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沙马加甲小说二题
1
作者 沙马加甲 《凉山文学》 2012年第2期12-18,共7页
白粉与灾难一母牛山下有个吉牛堡子,山清水秀,是生长美女的地方,美女们一个比一个漂亮,油黑的发辫,长长的睫毛,水灵灵的眼珠,微微上翘的鼻子,母山羊般的颈项,蜂王似的腰身。
关键词 歌舞厅 头发 白粉 彝族 垃圾车 古木 丈夫 人命 乐和 手指
原文传递
泰国的山地部落人及其教育
2
作者 沙马加甲 赵卫 《民族教育研究》 1995年第1期83-87,共5页
泰国的山地部落人及其教育译者:沙马加甲,赵卫译者的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洲文化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总办事处和泰国教育部非正规教育局,于1994年2月22日至3月5日联合在泰国清莱省举办了第二届亚太分地区少数... 泰国的山地部落人及其教育译者:沙马加甲,赵卫译者的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洲文化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总办事处和泰国教育部非正规教育局,于1994年2月22日至3月5日联合在泰国清莱省举办了第二届亚太分地区少数民族基础扫盲教材开发研讨班。我们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部落 山地区域 山地人 教育模式 教育项目 社区发展 功能扫盲 教育方式 泰国 教育活动
下载PDF
甲卡瓦达
3
作者 沙马加甲 《凉山文学》 2012年第4期8-11,共4页
一入秋以来,梅雨淅淅沥沥下个没完没了。这天早上,甲卡寨子村党支部书记甲卡瓦达不顾淋湿,冒雨在自家的房前果园里栽种李子树。这位个子不算高的汉子身穿一套旧衣裳,落汤鸡似地先一直挖坑,然后把树苗放人坑回填,一边培土,还一边手扶着... 一入秋以来,梅雨淅淅沥沥下个没完没了。这天早上,甲卡寨子村党支部书记甲卡瓦达不顾淋湿,冒雨在自家的房前果园里栽种李子树。这位个子不算高的汉子身穿一套旧衣裳,落汤鸡似地先一直挖坑,然后把树苗放人坑回填,一边培土,还一边手扶着树苗踩泥土,栽完一株又栽另一株……从清晨直到晌午,栽了一大片。他摸出一支香烟点上火看了看身后已成片栽种的树苗,心里露出喜悦,吸了之后又继续栽。不久,媳妇阿比果果喂了鸡又喂了猪,把午饭做好,来到甲卡瓦达栽树的地方对丈夫说道:"午饭好了,可以来吃咯。阿啵啵!你个死鬼,衣服都湿透了,还不晓得冷嗦?""知道了。你母子俩先舀来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瓦 寨子 党支部书记 村支书 大力发展 村民小组 烘烤烟叶 蜂窝煤 村民委员会 彝文
原文传递
四川民族出版社藏、彝文教材出版简介
4
作者 沙马加甲 《中国民族教育》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7-17,共1页
四川民族出版社藏、彝文教材出版简介□沙马加甲四川民族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7月1日,是一个综合性地方出版社。四川民族出版社从1955年开始承担了藏、彝文教材出版任务。到1958年,出版了藏、彝文教材29种,发行16万... 四川民族出版社藏、彝文教材出版简介□沙马加甲四川民族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7月1日,是一个综合性地方出版社。四川民族出版社从1955年开始承担了藏、彝文教材出版任务。到1958年,出版了藏、彝文教材29种,发行16万余册。1981年以来,四川民族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材出版 民族出版 彝文 编辑出版 双语教学工作 四川省 民族教育 四川民族地区 教材编辑 教材质量
原文传递
当代彝族作者作家文学与一位用母语创作小说的新秀(外一篇)
5
作者 沙马加甲 《凉山文学》 2013年第5期61-64,共4页
彝族文学从总体上可以分为民间口头文学、民间书面文学(民间口头文学的记录和整理)和当代作者作家文学这样三种形式。而当代作者作家文学又分为这样三种基本形式:彝族作者作家用汉文创作的彝族文学、汉族和其他民族作者作家用汉文创作... 彝族文学从总体上可以分为民间口头文学、民间书面文学(民间口头文学的记录和整理)和当代作者作家文学这样三种形式。而当代作者作家文学又分为这样三种基本形式:彝族作者作家用汉文创作的彝族文学、汉族和其他民族作者作家用汉文创作的彝族文学、彝族作者作家用彝文创作的彝族文学。在当代彝族作者作家文学的三种基本形式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家文学 民间口头文学 书面文学 民族文学 邓友梅 李乔 九十年代 叙述抒情 文艺理论研究 八九十
原文传递
乡里乡亲
6
作者 沙马加甲 《凉山文学》 2011年第2期51-54,共4页
一仲夏,曲莫寨子快要采挖马铃薯。这天一大早,曲莫伍且家的子女们都到学校上学去了,他和他的妻子吉克伍呷到地头薅包谷,回来时,得知自家的三头猪冲出圈舍。
关键词 马铃薯 寨子 班主任 学校 夫妇 村委会 完小 包谷 高校 老师
原文传递
农村轶事
7
作者 沙马加甲 《凉山文学》 2014年第2期13-15,共3页
1阿苏巴丁,外号,汉语意为阿苏单身汉。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外号"阿苏巴丁"取代了本名"阿苏木嘎",村里男男女女、大人小孩都这样叫开了。名副其实,的确也是。阿苏巴丁年过不惑之年还是孑然一身,孤苦伶仃,很是可怜。他男大当不了婚的原... 1阿苏巴丁,外号,汉语意为阿苏单身汉。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外号"阿苏巴丁"取代了本名"阿苏木嘎",村里男男女女、大人小孩都这样叫开了。名副其实,的确也是。阿苏巴丁年过不惑之年还是孑然一身,孤苦伶仃,很是可怜。他男大当不了婚的原因是父母双亲死得早,家里穷得叮当响。阿苏巴丁其他方面无一技之长,只是会揉扭伤的手脚和腰,揉的技术还很不错。因为揉术好,不要说他所在的吉克堡子,就是四乡八邻有人扭伤了也要请阿苏巴丁来揉,他乐意为他们服务,从来不收分文的报酬。就这样,他成了"土按摩师"。阳春三月,春光明媚。这天正午,春天的阳光普照大地,阿苏巴丁抱着一根小板凳在自家房前的院子里晒太阳。不久,曲木堡子里已是三个娃娃的妈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轶事 农村 单身汉 按摩师 扭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