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麦EDR1基因的克隆、鉴定和表达(英文) 被引量:10
1
作者 牛吉山 张丽娜 +1 位作者 洪德锋 王映红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77-484,共8页
为了研究普通小麦(TriticumaestivumL.)中是否有EDR1途径存在,根据拟南芥EDR1基因及其同源物设计了一对兼并性引物,用来分离小麦的EDR1同源物。以用小麦叶片RNA合成的cDNA为模板进行RT-PCR扩增,获得了代表小麦EDR1基因(命名为TaEDR1)的6... 为了研究普通小麦(TriticumaestivumL.)中是否有EDR1途径存在,根据拟南芥EDR1基因及其同源物设计了一对兼并性引物,用来分离小麦的EDR1同源物。以用小麦叶片RNA合成的cDNA为模板进行RT-PCR扩增,获得了代表小麦EDR1基因(命名为TaEDR1)的627bp长的cDNA片段(GenBank登录号:AY743662)。此后,通过RACE技术成功地获得了编码959个氨基酸的全长TaEDR1基因的cDNA序列。TaEDR1的氨基酸序列与大麦EDR1(标记为HvEDR1)有92%的相同。在TaEDR1的羧基末端有一个高度保守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催化功能域。因为存在一个推测的核定位基序,这个蛋白可能在细胞核中起作用。首次提供了证明普通小麦中存在EDR1同源物的分子生物学证据。用半定量RT-PCR方法研究了接种小麦白粉病菌[Blumeriagraminis(DC.)E.O.Speerf.sp.triticiEm.Marchal,Bgt]后叶片中TaEDR1基因的转录谱。结果表明,在接种白粉病菌后TaEDR1基因在叶片中的转录水平提高。组织特异性表达谱分析证明,小麦TaEDR1基因在叶片、茎、穗、根中均有表达。研究提示TaEDR1可能在小麦防卫应答反应中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基因 EDR1途径 表达
下载PDF
普通小麦中一个类受体激酶基因的克隆、鉴定和表达分析(英文) 被引量:5
2
作者 牛吉山 张丽娜 +1 位作者 王映红 洪德锋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9-86,共8页
为研究抗白粉病小麦(TriticumaestivumL.)品系在小麦白粉病菌(Blumeriagraminisf.sp.tritici)侵染后有无LRK10同源基因表达,依据小麦蛋白激酶LRK10和其它植物蛋白激酶第6亚结构域设计了一个5'-RACE兼并性引物。以接种小麦白粉病菌... 为研究抗白粉病小麦(TriticumaestivumL.)品系在小麦白粉病菌(Blumeriagraminisf.sp.tritici)侵染后有无LRK10同源基因表达,依据小麦蛋白激酶LRK10和其它植物蛋白激酶第6亚结构域设计了一个5'-RACE兼并性引物。以接种小麦白粉病菌后的小麦抗白粉病品系“99-2439”幼苗叶片cDNA为模板进行5'-RACE扩增,获得了一个1551bp长的蛋白激酶基因cDNA片段(S1125,GenBank登录号:AY584533)。此后,通过RACE技术成功地获得了该基因的全长cDNA克隆。该克隆编码637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同源性查寻表明,该基因属于先前命名为wlrk(wheatleafrustkinase)的小麦类受体蛋白激酶基因家族。与LRK10相似,这个新的小麦类受体蛋白激酶有5个明显的功能域:位于氨基端的疏水信号序列、推测的胞外结构域、跨膜域、高荷电序列和位于羧基端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域,因此被命名为TaLRK(TriticumaestivumLRK)。以小麦肌动蛋白基因为对照,通过半定量反转录PCR(semi-QRT-PCR)技术对叶片中TaLRK基因在小麦白粉病菌接种后的转录水平表达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麦白粉病菌的侵染使TaLRK基因的转录显著增强。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证明,这一基因仅在小麦的绿色部分表达。研究结果提示TaLRK可能参与了小麦的抗白粉病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类受体激酶 克隆 表达 白粉病
下载PDF
玉米自交系新7红的选育、应用及其选育体会 被引量:2
3
作者 刘俊恒 张学舜 +2 位作者 洪德锋 马毅 《山东农业科学》 2010年第1期28-29,共2页
玉米自交系新7红是新乡市农业科学院利用亚热带种质导入黄改系,经南北异地自交选育而成。该自交系抗逆性强,配合力高,用新7红为亲本与瑞德系和先玉335改良系组配,已育成了新单22、新单23、新单26等优良品种,并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关键词 玉米自交系 新7红 选育体会
下载PDF
玉米自交系新7红的选育与应用
4
作者 刘俊恒 张学舜 +2 位作者 洪德锋 马毅 《种子科技》 2009年第5期34-36,共3页
玉米自交系新7红是新乡市农科院利用亚热带种质导入黄改系,经南北异地自交选育而成。该自交系抗逆性好,配合力高,以其为亲本与瑞得类和先玉335改良系组配,已育成了新单22号、新单23号、新单26号等优良品种,并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杂交 配合力 抗逆性 适应性 产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