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路径折叠对接缝合法治疗剖宫产瘢痕憩室的疗效
1
作者 黄凌霄 周秀静 +1 位作者 沙丽晓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5期694-696,共3页
目的对比腹腔镜和阴式子宫瘢痕折叠对接缝合法治疗剖宫产瘢痕憩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剖宫产瘢痕憩室患者60例,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阴式组,各30例。腹腔镜组行宫腔镜检查联合腹腔镜下子宫瘢痕折叠对接... 目的对比腹腔镜和阴式子宫瘢痕折叠对接缝合法治疗剖宫产瘢痕憩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剖宫产瘢痕憩室患者60例,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阴式组,各30例。腹腔镜组行宫腔镜检查联合腹腔镜下子宫瘢痕折叠对接缝合术,阴式组行宫腔镜检查联合经阴道子宫瘢痕折叠对接缝合术,对比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3个月憩室修复情况及月经恢复情况,并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阴式组(P=0.020),住院费用高于阴式组(P<0.001);腹腔镜组与阴式组比较,术后3个月经期延长改善的治愈率及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憩室修复的治愈率及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及经阴道两种路径下折叠对接缝合法对剖宫产瘢痕憩室的治疗效果相当。经阴道途径手术费用更低,体表无创口,真正体现微创理念,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瘢痕憩室 折叠对接缝合 腹腔镜 阴式手术
下载PDF
双氢青蒿素对卵巢癌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汉楚 沙丽晓 +2 位作者 陈小燕 周莉 郑飞云 《医学研究杂志》 2012年第5期138-141,共4页
目的研究双氢青蒿素对体内外卵巢癌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双氢青蒿素卵巢癌细胞株HO-8910PM 24h后,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ELISA法检测细胞凋亡;以DCFH-DA为荧光探针检测卵巢癌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oxygen species,ROS)水平;Weste... 目的研究双氢青蒿素对体内外卵巢癌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双氢青蒿素卵巢癌细胞株HO-8910PM 24h后,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ELISA法检测细胞凋亡;以DCFH-DA为荧光探针检测卵巢癌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oxygen species,ROS)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卵巢癌细胞中keap1蛋白、胞核Nrf2蛋白的表达;建立起裸鼠卵巢癌皮下移植瘤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的阳性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双氢青蒿素可明显抑制体外卵巢癌细胞生长,并明显诱导细胞凋亡;双氢青蒿素可显著下调卵巢癌细胞胞核卵巢癌蛋白表达,而促进细胞内Keap1蛋白表达;化学显示法结果显示,双氢青蒿素使卵巢癌细胞SOD、GPX的活性明显降低;双氢青蒿素亦可明显降低卵巢癌肿瘤组织中SOD和GPX的阳性表达。结论双氢青蒿素可显著抑制卵巢癌细胞的生长,该作用可能通过Nrf2-Keap1信号通路来促进卵巢癌细胞内活性氧的产生,进一步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氢青蒿素 卵巢癌 NRF2 KEAP1 SOD GPX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L1壳蛋白在筛查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潘琼慧 郑翔 +1 位作者 朱雪燕 沙丽晓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08-812,共5页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L1壳蛋白筛查HPV阳性妇女宫颈脱落细胞中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12月就诊于温州市人民医院的妇女212例,收集宫颈脱落细胞并行HPV L1壳蛋白检测、HPV DNA分型、TCT(液基细...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L1壳蛋白筛查HPV阳性妇女宫颈脱落细胞中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12月就诊于温州市人民医院的妇女212例,收集宫颈脱落细胞并行HPV L1壳蛋白检测、HPV DNA分型、TCT(液基细胞学)及阴道镜下活检,比较HPV阳性妇女的宫颈脱落细胞中HPV L1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212例细胞学标本中HPV L1壳蛋白阳性率为33.9%,其中未见上皮内病变/恶性细胞组(NILM)、无明确诊断意义的鳞状上皮细胞病变组(ASCUS)、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组(LSIL)、不能排除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组(ASC-H)、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组(HSIL)中阳性率分别为47.1%、35.1%、54.2%、29.2%、16.1%,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HSIL组与LSIL组和NILM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5);进行数据合并后,LSIL/ASCUS组与ASC-H/HSIL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178例宫颈细胞学异常患者中,宫颈低级别病变和宫颈高级别病变的HPV L1壳蛋白阳性率比较,在ASCUS组(P=0.000)、LSIL组(P=0.004)中均有差异,在ASC-H组(P=0.127)、HSIL组(P=0.515)中均无差异。HPV 16/18感染患者的HPV L1壳缺失同宫颈高级别病变有更紧密的关系(P=0.003)。结论:子宫颈脱落细胞HPV L1壳蛋白检测在HPV阳性妇女的子宫颈病变筛查中具有一定的价值,可能成为一种合适的分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衣壳蛋白质类 临床筛查
下载PDF
胎儿监护仪在高危妊娠胎儿预后判断中的应用探讨(附974例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黄美琴 王秀丽 沙丽晓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78-80,共3页
关键词 胎儿监护仪 高危妊娠 预后判断 宫内情况 胎心率变化 宫内缺氧 测定结果
下载PDF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性手术后复发因素研究分析
5
作者 沙丽晓 黄凌霄 郭敏 《浙江创伤外科》 2023年第10期1819-1821,1825,共4页
目的 探讨分析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性手术治疗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并行保守性手术治疗患者共6040例,收集患者相关临床资料、病理结果以及随访情况。结果 手术... 目的 探讨分析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性手术治疗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并行保守性手术治疗患者共6040例,收集患者相关临床资料、病理结果以及随访情况。结果 手术治疗后根据术后随访情况,将6040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2011例,为术后复发者,对照组4029例,为术后未复发者。观察组中A型血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而B型血患者比例小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O型血和AB型血患者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 125)及人附睾蛋白(HE4)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以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性手术治疗后复发作为因变量,采用Logi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AFS高分期、肿瘤标志物相关指标高水平、术前伴发疾病、既往有盆腔手术治疗史、血型A均是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性手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手术治疗前r-AFS高分期、CA199、 CA125、HE4高水平、术前伴发相关疾病,既往有盆腔手术治疗史者、A型血均是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行保守性手术治疗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 子宫内膜异位症 复发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中期妊娠卵巢肿瘤的比较 被引量:37
6
作者 沙丽晓 黄凌霄 +1 位作者 王汉楚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6期506-508,512,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中期妊娠卵巢肿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006年1月~2011年1月我院32例中期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分别行全麻下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组,n=14)和开腹手术(开腹组,n=18)。腹腔镜手术一般距离宫底或肿瘤上缘(以大者为准)至...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中期妊娠卵巢肿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006年1月~2011年1月我院32例中期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分别行全麻下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组,n=14)和开腹手术(开腹组,n=18)。腹腔镜手术一般距离宫底或肿瘤上缘(以大者为准)至少3横指处做第一切口,余切口随之改变,气腹形成后,监测生命体征及氧饱和度直至手术结束后1 h。卵巢肿瘤剥除术:用剪刀切开肿瘤包膜,将肿瘤完整剥出装袋取出,若肿瘤直径>8 cm,穿刺抽吸囊液后剥除肿瘤。患侧附件切除术:提起附件边凝边切,取出同卵巢肿瘤剥除术。结果腹腔镜组肿瘤剥除术10例,附件切除术4例,无一例中转开腹。开腹组肿瘤剥除术13例,附件切除术5例。腹腔镜组手术时间(73.9±26.8)min与开腹组(72.8±22.2)min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0.127,P=0.900)。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56.4±25.9)ml与开腹组(48.9±22.5)ml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0.876,P=0.388)。腹腔镜术后住院(5.0±0.8)d,显著短于开腹组(8.7±2.8)d(t=-4.779,P=0.000)。术后病理:腹腔镜组成熟性畸胎瘤12例,黏液性囊腺瘤2例;开腹组成熟性畸胎瘤5例,黏液性囊腺瘤10例,浆液黏液混合性囊腺瘤2例,交界性乳头状囊腺瘤1例。卵巢肿瘤蒂扭转9例,其中成熟性畸胎瘤8例,黏液性囊腺瘤(伴囊壁钙化)1例。患者术后均无并发症,随访至分娩,腹腔镜组新生儿Apgar评分(9.8±0.4)分与开腹组(9.7±0.5)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0.584,P=0.564);新生儿出生体重(3357.7±471.2)g与开腹组(3421.9±155.9)g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0.513,P=0.612);新生儿出生孕周(38.5±1.3)周与开腹组(39.1±0.9)周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1.466,P=0.154);早产率与开腹组无统计学差异[7.7%(1/13)vs.0,P=0.448]。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中期妊娠卵巢肿瘤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中期妊娠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下载PDF
重复异位妊娠4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沙丽晓 潘嫱微 +2 位作者 王汉楚 张品南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4年第3期316-318,共3页
近年来,随着人工流产次数增多,盆腔感染、性病等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异位妊娠的发生率不断增高,重复异位妊娠病例也相应增多。充分了解重复异位妊娠的发病特点,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异位妊娠与重复异位妊娠的发生率,对... 近年来,随着人工流产次数增多,盆腔感染、性病等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异位妊娠的发生率不断增高,重复异位妊娠病例也相应增多。充分了解重复异位妊娠的发病特点,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异位妊娠与重复异位妊娠的发生率,对保护患者的生育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分析重复异位妊娠的影响因素。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异位妊娠 临床分析 流产次数 盆腔感染 发病特点 生育能力 影响因素 发生率
下载PDF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分析
8
作者 沙丽晓 王汉楚 +2 位作者 陈育梅 王秀丽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3年第4期424-426,共3页
子宫腺肌病是生育期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其发病率达8%~27%,且呈年轻化趋势。近年来,临床上越来越多使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1evonorgestrel—releasing in-trauterine system,LNG—IUS)环治... 子宫腺肌病是生育期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其发病率达8%~27%,且呈年轻化趋势。近年来,临床上越来越多使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1evonorgestrel—releasing in-trauterine system,LNG—IUS)环治疗子宫腺肌病,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并发症。本次研究旨在探讨LNG—IUS环在治疗子宫腺肌病中的疗效及作用机制。并了解其并发症,探讨解决方案。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 子宫腺肌病 疗效分析 系统治疗 生育期妇女 年轻化趋势 生活质量 发病率
下载PDF
细胞角蛋白7、8和10/13在不同级别宫颈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潘嫱微 陈大可 +6 位作者 潘嘉佳 张月辉 沙丽晓 杨洁 陈育梅 潘丹 《现代实用医学》 2018年第2期219-221,共3页
目的探讨细胞角蛋白(CK)7、CK8和CK10/13在宫颈疾病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在宫颈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子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50例(LSIL组),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50例(HSIL组),宫颈鳞癌(SCC)50例(SCC组),采用免... 目的探讨细胞角蛋白(CK)7、CK8和CK10/13在宫颈疾病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在宫颈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子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50例(LSIL组),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50例(HSIL组),宫颈鳞癌(SCC)50例(SCC组),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3组宫颈病变组织中CK7、CK 8和CK 10/13的表达情况。结果CK7、CK8及CK10/13在LSIL组、HSIL组及SCC组中的表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LSIL组CK7、CK8及CK10/13表达率与HSIL组及SC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SIL组CK7及CK8表达率与SC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SIL组与SCC组CK10/13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K7、CK8的表达和CK10/13的表达缺失是宫颈疾病进展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病变 细胞角蛋白7 细胞角蛋白8 细胞角蛋白10/13 表达
下载PDF
纵向研究妊娠期妇女的阴道微生态状况 被引量:16
10
作者 王叶平 潘利琴 +4 位作者 邵洁白 王姿斌 沙丽晓 王佐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5期437-439,442,共4页
目的分析妊娠期妇女阴道微生态状况的纵向变化。方法选择健康无症状单胎妊娠期妇女50例,分别于孕早期(10.2±2.1)周、孕中期(24.6±3.7)周、孕晚期(33.2±3.4)周,取其阴道分泌物,进行pH、H2O2含量检测及细菌培养,并经革兰... 目的分析妊娠期妇女阴道微生态状况的纵向变化。方法选择健康无症状单胎妊娠期妇女50例,分别于孕早期(10.2±2.1)周、孕中期(24.6±3.7)周、孕晚期(33.2±3.4)周,取其阴道分泌物,进行pH、H2O2含量检测及细菌培养,并经革兰染色后在油镜下观察,进行阴道微生态(阴道菌群的密集度、多样性、优势菌、炎症反应状况等)状况评价。结果 (1)50例孕妇中,孕早期38例(76%)阴道微生态正常,其中31例(81.58%)整个孕期维持阴道微生态正常,7例(18.42%)孕妇于孕中期或孕晚期转变为阴道微生态失调;12例(24%)孕早期阴道微生态失调,其中6例(50%)于孕中期或孕晚期转变为阴道微生态正常。(2)无症状性细菌性阴道病随着孕周增加部分可自然消退40%(2/5)。(3)H2O2阳性、阴道pH低者易从阴道微生态失调转为阴道微生态正常。结论妊娠期阴道微生态是动态变化的,部分细菌性阴道炎可自然消退,H2O2阳性及低阴道pH为维持正常阴道微生态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微生态 妊娠 纵向研究
原文传递
冬凌草甲素对卵巢癌细胞紫杉醇耐药性的拮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汉楚 沙丽晓 +2 位作者 陈小燕 周莉 郑飞云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34-539,共6页
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体内外对卵巢癌细胞紫杉醇耐药性的拮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大剂量冲击法,诱导制备耐紫杉醇的人卵巢癌HO-8910PM细胞株(HO-8910PM/PIX),用不同浓度冬凌草甲素处理HO-8910PM/PIX细胞;或在冬凌草甲素作用HO-8910PM/... 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体内外对卵巢癌细胞紫杉醇耐药性的拮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大剂量冲击法,诱导制备耐紫杉醇的人卵巢癌HO-8910PM细胞株(HO-8910PM/PIX),用不同浓度冬凌草甲素处理HO-8910PM/PIX细胞;或在冬凌草甲素作用HO-8910PM/PIX细胞前以NF-κB激活剂TPA进行预处理。给药后,细胞经DAPI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卵巢癌细胞中NF-κB蛋白的表达。建立裸鼠卵巢癌皮下移植瘤模型。接种后8周,观察冬凌草甲素对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中NF-κB的阳性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冬凌草甲素呈浓度相关性抑制卵巢癌HO-8910PM/PIX细胞增殖,显著诱导细胞凋亡,而TPA可显著削弱冬凌草甲素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与HO-8910PM细胞相比,NF-κB在HO-8910PM/PIX细胞中表达显著上调,冬凌草甲素可抑制HO-8910PM/PIX细胞中NF-κB的表达。冬凌草甲素可显著抑制裸鼠卵巢癌皮下移植瘤生长,明显减弱移植瘤组织中NF-κB的阳性表达。结论冬凌草甲素体内外对卵巢癌细胞紫杉醇耐药性具有拮抗作用,该作用可能通过抑制NF-κB的表达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凌草甲素 卵巢癌细胞株HO-8910PM/PIX 紫杉醇耐药性 细胞凋亡 细胞增殖 NF-κB
原文传递
大黄素抑制体内外胰腺癌转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刘岸 沙丽晓 +3 位作者 沈跃 黄莉莉 林胜璋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3167-3171,共5页
目的:探讨大黄素抑制体内外胰腺癌转移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不同浓度大黄素(10,20,40μmol.L-1)作用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 2 h后,观察大黄素对SW1990细胞迁移和侵袭的作用;不同浓度大黄素(10,20,40μmol.L-1)作用SW1990细胞48 h后,West... 目的:探讨大黄素抑制体内外胰腺癌转移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不同浓度大黄素(10,20,40μmol.L-1)作用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 2 h后,观察大黄素对SW1990细胞迁移和侵袭的作用;不同浓度大黄素(10,20,40μmol.L-1)作用SW1990细胞48 h后,Western blot印迹检测胰腺癌细胞中NF-κB和MMP-9表达的变化;建立胰腺癌原位移植模型,分成对照组、大黄素低、高剂量组(20,40 mg.kg-1),实验结束后观察大黄素对裸鼠胰腺癌转移的抑制作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裸鼠胰腺肿瘤组织中CD34,NF-κB,MMP-9的阳性表达。结果:大黄素可抑制体外人胰腺癌SW1990细胞迁移和侵袭,呈浓度依赖性;大黄素可下调人胰腺癌SW1990细胞中NF-κB和MMP-9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较,大黄素低、高剂量均可明显抑制瘤荷裸鼠中胰腺癌转移,并下调CD34,NF-κB和MMP-9在胰腺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P<0.05)。结论:大黄素可抑制体内外胰腺癌转移,该作用可能通过下调NF-κB和MMP-9表达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大黄素 转移
原文传递
不同年龄高危HPVE6/E7mRNA检测在ASC—US分流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潘嫱微 郑小冬 +4 位作者 杨杰 张月辉 沙丽晓 吕杰强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期45-49,共5页
目的分析HR。HPVE6/E7mRNA检测在不同年龄段无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患者中的分流价值。方法对320例ASC.US患者同时检测HR-HPvE6/ETmRNA和HR.HPVDNA,并行阴道镜检查和宫颈活检,按年龄段分成〈30岁组和≥30岁组... 目的分析HR。HPVE6/E7mRNA检测在不同年龄段无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患者中的分流价值。方法对320例ASC.US患者同时检测HR-HPvE6/ETmRNA和HR.HPVDNA,并行阴道镜检查和宫颈活检,按年龄段分成〈30岁组和≥30岁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0岁组和/〉30岁组的HR.HPVE6/E7mRNA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岁组的HR.HPVDNA阳性率明显高于〉130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岁组的CINII+级检出率明显低于≥30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岁组的HR.HPvE6/E7mRNA检测CIN1/+级的特异度分别为68.0%,显著高于HR.HPvDNA检测的3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岁组的HR.HPVE6/E7mRNA检测CINII+级的特异度为76.5%。高于HR.HPVDNA检测的6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岁组和≥30岁组两种HPV检测方法诊断CINⅡ+级的灵敏度、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HR.HPVE6/E7mRNA检测比HR.HPVDNA检测更适合用于包括〈30岁ASC-US女性是否需要阴道镜转诊的分流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瘤病毒 E6/E7mRNA 无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 宫颈上皮内瘤 样病变:年龄
原文传递
宫颈癌术后HPV持续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对免疫失衡的影响 被引量:34
14
作者 郭敏 朱波 +3 位作者 叶琳 黄凌霄 陈聪 沙丽晓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4000-4003,共4页
目的分析宫颈癌术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持续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对免疫失衡的影响,为术后HPV持续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1月于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20例HPV感染的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HPV持续感染... 目的分析宫颈癌术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持续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对免疫失衡的影响,为术后HPV持续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1月于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20例HPV感染的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HPV持续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对患者局部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 220例宫颈癌患者术后随访期间转阴180例,转阴率为81.82%,40例持续阳性,HPV持续阳性率为18.1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宫颈癌家族病史、生殖道炎症、临床分期、术前HPV感染亚型、绝经情况、吸烟情况、术前HPV病毒负荷量与宫颈癌术后HPV持续感染具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生殖道炎症、术前HPV感染亚型、吸烟为宫颈癌术后HPV持续感染的危险因素;HPV持续阳性组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均低于非感染组(P<0.05)。结论生殖道炎症、术前HPV感染亚型、吸烟为宫颈癌术后HPV持续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宫颈癌术后HPV持续感染与患者局部免疫功能紊乱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 免疫功能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子宫内膜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及氧化应激相关分子含量检测的意义 被引量:11
15
作者 郭敏 朱波 +3 位作者 黄凌霄 沙丽晓 叶琳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8年第16期3766-3768,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异位子宫内膜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及氧化应激相关分子含量检测的意义,旨在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温州市人民医院诊治的70例EMs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异位及在位子宫内膜组...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异位子宫内膜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及氧化应激相关分子含量检测的意义,旨在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温州市人民医院诊治的70例EMs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异位及在位子宫内膜组织;另选取同期年龄相符的行输卵管绝育手术的健康女性子宫内膜组织50例为对照组。将70例EMs患者根据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分为轻度疼痛(24例)、中度疼痛(30例)、重度疼痛(1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子宫内膜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3、7(MMP2、3、7)水平以及氧化应激产物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8-羟基脱氧鸟苷(8-OHdG)、高级氧化蛋白产物(AOPP)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异位子宫内膜组织MMP2、3、7水平显著高于在位组织与正常组织,在位组织MMP3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5),MMP2、MMP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位组织8-iso-PGF2α、8-OHdG、AOPP水平显著高于在位组织与正常组织(P<0.05);在位组织与正常组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患者血清金属蛋白酶及氧化应激产物水平逐渐升高,不同疼痛程度MMP2、MMP3、MMP7水平、8-iso-PGF2α、8-OHdG、AOP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Ms患者异位子宫内膜组织中氧化应激反应更强,金属蛋白酶表达更高,子宫内膜组织异位以及盆腔疼痛可能与氧化应激与蛋白水解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异位子宫内膜组织 基质金属蛋白酶 氧化应激
原文传递
自体组织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16
作者 黄凌霄 沙丽晓 +1 位作者 马鲁杭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9年第4期376-379,共4页
选取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温州市人民医院被诊断为盆腔器官脱垂Ⅲ度和Ⅳ度的患者共129例,其中63例进行阴式全子宫切除及自体组织盆底重建术,66例进行传统的阴式全子宫切除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评价围手术期及术后各项治疗评价指标的... 选取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温州市人民医院被诊断为盆腔器官脱垂Ⅲ度和Ⅳ度的患者共129例,其中63例进行阴式全子宫切除及自体组织盆底重建术,66例进行传统的阴式全子宫切除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评价围手术期及术后各项治疗评价指标的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显示两组出血量、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体重建组手术时间较传统手术组更长(P<0.05)。自体重建组术后尿道旋转角度、膀胱后角变化及膀胱颈移动度均小于术前(P<0.05),且术后3个月及术后12个月膀胱颈移动度小于传统手术组(P<0.05)。传统手术组术后12个月膀胱颈移动度大于术后3个月(P<0.05)。两组术后12个月盆底影响问卷简表(PFIQ-7)及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生活简表-12(PISQ-12)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两组术后复发率及新发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自体组织盆底重建术后盆底解剖结构稳定性优于传统手术组,尤其是对于重度盆腔脏器脱垂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脱垂 尿失禁 压力性 阴道前后壁修补术 自体组织盆底重建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