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CEP关税削减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结构模型的量化分析
1
作者 洪小羽 谢建国 任桐瑜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6-88,共13页
文章利用结构模型定量分析了RCEP关税削减对中国30个省区、14个可贸易行业和世界35个主要经济体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基准情形下,RCEP关税削减提升了中国29个省区和11个可贸易行业、所有成员国以及部分非成员国的全要素生产率... 文章利用结构模型定量分析了RCEP关税削减对中国30个省区、14个可贸易行业和世界35个主要经济体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基准情形下,RCEP关税削减提升了中国29个省区和11个可贸易行业、所有成员国以及部分非成员国的全要素生产率。从省区来看,RCEP关税削减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在东部和广西等地区中更为突出;分行业而言,全要素生产率增幅较大的行业为高新技术行业、纺织品和服装行业以及农林牧渔行业。反事实分析表明:在RCEP关税削减的同时,无论是降低中国省际贸易壁垒,还是降低RCEP成员国间的非关税贸易壁垒,中国各省区和各可贸易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均明显上升;相较于后者,降低省际贸易壁垒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这表明国内大循环在“双循环”中的重要性。此外,同时降低省际贸易壁垒和RCEP非关税壁垒,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是高于单独降低两种壁垒,这证明了推动“双循环”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EP 全要素生产率 省际贸易壁垒 非关税壁垒 RTA
下载PDF
减税降费、政府支出与企业利润 被引量:4
2
作者 任桐瑜 谢建国 洪小羽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9-108,共20页
通过构建一个嵌入增值税和政府支出的空间均衡模型,本文在考虑减税降费对地方政府支出作用的同时,探讨减税降费对企业利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15—2020年实施的减税降费政策整体上促进了企业利润水平的上升。但减税降费政策同时会... 通过构建一个嵌入增值税和政府支出的空间均衡模型,本文在考虑减税降费对地方政府支出作用的同时,探讨减税降费对企业利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15—2020年实施的减税降费政策整体上促进了企业利润水平的上升。但减税降费政策同时会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和支出产生不利影响,并通过影响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从而对企业生产率和利润水平产生负面冲击。地方政府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和增值税税收占比在一定程度上共同决定了地方政府实施减税降费的政策空间和政策效果。此外,劳动力供给条件和工资水平的变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减税降费政策的效果。减税降费政策要根据地方财政的承受能力量力而行,而且政府在制定减税降费政策时需要将区域内劳动力市场条件考虑在内,以便政策达到预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税降费 政府支出 税负归宿 企业利润 劳动力市场
下载PDF
国家能力、出口复杂度与经济增长波动--来自178个国家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2
3
作者 周记顺 洪小羽 《西部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26,共16页
作为生产产品所需要的不可交易的投入品集合,国家能力的增加不但有利于经济产出的增长,而且能够增强经济体系中供给和需求的稳定性,进而有利于降低经济产出的波动性;出口复杂度的高低可以反映一国能力的多少,因而出口复杂度的提高可以... 作为生产产品所需要的不可交易的投入品集合,国家能力的增加不但有利于经济产出的增长,而且能够增强经济体系中供给和需求的稳定性,进而有利于降低经济产出的波动性;出口复杂度的高低可以反映一国能力的多少,因而出口复杂度的提高可以降低供给波动、需求波动和产出波动。对1998-2017年178个样本国家的分析发现:出口复杂度的提高对总体经济产出增长和制造业产出增长的波动均有显著抑制作用,但该抑制效应存在国别差异,对总体经济产出增长波动的抑制作用只在高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显著,而对制造业产出增长波动的抑制效应在低收入国家更大。进一步的中介效应检验表明,出口复杂度提高可以通过抑制供给波动和需求波动降低总体经济产出增长波动。应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以形成和强化独有的能力,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改善各种能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提高能力组合效率,进而通过国家能力的系统化提升促进国内循环的高质量发展,提高出口复杂度,实现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和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的相互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能力 出口复杂度 经济波动 供给波动 需求波动 产出波动 经济增长波动
下载PDF
数字经济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基于企业内外部市场选择的视角 被引量:2
4
作者 洪小羽 谢建国 任桐瑜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4,共14页
利用2011—2015年工业企业数据库样本,从内外部市场选择的视角考察数字经济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著增加出口企业的国内市场份额,该效应只在非国有和东部出口企业中显著,在国有和中西部出口企业中不显著。分行... 利用2011—2015年工业企业数据库样本,从内外部市场选择的视角考察数字经济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著增加出口企业的国内市场份额,该效应只在非国有和东部出口企业中显著,在国有和中西部出口企业中不显著。分行业看,在出口竞争激烈、产业成熟度较高的行业中,数字经济的促内销效应更为明显。机制分析发现,数字经济有助于降低内贸中的信息搜寻成本和物流运输成本,促使出口企业的国内市场份额增加。进一步研究发现,出口企业扩大国内市场份额会产生“引致创新”效应,对地区的技术创新产生显著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市场选择 双循环 内贸成本 技术创新
原文传递
全球数字鸿沟下的福利分化研究——来自跨国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5
作者 谢建国 薛天怡 洪小羽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17,共15页
自第四次技术革命以来,数字经济的迅速发展对经济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是对福利水平的影响日益显著。本文利用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和全球149个国家和地区2007—2017年的跨国面板数据,采用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模型(GPSM)深入探讨了数字鸿... 自第四次技术革命以来,数字经济的迅速发展对经济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是对福利水平的影响日益显著。本文利用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和全球149个国家和地区2007—2017年的跨国面板数据,采用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模型(GPSM)深入探讨了数字鸿沟与福利差距的关系。总体而言,数字鸿沟导致了全球福利不平衡问题,两国间福利差距随“接入沟”的扩大而扩大,当“接入沟”最大时,两国的福利差距达到2.32倍;“使用沟”对福利差距的影响呈N型变化,即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趋势。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鸿沟通过健康效应和技能效应两种主要途径影响福利差距,其中健康效应和技能效应共同导致福利差距随“接入沟”的扩大而扩大,技能效应则是导致国家间福利差距随“使用沟”扩大而呈现N型变动趋势的主要原因。考虑到不同国家间的发展水平差异,本文还进行了异质性分析,发现两国间收入差距越大,数字鸿沟对福利差距的影响越强。近年来,数字鸿沟在新型数字技术方面表现突出,本文基于工业机器人数据探究新型数字技术鸿沟与福利差距的关系,发现福利差距与机器人数量差距显著正相关。本文明确了数字经济在社会福利共享中的角色,从全球层面分析数字鸿沟对福利差距的影响,可以为推动全球数字包容、促进福利共享提供针对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入沟 使用沟 福利差距 健康差距 技能差距
原文传递
深化资本市场开放与资本国内循环:来自企业异地投资的证据 被引量:4
6
作者 洪小羽 谢建国 任桐瑜 《财经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5,共15页
深化资本市场开放对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沪深港通交易制度实施这一事件,本文研究了资本市场开放对资本国内循环的影响。结果发现,沪深港通交易制度实施后,企业异地投资明显增加,其中,民营企业、小企业、本土企业、... 深化资本市场开放对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沪深港通交易制度实施这一事件,本文研究了资本市场开放对资本国内循环的影响。结果发现,沪深港通交易制度实施后,企业异地投资明显增加,其中,民营企业、小企业、本土企业、竞争性行业企业以及制造业企业的这种效应尤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虽然资本市场开放会通过投机效应制约资本的国内循环,但融资约束的缓解和信息透明度的提高最终使其对资本内循环表现出正向作用。从资本流向看,资本市场开放促进了资本跨省流动以及省内跨市流动,东部资本更多流向了东部省份,中西部资本更多流向了中西部省份;资本市场开放还有助于资本在城市群内的流动以及资本由城市群内向群外扩散。最后,拓展分析表明,资本国内循环会显著促进地区的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市场开放 资本国内循环 沪深港通 异地投资
原文传递
互联网化与企业间工资差距——基于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的研究
7
作者 洪小羽 谢建国 任桐瑜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9-83,共15页
利用工业企业数据库,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探究企业互联网化对平均工资、企业间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互联网化显著提升平均工资,影响程度随时间逐渐增强,扩大了互联网化与未互联网化企业间的工资差距,且在国有和低技术水平企业、中... 利用工业企业数据库,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探究企业互联网化对平均工资、企业间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互联网化显著提升平均工资,影响程度随时间逐渐增强,扩大了互联网化与未互联网化企业间的工资差距,且在国有和低技术水平企业、中西部地区表现得更为显著。机制检验表明,企业互联网化会通过增加对高技能劳动者需求、提高生产率进而扩大企业间工资差距,但生产率效应受到互联网化普及率的调节;对于低技术和中西部地区企业,高技能劳动者需求增加是主要渠道;对于国有企业,互联网化既提高了企业生产率,也提高了对高技能劳动者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化 企业间工资差距 技能组成 利润分享 生产率
原文传递
RCEP、全国统一大市场与中国区域福利效应 被引量:8
8
作者 任桐瑜 谢建国 洪小羽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73-93,共21页
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同时,还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为此,本文基于Caliendo和Parro(2015)的模型,探讨了RCEP关税减让对中国国内区域的福利效应,并对该福利效应进行分解。研究发现,RCEP关税减让会促... 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同时,还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为此,本文基于Caliendo和Parro(2015)的模型,探讨了RCEP关税减让对中国国内区域的福利效应,并对该福利效应进行分解。研究发现,RCEP关税减让会促进中国整体经济发展和福利水平的上升,且这主要是由贸易额效应所引致;同时,区域福利分布并不平衡,部分省份由于所面临的出口竞争上升,使得其贸易条件效应下降,并导致福利水平下降。行业福利测算结果显示,RCEP关税减让后受益较大的行业有交通设备、纺织品和服装、机械和电气以及仪表、通用和专用设备等。反事实分析表明,在RCEP关税减让的同时,降低阻碍商品流通和劳动力迁移的壁垒,不仅能够促进中国整体经济发展和福利水平的进一步上升,还能够缩小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福利水平的差距;但是若仅降低劳动力迁移壁垒,中西部地区特别是中部地区省份的福利水平反而可能因为劳动力流出的增加值效应呈现下降的态势。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紧抓RCEP发展机遇,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和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协同并进,有助于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EP 全国统一大市场 区域发展 劳动力迁移
原文传递
进口中间品、进口资本品与企业出口复杂度 被引量:16
9
作者 周记顺 洪小羽 《国际贸易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8-62,共15页
本文利用迭代法测算了企业出口复杂度,并考察了资本品和中间品等不同类型进口产品对企业出口复杂度的差异性影响。结果表明:进口资本品可以提升中国企业出口复杂度,而进口中间品则抑制其出口复杂度;进口中间品对外资企业出口复杂度的抑... 本文利用迭代法测算了企业出口复杂度,并考察了资本品和中间品等不同类型进口产品对企业出口复杂度的差异性影响。结果表明:进口资本品可以提升中国企业出口复杂度,而进口中间品则抑制其出口复杂度;进口中间品对外资企业出口复杂度的抑制程度要强于本土企业,这印证了加工贸易低端锁定效应的存在;进口中间品提升了高技术制造业和一般贸易企业的出口复杂度,抑制非高技术制造业和加工贸易企业的出口复杂度;进口资本品只显著提升了本土企业、高技术制造业以及一般贸易企业的出口复杂度;在影响机制检验中,进口中间品对企业出口复杂度的抑制作用主要是由企业研发投入被抑制、研发部门人力资本被挤出而引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口中间品 进口资本品 出口复杂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