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模式麻醉药物合用对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洪彬源 陈桂纯 +5 位作者 王云花 戴鹏 伍辉萍 蔡日生 刘洪珍 杨承祥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3080-3083,共4页
目的 探讨多模式麻醉药物合用对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90例择期结肠癌根治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方法相同。全凭静脉麻醉组血浆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维持镇静、镇痛;静吸复合全麻组血... 目的 探讨多模式麻醉药物合用对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90例择期结肠癌根治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方法相同。全凭静脉麻醉组血浆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维持镇静、镇痛;静吸复合全麻组血浆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七氟醚吸入维持镇静、镇痛;静脉复合硬膜外麻醉组血浆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硬膜外罗哌卡因麻醉维持镇静、镇痛。分别在麻醉前(T1)、手术开始后1 h(T2)、术毕1 h(T3)、24 h(T4)、120 h(T5)抽取外周静脉血测量各组患者的T细胞(CD3+、CD4+、CD8+)、IL-2、TNF-α和CRP的含量并作统计学差异比较。结果 与T1相比,3组T2~T4的CD3+、CD4+和IL-2含量均明显减少(P〈0.05),TNF-α和CRP含量明显增多(P〈0.05);与全凭静脉麻醉组相比,静吸复合全麻和静脉复合硬膜外麻醉组T2~T4的CD3+、CD4+和IL-2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TNF-α和CRP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静吸复合全麻组相比,静脉复合硬膜外麻醉组T2和T3的CD3+、CD4+和IL-2含量明显升高(P〈0.05),TNF-α和CRP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 静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免疫功能影响最小,最利于患者免疫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瑞芬太尼 七氟醚 罗哌卡因 结肠癌根治术 免疫细胞
下载PDF
2%利多卡因喷雾剂联合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老年患者支气管插管全麻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洪彬源 陈桂纯 +4 位作者 罗昌辉 蔡日生 戴鹏 王云花 刘洪珍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3220-3222,共3页
目的观察2%利多卡因喷雾剂联合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气管黏膜表面麻醉在老年患者支气管插管全麻中应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将120例择期行支气管插管全麻的老年患者分为4组,每组30例。Ⅰ组:将石蜡油均匀涂于支气管导管的套囊及前端;Ⅱ组:... 目的观察2%利多卡因喷雾剂联合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气管黏膜表面麻醉在老年患者支气管插管全麻中应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将120例择期行支气管插管全麻的老年患者分为4组,每组30例。Ⅰ组:将石蜡油均匀涂于支气管导管的套囊及前端;Ⅱ组:麻醉前10 min用2%利多卡因溶液喷雾患者的咽喉部,再将石蜡油均匀涂于支气管导管的套囊及前端;Ⅲ组:将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均匀涂于支气管导管的套囊及前端;Ⅳ组:麻醉前10 min用2%利多卡因溶液喷雾患者的咽喉部,再将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均匀涂于支气管导管的套囊及前端。观察并记录4组患者麻醉前(T1)、插管前5 min(T2)、插管时(T3)、插管后5 min(T4)、由仰卧位变侧卧位时(T5)、由侧卧位变仰卧位时(T6)、拔管前5 min(T7)、拔管时(T8)、拔管后5 min(T9)各时点SBP、DBP、HR的变化及术后24 h内咽喉疼痛、声音嘶哑及脑血管意外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Ⅰ组和Ⅲ组T3、T4、T5时相比,Ⅱ组和Ⅳ组的SBP、DBP、HR明显降低(P<0.05);与Ⅰ组和Ⅱ组T6、T8、T9相比,Ⅲ组和Ⅳ组的SBP、DBP、HR明显降低(P<0.05)。与Ⅰ组相比,Ⅲ组和Ⅳ组的咽喉痛和声音嘶哑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Ⅰ组出现1例脑血管意外。结论 2%利多卡因喷雾剂和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联合用于老年患者支气管插管全麻中,可以有效抑制支气管插管和拔管引起的心血管应激反应,减少咽喉疼痛和声音嘶哑发生率,毒性低,安全性高,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利多卡因喷雾剂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 老年患者 支气管插管 血流动力学 并发症
下载PDF
多模式的镇痛方法对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洪彬源 刘洪珍 +7 位作者 潘晓梅 蔡日生 黄星球 赖晓红 周桥灵 李云 伍辉萍 杨承祥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51-355,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模式的镇痛方法对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50例结肠癌根治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5组,每组30例,Ⅰ组:空白组,不做任何术后镇痛;Ⅱ组:PCIA;Ⅲ组:PCEA;Ⅳ组:术毕切口注射0.5%的罗哌卡因20 ml+PC... 目的探讨不同模式的镇痛方法对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50例结肠癌根治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5组,每组30例,Ⅰ组:空白组,不做任何术后镇痛;Ⅱ组:PCIA;Ⅲ组:PCEA;Ⅳ组:术毕切口注射0.5%的罗哌卡因20 ml+PCIA;Ⅴ组:术毕切口注射0.5%的罗哌卡因20 ml+PCEA。分别在麻醉前(T1)、术后1 h(T2)、24 h(T3)、48 h(T4)、72 h(T5)、120 h(T6)、168 h(T7)抽取外周静脉血测量各组患者的T细胞(CD3+、CD4+、CD8+)、NK、IL-2、IL-6、TNF-α、C3、C4和CRP的含量并作统计学差异比较和术后VAS疼痛评分。结果与Ⅰ组相比,Ⅱ、Ⅲ、Ⅳ和Ⅴ组T2~T5疼痛明显减轻(P〈0.05),其中Ⅴ组的镇痛效果最佳;Ⅱ、Ⅲ、Ⅳ和Ⅴ组在T2~T5的CD3+、CD4+、NK和IL-2含量均明显升高,CD8+、IL-6、TNF-α、C3、C4和CRP的含量明显下降(P〈0.05),Ⅴ组的免疫参数在各时点更接近T1水平。结论术毕切口注射0.5%的罗哌卡因20 ml+PCEA方案是结肠癌根治术后最佳镇痛方法,最大程度减轻患者的疼痛和应激反应,有利于患者免疫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式镇痛方法 结肠癌根治术 免疫功能
下载PDF
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控制性降压对鼻内窥镜手术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洪彬源 刘洪珍 +1 位作者 杨承祥 张文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40-1043,共4页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联合七氟醚在鼻内窥镜手术中控制性降压的效果,并比较瑞芬太尼和硝普钠对患者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S)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鼻内窥镜手术患者4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目标血压均使平均...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联合七氟醚在鼻内窥镜手术中控制性降压的效果,并比较瑞芬太尼和硝普钠对患者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S)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鼻内窥镜手术患者4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目标血压均使平均动脉压(MAP)降至基础值的60%~70%。Ⅰ组为硝普钠组,从1.0μg/(kg·min)的剂量开始,每隔30s增加0.5μg/(kg·min)直至血压达到目标血压;Ⅱ组为瑞芬太尼组,从(0.15~0.20)μg/(kg·min)的剂量开始,每隔30s增加0.05μg/(kg·min)直至达到目标血压。在麻醉前(T0)、控制性降压前(T1)、控制性降压后5min(T2)、30min(T3)及控制性降压结束后30min(T4)记录MAP和HR,同时测定血浆中的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的含量,由同一术者在不知道控制降压的方法下评估术野质量。两组术中均用呼气末七氟醚浓度为(2.5±0.2)%维持麻醉。结果:Ⅰ组T2~4的HR较T0和T1明显增加(P<0.01);Ⅱ组T2~4的HR较T0和T1明显减慢,也较Ⅰ组T2~4的HR明显减慢(P<0.05或P<0.01);两组患者T2、T3的MAP比T0和T1明显下降(P<0.01),Ⅰ组T4的MAP高于Ⅱ组和T0(P<0.05);Ⅰ组T2~4的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含量高于T0和T1(P<0.01),而Ⅱ组三种激素的含量在T2~4时点低于T0和T1(P<0.01);Ⅱ组的出血量较Ⅰ组明显减少(P<0.05);Fromme评分法术野质量评分低于Ⅰ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七氟醚在鼻内窥镜手术中可提供良好的控制性降压效果,为手术提供更佳的术野质量,并可以抑制患者的RAAS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检查 瑞芬太尼 七氟醚 控制性降压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下载PDF
围术期保温对老年患者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洪彬源 伍辉萍 +2 位作者 刘洪珍 杨承祥 李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8-230,共3页
目的:探讨研究围术期保温对老年患者的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腹腔镜下行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Ⅰ组为对照组,按常规手术进行,Ⅱ组为实验组,采用综合性保温。分别监测和记录两组患者在麻... 目的:探讨研究围术期保温对老年患者的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腹腔镜下行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Ⅰ组为对照组,按常规手术进行,Ⅱ组为实验组,采用综合性保温。分别监测和记录两组患者在麻醉前及麻醉后30、60、90、120min和术毕的鼻咽温度。麻醉前,术毕24、48、72、120、168h取外周静脉血测量两组老年患者的IL-2、IL-6、TNF-α、C3、C4和CRP的含量。结果:Ⅰ组麻醉后30、60、90、120min及术毕时体温明显低于麻醉前和Ⅱ组体温(P<0.05或P<0.01)。两组患者在术后24、48、72h时IL-2含量较麻醉前均下降(P<0.05或P<0.01),但Ⅱ组的IL-2水平明显高于Ⅰ组的(P<0.05)。两组的IL-6、TNF-α、C3、C4和CRP的含量较麻醉前明显升高(P<0.05或P<0.01),但Ⅱ组的IL-6、TNF-α、C3、C4和CRP的含量明显低于Ⅰ组水平(P<0.01),在术后120h时,Ⅰ组的CRP的含量明显高于Ⅱ组和麻醉前水平(P<0.01)。结论:围术期综合性保温能够部分减轻老年患者术后免疫抑制程度,使患者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术期 保温 老年患者 体液免疫功能
下载PDF
不同浓度舒芬太尼用于肝癌根治术后的镇痛效果 被引量:5
6
作者 洪彬源 陈桂纯 +3 位作者 赖晓红 张文旋 刘洪珍 杨承祥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266-1268,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舒芬太尼用于肝癌根治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及安全有效浓度。方法选择80例肝癌根治术患者,ASAⅠ~Ⅱ级,分为4组,每组20例,Ⅰ组为对照组,予芬太尼2μg/(kg.mL)+生理盐水至100 mL,负荷量为枸橼酸...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舒芬太尼用于肝癌根治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及安全有效浓度。方法选择80例肝癌根治术患者,ASAⅠ~Ⅱ级,分为4组,每组20例,Ⅰ组为对照组,予芬太尼2μg/(kg.mL)+生理盐水至100 mL,负荷量为枸橼酸芬太尼2μg/kg;Ⅱ组予舒芬太尼0.017 5μg/(kg.mL)+生理盐水至100 mL,负荷量为舒芬太尼0.2μg/kg;Ⅲ组予舒芬太尼0.02μg/(kg.mL)+生理盐水至100 mL,负荷量为舒芬太尼0.2μg/kg;Ⅳ组予舒芬太尼0.022 5μg/(kg.mL)+生理盐水至100 mL,负荷量为舒芬太尼0.2μg/kg。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术后1、2、4、8、12、24、36及48 h进行静止和活动疼痛评分,同时观察并记录各组患者术中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术中补液量、尿量、出血量和术后镇痛的不良反应,均由同一麻醉医生在不知道具体镇痛方式情况下进行。结果与Ⅰ组比较,Ⅲ组和Ⅳ组术后疼痛程度明显减轻(P<0.05,P<0.01),Ⅱ组在术后8、12、24、36 h疼痛程度明显减轻(P<0.05),与Ⅱ组比较,Ⅲ组和Ⅳ组疼痛程度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与Ⅳ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Ⅲ组和Ⅳ组不良反应总例数明显比Ⅰ组减少(P<0.01),Ⅳ组有1例患者出现嗜睡、呼吸困难。结论浓度为0.02μg/(kg.mL)的舒芬太尼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最少,是术后PCIA的最佳有效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肝癌根治术 自控镇痛 不良反应 有效浓度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术后镇痛对老年患者免疫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洪彬源 张文璇 +3 位作者 赖晓红 刘洪珍 杨承祥 仲吉英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477-1479,共3页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用于股骨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老年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机体血浆皮质醇(cortisol,Cor)、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用于股骨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老年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机体血浆皮质醇(cortisol,Cor)、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影响。方法选择60行单侧股骨骨折髓内钉固定术的老年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Ⅰ组为枸橼酸芬太尼组,Ⅱ组为氟比洛芬酯组。分别于麻醉前(T1)、术后4h(T2)、24h(T3)、36h(T4)和48h(T5)5个时点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浆Cor、IL-10和TNF-α浓度,于术后4、24、36及48h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行静止和活动评分。同时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中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术中补液量、尿量、出血量和术后镇痛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补液量、尿量、出血量以及术后各时点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Ⅰ组尿潴留、恶心和呕吐发生率高于Ⅱ组(P〈0.01)。两组在T2时血浆Cor均升高,与T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组在T3时血浆Cor水平仍明显高于T1值(P〈0.05),在T3和T4时均高于Ⅱ组(P〈0.05);两组T3和T4时血浆IL-10水平均高于T1值(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在T3、T4和T5时血浆TNF-α浓度均比T1明显升高(P〈0.01),同时明显高于Ⅰ组(P〈0.01)。结论股骨骨折髓内钉固定术老年患者术后行PCIA,氟比洛芬酯与芬太尼的镇痛效果相似,不良反应明显减少,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机体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 免疫细胞因子 患者静脉自控镇痛 枸橼酸芬太尼 老年人
下载PDF
围术期保温对老年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洪彬源 杨承祥 +2 位作者 刘洪珍 李恒 李云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2815-2817,共3页
目的探讨研究围术期保温对老年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腹腔镜下行直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Ⅰ组为对照组,按常规手术进行,Ⅱ组为观察组,采用综合性保温。分别监测和记录两组患者在麻醉... 目的探讨研究围术期保温对老年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腹腔镜下行直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Ⅰ组为对照组,按常规手术进行,Ⅱ组为观察组,采用综合性保温。分别监测和记录两组患者在麻醉前及麻醉后30、60、90、120min和术毕的鼻咽温度。麻醉前和术毕24、48、72、120、168h取外周静脉血测量两组老年患者的T细胞(CD3+、CD4+、CD8+)和NK细胞的含量。结果Ⅰ组麻醉后30、60、90、120min及术毕时体温明显低于麻醉前和Ⅱ组体温(P<0.05或P<0.01)。两组患者在术后24、48、72h时CD3+、CD4+和NK细胞含量较麻醉前均下降(P<0.05或P<0.01),但Ⅱ组的CD3+、CD4+和NK细胞水平明显高于Ⅰ组(P<0.05)。结论围术期综合性保温能够部分减轻老年患者术后免疫抑制程度,使患者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术期 保温 老年人 细胞免疫功能
下载PDF
不同晶体液体容量治疗对烫伤兔早期心肌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洪彬源 刘洪珍 +1 位作者 赖晓红 杨承祥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3209-3212,共4页
目的评价不同晶体液体容量治疗对烫伤兔早期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雄性家兔80只,7~8个月龄,体重2.5~3.0 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4组(n=20):正常对照组(C组)、生理盐水组(B组)、乳酸钠林格液组(LR组)和复方电解质液组(CE组)。B组... 目的评价不同晶体液体容量治疗对烫伤兔早期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雄性家兔80只,7~8个月龄,体重2.5~3.0 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4组(n=20):正常对照组(C组)、生理盐水组(B组)、乳酸钠林格液组(LR组)和复方电解质液组(CE组)。B组、LR组和CE组制备25%~30%体表面积Ⅲ度烫伤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进行容量治疗,在按每小时和每一个烫伤面积百分比下,以0.33 mL/kg速率静脉输注4 h,随后以0.13 mL/kg速率静脉输注44 h。容量治疗24 h时,4组各取10只动物,制备离体心脏模型,分别于左心房灌注压为7.5、10、12.5、15、20 cmH2O时记录CO、左心室内压力上升最大速率(+dp/dtmax)和左心室压力下降最大速率(-dp/dtmin),然后取心肌组织,测定ATP和磷酸肌酸(CP)含量。记录另外10只动物容量治疗48 h期间生存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B组和LR组心输出量(CO)、+dp/dtmax和-dp/dtmin降低(P<0.05,P<0.01);与B组比较,CE组CO、+dp/dtmax和-dp/dtmin升高(P<0.05,P<0.01),与C组比较,B组24、48 h生存率降低,LR组48 h生存率降低(P<0.05);与B组比较,LR组24 h生存率升高,CE组24、48 h生存率升高(P<0.05)。结论与生理盐水和乳酸钠林格液比较,复方电解质溶液容量治疗可减轻烫伤兔早期的心肌损伤,改善心肌收缩与舒张功能,提高心肌顺应性,其机制可能与促进ATP生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电解质注射液 乳酸钠林格注射液 心肌功能
下载PDF
围术期保温对老年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洪彬源 杨承祥 +3 位作者 刘洪珍 李恒 李云 仲吉英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04-808,共5页
目的探讨研究围术期保温对老年病人的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腹腔镜下行直肠癌根治术老年病人,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Ⅰ组为对照组,按常规手术进行,Ⅱ组为实验组,采用综合性保温。分别监测和记录两组患者在麻醉前及... 目的探讨研究围术期保温对老年病人的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腹腔镜下行直肠癌根治术老年病人,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Ⅰ组为对照组,按常规手术进行,Ⅱ组为实验组,采用综合性保温。分别监测和记录两组患者在麻醉前及麻醉后30、60、90、120min和术毕的鼻咽温度。麻醉前,术毕24、48、72、120、168h取外周静脉血测量两组老年病人的T细胞(CD3+、CD4+、CD8+)、NK、IL-2、IL-6、TNF-α、C3、C4和CRP的含量。结果Ⅰ组麻醉后30、60、90、120min及术毕时体温明显低于麻醉前和Ⅱ组体温(P<0.05或P<0.01)。两组患者在术后24、48、72h时CD3+、CD4+、NK和IL-2含量较麻醉前均下降(P<0.05或P<0.01),但Ⅱ组的CD3+、CD4+、NK和IL-2水平明显高于Ⅰ组的(P<0.05)。两组的IL-6、TNF-α、C3、C4和CRP的含量较麻醉前明显升高(P<0.05或P<0.01),但Ⅱ组的IL-6、TNF-α、C3、C4和CRP的含量明显低于Ⅰ组水平(P<0.01),在术后120h时,Ⅰ组的CRP的含量明显高于Ⅱ组和麻醉前水平(P<0.01)。结论围术期综合性保温能够部分减轻老年患者术后免疫抑制程度,使患者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术期 保温 老年病人 免疫功能
下载PDF
肝移植围术期酸碱状态和电解质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洪彬源 刘洪珍 +1 位作者 李恒 杨承祥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8期144-144,146,共2页
关键词 肝移植 围术期 体外静脉转流 酸碱 电解质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联合丙泊酚用于胃镜检查术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洪彬源 梁幸甜 +1 位作者 杨承祥 刘洪珍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9-200,共2页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联合丙泊酚在胃镜检查术中麻醉及其术后镇痛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随机选择150例胃镜检查患者分为3组,每组均为50例。A组:注射生理盐水2 mL;B组:缓慢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kg;C组: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3组均在10 ...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联合丙泊酚在胃镜检查术中麻醉及其术后镇痛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随机选择150例胃镜检查患者分为3组,每组均为50例。A组:注射生理盐水2 mL;B组:缓慢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kg;C组: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3组均在10 min后静脉注射丙泊酚2 mg/kg,丙泊酚静注速率均为100mg/min。观察并纪录3组用药前、睫毛反射消失时、术中、术毕时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及右上肢末梢血氧饱和度,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总用药量,不良反应,术中麻醉效果以及术毕清醒后1、5、15、30 min视觉模拟评分(VAS)值,并进行组间与组内比较。结果患者的睫毛反射消失时,C组的平均动脉压显著高于B组(P<0.05);睫毛反射消失时及术中呼吸频率及血氧饱和度C组显著高于B组(P<0.05),与A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中麻醉效果评定为优、良、差的例数及术毕清醒后1、5、15、30 min时上腹部疼痛的VAS值,C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上腹痛疼痛程度明显减轻,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胃镜检查术中应用氟比洛芬酯联合丙泊酚具有良好的术中麻醉及术后镇痛效果,对呼吸及循环抑制较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配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 丙泊酚 胃镜检查术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术后镇痛对开颅手术患者血浆儿茶酚胺及内皮素-1的影响 被引量:28
13
作者 李云 洪彬源 +2 位作者 赖晓红 章绵华 杨承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015-2017,共3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术后镇痛对开颅手术患者血浆儿茶酚胺及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开颅手术患者随机平均分为3组:DM组(地佐辛5mg+右美托咪定0.5μg/kg);DP组地佐辛5mg+帕瑞昔布40mg;C组生理盐水,于诱导前(T1)...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术后镇痛对开颅手术患者血浆儿茶酚胺及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开颅手术患者随机平均分为3组:DM组(地佐辛5mg+右美托咪定0.5μg/kg);DP组地佐辛5mg+帕瑞昔布40mg;C组生理盐水,于诱导前(T1)、术后6h(T2)、12h(T3)、18h(T4)、24h(T5)记录患者血压并采集静脉血,应用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浓度,放射免疫法(RIA)检测血浆ET-1的水平。结果:与C组比较,DM组和DP组术后各观察时点SBP术后高血压的发生率均低于C组,而DM组和DP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ET-1于T2~T4均低于C组(P<0.05);与DP组比较,术后高血压的发生率DM均低于DP组,同样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于T2~T4DM组低于DP组,ET-1仅于T2时点DM组低于DP组(P<0.05)。结论:与帕瑞昔布复合地佐辛术后镇痛比较,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能更好地降低血浆儿茶酚胺及ET-1的水平,降低术后高血压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右美托咪定 地佐辛 术后镇痛 儿茶酚胺类 内皮素
下载PDF
舒芬太尼复合地佐辛术后镇痛对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患者IL-2、IL-6水平和血循环微转移的影响 被引量:15
14
作者 赖晓红 杨承祥 +2 位作者 王汉兵 梁桦 洪彬源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2540-2542,共3页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地佐辛术后镇痛对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患者白细胞介素(IL)-2、IL-6水平和血循环微转移的影响。方法将60例择期行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SD、S两组(n=30),SD组应用舒芬太尼复合地佐辛术后镇痛,S组单纯应用舒...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地佐辛术后镇痛对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患者白细胞介素(IL)-2、IL-6水平和血循环微转移的影响。方法将60例择期行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SD、S两组(n=30),SD组应用舒芬太尼复合地佐辛术后镇痛,S组单纯应用舒芬太尼术后镇痛,观察两组术后镇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并分别于术前30 min(T0)、术毕即刻(T1)、术后24 h(T2)、术后48 h(T3)和术后96 h(T4)采取静脉血样,检测IL-2和IL-6水平;于T0、T2和T3检测细胞角蛋白20(CK20)mRNA的表达。结果两组术后镇痛效果良好,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D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S组(P<0.05);与T0时比较,两组T1时IL-2和IL-6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2和T3时IL-2含量降低(P<0.05),IL-6含量升高(P<0.05);与SD组比较,S组T2和T3时IL-2含量降低(P<0.05),IL-6含量升高(P<0.05);与SD组比较,S组在术后CK20 mRNA阳性表达率增加(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地佐辛术后镇痛对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患者IL-2和IL-6的影响较小,血循环微转移的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地佐辛 胃肿瘤 细胞因子 转移
下载PDF
氯胺酮联合丙泊酚麻醉用于小儿鼓膜切开置管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伍辉萍 杨承祥 +2 位作者 洪彬源 蔡日生 刘梅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2584-2585,共2页
耳内镜下鼓膜切开置管术是目前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一种有效方法。氯胺酮具有镇静及良好的镇痛作用,是目前小儿手术麻醉首选药.但术后不良反应多。本文探讨氯胺酮联合丙泊酚麻醉用于小儿鼓膜切开置管术的临床研究。
关键词 鼓膜切开置管术 小儿手术 临床研究 氯胺酮 丙泊酚 麻醉 分泌性中耳炎 术后不良反应
下载PDF
托烷司琼预防颅脑外科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云 洪彬源 杨承祥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4-165,共2页
关键词 术后恶心呕吐 临床观察 颅脑外科 托烷司琼 预防 外科术后 个体因素 持续时间
下载PDF
丙泊酚对小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TAK1在其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伍辉萍 杨承祥 +3 位作者 周俊 洪彬源 何万友 黄慧慧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2736-2739,共4页
目的探讨丙泊酚预处理对小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TAK1)在其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8~12周龄昆明小鼠84只随机分为7组(n=12),空白对照组(C组)、假手术对照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 目的探讨丙泊酚预处理对小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TAK1)在其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8~12周龄昆明小鼠84只随机分为7组(n=12),空白对照组(C组)、假手术对照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再灌注+丙泊酚处理组(IRP组)、缺血再灌注+脂肪乳剂组(IRF组)、缺血再灌注+丙泊酚+TAK1过表达病毒组(IRPT组)、缺血再灌注+丙泊酚+TAK1阴性病毒对照组(IRPTI组)。IR组夹闭小鼠双侧肾动脉30 min后重新恢复血供,C组不作任何处理,S组仅分离双侧肾动脉,IRP组于缺血损伤前30 min予丙泊酚处理,IRPT组于缺血损伤前30 min予丙泊酚及TAK1过表达慢病毒处理,IRF组于缺血损伤前30 min予脂肪乳剂处理,IRPTI组于缺血损伤前30 min予丙泊酚及TAK1阴性慢病毒处理,其余处理均同IR组。I/R后2 d,HE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半定量法统计肾小管病理改变评分,检测小鼠血清尿素氮(BUN)和肌酐(Scr)水平,Western-blot法检测TAK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IR组HE染色可观察到肾损害,小鼠肾功能BUN与Cr水平明显升高,TAK1表达上调(P<0.05);与IR组比较,IRP组HE染色肾损害程度减轻,小鼠肾功能BUN与Cr水平降低,TAK1表达下调(P<0.05);与IRP组比较,IRPT组HE染色肾损害程度增加,小鼠肾功能BUN与Cr水平增高,TAK1表达上调(P<0.05)。结论丙泊酚可减轻小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所致的肾损伤,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TAK1的活化从而达到肾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TAK1
下载PDF
氯诺昔康用于痔疮切除手术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渭敏 戴玥 +1 位作者 洪彬源 刘洪珍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09-611,共3页
目的评价氯诺昔康用于痔疮切除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200例骶管麻醉下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手术,术后采用微量泵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intravenouscontrolanalgesiaPICA)的病人,随机分为四组,Ⅰ组给予曲马多,Ⅱ组给予芬太尼,Ⅲ组... 目的评价氯诺昔康用于痔疮切除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200例骶管麻醉下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手术,术后采用微量泵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intravenouscontrolanalgesiaPICA)的病人,随机分为四组,Ⅰ组给予曲马多,Ⅱ组给予芬太尼,Ⅲ组给予氯诺昔康加芬太尼,IV组给予氯诺昔康。术后观察不同时点的疼痛发生率、程度(VAS评分)、副作用、术后生活质量和对疼痛处理的满意度等。结果Ⅱ组、Ⅲ组和IV组与Ⅰ组比较,术后VAS评分较低(P<0.05);与IV组比较,Ⅱ组、Ⅲ组镇痛的效果更好,但是Ⅲ组比Ⅱ组副作用更少,病人的术后生活质量和满意度更高(均P<0.05)。结论氯诺昔康用于痔疮切除手术术后镇痛是安全、有效的,能减少阿片类镇痛药的用量,副作用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诺昔康 痔疮切除手术 术后镇痛
下载PDF
1例无痛分娩后颅内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分析和文献复习 被引量:4
19
作者 戴鹏 王汉兵 +2 位作者 洪彬源 刘洪珍 李露君 《现代医院》 2017年第9期1355-1357,共3页
笔者报道1例硬膜外无痛分娩术后颅内慢性硬膜下血肿案例,并结合国内外文献探讨其发生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以及预防和治疗措施。
关键词 无痛分娩 硬膜外穿刺 颅内硬膜下血肿
下载PDF
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镇静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洪珍 洪彬源 +1 位作者 欧伟明 杨承祥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4年第4期337-338,340,共3页
目的 评价脑电双频谱指数 (bispectralindex ,BIS)作为丙泊酚靶控输注的反馈控制变量用于硬膜外麻醉下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病人镇静的效果。 方法  6 0例择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病人 ,随机分为两组 :反馈靶控输注组 (FT... 目的 评价脑电双频谱指数 (bispectralindex ,BIS)作为丙泊酚靶控输注的反馈控制变量用于硬膜外麻醉下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病人镇静的效果。 方法  6 0例择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病人 ,随机分为两组 :反馈靶控输注组 (FTCI,n =30 )和靶控输注组 (TCI,n =30 )。丙泊酚的血浆靶控浓度均设定为 2mg/L ,TCI组整个手术期维持不变 ,FTCI组BIS作为控制变量设定在 70。记录并比较两组BIS值、平均动脉压 (MAP)和心率 (HR)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丙泊酚的单位标准化剂量、定向力恢复时间、术中的遗忘程度和满意度。 结果 FTCI及TCI组BIS最高值分别为 76 1± 6 4、86 0± 8 6 ,最低值分别为 6 9 0± 4 5、6 0 9± 11 8,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t =- 5 0 5 8,- 3 5 13;P =0 0 0 0 ) ;平均动脉压的最高值分别为 ( 90 9±14 2 )、( 10 0 4± 11 6 )mmHg ,最低值分别为 ( 74 2± 12 5 )、( 6 3 8± 13 8)mmHg,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t=- 2 838,- 3 0 5 9;P=0 0 0 6 ,0 0 0 3) ;定向力恢复时间分别为 ( 4 40 .8± 14 1 0 )s、( 5 76 4± 12 0 5 )s ,两组也有统计学差异 (t=- 4 0 0 4 ,P =0 0 0 0 ) ;FTCI组丙泊酚总剂量明显低于TCI输注组 [分别为 ( 5 10 4 8± 82 75 )mg与 ( 6 2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靶控输注 脑电双频谱指数 腹腔镜子宫切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