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美容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标准三孔法术式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1
作者 洪晓城 林树文 +2 位作者 佘展鹏 王凤南 黄楚颖 《医师在线》 2024年第2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美容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标准三孔法术式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方法将我院2021年10月~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160例行LC的胆囊结石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80)和观察组(n=80),对照组给予标准三孔法LC治疗... 目的探讨改良美容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标准三孔法术式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方法将我院2021年10月~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160例行LC的胆囊结石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80)和观察组(n=80),对照组给予标准三孔法LC治疗,观察组给予改良美容性LC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切口疼痛情况、切口美容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中转开腹情况、手术时间、止痛药物使用情况、术后30 d发生并发症情况、住院总费用、住院时间各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3天,观察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及术后第30天,观察组切口美容满意度(Kiyak)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美容性LC用于LC患者安全、有效,能减轻术后患者切口疼痛,提高患者切口美容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容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标准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美容满意度 疼痛程度
下载PDF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诊断与胆道减压研究进展
2
作者 洪晓城 戴维 《医师在线》 2023年第10期87-90,共4页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是由胆管结石、肿瘤等原因引起胆管急性梗阻后导致的严重细菌感染,从而引起重症胆管炎症,成为胆道疾病患者死亡最为常见、最直接的原因之一。AOSC病因复杂,患者发病后胆管内压升高,再加上肝脏受到不同程度...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是由胆管结石、肿瘤等原因引起胆管急性梗阻后导致的严重细菌感染,从而引起重症胆管炎症,成为胆道疾病患者死亡最为常见、最直接的原因之一。AOSC病因复杂,患者发病后胆管内压升高,再加上肝脏受到不同程度损伤,导致细菌、毒素进入人体内。同时,患者发病后如得不到有效的干预,将会造成多器官功能及形态受损,成为急性胆管炎严重表现形式。因此,加强AOSC患者诊断、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临床上诊断AOSC以临床体征、生化指标及影像学检查为主,而对于确诊病例的治疗,由于不主张急诊手术干预,更多是以减压手术为主,如: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置入胆道支架、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等。因此,本文对AOSC的临床诊断方法、ERCP和PTCD在AOSC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临床诊断 手术治疗 内镜技术 微创治疗
下载PDF
阑尾炎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胃肠功能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洪晓城 林汉昇 +4 位作者 叶伟杰 刘熙 何应新 陈家阳 张炽棠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33期4146-4148,共3页
目的探讨阑尾炎患者分别接受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对术后疼痛程度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04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组,以541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为A组,504例接受... 目的探讨阑尾炎患者分别接受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对术后疼痛程度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04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组,以541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为A组,504例接受开放手术治疗患者为B组,观察两组患者围术期情况、术后疼痛程度及术后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术中出血量同B组比较,显著较少,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较B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6 h、12 h、24 h VSA评分同B组比较,均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腹胀、肠梗阻、肠鸣音消失及便秘等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同B组比较,均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相比于开放手术治疗阑尾炎,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且患者疼痛程度低,对胃肠功能影响较小,具有更高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胃肠功能 术后疼痛
下载PDF
腹腔镜尾侧入路法和中间入路法治疗右半结肠癌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3
4
作者 洪晓城 林树文 +2 位作者 叶伟杰 陈家阳 吉成岗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24期194-197,共4页
目的探究腹腔镜尾侧入路法和中间入路法在治疗右半结肠癌中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右半结肠癌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侧入组30例和中间组30例。侧入组采用腹腔镜尾侧入路手术法治疗,中间组采用中间... 目的探究腹腔镜尾侧入路法和中间入路法在治疗右半结肠癌中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右半结肠癌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侧入组30例和中间组30例。侧入组采用腹腔镜尾侧入路手术法治疗,中间组采用中间入路法手术治疗。所有患者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手术前后血清癌胚抗原(CEA)和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水平和术后1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侧入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中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CEA、TSGF水平均显著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侧入组患者术后1年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中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尾侧入路法治疗右半结肠癌,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且不影响肿瘤切除效果,较中间路入疗法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尾侧入路 中间路入 右半结肠癌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复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效果及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洪晓城 林树文 +2 位作者 叶伟杰 陈家阳 吉成岗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9期82-84,88,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复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效果及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9年10月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收治的40例复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复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效果及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9年10月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收治的40例复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n=20)和观察组(n=20)。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应激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取石成功率、结石清除率均高于对照组,结石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皮质醇、血管紧张素Ⅱ、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 d的应激反应指标水平均低于本组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术后3 d的应激反应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5.00%vs.4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术可提高手术疗效,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且患者出现的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胆总管结石 传统开腹手术 腹腔镜 胆道镜胆总管探查术
下载PDF
直线吻合器行带蒂胃肌瓣永久性胃造瘘术 被引量:1
6
作者 洪晓城 林汉昇 +2 位作者 何应新 陈家阳 叶伟杰 《吉林医学》 CAS 2017年第2期266-267,共2页
目的:分析直线吻合器行带蒂胃肌瓣永久性胃造瘘术的优点。方法:通过对直线吻合器行带蒂胃肌瓣永久性胃造瘘术(观察组)和常规管式胃造瘘术(对照组)术中情况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平均的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目的:分析直线吻合器行带蒂胃肌瓣永久性胃造瘘术的优点。方法:通过对直线吻合器行带蒂胃肌瓣永久性胃造瘘术(观察组)和常规管式胃造瘘术(对照组)术中情况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平均的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直线吻合器行带蒂胃肌瓣永久性胃造瘘术快捷,出血量少,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造瘘术 直线吻合器 营养支持 并发症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复杂性阑尾炎患儿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
7
作者 叶伟杰 陈家阳 +3 位作者 林树文 洪晓城 吉成岗 何应新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16期36-39,共4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复杂性阑尾炎患儿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救治的52例复杂性阑尾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微创组(26例)和开腹组(26例)。微创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复杂性阑尾炎患儿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救治的52例复杂性阑尾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微创组(26例)和开腹组(26例)。微创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开腹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治疗情况、炎症因子水平[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免疫功能指标(外周血CD3、CD4)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微创组患儿的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组患儿,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的CRP、IL-6和PCT水平均高于术前,且微创组术后的CRP、IL-6和PCT水平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的CD3、CD4水平均低于术前,且微创组术后的CD3、CD4水平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后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患儿的复杂性阑尾炎手术治疗,腹腔镜手术较传统开腹手术的术后炎症反应较轻,对患儿免疫功能影响更小,患儿恢复更快,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开腹手术 复杂性阑尾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分析胸腔镜小切口手术和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瘤的效果 被引量:2
8
作者 徐伟熙 洪晓城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7年第6期1090-1091,共2页
探讨胸腔镜小切口手术和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瘤的效果。选择收治的结节性甲状腺瘤患者60例,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胸腔镜小切口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 探讨胸腔镜小切口手术和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瘤的效果。选择收治的结节性甲状腺瘤患者60例,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胸腔镜小切口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肝门排气时间段、术后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和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率。与对照组(26.67%)对比,观察组术后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6.67%)明显更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40%)对比,观察组(10%)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更短,平均术中出血量明显更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传统甲状腺手术对比,胸腔镜小切口手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瘤的效果更为显著,也更加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小切口手术 传统甲状腺手术 结节性甲状腺瘤
下载PDF
经皮肝Ⅰ期胆道造瘘取石术治疗有胆道手术史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叶伟杰 陈家阳 +3 位作者 林树文 洪晓城 吉成岗 何应新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13期76-77,共2页
目的:研究经皮肝Ⅰ期胆道造瘘取石术(PTOBF)治疗有胆道手术史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1月-2019年1月收治有胆道手术史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传统经皮肝胆道镜治疗;试验组给予PTOBF治疗,比... 目的:研究经皮肝Ⅰ期胆道造瘘取石术(PTOBF)治疗有胆道手术史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1月-2019年1月收治有胆道手术史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传统经皮肝胆道镜治疗;试验组给予PTOBF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取石次数、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结石残留率及结石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OBF治疗有胆道手术史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可减少术中取石次数,缩短首次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降低结石残留率、术后结石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结石 胆道造瘘 并发症 胆道镜
下载PDF
精准肝切除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残肝功能及免疫因子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叶伟杰 陈家阳 +3 位作者 林树文 洪晓城 吉成岗 何应新 《智慧健康》 2021年第13期118-120,共3页
目的分析精准肝切除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残肝功能及免疫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7年2月至2020年5月期间收治的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治疗方式分组,其中20例接受精准肝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另20例接受传统肝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比... 目的分析精准肝切除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残肝功能及免疫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7年2月至2020年5月期间收治的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治疗方式分组,其中20例接受精准肝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另20例接受传统肝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比较治疗状况,如患者残肝功能、免疫因子等。结果术前肝功能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AST、ALT、TBIL低于对照组,ALB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免疫功能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NK细胞低于对照组,CD4+/CD8+、CD3+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治疗原发性肝癌可采用精准肝切除术,此方式相比于传统肝切除术,患者术后残肝功能恢复更好,免疫因子更稳定,疗效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精准肝切除术 传统肝切除术 肝功能 免疫因子
下载PDF
横结肠造瘘在急性癌性肠梗阻中的应用体会
11
作者 何应新 洪晓城 叶伟杰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24期220-222,共3页
目的探讨横结肠造痿在急性癌性肠梗阻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4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患有乙状结肠癌和直肠癌引起急性肠梗阻的患者30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应用横结肠造痿术治疗上述原因引起的急... 目的探讨横结肠造痿在急性癌性肠梗阻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4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患有乙状结肠癌和直肠癌引起急性肠梗阻的患者30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应用横结肠造痿术治疗上述原因引起的急性肠梗阻;而对照组将使用常规行乙状结肠近端单口造痿术的临床治疗方法。对比分析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复发实况。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P <0.05)。结论就本研究而言,横结肠造瘘治疗相比于乙状结肠单口造瘘疗效好,更可能更适合该类患者。该方法安全有效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可以进一步的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结肠造痿 乙直肠癌 急性肠梗阻 体会
下载PDF
剪接因子hnRNPA1通过调控糖代谢促进肝癌干细胞自我更新的机制研究
12
作者 林树文 梁洪玻 +2 位作者 洪晓城 佘展鹏 叶伟杰 《中国处方药》 2024年第5期38-41,共4页
目的探究剪切因子异质性核糖核蛋白A1(hnRNPA1)通过糖酵解作用对肝癌干细胞(liver cancer stem cells,LCSCs)的自我更新能力的调控作用。方法将未转染的HCCLM3和LCSCs细胞分别记为HCCLM3组和LCSCs组;将si-hnRNPA1转染至LCSCs中,记为si-h... 目的探究剪切因子异质性核糖核蛋白A1(hnRNPA1)通过糖酵解作用对肝癌干细胞(liver cancer stem cells,LCSCs)的自我更新能力的调控作用。方法将未转染的HCCLM3和LCSCs细胞分别记为HCCLM3组和LCSCs组;将si-hnRNPA1转染至LCSCs中,记为si-hnRNPA1-LCSCs组;将LCSCs与WZB117抑制剂共孵育,记为WZB117抑制剂-LCSCs组;使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检测HCCLM3组与LCSCs组中hnRNPA1的mRNA表达水平,以及LCSCs组、si-hnRNPA1-LCSCs组和WZB117抑制剂-LCSCs组糖酵解标志物(HK2与PFKM)与细胞干性标志物(FBP1与PCK1)的mRNA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HCCLM3组、LCSCs组、si-hnRNPA1-LCSCs组和WZB117抑制剂-LCSCs组干性标志因子CD133与CD14的表达水平;使用细胞迁移与细胞克隆实验评价hnRNPA1与糖酵解抑制后对LCSCs组、si-hnRNPA1-LCSCs组和WZB117抑制剂-LCSCs组细胞干性的影响。结果hnRNPA1在LCSCs中相对HCCLM3细胞高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nRNPA1基因敲减之后,其细胞糖酵解与细胞干性标志物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糖酵解被抑制后,其细胞糖酵解与细胞干性标志物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nRNPA1通过抑制细胞的糖酵解介导对肝癌干细胞的细胞干性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nRNPA1 肝癌干细胞 糖酵解 细胞干性
下载PDF
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原发性单侧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洪晓城 林汉昇 +2 位作者 陈家阳 叶伟杰 杨彩云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4期296-298,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原发性单侧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120例原发性单侧腹股沟斜疝患者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微创手术组和开放手术组,各60例。开放手术组患者使用传统的经... 目的探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原发性单侧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120例原发性单侧腹股沟斜疝患者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微创手术组和开放手术组,各60例。开放手术组患者使用传统的经正中线切口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微创手术组患者使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进行治疗。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数据,两组患者各手术指标、疼痛评分等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独立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等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微创手术组中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开放手术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无差异(P>0.05),微创手术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与开放手术组患者(P<0.05),VAS评分优于开放手术组患者(P<0.05)。结论应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应该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腹腔镜检查 正中线切口 对比研究
原文传递
S100A9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意义分析
14
作者 洪晓城 张炽棠 +2 位作者 林汉昇 何芙梅 蔡惠群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6年第6期127-128,共2页
目的观察钙粒蛋白(S 1 00A 9)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 01 2年1月-2 01 4年6月东莞市第五人民医院胃癌手术切除患者的60例胃癌组织标本作为胃癌组,60例癌旁正常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比较两组... 目的观察钙粒蛋白(S 1 00A 9)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 01 2年1月-2 01 4年6月东莞市第五人民医院胃癌手术切除患者的60例胃癌组织标本作为胃癌组,60例癌旁正常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比较两组组织标本中S 1 00A 9的表达,探究S 1 00A 9的表达与患者胃癌TNM分期及癌细胞分化程度的关系。结果胃癌组S 1 00A 9阳性者有4 1例(阳性率为68.3 3%),高于对照组的1 1例(阳性率为1 8.3 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中,患者的胃癌TNM分期Ⅲ期及以上者S 1 00A 9阳性率为93.1 0%,高于Ⅰ期和Ⅱ期的64.52%,癌细胞低分化者S 1 00A 9阳性率为80.76%,高于中、高分化者的58.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 1 00A 9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较高,且与胃癌的进展呈正相关,与癌细胞的分化程度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 1 00A 9 胃癌 临床意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