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气味”的追随者到“音乐”的崇拜者——沈从文《七色魇》集的彷徨轨迹
被引量:
1
1
作者
津守阳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6年第4期20-33,共14页
由于作品的艰涩风格和作者过于复杂错综的思考逻辑,沈从文昆明时期(1938-1946)的创作,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一个有待进一步梳理的领域。本文以"音乐-听觉性描述"和"绘画-视觉性描述"之间的选择为视角,整理分析该时期沈...
由于作品的艰涩风格和作者过于复杂错综的思考逻辑,沈从文昆明时期(1938-1946)的创作,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一个有待进一步梳理的领域。本文以"音乐-听觉性描述"和"绘画-视觉性描述"之间的选择为视角,整理分析该时期沈从文的实验性文学追求。具体落实在经由对《七色魇》感官描写"变质"过程的分析,讨论沈从文20世纪40年代文学上苦斗的意义,并探寻此一创作经历与其自杀前后精神危机之间的关联。沈从文在《七色魇》里的彷徨轨迹让我们了解到,他的文学实验在当时其实并不突兀或孤单,而是与民国诗界的种种重要议题紧密相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七色魇》
感官描写
抽象表现
音乐性
绘画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乡土"是怎样炼成的--沈从文白与黑乡村少女形象的内涵
2
作者
津守阳
《文学评论丛刊》
CSSCI
2014年第2期34-46,共13页
一、引言:沈从文笔下乡土的复杂性"沈从文"与"乡土",这一组合如今成为很巩固的一对概念,似乎已没有任何人能对其提出有效的疑问。谁都知道,现在要论及现代中国的"乡土文学"脉络,沈从文的名字自然必不可少,这是随便翻翻几本...
一、引言:沈从文笔下乡土的复杂性"沈从文"与"乡土",这一组合如今成为很巩固的一对概念,似乎已没有任何人能对其提出有效的疑问。谁都知道,现在要论及现代中国的"乡土文学"脉络,沈从文的名字自然必不可少,这是随便翻翻几本"中国现代文学史"或"现代乡土文学史"之类的著作就容易知道的。因此,目前已经拥有庞大累积的沈从文研究中,从"乡土文学"的角度讨论沈从文文学的成果最为丰富,几乎不胜枚举。既然如此,本文为什么还要探讨"沈从文与乡土"这一论点呢?笔者认为,正因为"沈从文与乡土"这一论点太过普遍,人们都觉得这是对沈从文文学最基本的理解,反而使我们一直忽略沈从文笔下乡土形象所具有的某种不稳定性和非同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研究
乡土文学
少女形象
中国现代文学史
内涵
乡村
现代中国
非同一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诗之“情”与声之“动”--试论抗战时期诗歌朗诵实践在现代诗学上的位置
3
作者
津守阳
《长江学术》
2018年第1期30-41,共12页
本文探讨抗战时期及其前后的"朗诵诗"和"诗朗诵"现象,以及当时的左翼与自由主义两个阵容的诗论及诗歌创作实践。在以往的相关研究中,现代中国有关朗诵诗和诗朗诵的文学现象大致被概括为两个脉络:第一,初期白话诗对...
本文探讨抗战时期及其前后的"朗诵诗"和"诗朗诵"现象,以及当时的左翼与自由主义两个阵容的诗论及诗歌创作实践。在以往的相关研究中,现代中国有关朗诵诗和诗朗诵的文学现象大致被概括为两个脉络:第一,初期白话诗对于音节改革的追求、新月派格律诗、"现代派"的北平读诗会,以及中国读诗会实践尝试等,都奠定了抗战爆发以后朗诵诗和诗朗诵运动得以展开的基础;第二,作为"精英阶层书斋里实验"的北平读诗会无法引起广泛的共鸣,而与此相反,抗战时期的朗诵诗运动因其"大众化"特征,得以号召全国民的民族意识。本文为了脱离以往主要站在"大众化"的"成功"与"失败"之维度来理解朗诵诗与诗朗诵历史意义的思考框架界限,试图引进日本战争时期诗朗诵高潮现象做为参照系,重新思考这些寻找"声音魔力"的诗学欲望在中国现代表现史上呈现出的含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朗诵诗
抗战时期
现代诗学
声音与文字
听觉与视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气味”的追随者到“音乐”的崇拜者——沈从文《七色魇》集的彷徨轨迹
被引量:
1
1
作者
津守阳
机构
日本神户市外国语大学
出处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6年第4期20-33,共14页
基金
JSPS科研费25870629资助
文摘
由于作品的艰涩风格和作者过于复杂错综的思考逻辑,沈从文昆明时期(1938-1946)的创作,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一个有待进一步梳理的领域。本文以"音乐-听觉性描述"和"绘画-视觉性描述"之间的选择为视角,整理分析该时期沈从文的实验性文学追求。具体落实在经由对《七色魇》感官描写"变质"过程的分析,讨论沈从文20世纪40年代文学上苦斗的意义,并探寻此一创作经历与其自杀前后精神危机之间的关联。沈从文在《七色魇》里的彷徨轨迹让我们了解到,他的文学实验在当时其实并不突兀或孤单,而是与民国诗界的种种重要议题紧密相连。
关键词
沈从文
《七色魇》
感官描写
抽象表现
音乐性
绘画性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乡土"是怎样炼成的--沈从文白与黑乡村少女形象的内涵
2
作者
津守阳
机构
神户市外国语大学
出处
《文学评论丛刊》
CSSCI
2014年第2期34-46,共13页
文摘
一、引言:沈从文笔下乡土的复杂性"沈从文"与"乡土",这一组合如今成为很巩固的一对概念,似乎已没有任何人能对其提出有效的疑问。谁都知道,现在要论及现代中国的"乡土文学"脉络,沈从文的名字自然必不可少,这是随便翻翻几本"中国现代文学史"或"现代乡土文学史"之类的著作就容易知道的。因此,目前已经拥有庞大累积的沈从文研究中,从"乡土文学"的角度讨论沈从文文学的成果最为丰富,几乎不胜枚举。既然如此,本文为什么还要探讨"沈从文与乡土"这一论点呢?笔者认为,正因为"沈从文与乡土"这一论点太过普遍,人们都觉得这是对沈从文文学最基本的理解,反而使我们一直忽略沈从文笔下乡土形象所具有的某种不稳定性和非同一性。
关键词
沈从文研究
乡土文学
少女形象
中国现代文学史
内涵
乡村
现代中国
非同一性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诗之“情”与声之“动”--试论抗战时期诗歌朗诵实践在现代诗学上的位置
3
作者
津守阳
机构
神户市外国语大学
出处
《长江学术》
2018年第1期30-41,共12页
基金
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科研费17K02647资助
文摘
本文探讨抗战时期及其前后的"朗诵诗"和"诗朗诵"现象,以及当时的左翼与自由主义两个阵容的诗论及诗歌创作实践。在以往的相关研究中,现代中国有关朗诵诗和诗朗诵的文学现象大致被概括为两个脉络:第一,初期白话诗对于音节改革的追求、新月派格律诗、"现代派"的北平读诗会,以及中国读诗会实践尝试等,都奠定了抗战爆发以后朗诵诗和诗朗诵运动得以展开的基础;第二,作为"精英阶层书斋里实验"的北平读诗会无法引起广泛的共鸣,而与此相反,抗战时期的朗诵诗运动因其"大众化"特征,得以号召全国民的民族意识。本文为了脱离以往主要站在"大众化"的"成功"与"失败"之维度来理解朗诵诗与诗朗诵历史意义的思考框架界限,试图引进日本战争时期诗朗诵高潮现象做为参照系,重新思考这些寻找"声音魔力"的诗学欲望在中国现代表现史上呈现出的含意。
关键词
朗诵诗
抗战时期
现代诗学
声音与文字
听觉与视觉
Keywords
Poetry Recitation Movement
Sino-Japanese War Period
Modem Poetics
Sound and Literary Language
Visual and Auditory Senses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气味”的追随者到“音乐”的崇拜者——沈从文《七色魇》集的彷徨轨迹
津守阳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乡土"是怎样炼成的--沈从文白与黑乡村少女形象的内涵
津守阳
《文学评论丛刊》
CSSCI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诗之“情”与声之“动”--试论抗战时期诗歌朗诵实践在现代诗学上的位置
津守阳
《长江学术》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