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筋理论指导下针刀治疗胸背肌筋膜炎的近期及远期疗效
1
作者 周艳玲 洪凌祥 +4 位作者 汪英杰 赵善旭 陈源 阳耀 朱俊琛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87-91,共5页
目的:观察经筋理论指导下针刀对比塞来昔布治疗胸背肌筋膜炎(TDMS)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纳入66例TDM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刀组和西药组,每组33例。针刀组予以经筋理论指导下针刀疗法,1次/周;西药组采用塞来昔布胶囊口服,0.2g/... 目的:观察经筋理论指导下针刀对比塞来昔布治疗胸背肌筋膜炎(TDMS)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纳入66例TDM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刀组和西药组,每组33例。针刀组予以经筋理论指导下针刀疗法,1次/周;西药组采用塞来昔布胶囊口服,0.2g/次,1次/d。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和3个月时的治疗总有效率、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ODI)评分、疼痛焦虑状态(PASS)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相比,针刀组治疗后2周和3个月时的总有效率均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PASS评分均降低,且针刀组评分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与治疗后2周比,针刀组VAS评分、PA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DI评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治疗2周后比较,治疗3个月后西药组VAS评分、ODI评分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SS评分改善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筋理论指导下针刀能有效地改善TDMS患者疼痛、功能障碍和疼痛焦虑程度,具有良好的近期及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背肌筋膜炎 经筋理论 针刀 近期及远期疗效
下载PDF
李佩芳运用通调三焦法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
2
作者 王荣芸 李佩芳 +3 位作者 洪凌祥 冯建伟 李鑫 王科文 《湖北中医杂志》 2024年第11期29-32,共4页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随着年龄增长其发病率逐渐上升[1],患者多表现为上腹部饱胀、隐痛不适,食少纳差、恶心嗳气、消化不良等非特异性症状。在中医领域,CAG并没有对应病名的记载,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随着年龄增长其发病率逐渐上升[1],患者多表现为上腹部饱胀、隐痛不适,食少纳差、恶心嗳气、消化不良等非特异性症状。在中医领域,CAG并没有对应病名的记载,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胃痞”“嘈杂”等疾病范畴。然而在临床实践中,也存在一部分CAG患者,平素身体无明显不适,因此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成为CAG诊断的主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名医经验 通调三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