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节镜下成形联合缝合术治疗不稳定型外侧盘状半月板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沙蕉 李宏云 +4 位作者 陈世益 陈疾忤 李云霞 华英汇 沈伟中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09-612,共4页
目的:回顾分析关节镜下成形联合缝合修补术治疗不稳定型外侧盘状半月板的手术方法和近期疗效。方法: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运动医学与关节镜外科自2007年6月至2008年10月采用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联合周边缘缝合术治疗不稳定型外侧盘状半... 目的:回顾分析关节镜下成形联合缝合修补术治疗不稳定型外侧盘状半月板的手术方法和近期疗效。方法: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运动医学与关节镜外科自2007年6月至2008年10月采用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联合周边缘缝合术治疗不稳定型外侧盘状半月板患者49例(52膝),随访时采用Lysholm评分、HSS膝关节功能评分(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 score)及复查MRI评价手术疗效。结果:49例(52膝)术后随访14个月至30个月,平均20.8个月。术前Lysholm评分为43±7.3分,术后90±5.3分(P<0.01),术前HSS评分为40±8.6分,术后89±7.3分(P<0.01),评分优良率分别为86.5%和87.9%。24膝得到MRI复查,21膝完全愈合,3膝部分愈合。结论:采用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联合缝合修补术治疗不稳定型外侧盘状半月板创伤小,手术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状半月板 关节镜 缝合
下载PDF
早期减重步态训练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下肢步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沙蕉 顾茜 +1 位作者 刘芳 偶鹰飞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8-142,共5页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减重(PBWS)步态训练对下肢步行功能及膝关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将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41例分为治疗组20例及对照组21例,术后分别进行常规训练加减重步态训练和常规康复训练。术后12周、6个月...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减重(PBWS)步态训练对下肢步行功能及膝关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将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41例分为治疗组20例及对照组21例,术后分别进行常规训练加减重步态训练和常规康复训练。术后12周、6个月进行小腿周径测定、Holden步行功能分级、10m步行时间测定、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IKDC)评分,术后6个月进行KT-1000关节稳定性检查。结果:术后12周治疗组Holden步行功能分级、10m步行时间、健患小腿周径差、IKDC评分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的意义(P<0.05),术后6个月,各项指标及KT-1000检查两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的意义(P>0.05)。12周时治疗组与6个月时对照组相比Holden步行功能分级、10m步行时间、小腿周径差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加入减重步态训练能较早促进下肢功能恢复,提高步行能力,同时也不影响近期膝关节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重支持 前交叉韧带 步态训练 膝关节
下载PDF
前交叉韧带保残重建术后减重支持步行训练对膝关节位置觉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沙蕉 顾茜 +1 位作者 刘芳 偶鹰飞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40-1144,共5页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保残重建术后早期减重支持步行训练对膝关节位置觉的影响。方法:将前交叉韧带保残重建术后患者41例分为对照组21例及治疗组20例,术后分别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及附加减重支持步行训练。术后12周、6个月进行健患侧膝0...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保残重建术后早期减重支持步行训练对膝关节位置觉的影响。方法:将前交叉韧带保残重建术后患者41例分为对照组21例及治疗组20例,术后分别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及附加减重支持步行训练。术后12周、6个月进行健患侧膝0°—20°、40°—60°、80°—100°被动角度重现测定。结果:术后12周及6个月两组健患侧膝之间位置重现试验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6个月时健患侧膝之间位置觉成绩之差两组均较12周时进一步缩小,且治疗组差值小于对照组,3个角度中伸直、中间位时的位置觉差值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前交叉韧带保残重建术后加入减重支持步行训练能早期对膝关节位置觉产生积极意义,可明显改善0—60°膝关节位置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重支持 前交叉韧带 位置觉 膝关节
下载PDF
骨科-康复单元一体化康复治疗对单髁置换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沙蕉 张振东 陈俊峰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9年第5期52-54,59,共4页
目的探讨单髁置换术后骨科-康复单元模式一体化康复治疗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3月至2018年2月本院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患者32例,随机分为一体化康复组17例及对照组15例,分别进行骨科-康复单元模式一体化康复训练... 目的探讨单髁置换术后骨科-康复单元模式一体化康复治疗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3月至2018年2月本院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患者32例,随机分为一体化康复组17例及对照组15例,分别进行骨科-康复单元模式一体化康复训练和传统模式康复训练。术后第1、3、6、12个月进行膝关节HSS评分及VAS评分。结果全部32例患者均得到1年以上随访,一体化康复组患者在术后第1、3、6个月时的HSS评分较对照组更高,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2个月时两组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3、6、12个月时VAS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单髁置换患者进行骨科-康复单元模式一体化康复治疗能较早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步行能力,同时也不增加膝关节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康复单元 单髁置换 一体化康复
下载PDF
平衡功能训练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在跟腱断裂修复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5
作者 顾茜 偶鹰飞 +3 位作者 沙蕉 刘芳 叶强 冯洁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18期171-173,共3页
目的分析跟腱断裂修复术后患者选择平衡功能训练联合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选取30例跟腱断裂修复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平衡功能训练。... 目的分析跟腱断裂修复术后患者选择平衡功能训练联合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选取30例跟腱断裂修复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平衡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术后12周、术后6个月的平衡能力评分、踝-后足功能评分。结果术后12周、术后6个月,研究组平衡能力评分分别为(48.47±1.78)、(55.13±0.72)分,踝-后足功能评分分别为(70.53±2.80)、(89.93±5.43)分;对照组平衡能力评分分别为(45.47±1.31)、(53.20±1.05)分,踝-后足功能评分分别为(66.27±2.59)、(85.20±5.13)分。研究组平衡能力评分、踝-后足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跟腱断裂修复术后患者的踝关节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常规康复锻炼的基础上加入平衡功能训练,对提高患者的踝关节功能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功能训练 跟腱断裂修复术 踝关节 康复训练 美国矫形足踝协会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骨折临床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振东 唐伟华 +2 位作者 沈伟中 徐又佳 沙蕉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10期121-122,共2页
随着太仓地区的老龄化进程,骨质疏松已成为老年人常见病,易引起反复脆性骨折.现对骨科手术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脆性骨折患者的数量及住院费用进行纵向对比分析,从而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数量及诊疗费用的变化趋势有总体性了解. 统计2009... 随着太仓地区的老龄化进程,骨质疏松已成为老年人常见病,易引起反复脆性骨折.现对骨科手术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脆性骨折患者的数量及住院费用进行纵向对比分析,从而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数量及诊疗费用的变化趋势有总体性了解. 统计2009~2010年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数据及住院费用,进行统计对比分析.医院骨质疏松性骨折治疗例数总体呈上升,尤其是髋部骨折手术治疗数量呈明显升高趋势,提示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例增加、治疗费用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脆性骨折 经济成本
下载PDF
四肢骨折的康复治疗探讨 被引量:3
7
作者 曹晓东 沙蕉 冯洁 《北方药学》 2012年第5期112-113,共2页
目的:对行四肢骨折手术的患者术后进行康复治疗的方法进行探讨,并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40例经骨折复位、固定等治疗后的四肢骨折患者,按不同的愈合阶段不同而采取相应的康复治疗措施。结果:系统、正确的康复治疗使76.25%的骨... 目的:对行四肢骨折手术的患者术后进行康复治疗的方法进行探讨,并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40例经骨折复位、固定等治疗后的四肢骨折患者,按不同的愈合阶段不同而采取相应的康复治疗措施。结果:系统、正确的康复治疗使76.25%的骨折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良好,部分患者功能恢复。结论:应重视四肢骨折患者术后早期恰当的物理治疗及功能锻炼,同时不能放弃对骨折术后第2期康复治疗的机会,发挥患者主观能动性,以使关节功能获得最大限度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骨折 康复治疗
下载PDF
术后早期应用静态进展性牵伸治疗对股骨中下段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刘芳 沙蕉 +1 位作者 偶鹰飞 顾茜 《中国康复》 2018年第6期482-485,共4页
目的:观察术后早期应用静态进展性牵伸治疗对股骨中下段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内固定手术的股骨中下段骨折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术后3天,2组患者均采用物理因子治疗、CPM、运动功能训练等... 目的:观察术后早期应用静态进展性牵伸治疗对股骨中下段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内固定手术的股骨中下段骨折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术后3天,2组患者均采用物理因子治疗、CPM、运动功能训练等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IK膝关节牵伸系统进行静态进展性牵伸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术后4周和术后12周对2组患者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膝关节主动关节活动度测量(AROM);于术后24周对2组患者用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评估膝关节功能、X线检查评估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术后4及12周后,2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呈明显下降趋势(均P<0.05,0.01),且低于同时间点对照组(均P<0.05)。术后4及12周后,2组患者AROM均较治疗前呈明显增加趋势(均P<0.05);术后4周2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2周观察组患者AROM明显高于同时间点对照组(P<0.05)。术后24周,观察组患者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4周,2组患者X线检查均有骨痂通过骨折线,患肢无纵向扣击痛,不扶拐能行走3min,对比之前X线片骨折无变形,内固定无松动开裂,无骨不连发生。结论:对股骨中下段骨折患者,术后早期应用静态进展性牵伸治疗可有效缓解疼痛,扩大膝关节主动活动范围,提高膝关节功能,且不增加骨不连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进展性牵伸 股骨中下段骨折 疼痛 关节活动度
下载PDF
术后引流对膝关节骨关节炎内侧单髁置换术后功能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倪昀皓 徐耀增 +6 位作者 张振东 赵际童 陈俊峰 王磊 沙蕉 骆园 沈敏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0年第2期63-65,68,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术后引流与否对膝关节骨关节炎行内侧单髁置换术后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8年4月在本院关节科采用OxfordⅢ单髁系统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33例。参照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术前美国特种外科... 目的回顾性分析术后引流与否对膝关节骨关节炎行内侧单髁置换术后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8年4月在本院关节科采用OxfordⅢ单髁系统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33例。参照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术前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HSS)以及膝关节活动度,分为引流组与未引流组。引流组:男4例,女13例,平均年龄(67.1±6.1)岁;未引流组:男4例,女12例,平均年龄(68.0±7.7)岁。研究放置引流与否对术后早中期功能康复的影响。术后采用首次直腿抬高时间,膝关节主动屈伸达90°时间,膝关节主动屈伸达120°时间,首次自主下地行走时间,术后1、3、6、12个月膝关节HSS评分以及相应时间段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等指标进行患者膝关节术后早中期功能康复的评估。结果康复指导及随访时间为术后1年。与未放置引流管的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情况比较,放置引流管的患者术后早期功能康复时间减少,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中期随访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术后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后引流减轻关节内压力,有利于患者早期术后膝关节功能锻炼,但对患者术后中期功能康复的影响不大,在术中可视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放置引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关节炎 单髁置换术 引流
下载PDF
单髁置换术后早期功能康复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振东 陈俊峰 +4 位作者 沙蕉 王磊 倪昀皓 骆园 沈敏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5期76-77,80,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单髁置换(UKA)术后患者早期的功能康复情况,并与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患者对照研究,探讨单髁置换术后患者功能康复的特点,为单髁置换术后标准化的康复流程提供参考。方法选取采用OxfordⅢ单髁系统治疗膝关节骨关节...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单髁置换(UKA)术后患者早期的功能康复情况,并与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患者对照研究,探讨单髁置换术后患者功能康复的特点,为单髁置换术后标准化的康复流程提供参考。方法选取采用OxfordⅢ单髁系统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24例,男9例,女15例(其中1例为双膝单髁置换),平均(67.7±6.1)岁,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31例,男11例,女20例,平均(69.1±5.3)岁;两组患者术前负重位片显示内侧胫股关节间室呈骨对骨的状态,并术中明确外侧间室及髌股关节软骨退变outerbridge分级为I-II级。术后采用首次直腿抬高时间,膝关节主动屈伸达90度时间,膝关节主动屈伸达120度时间,首次自主下地行走时间,术后4周及12周膝关节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以及相应时间段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等指标进行患者膝关节术后初期功能康复的评估。结果康复指导及随访时间为术后12周。对上述术后评估指标进行患者膝关节术后早期功能康复分析,单髁置换术组的各组康复数据均早于或优于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组。结论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康复比较,单髁置换术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康复时间明显加快,并且功能更加良好,说明手术方式对患者术后功能康复的存在影响,这对我们制定单髁置换术后患者功能康复流程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髁置换术 全膝关节置换 功能康复
下载PDF
沃戈尔手法淋巴引流技术对踝关节扭伤后肿胀消退的疗效观察
11
作者 叶强 偶鹰飞 +3 位作者 沙蕉 刘芳 顾茜 刘国涛 《右江医学》 2022年第11期813-816,共4页
目的观察沃戈尔(Vodder)手法淋巴引流技术对踝关节扭伤后肿胀消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踝关节扭伤后肿胀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将入组的踝关节扭伤后肿胀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目的观察沃戈尔(Vodder)手法淋巴引流技术对踝关节扭伤后肿胀消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踝关节扭伤后肿胀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将入组的踝关节扭伤后肿胀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前两组均进行常规处理:保护、休息、冰敷、加压包扎和抬高患肢。对照组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只给予静脉气压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气压治疗和沃戈尔手法淋巴引流技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肢体周径、细胞外液含量、疼痛情况,并对两组患者总体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肢体周径、细胞外液含量、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肢体周径、细胞外液含量、疼痛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肢体周径、细胞外液含量、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沃戈尔手法淋巴引流技术可明显缓解踝关节扭伤后肢体肿胀,减轻疼痛,同时提高了治疗疗效,值得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沃戈尔(Vodder)手法 淋巴引流技术 踝关节扭伤 肢体肿胀
下载PDF
髋关节钢板螺钉系统(PC.C.P)与Gamma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比较 被引量:2
12
作者 沙蕉 沈伟中 蒋忠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1年第6期530-531,共2页
目的比较使用Gotfried髋关节钢板螺钉系统(PC.C.P)及Gamma钉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疗效。方法对5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分别行PC.C.P与Gamma钉内固定手术的治疗。结果 PC.C.P组在术中出血量、骨折复位率、术后疼痛、功能恢复时... 目的比较使用Gotfried髋关节钢板螺钉系统(PC.C.P)及Gamma钉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疗效。方法对5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分别行PC.C.P与Gamma钉内固定手术的治疗。结果 PC.C.P组在术中出血量、骨折复位率、术后疼痛、功能恢复时间、髋关节功能评分方面均优于Gamma钉组,而在手术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较之Gamma钉,PC.C.P更适用于骨质疏松及合并症较多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内固定术 内固定器 疗效
原文传递
国产GammaⅢ与GammaⅡ型钉治疗外侧壁骨折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3
作者 沙蕉 沈伟中 +1 位作者 蒋忠 曹晓东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3年第S1期13-14,共2页
目的比较GammaⅢ及GammaⅡ型钉在治疗外侧壁骨折型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疗效。方法 37例外侧壁骨折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分别采用GammaⅢ型钉及GammaⅡ型钉内固定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功... 目的比较GammaⅢ及GammaⅡ型钉在治疗外侧壁骨折型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疗效。方法 37例外侧壁骨折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分别采用GammaⅢ型钉及GammaⅡ型钉内固定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功能恢复时间、内固定相关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37例获随访6~14个月,平均10个月。GammaⅢ型与Ⅱ型内固定组比较,出血量较少、手术时间较短、内固定相关并发症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功能恢复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评分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ammaⅢ型钉手术创伤更小,术后并发症更少,更适于骨质疏松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壁 股骨粗隆间骨折 骨折固定术 内固定器
原文传递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治疗策略 被引量:20
14
作者 蒋忠 沙蕉 +2 位作者 王磊 赵秀华 杨昀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3年第2期144-145,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351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探讨围手术期术前准备、麻醉方式、手术方式及术后处理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351例均安全度过手术,仅1例术后死于广泛心肌梗死,术后并发症较少。结...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351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探讨围手术期术前准备、麻醉方式、手术方式及术后处理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351例均安全度过手术,仅1例术后死于广泛心肌梗死,术后并发症较少。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麻醉和手术的耐受性下降,手术风险较大。术前准备充分、尽早手术、采用合理的麻醉方式及微创手术、精心护理能减少并发症及降低手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股骨粗隆间骨折 围手术期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中医定向透药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偶鹰飞 沙蕉 +5 位作者 刘芳 顾茜 叶强 沈丽佳 王阳春 秦翠林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CAS CSCD 2020年第2期239-243,共5页
目的观察在常规康复的基础上配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0例在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40例/组)。对照组接受运动功能训... 目的观察在常规康复的基础上配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0例在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40例/组)。对照组接受运动功能训练和股四头肌内侧头、胫前肌处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均隔日治疗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于每次功能训练和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前实施。术后4、8、12周评估两组患者的患肢膝关节主动屈伸关节活动度(AROM)范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和双侧腿围,术后半年随访患者的患肢膝关节屈曲AROM,并以Lysholm膝关节评分评估患肢功能状况。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中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采用非参数检验。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屈曲AROM、VAS评分和双侧腿围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治疗8周、治疗12周治疗组患膝疼痛VAS低于对照组(Z=-2.68,P<0.05;Z=-4.53,P<0.01;Z=-3.84,P<0.01);治疗4周、治疗8周两组膝关节AROM范围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08、-0.92,均为P>0.05),治疗12周、术后6月治疗组膝关节AROM范围大于对照组(t=-3.72、-4.42,均为P<0.01);治疗4周、8周、12周治疗组腿围差低于对照组(t=3.68、7.14、9.70,均为P<0.01)。术后6个月时治疗组Lysholm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1.90,P<0.01)。结论在常规康复的基础上配合中医定向透药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的膝关节主动关节活动度、疼痛和肢体功能改善等具有治疗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 中国传统 前交叉韧带 膝关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