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互花米草入侵对胶州湾河口湿地土壤总铁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
- 1
-
-
作者
燕倩
谢文霞
沙梦乔
李萍
-
机构
青岛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991-3999,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06089)。
-
文摘
互花米草是胶州湾滨海湿地典型的入侵物种,为进一步了解互花米草入侵对胶州湾河口湿地土壤总铁含量分布的影响,于2017年3月、5月、7月、9月和11月分别在互花米草湿地和光滩采集土壤样品,并对土壤总铁含量、有机质含量、土壤可溶性盐、pH、含水率、容重和土壤粒度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互花米草入侵显著提高了土壤总铁含量,两样区0—50 cm土层土壤总铁含量差异显著(P<0.05),5月和7月互花米草湿地总铁含量在垂直方向上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与光滩在同一采样月份相比,互花米草湿地土壤总铁含量增幅分别为25.36%、29.50%、17.52%、30.28%和14.48%。相关性分析表明,互花米草湿地和光滩土壤总铁含量均与有机质含量和可溶性盐呈显著正相关(P<0.01);并且光滩土壤总铁含量与含水率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容重呈显著负相关(P<0.01),表明两样区土壤总铁含量受有机质含量和可溶性盐影响较大。
-
关键词
互花米草入侵
总铁
光滩
河口湿地
-
Keywords
Spartina alterniflora invasion
total iron
mudflat
estuary wetland
-
分类号
S153.6
[农业科学—土壤学]
-
-
题名互花米草入侵对胶州湾湿地土壤磷赋存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7
- 2
-
-
作者
沙梦乔
柴娜
赵洪涛
刘春井
丁文超
谢文霞
-
机构
青岛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出处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5414-5423,共10页
-
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20MD073)
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人才引育计划项目(DC2000000961)
科技惠民示范引导专项(21-1-4-ny-1-nsh)。
-
文摘
为探讨互花米草入侵对滨海湿地土壤磷循环的影响,基于时空互易原则,选择胶州湾湿地互花米草区(SA区)和光滩区(MF区)为研究靶区,分析了互花米草入侵后湿地土壤中总磷(TP)、无机磷(IP)及其组分含量的差异性以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互花米草入侵后湿地土壤中TP(472.70 mg·kg^(-1))和IP(239.00 mg·kg^(-1))平均含量明显高于入侵前光滩区TP(386.19 mg·kg^(-1))和IP(212.68 mg·kg^(-1))含量,增幅分别为22.40%和12.38%.研究区无机磷组分以钙磷(Ca-P)和铁磷(Fe-P)为主,分别占IP的45%~61%和31%~49%.互花米草入侵后,10~30 cm层土壤Ca-P含量显著降低(P<0.05),7月尤为明显;Fe-P含量显著增加(P<0.05),0~40 cm土壤层含量高于40~60 cm层(P<0.05),并且7月在10~40 cm土壤表现出明显富集现象.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发现互花米草入侵后有机质(OM)对TP和Fe-P有显著正向影响(P<0.01),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775和0.724.入侵后Fe-P对Ca-P有显著负效应(P<0.01),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435.结果发现互花米草入侵总体增加了湿地土壤磷含量,同时促进了Ca-P向Fe-P转化,提高了湿地磷的生物利用性.
-
关键词
互花米草
磷
无机磷组分
胶州湾
结构方程模型
-
Keywords
Spartina alterniflora
phosphorus
inorganic phosphorus component
Jiaozhou Bay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
分类号
X14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