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消化道菌群在食管癌筛查、诊断和预后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韦娜 洪坤巧 余保平 《胃肠病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5-48,共4页
食管癌是一种常见且预后较差的癌症,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消化道菌群的改变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复发、转移、化疗耐药等具有相关性。本文主要就食管癌患者消化道菌群变化情况及其在... 食管癌是一种常见且预后较差的癌症,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消化道菌群的改变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复发、转移、化疗耐药等具有相关性。本文主要就食管癌患者消化道菌群变化情况及其在食管癌筛查、诊断和预后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菌群 微生物组 食管肿瘤 筛查 诊断 预后
下载PDF
口腔菌群失调在肝硬化中的作用
2
作者 何青莲 余保平 洪坤巧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439-442,共4页
肝硬化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群组成改变、肠壁通透性增加及初级胆汁酸水平降低可导致细菌移位增加,且肠-肝轴的提出表明肠道菌群失调对肝硬化产生负面影响。口腔经食管、胃与肠道相通,一旦口腔微生物与宿主建立的互利关系被打破,即菌群失调... 肝硬化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群组成改变、肠壁通透性增加及初级胆汁酸水平降低可导致细菌移位增加,且肠-肝轴的提出表明肠道菌群失调对肝硬化产生负面影响。口腔经食管、胃与肠道相通,一旦口腔微生物与宿主建立的互利关系被打破,即菌群失调,则很有可能成为全身炎症的来源,并通过菌群移位、免疫等途径促进肝硬化的发展,影响患者预后,因此,口腔菌群在肝硬化中的作用成为近来研究的新方向。本文主要综述口腔微生物群组成及其在肝硬化中的分布特征以及作用机制,探究其在肝硬化中的作用及意义,为肝硬化患者评估临床治疗预后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微生物群 肝硬化 菌群失调 细菌移位 炎症
下载PDF
ZNF165基因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3
作者 韦娜 洪坤巧 余保平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1081-1088,共8页
目的探索ZNF165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分析ZNF165表达与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通过TCGA和GEO数据库分析ZNF165在食管癌中的表达情况。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ZNF165表达与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接着利用Kap... 目的探索ZNF165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分析ZNF165表达与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通过TCGA和GEO数据库分析ZNF165在食管癌中的表达情况。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ZNF165表达与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接着利用Kaplan-Meier分析、ROC曲线、Cox回归分析ZNF165在食管癌患者中的预后价值。通过TCGA数据库寻找ZNF165共表达基因,进行GO生物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肿瘤免疫评估资源(Tumor Immune Evaluation Resource,TIMER)数据库分析ZNF165与食管癌免疫浸润的相关性。最后,通过qRT-PCR验证ZNF165在人食管癌细胞系和食管癌组织标本中的表达。结果TCGA和GEO数据集分析表明,食管癌组织样本中ZNF165表达显著高于非肿瘤组织(P<0.05),qRT-PCR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高表达ZNF165的食管癌患者总生存期明显短于ZNF165低表达患者(P=0.024)。Cox回归分析提示,ZNF165是食管癌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预测指标(P=0.005)。基于TNM分期、组织学分级、年龄和ZNF165表达的预测模型能有效预测食管癌患者1年、3年及5年总生存率。GO生物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提示,ZNF165主要参与抗菌体液反应、脂肪消化和吸收、溶质-钠离子共转运活性等生物学过程。免疫相关性分析提示,ZNF165表达与嗜酸性粒细胞、NK-CD56 bright、Th17等24个免疫细胞具有相关性,与多种免疫细胞表面标志物显著相关。结论ZNF165表达与食管癌患者预后及免疫浸润具有相关性,有可能作为食管癌诊断及预后预测的重要生物学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ZNF165 生物信息 预后分析 QRT-PCR
下载PDF
胶囊内镜和双气囊小肠镜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洪坤巧 邱虎 余保平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578-583,588,共7页
目的分析胶囊内镜(CE)、双气囊小肠镜(DBE)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bscure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OGIB)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31例行CE和DBE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WHO年龄划分标准将OGIB患者分为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回顾... 目的分析胶囊内镜(CE)、双气囊小肠镜(DBE)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bscure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OGIB)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31例行CE和DBE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WHO年龄划分标准将OGIB患者分为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回顾性分析相关临床资料,比较CE和DBE在各年龄组、不同病因中的检出情况、诊断效率、不良预后,以及大便潜血试验(FOBT)在OGIB中的诊断意义。结果CE和DBE对OGIB患者的阳性病变检出率是67.53%,前三位的病因分别是血管相关性病变、肿瘤、糜烂/溃疡,并且各病因在青年组、中年组及老年组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CE和DBE对OGIB各种病因的诊断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CE和DBE对OGIB患者的阳性病变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3),但显性出血较隐性出血更容易被检出(P=0.017),FOBT阳性的患者比FOBT阴性的患者更容易检出病变(P=0.045)。CE检查的OGIB患者手术、不良反应和并发症较DBE少。结论CE和DBE在OGIB诊断中各有优势,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适合的检查方法,为患者带来最大的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囊内镜 双气囊小肠镜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 诊断价值
下载PDF
纳米颗粒在晚期食管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邱虎 洪坤巧 +2 位作者 罗曼 罗和生 余保平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1年第8期935-939,共5页
食管癌是全世界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居高不下。绝大多数食管癌患者确诊时已基本是局部晚期,以Ⅱ~Ⅲ期较为多见。在这些患者中,仅仅有少数患者愿意接受手术治疗,大部分患者已经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或拒绝手术以... 食管癌是全世界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居高不下。绝大多数食管癌患者确诊时已基本是局部晚期,以Ⅱ~Ⅲ期较为多见。在这些患者中,仅仅有少数患者愿意接受手术治疗,大部分患者已经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或拒绝手术以及因一些其他基础疾病而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尽管食管癌的内镜、放化疗、手术等治疗方式不断进步,但仍无法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且其5年生存率较低。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采用纳米颗粒研发新的放化疗及手术治疗模式逐渐成为食管癌治疗的新趋势。因此,本文就纳米颗粒在晚期食管癌治疗中的应用进展作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纳米颗粒 治疗
下载PDF
胰腺癌关键基因的筛选和分析:多数据联合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洪坤巧 邱虎 +3 位作者 殷海森 杨益波 王琰 余保平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436-445,共10页
目的通过多数据联合生物信息学分析,明确候选基因与胰腺癌发生发展以及预后的相关关系。方法从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下载芯片数据集GSE15471、GSE16515、GSE28735,筛选差异表达基因。通过功能富集分析,利用STRING和Cytoscape软... 目的通过多数据联合生物信息学分析,明确候选基因与胰腺癌发生发展以及预后的相关关系。方法从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下载芯片数据集GSE15471、GSE16515、GSE28735,筛选差异表达基因。通过功能富集分析,利用STRING和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富集功能和通路包括:生物调节、代谢过程、刺激反应、细胞信号传导、细胞增殖、生长,ECM-receptor相互作用、PI3K-Akt信号通路,胰液分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补体和凝血级联。结果共有247个差异表达基因被筛选出来,其中上调190个,下调57个。Cytoscape确定的8个模块的关键基因:COMP、ANLN、VCAN、DDX60、ERP27、MET、NR5A2、C5。最后通过多数据库综合分析hub基因在肿瘤中的作用,生存分析显示:ANLN、MET、DDX60、ERP27可能在肿瘤的侵袭、复发、转移中起重要作用。结论差异表达基因和关键模块的筛选揭示了促进肿瘤发生发展的潜在基因,为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关键基因筛选 生物信息学分析
下载PDF
焦亡在常见消化道疾病中的机制研究
7
作者 洪坤巧 邱虎 余保平 《医学综述》 2020年第5期878-882,887,共6页
焦亡是一种促炎性程序性死亡,不同于凋亡或坏死,是细胞死亡的另一种形式,以胱天蛋白酶切割Gasdermin D介导膜孔形成为特征,最终膜破裂和细胞内容物泄漏,大量炎症介质释放。随着对细胞焦亡调节机制的深入研究和探讨,细胞焦亡在炎症、感... 焦亡是一种促炎性程序性死亡,不同于凋亡或坏死,是细胞死亡的另一种形式,以胱天蛋白酶切割Gasdermin D介导膜孔形成为特征,最终膜破裂和细胞内容物泄漏,大量炎症介质释放。随着对细胞焦亡调节机制的深入研究和探讨,细胞焦亡在炎症、感染、免疫、肿瘤等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细胞焦亡广泛参与消化系统各个脏器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如肝炎肝硬化、炎症性肠病、消化道肿瘤等,进一步阐述细胞焦亡各环节关键物质在胃肠道常见疾病中的发生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亡 炎症介质 胃肠道疾病
下载PDF
肿瘤微环境在胰腺癌中的预后分析
8
作者 戴云蕊 洪坤巧 陈军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1年第5期597-602,共6页
目的探讨胰腺癌(PAAD)肿瘤微环境中与预后相关的潜在关键基因。方法自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下载179例PAAD患者的基因表达谱和临床资料。使用ESTIMAT算法计算基质和免疫评分,根据基质和免疫评分将其分为高分组和低分组,生成Kaplan-Meier... 目的探讨胰腺癌(PAAD)肿瘤微环境中与预后相关的潜在关键基因。方法自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下载179例PAAD患者的基因表达谱和临床资料。使用ESTIMAT算法计算基质和免疫评分,根据基质和免疫评分将其分为高分组和低分组,生成Kaplan-Meier生存曲线。然后,使用limma包筛选高分组和低分组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通过韦恩图的交集找出DEGs的共同基因,利用DAVID数据库对上调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并使用Kaplan-Meier法验证这些基因的预后价值。结果与高免疫评分组相比,低免疫评分的患者显示出更长的中位生存期(P=0.0369),但基质评分高低分组之间的预后没有统计学差异。高分组47个基因通常被上调,而低分组722个基因通常被下调,且47个上调基因中的31个与不良预后显著相关的基因。此外,发现LOC389332、ZDHHC8P1、WNK4、TLE6、DDC与肿瘤关系密切。功能富集分析显示上调基因主要参与细胞外基质、免疫应答和细胞黏附。结论低免疫评分的患者显示出更长的中位生存期,本研究发现有31个与不良预后显著相关的基因,且LOC389332、ZDHHC8P1、WNK4、TLE6、DDC与肿瘤关系密切,这些基因的进一步研究可能是有价值的,有助于理解PAAD和微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潜在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癌症基因组图谱 肿瘤微环境 免疫/基质评分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