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幽门螺杆菌根除效果的影响因素及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
作者 洪军波 刘东升 +1 位作者 汪安江 吕农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2593-2594,共2页
幽门螺杆菌(H.pylori,Hp)与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疾病密切相关.且与多种胃肠道外疾病相关,迫切需要有效的根除方案以防治疾病的发生发展。含质子泵抑制剂(PPI)-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或甲硝唑为国内外共识意见推荐的一线治疗方... 幽门螺杆菌(H.pylori,Hp)与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疾病密切相关.且与多种胃肠道外疾病相关,迫切需要有效的根除方案以防治疾病的发生发展。含质子泵抑制剂(PPI)-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或甲硝唑为国内外共识意见推荐的一线治疗方案.然而。其根除率已逐年下降,在某些地区甚至低于70%.远低于感染性疾病80%的起始治愈率。MaastrichtIV指出标准三联根除率降低的原因为:低依从性、高胃酸、高细菌载量、细菌类型,另外,宿主基因多态性亦为影响根除率的因素,如CYP2C19、多耐药基因(MDRl)和白介素-1β等。本文就却对抗生素耐药、宿主基因多态性及机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根除 影响因素 胃肠道外疾病 H PYLORI 含质子泵抑制剂 CYP2C19 基因多态性 白介素-1Β
下载PDF
十二指肠溃疡对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洪军波 汪安江 +1 位作者 祝荫 吕农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80-582,共3页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溃疡(DU)对糜烂性胃炎患者胃黏膜肠化的影响。方法:纳入胃镜下表现为单纯糜烂性胃炎(EG)和糜烂性胃炎合并十二指肠溃疡(EGDU)的患者,比较两者的临床表现、癌前病变的差异。结果:共纳入EG和EGDU连续患者7 832和1 224例,...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溃疡(DU)对糜烂性胃炎患者胃黏膜肠化的影响。方法:纳入胃镜下表现为单纯糜烂性胃炎(EG)和糜烂性胃炎合并十二指肠溃疡(EGDU)的患者,比较两者的临床表现、癌前病变的差异。结果:共纳入EG和EGDU连续患者7 832和1 224例,EGDU患者上腹痛、腹胀、反酸及上腹部烧灼感的比例均显著高于EG患者,P<0.05。EGDU患者H.pylori感染率显著高于EG患者,92.9%vs.89.1%,P=0.000。EGDU发生肠化的患者比例显著低于EG,26.7%vs 46.7%,P=0.000。然而,2组间发生不典型增生的患者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EGDU发生肠化的患者比例显著低于EG,提示DU可能为肠化发生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上皮化生 不典型增生 糜烂性胃炎 十二指肠溃疡 胃癌
下载PDF
基于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技术的CYP2C19、IL-1β基因多态性检测 被引量:2
3
作者 洪军波 刘东升 +6 位作者 舒徐 祝荫 汪安江 谢川 谢勇 张焜和 吕农华 《胃肠病学》 2015年第12期722-727,共6页
背景: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2C19(CYP2C19)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基因多态性是幽门螺杆菌(Hp)感染根除率的重要影响因素,明确其基因多态性对根除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目的:采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RM)技术鉴别CYP2C19、IL-1β基... 背景: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2C19(CYP2C19)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基因多态性是幽门螺杆菌(Hp)感染根除率的重要影响因素,明确其基因多态性对根除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目的:采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RM)技术鉴别CYP2C19、IL-1β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基因型。方法:采集200名健康体检者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以HRM技术确定CYP2C19*2、*3和IL-1β-31/-511引物的最佳Mg2+浓度,并检测相应SNPs位点基因型,检测结果以基因测序进行验证。结果:CYP2C19*2、*3和IL-1β-31/-511引物的最佳Mg2+浓度分别为3.0、3.0、2.5、2.5 mmol/L。HRM技术能精确鉴别CYP2C19*2、*3和IL-1β-31/-511基因型,与基因测序结果有良好的一致性(κ=0.985和0.968)。结论:HRM技术能精确鉴别CYP2C19、IL-1β基因多态性,可用于指导Hp根除治疗方案的药物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熔解曲线 细胞色素P450 CYP2C19 白细胞介素1Β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幽门螺杆菌
下载PDF
PTEN的调节机制 被引量:1
4
作者 洪军波 吕农华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67-770,共4页
抑癌基因与张力蛋白同源10q丢失的磷酸酶基因(PTEN)为公认的肿瘤抑制基因,表达的PTEN蛋白具有双磷酸酶活性-脂质磷酸酶和蛋白磷酸酶,可通过抑制PI3K/Akt途径调节多种分子,进而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目前,一些学者致力于PTEN调节机制的研... 抑癌基因与张力蛋白同源10q丢失的磷酸酶基因(PTEN)为公认的肿瘤抑制基因,表达的PTEN蛋白具有双磷酸酶活性-脂质磷酸酶和蛋白磷酸酶,可通过抑制PI3K/Akt途径调节多种分子,进而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目前,一些学者致力于PTEN调节机制的研究,表明PTEN可在基因和蛋白水平受相关因素的调节。本文就目前已知的调控及机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EN 调节 机制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生物学特性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洪军波 吕农华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252-253,共2页
目的总结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生物学特性,进一步指导临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8年12月经病理证实的73例GIST的临床资料,包括好发部位、恶性程度、临床表现、组织学特点、治疗及预后,... 目的总结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生物学特性,进一步指导临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8年12月经病理证实的73例GIST的临床资料,包括好发部位、恶性程度、临床表现、组织学特点、治疗及预后,阐述其生物学特性。结果本组GIST好发于胃(74%)及小肠(14%),特别是胃底(44%)及胃体(39%)。恶性程度较低的间质瘤容易出现腹痛,胃底间质瘤较易发生呕血。外科手术是根治GIST的主要方式,内镜下切除有望成为新的重要治疗方式。结论对GIST生物学特性的分析有利于更好地指导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bcl-2及RNA干扰对人端粒酶逆转录酶的调节效应 被引量:1
6
作者 洪军波 吕农华 《实用癌症杂志》 2008年第4期420-421,426,共3页
关键词 BCL-2 RNA干扰 端粒酶逆转录酶 调节
下载PDF
水通道蛋白对胃癌发生发展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万剑华 洪军波 +1 位作者 谢川 吕农华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3067-3069,共3页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分别居全部恶性肿瘤诊断病例的第4位和恶性肿瘤病死率的第2位,且2/3分布在发展中国家。目前早期胃癌的诊疗水平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进展期胃癌的预后仍很差,究其原因是因为胃癌的具体发病机制未完全明了,涉...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分别居全部恶性肿瘤诊断病例的第4位和恶性肿瘤病死率的第2位,且2/3分布在发展中国家。目前早期胃癌的诊疗水平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进展期胃癌的预后仍很差,究其原因是因为胃癌的具体发病机制未完全明了,涉及多种复合因素。在不良环境、饮食及幽门螺杆菌等多种因素作用下,COX-2及生长因子等介导发生持续炎症,按照Correa描述的肠型胃癌的发生顺序,由慢性炎症→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化→异型增生而逐渐向胃癌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通道蛋白 持续炎症 正常胃组织 复合因素 胃上皮细胞 恶性肿瘤诊断 异型增生 肠化 生长因子 钙黏蛋白
下载PDF
治疗性ERCP与胆囊功能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杨真真 朱亮 +3 位作者 洪军波 周晓东 刘志坚 陈幼祥 《江西医药》 CAS 2019年第8期983-987,共5页
由于内镜设备的不断发展,ERCP各项操作变得更加娴熟,其中,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与球囊扩张术(EPBD)是最为常用的两种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ERCP技术方法,均是通过扩大Oddi括约肌(SO)以利于结石的取出,而两种治疗方式对胆囊功能是否... 由于内镜设备的不断发展,ERCP各项操作变得更加娴熟,其中,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与球囊扩张术(EPBD)是最为常用的两种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ERCP技术方法,均是通过扩大Oddi括约肌(SO)以利于结石的取出,而两种治疗方式对胆囊功能是否会造成影响,目前报道较少。本文拟就两者对胆囊功能的影响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 内镜下乳头球囊扩张术(EPBD) 胆囊功能
下载PDF
症征不符的腹部疾病5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杨真真 朱亮 +3 位作者 洪军波 周晓东 刘志坚 陈幼祥 《江西医药》 CAS 2018年第9期964-967,共4页
目的探讨腹型过敏性紫癜、腹型癫痫、急性肠系膜血管闭塞综合征、肠系膜扭转、盆腔淤血综合征等五种疾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以"腹痛"为主诉入院的5例患者临床资料,并分析误诊的原因。结果有一共同特点即轻... 目的探讨腹型过敏性紫癜、腹型癫痫、急性肠系膜血管闭塞综合征、肠系膜扭转、盆腔淤血综合征等五种疾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以"腹痛"为主诉入院的5例患者临床资料,并分析误诊的原因。结果有一共同特点即轻微的腹部体征与剧烈的腹痛症状不相符,均未能早期确诊,甚至延误治疗。结论临床医生应当熟悉一些少见或罕见腹部疾病的特点,接诊患者时详细的病史采集、全面仔细的体格检查、反复的病情观察以及综合分析的临床思维,是早期诊断、提高疗效、减少误诊误治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痛 症征不符 腹部疾病
下载PDF
D-二聚体对急性胰腺炎预后预测价值的Meta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邓峰 洪军波 +3 位作者 周迷 陈智鑫 段敦柱 周小江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167-174,共8页
目的探讨D-二聚体对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患者预后预测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CBM网络版和CNKI等数据库,收集D-二聚体水平升高对AP患者预后影响的临床研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进行质量... 目的探讨D-二聚体对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患者预后预测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CBM网络版和CNKI等数据库,收集D-二聚体水平升高对AP患者预后影响的临床研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后,采用MetaD isc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项关于D-二聚体对AP患者预后的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D-二聚体对于AP患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合并的敏感度为0.80(95%CI:0.74-0.80),特异度为0.75(95%CI:0.72-0.79),阳性似然比为3.17(95%CI:2.74-3.66),阴性似然比为0.30(95%CI:0.23-0.38),合并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8345(诊断比值比=11.47; 95%CI:8.06-16.33),且无显著的异质性(Q=4.57, I2=0.0%, P>0.1).结论 D-二聚体水平升高有助于早期鉴别不同严重程度的AP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D-二聚体 预后 META分析
下载PDF
食管胃静脉曲张早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洪军波 吕农华 +2 位作者 汪安江 陈幼祥 朱萱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36-837,共2页
食管胃静脉曲张(gastroesophageal varices,GOV)破裂出血是临床急危重症,病死率高,其最常见的病因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尽管药物及内镜下治疗能使大部分患者得到满意的止血效果,但仍存在复发的风险.根据出血控制后再次出血的时间长短,... 食管胃静脉曲张(gastroesophageal varices,GOV)破裂出血是临床急危重症,病死率高,其最常见的病因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尽管药物及内镜下治疗能使大部分患者得到满意的止血效果,但仍存在复发的风险.根据出血控制后再次出血的时间长短,分为早期再出血(出血控制后72 h~6周内)及迟发性再出血(出血控制6周后)[1].如何识别高风险因素,预防早期再出血是临床医师面临的难题.本文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140例患者,共154例次内镜下治疗的GOV进行分析,探讨早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胃静脉曲张 早期再出血 危险因素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 内镜下治疗 临床急危重症 出血控制 风险因素
原文传递
272例残胃溃疡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5
12
作者 洪军波 汪安江 +4 位作者 朱宏涛 徐珊 陈幼祥 朱萱 吕农华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593-596,共4页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行胃部分切除术后残胃溃疡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07年1月1日至2013年10月31日期间因良性胃十二指肠溃疡接受胃部分切除术,之后因出现上消化道症状而接受胃镜检查并被诊断为残胃溃疡者272例,其中男237例、女35...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行胃部分切除术后残胃溃疡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07年1月1日至2013年10月31日期间因良性胃十二指肠溃疡接受胃部分切除术,之后因出现上消化道症状而接受胃镜检查并被诊断为残胃溃疡者272例,其中男237例、女35例,平均年龄为(55.4±13.0)岁。分析残胃溃疡的发生部位、症状和病理组织学变化。计数资料间比较行卡方检验或 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计量资料间比较行 t 检验。结果毕Ⅰ式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溃疡患者进食梗阻感、恶心呕吐、胸骨后痛、胸骨后烧灼感、上腹痛、腹胀、反酸和(或)上腹部烧灼感、呕血和(或)黑便的发生率与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溃疡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毕Ⅰ式胃大部切除术后胃部溃疡和吻合口溃疡的构成比[分别为24.7%(18/73)和72.6%(53/73)]均高于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分别为10.1%(20/199)和58.3%(116/19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R=2.929和1.896,95%CI 为1.448~5.927和1.055~3.409,χ^2=9.482和4.649,P =0.002和0.031)。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输入袢输出袢溃疡的构成比与毕Ⅰ式胃大部切除术后十二指肠溃疡的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619)。毕Ⅰ式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溃疡的最大径[(1.1±0.7)cm]大于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0.8±0.6)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91P =0.007)。残胃溃疡患者肠上皮化生和(或)不典型增生的发生率为8.1%(22/272),其在胃部溃疡、吻合口溃疡、鞍部溃疡、输入袢输出袢溃疡中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残胃溃疡患者残胃癌的发生率为4.0%(11/272),其在胃部溃疡、吻合口溃疡、鞍部溃疡、输入袢输出袢溃疡中的发生率分别为13.2%(5/38)、2.4%(4/169)、1.8%(1/55)、1/10,胃部溃疡的残胃癌发生率高于吻合口溃疡和鞍部溃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R =6.250和8.182,95%CI 为1.593~24.519和0.915~73.126,χ2=8.687和4.788,P =0.012和0.040),其余各部位溃疡间残胃癌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毕Ⅰ式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溃疡中肠上皮化生和(或)不典型增生的发生率及残胃癌的发生率与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650和0.733)。11例残胃癌患者中,术后≤20年、>20年且≤30年、>30年者分别有1、3、7例。结论残胃溃疡患者肠上皮化生和(或)不典型增生及残胃癌的发生率均较高,残胃癌好发于残胃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胃溃疡 肠化 不典型增生 残胃癌
原文传递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内镜治疗时机探讨 被引量:4
13
作者 洪军波 吕农华 +2 位作者 汪安江 陈幼祥 朱萱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08-409,共2页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临床急、危、重症,病死率高,其最常见原因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随着药物及内镜治疗技术的进展,绝大多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获得了满意的早期止血效果,然而,有关内镜治疗时机的选择及其对患者...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临床急、危、重症,病死率高,其最常见原因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随着药物及内镜治疗技术的进展,绝大多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获得了满意的早期止血效果,然而,有关内镜治疗时机的选择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仍报道不一。本文对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40例患者,共154例次内镜下治疗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进行分析,探讨内镜治疗的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 内镜治疗技术 治疗时机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 出血患者 内镜下治疗 止血效果
原文传递
席汉综合征伴肝性脑病1例
14
作者 洪军波 徐姗 吕农华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74-475,共2页
肝性脑病为临床上常见的急危重症,为终末期肝病的表现,病死率高,多继发于肝硬化,是否与席汉综合征相关鲜有报道,我们经治了1例席汉综合征伴肝性脑病。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席汉综合征 肝性脑病 糖皮质激素 甲状腺激素
原文传递
新亚特兰大分类下不同评分标准预测急性胰腺炎预后的价值比较 被引量:22
15
作者 汪安江 徐思 +6 位作者 洪军波 刘丕 夏亮 祝荫 何文华 陈幼祥 吕农华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68-671,共4页
【摘要】目的采用基于新亚特兰大分类的急性胰腺炎(AP)定义,比较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ISAP)、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和Ranson评分对AP患者死亡和持续性器官功能不全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前瞻性收集的... 【摘要】目的采用基于新亚特兰大分类的急性胰腺炎(AP)定义,比较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ISAP)、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和Ranson评分对AP患者死亡和持续性器官功能不全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前瞻性收集的2009年11月—2012年1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连续AP患者资料350例,其中完成随访的310例纳入本研究,年龄(50.5±16.4)岁。将其分为起病至就诊时间≤7d组(发病早期)和〉7d组(发病后期)。计算患者入院后前3d各评分系统的分值。治疗并随访患者至腹痛消失、血淀粉酶正常。比较3种评分系统预测患者持续性器官功能不全及死亡的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ROC),并计算3种评分预测的最佳阈值、灵敏度、特异度和约登指数。结果(1)入院第1天BISAP评分、APACHEII评分和人院48h的Ranson评分预测持续性器官功能不全及死亡的价值中等(AUCROC0.68~0.84),3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3种评分系统对就诊时间〉7d组患者预后的预测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人院后前3d中,每天的BISAP和APACHEⅡ评分对AP患者预后都有中或高度的预测价值,但各天的预测价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此3种临床评分系统对新亚特兰大分类下的AP预后预测价值中等,且只适合在发病早期使用。新提出的BISAP评分虽不优于传统的Ranson评分和APACHEⅡ评分,但其使用简便,值得推广。入院后连续3d的动态评分并不能提高APACHE11和BISAP评分对AP预后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 预后 亚特兰大分类 临床评分标准
原文传递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 被引量:12
16
作者 吕农华 洪军波 汪安江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68-669,共2页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cute nonvarieal upper gastrointedtinal bleeding,ANVUGIB)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需要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在内镜治疗前,需要积极扩容及药物治疗,其中,质子泵抑制剂(PPI)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内镜下...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cute nonvarieal upper gastrointedtinal bleeding,ANVUGIB)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需要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在内镜治疗前,需要积极扩容及药物治疗,其中,质子泵抑制剂(PPI)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内镜下治疗能弥补药物治疗的不足,进一步明确出血病灶。内镜下止血失败时,可考虑行血管介入。当患者出血停止后,应积极治疗原发病,防止再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PPI 内镜治疗 血管介入
原文传递
早期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丕 吕农华 +6 位作者 曾皓 夏亮 陈幼祥 李国华 钱克俭 曾振国 洪军波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38-640,共3页
目的研究早期高容量血液滤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影响。方法将2004年8月至2007年11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科收治3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早期高容量血滤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 目的研究早期高容量血液滤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影响。方法将2004年8月至2007年11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科收治3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早期高容量血滤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肝肾功能、血气分析、炎症介质(TNF-α、IL-1)、抗炎介质(IL-10)浓度。结果早期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开始前和治疗后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均明显下降,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氧合指数(PaO2/FiO2)均有明显提高,血浆TNF-α、IL-1、IL-10均有显著下降。结论早期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能平衡患者内环境,是SAP治疗的一项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高容量血液滤过 重症急性胰腺炎 细胞因予
原文传递
消化医师循证医学实践情况及其相关因素调查 被引量:3
18
作者 汪安江 谢勇 +3 位作者 郑雪莲 洪军波 舒徐 吕农华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12年第9期1056-1062,共7页
目的探讨消化医师对循证医学的知晓度及运用情况,明确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于2010年12月至2011年2月,对江西省县区级以上医院主要从事消化专业的医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放问卷438份,共收到有效问卷414份,有效回收率84... 目的探讨消化医师对循证医学的知晓度及运用情况,明确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于2010年12月至2011年2月,对江西省县区级以上医院主要从事消化专业的医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放问卷438份,共收到有效问卷414份,有效回收率84.7%。统计分析结果显示:①414例被调查者平均年龄36.0±8.9岁,男性占55.1%。②较为了解循证医学的医师265例(64.0%),其了解循证医学的最主要途径是参考书或专著;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了解程度和工作年限≥10年[OR=2.32,95%C(I1.47,3.67)]、来自三级医院[OR=1.81,95%C(I1.12,2.93)]、属于专科医师[OR=1.74,95%CI(1.06,2.85)]和会做内镜[OR=1.88,95%CI(1.11,3.17)]密切相关。③其中,临床经验累积以指南或者共识作为主要途径者占53.1%,并和年龄较大[OR=2.09,95%CI(1.83,3.24)]、研究型学历[OR=2.36,95%CI(1.28,4.34)]及会做内镜[OR=2.10,95%CI(1.29,3.42)]密切相关。④仅39.4%的医师主要依靠循证医学作为临床决策依据。高级职称[OR=2.38,95%CI(1.57,3.61)]和做过医学研究[OR=1.63,95%CI(1.05,2.55)]是其独立相关因素。结论消化医师对循证医学知晓度尚可,但大多数医师行医模式仍以经验医学为基础,尤其是年轻、学历和职称低的医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医师 循证医学 相关因素 问卷调查
原文传递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复发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48
19
作者 叶剑芳 洪军波 +1 位作者 胡奕 吕农华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23-225,共3页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V)是一种定植于胃黏膜的微需氧、螺旋状致病菌,Hp感染后患者难以自愈,若不治疗可呈终生感染状态。大量研究表明,Hp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以及胃癌的发病密切相关。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感染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影响因素 复发 HP感染 消化性溃疡 感染状态 慢性胃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