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乘用车仪表板螺栓软连接紧固衰减规律研究
1
作者 全锋 杨万庆 +4 位作者 谭哲 吕奉阳 洪尚杓 刘帅 熊铃华 《汽车零部件》 2024年第1期54-61,共8页
以乘用车仪表板螺栓软连接为对象,对螺栓软连接发生松动的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确定其主要影响因素;根据实际服役环境条件(自然环境和道路载荷)设计仪表板台架试验,通过台架试验获取不同工况下螺栓软连接点的拧紧力矩和预紧力的衰减程... 以乘用车仪表板螺栓软连接为对象,对螺栓软连接发生松动的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确定其主要影响因素;根据实际服役环境条件(自然环境和道路载荷)设计仪表板台架试验,通过台架试验获取不同工况下螺栓软连接点的拧紧力矩和预紧力的衰减程度,验证了软连接松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基于螺栓松动主要影响因素和失效机制,建立了螺栓软连接预紧力随环境振动的反比例衰减模型和随高低温循环的指数衰减模型,提出了增加连接件强度、缩小安装孔、调整连接点安装方向等防松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表板 螺栓软连接 松动 预紧力 衰减规律
下载PDF
运用中医舌诊专家系统对血瘀证舌下络脉的观察 被引量:27
2
作者 翁维良 黄世敬 洪尚杓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33-235,共3页
为了探讨血瘀证舌象的量化诊断,运用中医舌诊专家系统对照观察了211例血瘀证和175例非血瘀证舌下络脉的变化,并进行了舌质红、绿、蓝色(RGB)的量化观测。结果表明,血瘀证舌下络脉颜色以青紫、紫暗多见,而非血瘀证组多为暗红或紫红,两组... 为了探讨血瘀证舌象的量化诊断,运用中医舌诊专家系统对照观察了211例血瘀证和175例非血瘀证舌下络脉的变化,并进行了舌质红、绿、蓝色(RGB)的量化观测。结果表明,血瘀证舌下络脉颜色以青紫、紫暗多见,而非血瘀证组多为暗红或紫红,两组颜色分布差异有显著性(P<0.01)。血瘀证舌下络脉多变长、增粗、常有结节、分枝、弯曲,与非血瘀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舌下络脉颜色、粗细、结节、分枝、弯曲的变化与舌质RGB量值密切相关,各组差异多有显著性(P<0.01)。因此,舌下络脉诊法对血瘀证的量化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瘀 中医诊断 舌诊 计算机中医诊疗系统
下载PDF
运用“中医舌诊专家系统”对血瘀证舌质的研究 被引量:47
3
作者 翁维良 黄世敬 洪尚杓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0期58-61,共4页
目的 :探讨血瘀证舌像的量化诊断 ,运用“中医舌诊专家系统”对照观察了 352例血瘀证舌质和2 1 8例非血瘀证舌质的改变 ,并进行了舌质 RGB的量化观测 ,结果 :血瘀证病人以淡紫舌、紫暗、紫红、青紫比例显著多于非血瘀证组 ,淡红、红绛... 目的 :探讨血瘀证舌像的量化诊断 ,运用“中医舌诊专家系统”对照观察了 352例血瘀证舌质和2 1 8例非血瘀证舌质的改变 ,并进行了舌质 RGB的量化观测 ,结果 :血瘀证病人以淡紫舌、紫暗、紫红、青紫比例显著多于非血瘀证组 ,淡红、红绛及淡白舌较非血瘀组为低 (P<0 .0 1 )。血瘀证胖瘦、齿痕舌形变化与非血瘀证无统计学差异 ,而血瘀证患者瘀点瘀斑出现率明显高于非血瘀组 (P<0 .0 1 )。血瘀证的舌质红色分量R值较非血瘀组显著降低 (P<0 .0 1 ) ,绿色分量 G值两组接近 (P>0 .0 5) ,而蓝色分量 B值显著增高 (P<0 .0 1 )。因此 ,舌质 RGB对血瘀证量化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舌诊专家系统 血瘀证 舌诊
下载PDF
螺栓预紧力超声波测量方法及应用
4
作者 吕奉阳 全锋 +2 位作者 杨万庆 钱银超 洪尚杓 《汽车实用技术》 2023年第17期144-149,共6页
螺栓预紧力是影响螺栓连接可靠性的关键因素之一,直接准确测量螺栓预紧力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文章首先基于声弹性效应原理,从理论上研究超声波传播速度与螺栓轴向应力的关系,建立螺栓预紧力与超声波声时差的标定关系;其次分析超声波测... 螺栓预紧力是影响螺栓连接可靠性的关键因素之一,直接准确测量螺栓预紧力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文章首先基于声弹性效应原理,从理论上研究超声波传播速度与螺栓轴向应力的关系,建立螺栓预紧力与超声波声时差的标定关系;其次分析超声波测量螺栓预紧力的影响因素;最后给出螺栓预紧力超声波测量方法和应用案例。采用MC900超声波测量分析仪完成某车型仪表板横梁与车身螺栓的预紧力衰减监测,满足整车耐久可靠性要求。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预紧力测量技术可以很好地监测整车耐久路试过程中螺栓连接点的预紧力变化趋势,为验证螺栓拧紧力矩设定合理性和解析力矩衰减质量问题提供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栓预紧力 声弹性效应 超声波
下载PDF
汽车内饰按压异响研究
5
作者 李东强 彭云 洪尚杓 《汽车实用技术》 2021年第15期56-62,共7页
针对汽车内饰件按压异响问题,文章分析得出刚度与摩擦特性是按压异响主要成因,并分别从材料兼容性、零件分件与匹配形式、零件整体与局部刚度、零件容差性等方面分析对按压异响的影响。提出了按压异响主观评价方法和正向开发流程,在不... 针对汽车内饰件按压异响问题,文章分析得出刚度与摩擦特性是按压异响主要成因,并分别从材料兼容性、零件分件与匹配形式、零件整体与局部刚度、零件容差性等方面分析对按压异响的影响。提出了按压异响主观评价方法和正向开发流程,在不同开发阶段,通过典型断面设计、安装点及限位结构布置、接触点检查、CAE分析、防异响材料,降低按压异响发生的风险,提高内饰件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饰件 按压异响 设计优化 CA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