧缘的空间拟合曲线平面回归方程。结果:横断面的枕颞沟与大脑半球边缘平行,呈前后方向走行,后方一直延伸至枕叶,与侧副沟呈平行关系。分为“波浪”型,“()”型,“3”型;冠状面主要分为“1”型,“11”型,“U”型;成功构建大脑枕颞沟在横、冠、矢状面的投影回归方程。枕颞沟在横断面上Y值对X值的曲线回归方程右侧:■=-62.76+2.75×X+0.22×X^(2)+3.1×10^(-3)×X^(-3),左侧:■=3.84-10.83×X+0.5×X^(2)-6.04×10^(-3)×X^(-3);枕颞沟在冠状面上Z值对X值的曲线回归方程右侧:■=7.67-1.54×X-0.09×X^(2)-1.06×10^(-3)×X^(-3),左侧:■=17.99+2.78×X-0.12×X^(2)+1.42×10^(-3)×X^(-3);枕颞沟在矢状面上Z值对Y值的曲线回归方程右侧:■=20.75-0.35×X+2.62×10^(-3)X2+5.49×10-5×X^(-3),左侧:■=19.64-0.39×X+3.75×10-4X2+3.15×10-5×X^(-3)。结论:利用“3D-Cursor”及“连续追踪”技术识别枕颞沟,其在横、冠面形态各异,为颞叶疾病定位及通过枕颞沟手术入路途径提供解剖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枕颞沟 颞叶癫痫 投影回归方程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三维定标法在冠、矢状位MRI脑结构定位的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沈龙山 王震寰 +4 位作者 张磊 张顺花 张艳 张俊祥 刘志军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716-719,共4页
目的:为冠状及矢状位断层影像解剖研究探讨新的方法。方法:应用个人计算机设备,采用计算机辅助的三维定标法,对大脑冠状位、矢状位MRI上中央进行了识别、定位,并与连续追踪法结果比较。结果:计算机辅助三维定标法精确、方便地实现了中... 目的:为冠状及矢状位断层影像解剖研究探讨新的方法。方法:应用个人计算机设备,采用计算机辅助的三维定标法,对大脑冠状位、矢状位MRI上中央进行了识别、定位,并与连续追踪法结果比较。结果:计算机辅助三维定标法精确、方便地实现了中央沟在冠状面、矢状面等各断层MRI的识别和准确定位,识别结果与连续追踪法互相印证。结论:计算机辅助的三维定标技术可用于断层影像解剖学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影像解剖 磁共振成像 三维定标法 中央沟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连续结构追踪技术对大脑中央沟精确定位的方法学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沈龙山 王震寰 +4 位作者 张磊 张顺花 张艳 张俊祥 刘志军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712-715,共4页
目的:为脑皮质沟回精确定位探讨新的研究方法。方法:应用个人计算机设备,运用结构连续追踪技术,对大脑中央沟在横断层MRI图像上进行了识别、定位。结果:结构连续追踪技术实现了中央沟在横断断层MRI的识别和准确定位。结论:基于连续断层... 目的:为脑皮质沟回精确定位探讨新的研究方法。方法:应用个人计算机设备,运用结构连续追踪技术,对大脑中央沟在横断层MRI图像上进行了识别、定位。结果:结构连续追踪技术实现了中央沟在横断断层MRI的识别和准确定位。结论:基于连续断层的结构追踪技术可用于断层影像上解剖结构的定位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央沟 断层影像解剖 磁共振成像 连续结构追踪
下载PDF
扩散张量成像独特神经显像优势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与进展
8
作者 朱晓云 沈龙山 邹文涛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6期1143-1148,共6页
磁共振成像技术在显示脑组织结构、判断颅内病变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随着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许多功能磁共振成像新技术。扩散张量成像是在弥散加权成像序列的基础上发展出的新序列,扩散张量成像根据脑组织中水分子的扩散内在方向... 磁共振成像技术在显示脑组织结构、判断颅内病变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随着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许多功能磁共振成像新技术。扩散张量成像是在弥散加权成像序列的基础上发展出的新序列,扩散张量成像根据脑组织中水分子的扩散内在方向性,能够完整的显示出神经纤维束走形,是目前唯一能在活体内评估神经纤维束微观结构的无创性成像方法。神经细胞是永久细胞,不具有再生能力,脑组织发生病变后的常见后遗症(如中枢性偏瘫、意识障碍、感觉障碍),多是由于病变部位神经细胞缺血受损,颅内神经纤维联系传导中断所导致。通过扩散张量成像早期对病灶区域的神经受损程度进行评估,有利于临床确定更精准的诊疗方案,进而早期干预、改善预后。利用其独特神经显像优势,本文主要围绕可导致神经细胞变性的疾病(如脑卒中、脑肿瘤、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癫痫及脑发育障碍等),通过扩散张量成像在辅助早期诊断、协助临床治疗及预测患者远期预后等几个方面的应用,探讨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与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张量成像 神经系统疾病 应用价值
下载PDF
Rolando裂的三维重建与可视化 被引量:4
9
作者 沈龙山 王震寰 +4 位作者 张磊 张顺花 张艳 张俊祥 刘志军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719-722,共4页
目的:为大脑中央沟区立体定向、介入放射及微创外科等提供三维可视化模型。方法:在微型计算机上,5例正常成人颅脑横断位MRI扫描数据以Dicom3.0格式直接导入3D-Doctor软件,人工分割Rolando裂、侧脑室、正中裂及大脑,分别以不同颜色标识;... 目的:为大脑中央沟区立体定向、介入放射及微创外科等提供三维可视化模型。方法:在微型计算机上,5例正常成人颅脑横断位MRI扫描数据以Dicom3.0格式直接导入3D-Doctor软件,人工分割Rolando裂、侧脑室、正中裂及大脑,分别以不同颜色标识;采用面重建法对Rolando裂及整脑同时行三维重建。结果:成功重建Rolando裂在整脑中的三维可视化模型,再现了Rolando裂的三维形态及在大脑中的空间位置。模型可以任意方位旋转观察。结论:应用MRI数据建立Rolando裂三维模型,可从不同角度观察Rolando裂三维立体及其与周围重要结构毗邻关系,可在模型上进行三维解剖学测量,期望为构建神经外科虚拟训练系统和手术策划系统奠定计算解剖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lando裂 磁共振成像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成像 三维
下载PDF
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技术在颅内动脉瘤手术中的辅助应用观察
10
作者 李娜娜 仝贺 +2 位作者 李松 罗宏 沈龙山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0期20-22,共3页
目的 探讨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技术在颅内动脉瘤手术中对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的影响。方法40例行手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依据自愿原则分为三维重建组及常规对照组。三维重建组患者术前行256排CT血管造影,将检查图像导入3D精准手术规... 目的 探讨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技术在颅内动脉瘤手术中对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的影响。方法40例行手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依据自愿原则分为三维重建组及常规对照组。三维重建组患者术前行256排CT血管造影,将检查图像导入3D精准手术规划分析软件系统,获得颅骨、颅内血管及病变三维立体图像;再通过软件配套工具测量病变大小及其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并进行手术入路模拟路径演示,为临床提供最佳手术入路建议。常规对照组患者术前行常规CT检查,由手术医师根据检查结果自行决定手术入路及手术方案。跟踪2组患者手术情况,观察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三维重建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手术用时均低于常规对照组(P<0.05);2组患者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技术可为颅内动脉瘤手术提供清晰的颅内组织、血管及病变组织解剖位置关系,对术中暴露病变具有极大的帮助,更有利于手术医师顺利完成手术,较常规方法术中出血量少、手术用时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血管造影 三维重建
下载PDF
影像读片在人体断层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成 曹承亮 +1 位作者 单增强 沈龙山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41-641,共2页
人体断层解剖学是医学影像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对医学生后续影像诊断学的学习及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直接的影响.人体断层解剖学是一门新兴的形态学课程,单纯的理论教学无法使学生形成'整体-断层-整体'的思维方式,学生往往... 人体断层解剖学是医学影像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对医学生后续影像诊断学的学习及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直接的影响.人体断层解剖学是一门新兴的形态学课程,单纯的理论教学无法使学生形成'整体-断层-整体'的思维方式,学生往往因难以理解而失去学习兴趣.实验教学给学生提供亲自动手操作和观察标本的机会,有利于断层的思维方式的建立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目前,人体断层解剖学的教学方式虽然有所改变,但仍停留在依靠图片幻灯和标本的水平上,已不能满足现代医学教学及影像技术发展的需要[1].因此,通过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在实验教学中引入影像读片教学,将断层解剖学的内容与临床影像学相结合,培养学生运用解剖学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适应当前医学发展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 实验组 对照组 人体断层解剖学 断层标本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与同型半胱氨酸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14
12
作者 冯敏 焦贤春 沈龙山 《疑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8期793-795,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 C)水平与血同型半胱氨酸(Hcy)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CAA)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20例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同期住院非脑血管疾病患者6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2组血清Cys C、三酰甘油(TG)、胆固醇...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 C)水平与血同型半胱氨酸(Hcy)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CAA)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20例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同期住院非脑血管疾病患者6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2组血清Cys C、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Hcy水平,以及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其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Cys C水平分别为(1.36±0.24)mg/L和(1.03±0.13)mg/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TG、TC、LDL-C、HDL-C、FPG、Hey水平及颈动脉IMT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Cys C水平与TC、TG、HDL-C、LDL-C、FPG均无相关性(r=0.076、-0.158、-0.040、0.012、-0.176,P均>0.05),而与血Hey及颈动脉IMT均呈显著正相关(r=0.871、0.819,P均<0.01)。结论高Cys C血症是脑梗死重要危险因素,与血Hey呈正相关,且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急性 胱抑素C 同型半胱氨酸 颈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128层螺旋CT薄层后处理技术在肾肿瘤诊断及手术方式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三春 沈龙山 +2 位作者 周之怀 祁英 谢海龙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525-527,530,共4页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薄层后处理技术在肾肿瘤诊断及手术方式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肾肿瘤病人20例,运用128层螺旋CT薄层增强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肿瘤定位诊断的基础上,观察周围组织结构受侵犯程度和转移情...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薄层后处理技术在肾肿瘤诊断及手术方式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肾肿瘤病人20例,运用128层螺旋CT薄层增强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肿瘤定位诊断的基础上,观察周围组织结构受侵犯程度和转移情况,对20例肾肿瘤病人周围组织受侵情况进行术前手术方式评估,并与手术结果比较。结果:经手术证实,128层螺旋CT薄层后处理技术对R.E.N.A.L评分和TNM分期判断符合率分别为100.0%和90.0%,对术前手术方式评估的准确率达100%。结论:128层螺旋CT薄层后处理技术能够较准确地诊断肾肿瘤,为临床手术方式评估提供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128层螺旋CT 后处理技术 R.E.N.A.L系统评分 TNM分期
下载PDF
MR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在脑肿瘤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14
作者 沈龙山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2年第7期3025-3025,共1页
目的探讨MRI液体衰减发转恢复序列(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 FLAIR)在脑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经病理证实的脑肿瘤36例,男18例,女19例,年龄24-76岁,中位年龄55岁。其中星形细胞瘤22例、脑膜瘤5例、转移瘤4例、室... 目的探讨MRI液体衰减发转恢复序列(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 FLAIR)在脑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经病理证实的脑肿瘤36例,男18例,女19例,年龄24-76岁,中位年龄55岁。其中星形细胞瘤22例、脑膜瘤5例、转移瘤4例、室管膜瘤2例、表皮样囊肿、松果体囊肿、分泌细胞瘤各1例。结果 22例星形细胞瘤中,低级别星形细胞瘤10例,约占45.45%,高级别星形细胞瘤12例,约占54.55%。T1-FLAIR平扫显示肿瘤灶47个,T2-Flair为51个,增强T1-Flair显示59个,DWI平扫显示病灶50个,其中直径【2cm的脑膜瘤在DWI显示不明确。所有瘤体在T1-FLAIR增强扫描序列上均清晰显示,且水肿边缘与瘤体边缘边界清晰。结论 FLAIR序列能够提高病变组织与周围脑实质的对比度,发现常规SE序列上不能难以明确诊断的病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 脑肿瘤诊断 应用分析
下载PDF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在脑胶质瘤分级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伟 沈龙山 +2 位作者 程雯 陈刘成 王震寰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5期795-798,F0003,共5页
脑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具有弥漫性浸润生长的特点,在治疗的过程中具有较大的难度,肿瘤恶性程度高,容易复发、预后较差。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技术多用于肿瘤术前的初步诊断,在胶质瘤分级判断以及预测预后方面具有重要... 脑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具有弥漫性浸润生长的特点,在治疗的过程中具有较大的难度,肿瘤恶性程度高,容易复发、预后较差。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技术多用于肿瘤术前的初步诊断,在胶质瘤分级判断以及预测预后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就扩散加权磁共振成像、弥散张量磁共振成像、动态磁敏感对比灌注加权成像、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动脉自旋标记成像和磁共振波谱成像等几种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脑胶质瘤术前分级诊断及预后评估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波谱成像 脑胶质瘤 分级诊断 预后
下载PDF
正常成人大脑侧脑室MRI测量及临床价值探讨 被引量:4
16
作者 焦永贵 沈龙山 靳棘杨 《江西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82-83,F0003,共3页
目的为临床诊断侧脑室疾病及手术治疗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收集30例正常成人头部MRI图象数据,应用3D-Doctor软件测量侧脑室相关参数并重建出侧脑室的三维模型。结果测得了左、右侧脑室,侧脑室与头颅,侧脑室与脑组织容积等相关参数;重建... 目的为临床诊断侧脑室疾病及手术治疗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收集30例正常成人头部MRI图象数据,应用3D-Doctor软件测量侧脑室相关参数并重建出侧脑室的三维模型。结果测得了左、右侧脑室,侧脑室与头颅,侧脑室与脑组织容积等相关参数;重建的侧脑室三维模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侧脑室的形状、大小。结论该结果可应用于临床脑积水、侧脑室肿瘤等侧脑室疾病的外科手术入路的选定和脑外科立体定位,在侧脑室穿刺中为减少脑组织损伤和非病变区并发症提供形态学依据,并可用于临床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侧脑室 测量 正常人 临床价值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评估中CTA的有效性及形态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吴磊 沈龙山 +1 位作者 朱晶洁 王大巍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9期1261-1265,共5页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IA)风险评估中CT血管造影成像(CTA)应用有效性,并对其形态学特征进行系统分析。方法:回顾性研究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103例IA病人临床资料,对比破裂和未破裂者CTA影像形态学表现,并分析与瘤...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IA)风险评估中CT血管造影成像(CTA)应用有效性,并对其形态学特征进行系统分析。方法:回顾性研究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103例IA病人临床资料,对比破裂和未破裂者CTA影像形态学表现,并分析与瘤体破裂的相关性。结果:103例病人中,瘤体破裂78例(84个瘤体),未破裂瘤体25例(28个瘤体);IA破裂以后交通动脉为主,其次是前交通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后循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破裂组和未破裂组病人的瘤体大小、瘤体位置、瘤体高度和瘤颈宽度比(AR)、瘤体深度和载瘤动脉直径比(SR)、动脉瘤面积与瘤颈处载瘤动脉面积比值(面积比)及子囊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瘤体大小、AR、SR、面积比是动脉瘤瘤体破裂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CTA可清晰、准确显示颅内动脉瘤形态学特征,瘤体大小、AR、SR及面积比等形态学表现可作为IA破裂风险的独立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破裂风险 CT血管造影成像 形态学特征
下载PDF
大脑中央前沟立体定位数据集的构建及其平面投影回归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顺花 沈龙山 +2 位作者 王震寰 张俊祥 刘志军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141-144,共4页
目的:构建大脑中央前沟基于连合间径(AC-PC)定位体系中的立体定位数据集及其平面投影回归方程。方法:将30名健康成年人颅脑横断层MRI数据经格式转化导入Photoshop CS软件包,经过严格的图像配准,建立以AC-PC中点为原点的三维立体坐标系,... 目的:构建大脑中央前沟基于连合间径(AC-PC)定位体系中的立体定位数据集及其平面投影回归方程。方法:将30名健康成年人颅脑横断层MRI数据经格式转化导入Photoshop CS软件包,经过严格的图像配准,建立以AC-PC中点为原点的三维立体坐标系,从中央前沟最外侧点为起始点,向内取X绝对值为3 mm倍数点为取样点,测量、记录该点坐标的X、Y值,Z值为所在层面图像距离AC-PC平面的层数与层间距的乘积,所有取样点坐标值构成中央前沟在三维坐标系中的立体定位数据集。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求解其空间拟合平面回归方程。结果:成功构建大脑中央前沟在三维坐标系中的立体定位数据集及其在空间各平面上的投影回归方程。结论:大脑中央前沟与设定的大脑空间坐标系有相对稳定的定位相关性,构建大脑中央前沟立体定位数据集预期中央前沟邻近区域病灶的立体定向神经外科、介入放射治疗及微创神经外科等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同时在人类学、体质测量学等方面具有一定科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前沟 立体定位 数据集
下载PDF
扣带沟与副扣带沟的非对称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隋东莉 王震寰 +2 位作者 李成 陈刘成 沈龙山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723-725,共3页
目的:观察副扣带沟在国人人群中的出现率及侧别差异、扣带沟走行的连续性及各类型出现的概率。方法:在微型计算机上eFilm1.5工作站中,选取30例头颅连续MRI矢状断层两侧旁正中矢状面,观察副扣带沟的出现率;扣带沟走行的连续性及各类型出... 目的:观察副扣带沟在国人人群中的出现率及侧别差异、扣带沟走行的连续性及各类型出现的概率。方法:在微型计算机上eFilm1.5工作站中,选取30例头颅连续MRI矢状断层两侧旁正中矢状面,观察副扣带沟的出现率;扣带沟走行的连续性及各类型出现的概率。结果:左侧大脑半球副扣带沟的出现率为56.67%,右侧为26.67%;左侧扣带沟连续不分段的出现率为63.33%,右侧为50%;左侧出现副扣带沟时,同侧连续型扣带沟出现率为88.24%,右侧出现副扣带沟时,同侧连续型扣带沟出现率为71.43%。结论:副扣带沟的出现呈现明显的左偏趋势;副扣带沟的出现显著影响了扣带沟走行的连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扣带沟 副扣带沟 大脑皮质 核磁共振 非对称性
下载PDF
大脑中央前沟的三维重建与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顺花 王震寰 +4 位作者 张俊祥 沈龙山 张磊 张艳 刘志军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9期865-868,共4页
目的:为大脑中央前沟邻近区域立体定向、介入放射及微创外科等提供三维可视化模型。方法:6名健康志愿者颅脑薄层MRI扫描数据,利用3D-Doctor软件包,采用面重建法对人工分割后并用不同颜色标识的大脑中央前沟、大脑纵裂、侧脑室以及大脑... 目的:为大脑中央前沟邻近区域立体定向、介入放射及微创外科等提供三维可视化模型。方法:6名健康志愿者颅脑薄层MRI扫描数据,利用3D-Doctor软件包,采用面重建法对人工分割后并用不同颜色标识的大脑中央前沟、大脑纵裂、侧脑室以及大脑外表面轮廓行三维重建。结果:首次成功重建健康国人大脑中央前沟在整脑中的三维可视化模型。模型可以任意方位旋转,可从不同角度观察中央前沟三维立体形态、其在大脑中的空间位置以及其与周围重要结构毗邻关系。结论:基于MRI资料的人脑结构数字化、可视化的三维重建具有可行性。在神经解剖学研究、立体定向神经外科导航手术、远程诊治及网上多媒体教学等领域将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央前沟 三维 磁共振成像 图像处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