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卧位OCM入路全髋关节置换联合加味地黄桃仁牛膝汤治疗老年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效果
1
作者 彭宏 沙树奎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8期3429-3432,共4页
目的探讨平卧位OCM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THA)联合加味地黄桃仁牛膝汤在老年股骨头坏死(ONFH)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南阳市中医院收治的94例老年ONF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行平卧位OCM入路THA,观察... 目的探讨平卧位OCM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THA)联合加味地黄桃仁牛膝汤在老年股骨头坏死(ONFH)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南阳市中医院收治的94例老年ONF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行平卧位OCM入路THA,观察组于此基础上加用加味地黄桃仁牛膝汤,疗程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和治疗后影像疗效、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骨代谢指标[骨钙素(BG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下肢血液循环指标[阻力指数(RI)、踝肱指数(ABI)、搏动指数(PI)]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影像疗效评分为(5.32±1.02)分,低于对照组的(5.97±1.13)分,VAS评分为(3.83±1.05)分,低于对照组的(4.69±1.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BGP为(8.75±0.84)ng·L^(-1),高于对照组的(8.02±0.82)ng·L^(-1),BAP为(33.27±4.15)ng·L^(-1),高于对照组的(29.41±3.79)ng·L^(-1),TRACP-5b为(1.79±0.16)U·L^(-1),低于对照组的(2.20±0.18)U·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RI为0.89±0.10,低于对照组的0.98±0.12,ABI为0.87±0.08,高于对照组的0.75±0.09,PI为7.02±1.07,低于对照组的(7.84±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卧位OCM入路全髋关节置换联合加味地黄桃仁牛膝汤治疗老年ONFH患者,能改善血液循环,促进骨质代谢,增强疗效,有较好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全髋关节置换术 地黄桃仁牛膝汤 影像 骨代谢
下载PDF
DKK3基因过表达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郭洪耀 乔军波 +1 位作者 林斌 沙树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74-477,共4页
目的:探究DKK3基因过表达对人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取瘢痕疙瘩组织21例和正常皮肤组织20例,采用qRT-PCR检测其中DKK3 mRNA的表达水平。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 DNA3. 0-DKK3,通过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其转入瘢痕成纤维细胞中... 目的:探究DKK3基因过表达对人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取瘢痕疙瘩组织21例和正常皮肤组织20例,采用qRT-PCR检测其中DKK3 mRNA的表达水平。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 DNA3. 0-DKK3,通过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其转入瘢痕成纤维细胞中(DKK3组),未转染细胞为对照组,转染pc DNA3. 0空质粒的细胞为pc DNA组。转染48 h后,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效率; CCK-8法检测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情况;双染法检测成纤维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DKK3 mRNA在瘢痕疙瘩组织中表达下调(P <0. 05)。3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DKK3 mRNA和蛋白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DKK3组高于其他两组(P <0. 05)。3组细胞凋亡和增殖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DKK3组增殖减少,凋亡增加(P <0. 05)。结论:DKK3基因过表达可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发生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KK3 瘢痕 成纤维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基质金属蛋白酶在喉鳞状细胞癌病人临床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意义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晓辉 沙树奎 +1 位作者 闫嘉俊 姚明月 《安徽医药》 CAS 2021年第4期793-796,共4页
目的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在喉鳞状细胞癌病人临床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以南阳市中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0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80例喉鳞状细胞癌病人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临床分期病人VEGF... 目的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在喉鳞状细胞癌病人临床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以南阳市中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0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80例喉鳞状细胞癌病人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临床分期病人VEGF及MMPs的表达。以医院同期健康体检者160例为对照组。结果不同临床分期(Ⅰ期、Ⅱ期、Ⅲ期、Ⅳ期)喉鳞状细胞癌病人VEGF[(0.24±0.04)、(0.29±0.06)、(0.34±0.08)、(0.44±0.09)]、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0.28±0.07)、(0.36±0.06)、(0.45±0.08)、(0.57±0.08)]、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0.24±0.05)、(0.29±0.07)、(0.39±0.08)、(0.50±0.09)]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0.31±0.07)、(0.34±0.05)、(0.40±0.07)、(0.52±0.10)]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MP2)[(0.29±0.07)、(0.34±0.06)、(0.40±0.07)、(0.55±0.12)]蛋白表达的水平,随着喉鳞状细胞癌临床分期的增加而随之逐步升高(P<0.05);且VEGF、MMP2/9蛋白表达水平与喉鳞状细胞癌病人预后有明显的相关性,随着VEGF、MMP2/9表达的增强,病人的预后逐渐变差。结论 VEGF及MMPs表达与喉鳞状细胞癌病人临床分期密切相关,且可作为病人预后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基质金属蛋白酶 临床分期 预后
下载PDF
MiRNA-206通过抑制CDK9表达对鼻咽癌CNE2细胞的生长及转移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晓辉 沙树奎 +1 位作者 闫嘉俊 姚明月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9年第10期2102-2109,共8页
目的:探讨miRNA-206对人鼻咽癌CNE2细胞的增殖和转移能力的影响,并分析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9(cyclin-dependent kinase 9,CDK9)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 目的:探讨miRNA-206对人鼻咽癌CNE2细胞的增殖和转移能力的影响,并分析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9(cyclin-dependent kinase 9,CDK9)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法检测miR-206在鼻咽上皮NP69细胞和人鼻咽癌CNE2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后,将miR-206模拟物或对照物分别导入CNE2细胞。通过CCK-8试验、Annexin V-FITC/PI染色、克隆形成试验、Transwell细胞迁移试验和Transwell细胞侵袭试验分别评价miR-206过表达对CNE2细胞活力、凋亡、克隆形成、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最后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DK9在NP69细胞和CNE2细胞中的表达。进一步检测过表达CDK9对miR-206过表达CNE2细胞的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结果:MiR-206在CNE2细胞系中低表达。MiR-206过表达降低CNE2细胞的活性、克隆形成、迁移、侵袭并诱导细胞凋亡。CNE2细胞中CDK9呈现高表达。过表达miR-206显著抑制CNE2细胞中CDK9表达水平;而CDK9过表达能逆转miR-206过表达对CNE2细胞侵袭与迁移的抑制作用。结论:MiRNA-206对CNE2细胞的生长和转移起抑制作用,可通过抑制CDK9表达来介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206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9 鼻咽癌 增殖 转移
下载PDF
番红花素促进烧伤大鼠的创面愈合与减轻疼痛 被引量:2
5
作者 郭洪耀 林斌 沙树奎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20年第3期571-577,共7页
目的:研究番红花素对烧伤大鼠的创面愈合与疼痛影响。方法:将80只大鼠随机分成假烧伤组(n=16),烧伤模型组(n=16),烧伤+10 mg/kg番红花素组(n=16),烧伤+50 mg/kg番红花素组(n=16),烧伤+200 mg/kg番红花素组(n=16)。使用在干浴中预热至16... 目的:研究番红花素对烧伤大鼠的创面愈合与疼痛影响。方法:将80只大鼠随机分成假烧伤组(n=16),烧伤模型组(n=16),烧伤+10 mg/kg番红花素组(n=16),烧伤+50 mg/kg番红花素组(n=16),烧伤+200 mg/kg番红花素组(n=16)。使用在干浴中预热至165℃的铜块(2 cm×2 cm,150 g)构建大鼠皮肤全厚度烧伤。采用HE染色观察组织学恢复情况,检测不同处理组大鼠的机械阈值和热阈值,蛋白质印迹法和ELISA方法检测创面皮肤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炎性因子IL-6和TNF-α的表达。结果:番红花素的应用可以促进创面皮肤伤口愈合并减轻疼痛。且番红花素抑制创面皮肤组织中iNOS的表达和炎性因子IL-6和TNF-α水平。这一疗效在应用200 mg/kg的剂量时最为明显。结论:番红花素可以促进烧伤大鼠的创面愈合并减轻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红花素 烧伤 创面愈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